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识字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具准备
1、学生准备春天的图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预习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一、课前导习。
1、自读,圈出生字。
2、把圈出的生字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
3、同桌互读,正音。这里的字没标拼音,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百花争鸣
冰雪融化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导学案(初稿)
课题
识字1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上课时间
主备人
.
审核
.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在读中感语春天的美丽,在观察中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
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能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写字:
万、丁、百
1.这三个字都有一个长横长横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笔都是从竖中线起笔。
2、你是怎么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一年级下册导学案课题识字 11、会认本课13个新字,会写5个新字。
教学目标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观察,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学重点识认新字教学难点感受春天教具准备描写春天的小文章,春天的图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春天,看春天。
谈自己眼中的春天,看图片感受春天。
让我们一起读春天的文章,进入春天。
二、初读课文,为新字正音。
1、请同学们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把新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听学生读课文,注意“春、苏、融、争”平舌翘舌的音准,注意“冰,丁,争,鸣”的后鼻韵母3、再读课文,自由读,齐读,个别读。
三、发现课文构成,读词语,认字。
1、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课文有什么特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课文是由许多四字词语构成。
读词语。
2、擦去拼音读词语,擦去旧字读新字。
齐读,自由读,领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3、分析字型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记字:柳,冰,泉,鸣(想想偏旁和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记字:百(一+白)四、细读课文,想象春天。
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吹来,太阳暖了,谁醒了?(柳树,小草,桃树,风筝,小河,青蛙等)一切都醒了,真多呀,这就叫做“万物复苏”,也可以说是万象更新。
2、想象春天,感受春天。
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吗?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学生们读课文自由想象,自由谈。
五、背诵课文六、画幅春天的画七、指导书写新字万字笔顺:先横折勾再撇。
横折勾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向右下方斜一点。
课题 1 柳树醒了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教学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能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集

学习目标】1.认识“相、遇”等12 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 个偏旁;会写“红、时”等7 个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学习重难点】1.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学习过程】、新知学习1.自读课文(至少3 遍),写出生字新词2.我会注意。
相 _____ 遇 __________ 喜_________ 欢__________ 怕 _________3.比一比,再组词。
(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子 _____ 工 _________ 石 _________ 云__________ 字 _________ 左 _________ 右 __________ 4.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子 _____ ________ 靑 _________ _______ 工_________ ________ 寸 ________ ______5.“遇”共有 ______ 笔,第2 笔是___ 。
、达标检测1.我会给词语注音猜字谜2.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左 _____ 明_________ 无________ _ 绿 ______3.我会注音。
互 _____ 令________ 动________ 万 ___ _纯左右____ 红色 _________ 动手 ____ 万里 ________4.重点段落品析。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1)请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请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5.猜字谜。
一横一框未关门,里面两个小小人。
两个小人很齐心,头上顶着一根棍。
谜底:()彩虹学习目标】1.会认“虹、座”等12 个生字和衣字旁1 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学习重难点】1.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
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
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
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
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
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导学案(全)

1春夏秋冬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
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
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
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说笔顺。
(3)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看日出。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二、图文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
读准“风”和“霜”。
2.出示词组。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
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下语文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下语文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支配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
目的是要求同学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同学学会聆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同学在主动识字基础上,喜爱堆积柔美词语,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醒”“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欢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同学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熟悉8个生字,会写7《春夏秋冬》个生字。
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好玩的问答嬉戏,让同学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姓氏歌》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小青蛙》起来生动好玩,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同学识字的爱好。
这一课支配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同学学会观赏谜面柔美的语言,还要让同学学会动脑筋,会观《猜字谜》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同学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同学识字的爱好。
4.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同学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同学识字的爱好。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堆积词语。
1. 春夏秋冬………………………………………………………… 2~3课时2.姓氏歌………………………………………………………………2~3课时3.小青蛙………………………………………………………………2~3课时4.猜字谜………………………………………………………………1~2课时语文园地一(2)~3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同学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同学乐于观看、擅长观赏、勤于动手、擅长发觉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1春夏秋冬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
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
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
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说笔顺。
(3)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位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看日出。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二、图文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
读准“风”和“霜”。
2.出示词组。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
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年级语文下册1至4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1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2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3课时)
(总第4课时)
(总第5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6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7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8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9课时)
(总第10课时)
(总第11课时)
(总第12课时)
(总第13课时)
(总第14课时)
(总第15课时)
(总第16课时)
(总第17课时)
(总第18课时)
(总第19课时)
(总第20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21课时)
(总第22课时)
(总第23课时)
(总第24课时)
(总第25课时)
(总第26课时)
(总第27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28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29课时)
(总第30课时)
(总第31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32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33课时)
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总第34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有10学习后进生。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
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
对偏旁部首的认识不熟。
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
写字姿势正确,但有3——4人因身体原因及习惯不良,需再加强写字习惯的督促。
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
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既复习了学过的字,又巩固了拼音,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上学期末的成绩较好。
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8个单元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
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8组之后有5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
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中25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文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
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教学进度安排
1、《识字 1》导学案
2、《春雨的色彩》导学案
3、《邓小平爷爷植树》导学案
4、《古诗两首》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识字二》导学案
5、《看电视》导学案
6、《胖乎乎的小手》导学案
7、《棉鞋里的阳光》导学案
8、《月亮的心愿》导学案
《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识字3》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