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专题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复习教案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定义.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详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稳固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定义.2.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及其求法.【难点】根据计算的数据结果对问题进展分析和判断.知识总结专题讲座专题一平均数【专题分析】统计初步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题型由填空题、选择题开展到分值较高的解答题,有关平均数的计算题,也由单一的数字计算转化为与时代开展严密相连的应用题,特别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更是热点.教师计算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时按照如下的标准:平时作业占10%,单元测验占30%,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35%.小丽和小明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学生平时作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丽80 75 71 88小明76 80 70 90请你通过计算比拟谁的学期总评成绩高.〔解析〕10%,30%,25%,35%说明平时作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四项在总成绩中的重要程度,是四项成绩的权,权的和为1.解:小丽的总评成绩为80×10%+75×30%+71×25%+88×35%=79.05(分).小明的总评成绩为76×10%+80×30%+70×25%+90×35%=80.6(分).因为80.6>79.05,所以小明的学期总评成绩高.[规律方法]实际生活中,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总是一样的,即“权〞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一般选择计算其加权平均数作为衡量“平均程度〞的标准.【针对训练1】水是生命之源,为了让市民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从2021年5月1日起,武汉市居民生活用水供水价格实行三级收费标准:户籍人口4人及以下的用户,每户每月用水量中,25 m3(含25 m3)以内的局部为第一级,价格为1.90元/m3;25 m3至33 m3(含33 m3)的局部为第二级,价格为2.45元/m3;超过33 m3的局部为第三级,价格为3.00元/m3.小李家户籍人口3人,在2021年连续5个月的同一日对他家的水表作了如下记录:时间1月1日2月1日 3月1日4月1日5月1日水表/m3128 149 169 187 208请你利用所学统计知识解答以下问题(不考虑季节性用水量的差异):(1)估计2021年小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大约为多少立方米;(2)小李家从2021年5月1日起采取节水措施,假设每月用水量平均节约2 m3,且每月用水量均在第一级,那么小李家2021年余下的8个月的水费大约是多少元?〔解析〕水表与电表有相似之处,可比照解题.解:(1)208−128=20(m3).4答:2021年小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约为20 m3.(2)8×(20-2)×1.90=273.60(元).答:小李家2021年余下8个月的水费大约是273.60元.专题二中位数、众数【专题分析】本专题知识在近几年中考中所占的百分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切合新课改的方向,主要考察利用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的才能.某公司销售部有销售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每人销售件数180510 250 210 150 120人数 1 1 3 5 3 2(1)这15位销售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为件,中位数为件,众数为件;(2)假设销售部经理把每位销售人员的月销售量定为21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解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2)经观察可知销售210件为大多数人能到达的程度.解:(1)320210210(2)合理.因为销售210件以上(包含210件)的人数有10人,能代表大多数人的销售程度,所以销售部经理把每位销售人员的月销售量定为210件合理.[易错提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其大小只与局部数据有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针对训练2】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部门人数每人所创年利润/万元A 1 20B 1 5C 2 2.5D 4 2.1E 2 1.5F 2 1.5G 3 1.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答复:(1)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为万元;(2)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为万元;(3)我认为应采用数来描绘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程度.〔解析〕(1)可直接求加权平均数;(2)只需取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即第8个数据2.1万元)作为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3)因为用“平均数〞表示该公司员工的“平均程度〞显然过高,所以这里用中位数表示较为合理.〔答案〕(1)3.2(2)2.1(3)中位专题三极差、方差【专题分析】本专题知识是中考中一个比拟重要的考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主要考察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意义的理解,公式掌握的灵敏性以及计算的准确性.当今市场竞争剧烈,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根子,永安厂和天星厂为争取鼓楼南路扩建用砖的市场,展开了竞争,工程队以质量择优为宗旨,对两家产品的抗断强度进展了测定,下面是检测的两组数据(单位:千克/平方厘米):永安厂:32.50,29.66,31.64,30.00,31.77,31.01,30.75,31.24,31.87,31.05;天星厂:31.00,29.56,32.02,33.00,29.32,30.37,29.98,31.35,32.86,32.04.试评定两厂消费质量的优劣.〔解析〕通常,产品的优劣通过平均程度来衡量,假设平均抗断强度高,那么质量优,在平均抗断强度一样的情况下,通常比拟产品稳定性的好坏.解:两家产品的平均抗断强度分别为:x ̅永安=110×(32.50+29.66+…+31.05)=110×311.49≈31.15; x ̅天星=110×(31.00+29.56+…+32.04)=110×311.5=31.15. s 永安2=110×[(32.50-31.15)2+(29.66-31.15)2+…+(31.05-31.15)2]≈110×6.7=0.67,s 天星2=110×[(31.00-31.15)2+(29.56-31.15)2+…+(32.04-31.15)2]≈110×15.81=1.581,因为s 永安2<s 天星2,所以永安厂产品的抗断强度比天星厂产品的抗断强度稳定,即永安厂产品的质量优于天星厂产品质量.[规律方法]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极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也越大;方差和标准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针对训练3】某校要从九年级一班和二班中各选取10名女同学组成礼仪队,选取的两班女生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 一班:168167170165168166171168167170 二班:165167169170165168170171168167(1)完成下面的统计分析表;班级平均数方差中位数一班168 168二班168 3.8(2)请选一个适宜的统计量作为选择标准,说明哪一个班能被选取.解:(1)3.2168(2)选方差作为选择标准,∵一班同学身高的方差小于二班同学身高的方差,∴一班能被选取.[解题策略]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那么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越差;反之,那么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专题四数形结合思想【专题分析】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或量)与形(图形)结合起来对问题进展研究,本章中许多题目的信息都是通过统计图表给出的,有的问题将数据表如今图表上,更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特点.我们要能把抽象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如下图的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情况(单位:千米/时).求这些车行驶速度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析〕观察条形图可得车速为50千米/时的有2辆;车速为51千米/时的有5辆;车速为52千米/时的有8辆;车速为53千米/时的有6辆;车速为54千米/时的有4辆;车速为55千米/时的有2辆;车辆总数为27.根据这些信息可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50解:由图知共有27辆车,所以这些车行驶速度的平均数为127×2+51×5+52×8+53×6+54×4+55×2)≈52.4(千米/时).将这27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第14个数是52,故这些车行驶速度的中位数是52千米/时.这27个数据中,52出现了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些车行驶速度的众数是52千米/时.【针对训练4】如以下图所示,有两条石级路,哪条路走起来更舒适些?(图中数据表示每一级的高度,单位:厘米)〔解析〕上台阶是否舒适,就看台阶起伏情况如何,因此需要计算两条石级路的台阶高度的平均数、极差、方差.解:通过计算可知台阶的平均高度一样,都是15厘米,上台阶是否舒适,就看台阶的上下起伏情况如何.左边石级路台阶高度的极差为16-14=2(厘米),方差为:16×[(15-15)2+(14-15)2+(14-15)2+(16-15)2+(16-15)2+(15-15)2]=23;右边石级路台阶高度的极差为19-10=9(厘米),方差为: 16×[(19-15)2+(10-15)2+(17-15)2+(18-15)2+(15-15)2+(11-15)2]=353.由此可见,左边石级路的极差、方差都比右边石级路的小,所以左 边石级路的起伏小,走起路来舒适些.专题五 方程思想【专题分析】方程思想是指把详细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方程加以刻画,并运用方程的知识进展研究、解决.一次数学测试,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表:成绩/分50 60 70 80 90 100人数 2 ◆10 ◆ 4 2表中测试成绩为60分和80分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后已经看不清楚了,如今只知道这次数学测试中,该班的平均分是69分.恳求出测试成绩为60分和80分的人数.〔解析〕根据“平均分是69分〞和“总人数为40人〞可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解:设测试成绩为60分的有x人,测试成绩为80分的有y人, 根据题意,得:{2+x+10+y+4+2=40,50×2+60x+70×10+80y+90×4+100×2=69×40,解这个方程组,得{x=18,y=4.所以测试成绩为60分的有18人,测试成绩为80分的有4人.【针对训练5】某班进展个人投篮比赛,受污损的表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假设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个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个人投进2.5个球,请你根据上述条件及表中数据求出进球3个和4个的人数.进球数n0 1 2 3 4 5投进n个球的人数 1 2 7 2解:设投进3个球的人数为x ,投进4个球的人数为y.根据题意,得方程组{3x+4y+5×2x+y+2=3.5,0×1+1×2+2×7+3x+4y 1+2+7+x+y =2.5,解得{x =9,y =3.答:投进3个球的人数为9,投进4个球的人数为3.。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六章密度计算专题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六章密度计算专题类型一:同体积计算1.(2020春•启东市校级期中)一个容器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求:(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g?(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少cm3?(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2.(2019秋•临泉县期末)现有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空瓶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920g,求:(1)该瓶装满水后水的体积;(2)另一种液体的质量和密度。
3.(2019秋•宜春期末)“青花瓷”是某酒厂著名的品牌,如图所示,已知这款酒瓶空瓶质量是3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800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
(1)求瓶子的容积。
(2)若瓶中装满密度为1.4×103kg/m3的蜂蜜,则瓶的总质量为多少?(3)测得瓶中装满酒时的总质量为750g,则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4.(2020春•沭阳县校级月考)一只空瓶质量为14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540g,装满某种液体后质量为640g,(1)求空瓶的容积?(2)求液体的密度?5.(2019秋•三水区期末)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同时降低了自重。
将体积为0.02m3的钢制零件用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替换,在体(ρ钢=7.9×103kg/m3)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了122kg。
求:(1)0.02m3的钢制零件的质量;(2)此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密度。
6.(2019秋•顺城区期末)作为应用在自行车架上的高强度和低密度的钛合金材料,它不仅会让车架重量轻、强度高而且会让车架更经久耐用。
如图所示是由密度为4.5g/cm3制作的钛合金材料自行车架,它的质量为5.4kg求:(1)制作这个自行车架所用钛合金材料的体积?(2)若由密度为7.9g/cm3铬钼钢材料制作,所用材料与钛合金材料体积相同,车架的质量增加多少?7.(2019秋•西岗区期末)某汽车钢质外壳的质量是237kg,钢的密度为7.9×103kg/m3.某科研小组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2~5倍的聚丙烯塑料,其密度仅为1.1×103kg/m3,可以替代钢做汽车的外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专题作业

【对应训练】 5.计算:
(1)
3 (-2)2 -
1 27
×
(-3)2 +
196 ×3 -64 ÷
(2)| 5 - 6 |-| 5 -3|-| 6 -4|.
12254 ;
解:(1)-39 (2)2 6 -7
6.已知(x-12)2=169,(y-1)3=-0.125,求 x - 2xy -3 4y+x 的值.
4 25
-|
7 -3|.
(3) 0.3;
解: 7
解:1525
21.解方程: (1)(x-2)3=64;
解:x=6
(2)4(3x+1)2-1=0. 解:x=-16 或-12
22.已知实数 x,y 满足 x-2 +(y+1)2=0,则 x-y 等于( A ) A.3 B.-3 C.1 D.-1
【对应训练】
3 3.
-64
的立方根为_3__-__4____.
4.如果 x<0,那么 x 的立方根为( A )
A.3 x
B.3 -x
C.-3 x
D.±3 x
四、对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不透彻 【例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A.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B.无理数不是实数 C.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 D.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已知 M=m-1 m+6 是 m+6 的算术平方根, N=2m-3n+3 n+6 是 n+6 的立方根,试求 M-N 的值.
解:由题意可知 m-1=2,2m-3n+3=3,可得 m=3,n=2, 所以 M= 9 =3,N=3 8 =2,所以 M-N=3-2=1
二、实数的非负性 【例 2】若 x2-1 + y+1 =0,求 x2019+y2020 的值. 分析:由题意可知 x2-1=0,y+1=0,分别求出 x,y, 再代入求值,注意分两种情况.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章概述:基本特征: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三条基本线索: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民党:片面;正面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共产党:全面;敌后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一、教学目的: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所做的努力,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开辟敌后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学生明白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保证抗战的最后胜利,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持久抗战的依据,以及战略和战术原则。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三、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重大意义;开辟敌后战场的依据及战略战术。
专题一: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局演变及其胜利的重要意义思考: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史实或事件:1874 年:进犯台湾1895 年:发动甲午战争并侵占台湾1900 年: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1904 年: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1914 年:出兵占德国在华租借地青岛,控制山东1928 年5 月:济南惨案,武力阻止中国统一=>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 年6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宣示了八条《对华政策纲要》,企图把“满蒙”从中国彻底分割出去,并决心为之诉诸武力。
1927 年7 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递了一份秘密奏折,即《田中奏折》,其中提出了日本新大陆政策总战略:“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
第六章 专题2 “子弹打木块”模型及“追赶”模型

专题二 “子弹打木块”模型及“追赶”模型【学习目标】1、理解“子弹打木块”模型中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2、会分析“追赶”模型中两物体的位移关系,知道两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的条件。
【自主学习】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 ,公式中的各个v 必须是对参考系的。
末状态两物体速度相同时,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
初状态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
二、“子弹打木块”模型: 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以初速度v 0射击木块。
1、运动性质:子弹对地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 直线运动;木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 直线运动。
2、图象描述:从子弹击中木块时刻开始,在同一个v —t 坐标中,两者的速度图线如下图中甲或乙。
甲和乙的区别是 。
图中,两图线间阴影部分面积则对应了子弹相对于木块的 。
3、解决方法:把子弹和木块看成一个系统,利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v 0=mv+MV …………①对木块和子弹分别利用动能定理,对子弹 -f(s+L )=2022121mv mv - …………②对木块 f s =0212-MV …………③由②、③得系统的动能定理: f L 2220212121MV mv mv --=)+(=2220212121MV mv mv - 4、打木块模型及推广:⑴一物块在木板上滑动(E mgs Q ∆==相对μ,Q 为摩擦在系统中产生的热量)。
⑵小球在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竖直平面内弧形光滑轨道上向上滑动,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为m 的重力势能。
⑶一静一动的同种电荷追碰运动,系统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电势能三.典型例题:例1.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m 的子弹以初速度v 0水平飞来打进木块并留在其中,设相互作用力为f问题1 子弹、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问题2 子弹、木块发生的位移以及子弹打进木块的深度?问题3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系统增加的内能?问题4 要使子弹不穿出木块,木块至少多长?(v 0、m 、M 、f 一定)小结:⑴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阻力乘以相对位移,即ΔE =Q =fs 相对⑵系统内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间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恒为 值。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六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移动支付含解析

群文通练四移动支付主题解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不仅有效地衔接起了互联网交易中最重要的信息与物流两大部分,且作为互联网交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对依托于互联网而兴起的网络交易发展过程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却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风险和弊端,加之法律监管的不完善,更是容易引发许多问题与纠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年月日,中国银联发布《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
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十年跟踪消费者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
手机闪付成为年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年增长倍。
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闪付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获得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及华为、魅族、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
同时,使用人群结构变化更为明显,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
随着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闪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扫码支付看齐。
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年下降;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年再次下降。
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
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为,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摘编自中国银联发布《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材料二:调查显示,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
其中,打车、叫外卖是后、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后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成,而后、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报告显示,后、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元的比例()首次超越女性()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元以上的比例()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讲义(含解析)

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专题微语]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
在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6+1”答题法。
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
一、小说“6+1”答题法简介“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
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
运用举例:示例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2016年山东卷第19题) 答案①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②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剖析(1)指向情节: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
(2)指向人物: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3)指向手法(结构上):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
(4)指向主题: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5)指向环境、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17年全国卷Ⅰ第5题)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剖析(1)指向情节: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2)指向人物: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
(3)指向主题:使主题更突出。
(4)指向环境、手法、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2017年江苏卷第16题)答案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③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④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经典文化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六君子之道(含解析)

群文通练六君子之道主题解说在《论语》中,所谓君子,有时指王孙、士人,是属于人群分野的范畴的概念;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德才兼备堪为人生楷模的道德化的人,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
孔子论君子,重在强调理想人格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即“文质彬彬”。
所谓“文质彬彬”,就是有才有德,内则德充,外则文采,文、智、仁、勇、礼、义、信、孝、悌、忠兼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2)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1.孔子告诉学生,不断地________可以帮助自己到达君子的境界。
2.结合材料简析君子“不忧”或“不惧”的内涵,并说说它的现实意义。
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论语·卫灵公》) 其未有烛而有后至者,则以在者告。
道瞽亦然。
(《礼记·少仪》)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坊记》)3.这几段文字讲的是一个“________”字,其核心归之于一个“________”字。
4.有人说,这三则语录的实质是讲为人处世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扩而大之,就是治理的原则。
你同意吗?为什么?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2)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5.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1.(2016·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