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穿过几层膜的计算问题
有关物质穿越生物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有关物质穿越生物膜层数的计算问题,是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
这类问题学生往往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而感觉很难。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就可以了:①正确运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了解相关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②掌握相关物质的运行过程,明确该物质的运行需要经过哪些结构;③不要凭空想象,要画一张草图来描述该物质的运行路线,一目了然!试题中有关内容可能涉及到物质穿越生物膜层数的计算的,大致有以下几点:1.在植物叶肉细胞内或者相邻细胞之间的O2和CO2分子运行需要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
在同一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O2被线粒体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膜;在两个相邻细胞间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
CO2分子运行相同。
例1: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从产生处到被消耗处,至少要通过几层膜?()A. 1层B. 2层C. 4层D. 6层解析:首先分析题意,若产生和被消耗都在同一个细胞,这样通过的膜层数最少,的产生处和被消耗处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然后根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来计算,从叶绿体出来通过2层膜,再进入线粒体又通过2层膜,总共4层膜。
答案:C例2: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一个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分子进入另一个成熟区细胞的液泡中至少要通过几层膜?()A. 1层B. 2层C. 4层D. 5层解析:呼吸作用有两种类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能够产生的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依次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中进行,其中产生的是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这个分子首先从线粒体出来通过2层膜,再出这个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然后进入另一个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最后进入液泡通过1层膜,总共5层膜。
答案:D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利用穿越的生物膜层数。
运行路线:穿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层和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随着血液运行到达相应部位,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葡萄糖,最后进入线粒体被彻底利用,共需要穿过9层膜。
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跨膜层数计算问题

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跨膜层数计算问题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题。
不少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中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
该类试题涉及很多知识的支撑,如相关生理过程及经过的生物膜结构等。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1物质的运输途径。
若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通过的途径,常常涉及到生理结构的知识。
2涉及生物膜的问题。
单层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双层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细胞核的膜。
其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穿过上皮细胞涉及2层膜结构;无膜的有:核糖体与中心体。
3某些大分子从细胞核中出来,如果核孔,不涉及到穿膜;此外,细胞向外分泌消化酶、抗体,或蛋白类激素的外排作用以及细胞的内吞作用,都可看作是通过0层生物膜。
4 磷脂分子层数=生物膜的数量×2。
5理解至少的含义。
在该类试题中常常涉及到“至少”一词,是为了使答案准确和问题简化起见。
6跨膜中涉及到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经典试题回顾:1 关于气体跨膜运输的问题【例1】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 H12 O6 和O2 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A 3和4B 4和5C 7和9D 7和11解析: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
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
再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这一复杂的过程可表示为:离开肺泡(2层膜)→进入血管(2层膜)→进入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进入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
穿过膜层数的计算

单层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 体膜等;
双层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细胞核的膜。其 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肾小囊壁、肾小管壁都是由单层细 胞构成的,穿过这些细胞涉及2层膜结构;
无膜的有:核糖体与中心体。
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处的气体 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 输;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 ①肺的通气:此过程中02没有穿膜行为,而是通过呼吸道直接 进入肺泡;②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02需穿过肺泡壁、毛细 血管壁及红细胞的细胞膜,最终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成 氧合血红蛋白,其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围 成,因此在此过程中02共需穿过5层膜;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此过程中02始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没 有出红细胞,因而没有穿膜行为;④组织处的气体交换:此过程 中02需从红细胞出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中,依据上 面的分析,此处共需穿过4层膜;⑤氧气在细胞内的利用:02进 入组织细胞后,还需进入线粒体内才能参与有氧呼吸过程,线粒 体是双层膜细胞器,因此此过程中02需穿过2层膜。综合上述五 个过程,02共需穿过11层膜。答案:C
解析: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
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 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 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 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 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 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 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 成的。丁图中的①→②→③→ ④描述的就是这一比较复杂的 过程:出肺泡(2层膜)→进血 管(2层膜)→进红细胞(1层 膜)→运输到组织器管→出红 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 膜)→进组织细胞(1层膜)→ 进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 生物膜。
高中生物_穿过几层膜的计算问题

之吉白夕凡创作膜计算计算某物质代谢中进入细胞所通过的膜的层数或磷脂双分子层数,一定要弄清物质在体内的运行路线,结合各部分结构和相应功能即可作答。
注意物质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氧气或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时都要经过两层细胞膜。
活细胞代谢时需不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从外界环境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自身代谢发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品和对细胞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细胞代谢是在专门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是由膜结构构成的。
前三者为单层膜,后二者是双层膜。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若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1.大气中的氧气要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3层 B.5层C.6层 D.10层【解析】大气中的氧气首先要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中的某一细胞时,进、出共两层膜,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出血管壁也是两层膜,最后进入红细胞(1层膜)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总共是5层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D例2.内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2层 B.4层C.6层 D.8层答案:C例3.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酿成C18O2进入c(血浆)内,18O至少要透过()层膜。
【解析】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首先从红细胞中出来(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酿成C18O2,又从线粒体中出来,穿过组织细胞膜,即进、出组织细胞和线粒体共6层膜】,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最后到达血浆中。
高中生物必修三:穿过几层膜的问题讲解学习

膜计算计算某物质代谢中进入细胞所通过的膜的层数或磷脂双分子层数,一定要弄清物质在体内的运行路线,结合各部分结构和相应功能便可作答。
注意物质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氧气或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时都要经过两层细胞膜。
活细胞代谢时需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从外界环境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自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细胞代谢是在专门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是由膜结构构成的。
前三者为单层膜,后二者是双层膜。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若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1.大气中的氧气要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3层 B.5层C.6层 D.10层【解析】大气中的氧气首先要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中的某一细胞时,进、出共两层膜,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出血管壁也是两层膜,最后进入红细胞(1层膜)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总共是5层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D例2.内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2层 B.4层C.6层 D.8层答案:C例3.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血浆)内,18O至少要透过()层膜。
【解析】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首先从红细胞中出来(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变成C18O2,又从线粒体中出来,穿过组织细胞膜,即进、出组织细胞和线粒体共6层膜】,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最后到达血浆中。
高中生物物质穿膜层数专题

高中生物物质穿膜层数专题(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是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类型题。
不少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中明显暴露出很多问题。
该类试题涉及很多知识的支撑,如相关生理过程及经过的生物膜结构等。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1物质的运输途径。
若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通过的途径,常常涉及到生理结构的知识。
2涉及生物膜的问题。
单层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双层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细胞核的膜。
其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穿过上皮细胞涉及2层膜结构;无膜的有:核糖体与中心体。
3某些大分子从细胞核中出来,如果核孔,不涉及到穿膜;此外,细胞向外分泌消化酶、抗体,或蛋白类激素的外排作用以及细胞的内吞作用,都可看作是通过0层生物膜。
4 磷脂分子层数=生物膜的数量×2。
5理解至少的含义。
在该类试题中常常涉及到“至少”一词,是为了使答案准确和问题简化起见。
6跨膜中涉及到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经典试题回顾:1 关于气体跨膜运输的问题【例1】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 H12 O6 和O2 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A 3和4B 4和5C 7和9D 7和11解析: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
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
再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高中生物穿膜问题总结.

例4.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02,进入相 邻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此过程中 C02需穿过( B )层膜。 A.4 B.6 C.8 D.10
例 :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一个细胞呼吸作 用产生的水分子进入另一个成熟区细胞 的液泡中至少要通过几层膜?(D ) A. 1层 B. 2层 C. 4层 D. 5层
A.0 B.1 C.2 D.4
例7:胰腺合成分泌的消化酶到十二
指肠消化食物需穿过几层膜?( C ) A. 1层 B. 4层 C. 0层 D. 8层
例7:胰腺合成分泌的消化酶到十二指肠消化食物需穿过 几层膜?( )
A. 1层 B. 4层 C. 0层 D. 8层 解析:胰腺合成的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分泌蛋 白,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运输,内 质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 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加工,接着,高尔 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 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这 个过程蛋白质不需要通过膜。胰腺又有胰导管直接通到十 二指肠,分泌出来的胰液中的胰消化酶就通过胰导管直接 就到了肠腔中,这过程也不需要通过膜。所以胰腺产生消 化酶到肠腔起作用共穿过0层膜。 答案:C
穿膜层数的计算问题 常涉及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教师 刘焕强
一、穿膜层数的计算问题常涉及的知识点
1 常涉及到的细胞结构的膜的层数:线粒体和叶 绿体均为2层膜,液泡、细胞膜均为1层膜、核糖 体、核膜上的核孔均为0层膜等。
2 常涉及到结构和细胞:红细胞、肺泡壁、毛 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粘膜上皮、肾小 囊壁、肾小管壁细胞等均为单层上皮细胞,物质 在穿越这些细胞时均穿越了2层细胞膜。
高中生物-穿过几层膜的计算问题

膜计算计算某物质代谢中进入细胞所通过的膜的层数或磷脂双分子层数,一定要弄清物质在体内的运行路线,结合各部分结构和相应功能便可作答。
注意物质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氧气或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时都要经过两层细胞膜。
活细胞代谢时需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从外界环境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自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细胞代谢是在专门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是由膜结构构成的。
前三者为单层膜,后二者是双层膜。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若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1.大气中的氧气要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3层 B.5层C.6层 D.10层【解析】大气中的氧气首先要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中的某一细胞时,进、出共两层膜,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出血管壁也是两层膜,最后进入红细胞(1层膜)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总共是5层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D例2.内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2层 B.4层C.6层 D.8层答案:C例3.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血浆)内,18O至少要透过()层膜。
【解析】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首先从红细胞中出来(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变成C18O2,又从线粒体中出来,穿过组织细胞膜,即进、出组织细胞和线粒体共6层膜】,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最后到达血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计算计算某物质代谢中进入细胞所通过的膜的层数或磷脂双分子层数,一定要弄清物质在体内的运行路线,结合各部分结构和相应功能便可作答。
注意物质进入毛细血管,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氧气或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时都要经过两层细胞膜。
活细胞代谢时需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从外界环境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自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物和对细胞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细胞代谢是在专门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膜、线粒体、叶绿体都是由膜结构构成的。
前三者为单层膜,后二者是双层膜。
(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若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1.大气中的氧气要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3层 B.5层C.6层 D.10层【解析】大气中的氧气首先要从呼吸道进入肺泡,穿过肺泡中的某一细胞时,进、出共两层膜,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出血管壁也是两层膜,最后进入红细胞(1层膜)中与血红蛋白结合,总共是5层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D例2.内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层()A.2层 B.4层C.6层 D.8层答案:C例3.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血浆)内,18O至少要透过()层膜。
【解析】红细胞中含18O的氧气首先从红细胞中出来(1层膜),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再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变成C18O2,又从线粒体中出来,穿过组织细胞膜,即进、出组织细胞和线粒体共6层膜】,再一次穿过毛细血管(进、出共2层膜),最后到达血浆中。
因此,总共要穿过11层膜。
例4.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4层 B.6层C.8层 D.10层【解析】葡萄糖经小肠(消化道)进入毛细血管需经过两层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进、出共穿过4层膜,每层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故共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C例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5 B.6 C.7 D.8【解析】主要考查对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线粒体、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膜里面含有液态基质,每层膜都是单层的生物膜。
相邻两个细胞各有一层生物膜包被。
因此,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需穿过3层膜,再进入相邻的细胞叶绿体基质中再需穿越3层膜,所以共穿过了6层膜。
例6.肺泡中的1个氧分子,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成为水中的氧。
在此过程中,这个氧分子需通过的选择透过性膜的次数共为()A、5次B、7次C、9次D、11次【解析】肺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单层细胞围成)2层→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即11层细胞膜。
例7、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穿过几层膜?答:0层。
例8、信使RNA离开合成部位到达核糖体上,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答:0层。
高中生物内环境中物质穿过共通过了几层生物膜,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1 物质的运输途径。
若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通过的途径,常常涉及到生理结构的知识。
2 涉及生物膜的问题。
单层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双层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膜、细胞核的膜。
其中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穿过上皮细胞涉及2层膜结构;无膜的有:核糖体与中心体。
3 某些大分子从细胞核中出来,如果核孔,不涉及到穿膜;此外,细胞向外分泌消化酶、抗体,或蛋白类激素的外排作用以及细胞的内吞作用,都可看作是通过0层生物膜。
4 磷脂分子层数=生物膜的数量×2。
5 理解至少的含义。
在该类试题中常常涉及到“至少”一词,是为了使答案准确和问题简化起见。
6 跨膜中涉及到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
经典试题回顾:1 关于气体跨膜运输的问题【例1】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 H12 O6 和O2 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A 3和4B 4和5C 7和9D 7和11解析: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
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
再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这一复杂的过程可表示为:离开肺泡(2层膜)→进入血管(2层膜)→进入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进入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
答案D【例2】科学家在研究玉米,甘蔗等原产热带地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发现,当向这些绿色植物提供14CO2时,光合作用开始后1S内,竟有90%以上的14C 出现在含有四个碳原子的有机酸(用C4表示)中。
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4中的14C 逐渐减少,而C3中的14C 逐渐增多。
这说明在这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中C4,然后才转移到C3中。
科学家将这类植物叫做C4植物。
请问空气中的 14CO2进入上述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淀粉,则14CO2至少需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A 3B 5C 7D 9解析:本题考查C4植物的叶片构造。
在维管束外有一圈维管束鞘细胞和部分的叶肉细胞。
14CO2进入C4植物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合成C4化合物后出来,进入到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合成淀粉。
涉及到的生物膜层数=叶肉细胞膜(2)+叶肉细胞叶绿体膜(4)+维管束鞘细胞膜(1)+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膜(2)=9。
答案:D2 关于非气体跨膜的问题【例3】细胞中的mRNA分子从产生部位到作用场所需要穿过多少层磷脂双分子层()A 0B 4C 5D 6解析:m RNA属于生物大分子,mRNA是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来完成翻译的,而原核细胞又无核膜。
因此,不管是什么细胞,其中的RNA分子从产生部位到作用场所都不需要穿过生物膜,即通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例4】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 4层B 6层C 8层D 10层解析:首先要知道小肠粘膜上皮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其次要明白葡萄糖经小肠进入毛细血管需穿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
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一共要穿过4层细胞膜,而每层细胞膜都是由双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所以共穿过8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C【例5】经内质网糖基化加工后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为()A.内质网→细胞膜,2层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3层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解析:分泌蛋白形成的过程经过的途径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即经内质网糖基化加工后的蛋白质先通过内质网出芽形成小泡融合到高尔基体,接着高尔基体再出芽形成形成小泡融合到细胞膜,最后由细胞膜排出细胞外,而分泌蛋白始终没有穿过膜,而是以小泡的形式运输。
答案:D一.植物细胞中的过膜问题例1:一个叶肉细胞中的氧气从产生处到被消耗处,至少要通过几层膜?()A. 1层B. 2层C. 4层D. 6层解析:首先分析题意,若氧气产生和被消耗都在同一个细胞,这样通过的膜层数最少,氧气的产生处和被消耗处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然后根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来计算,从叶绿体出来通过2层膜,再进入线粒体又通过2层膜,总共4层膜。
答案:C例2: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一个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分子进入另一个成熟区细胞的液泡中至少要通过几层膜?(A. 1层B. 2层C. 4层D. 5层解析:呼吸作用有两种类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能够产生水的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依次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中进行,其中产生水的是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这个水分子首先从线粒体出来通过2层膜,再出这个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然后进入另一个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最后进入液泡通过1层膜,总共5层膜。
答案:D二、动物细胞中的过膜问题例3:葡萄糖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A. 4层B. 7层C. 9层D. 6层小肠壁黏膜上皮、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因此小肠中的葡萄糖要穿透黏膜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才能进入血液,这过程要通过4层细胞膜(进出各一层),葡萄糖经血液运输,然后通过组织处毛细血管2层细胞膜,最后从组织液进入组织肌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总共7层膜。
这里特别提醒注意两点,一是葡萄糖是在血浆中运输,而不是进入红细胞内被运输;二是葡萄糖是细胞质基质中分解,而不是直接进入线粒体答案:B4.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A. 4B.5C.9D. 11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丁图中的①→②→③→④描述的就是这一比较复杂的过程:出肺泡(2层膜)→进血管(2层膜)→进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管→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组织细胞(1层膜)→进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
例4:ATP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医药商店出售的ATP注射液可治疗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注射这类药物,A TP到达心肌细胞内至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A. 2层B. 3层C. 4层D. 6层解答: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可以直接到达血液中,A TP经血液循环到心脏中的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壁2层膜和心肌细胞1层细胞膜,共3层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