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第一章2011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立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立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31)7
【总页数】1页(P734-734)
【关键词】学院;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
【相关文献】
1.国际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 [J], 熊璋;于黎明;陈辉
2.一个中法合作办学的样板——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中方院长熊璋 [J],
3.培养中国精英的新模式——亲历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立 [J], 张多雷
4.非通用语工程师培养的教学与实践--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 [J], 萨日娜;于黎明;唐宏哲
5.面向工程师专业学生的科技法语思辨教学
——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 [J], 林立婷;萨日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用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通用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徐平;钱政【摘要】基于通用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以及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关于颁发工程师文凭的具体要求,对建立通用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课程设置和质量保障等四个方面,对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通用工程师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解读,探索出的培养理念、培养思路和实施办法,可为中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According to the cultivating objective and the criteria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 together with the cri-teria for issuing engineer diploma from Commission des Titres d′Ingénieur (CTI) of France, some key factors on es-tablishing the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for generalist engineer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quire -ments of knowledge , aptitude and attitude .The cultivating mode of Beihang Sino-French Engineer School is syntheti-cally investigated with a focus on cultivating objective , cultivating process , curriculum desig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which are the composing elements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The principle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the training program can be u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 .【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28)006【总页数】6页(P100-105)【关键词】通用工程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本硕连贯【作者】徐平;钱政【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 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3一、引言21世纪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巨大的产业规模为工程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北航中法培养方案

北航中法培养方案
以下是 6 条关于“北航中法培养方案”的内容:
1. 哇塞,北航中法培养方案那可真是牛得很呐!就像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空的魔法门。
你想想,能同时接受中法两国优质教育资源的滋养,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比如你可以学到法国先进的工程技术理念,又能结合北航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不是无敌了吗?
2. 嘿,北航中法培养方案,这简直就是助力你梦想起航的超强引擎啊!你看啊,它提供的多元化课程,就像是一个满是宝藏的宝库等你来挖掘。
就像探索神秘岛屿一样刺激,你可能会在某个领域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那该有多棒啊!
3. 北航中法培养方案,那可是相当厉害吖!它就像一条特别的成长之路,能带你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比如说实践项目,让你和小伙伴们一起并肩作战,就跟一起去征服高峰一样带劲,这种经历能不宝贵吗?
4. 哇哦,说到北航中法培养方案,那真的是让人兴奋不已呀!它好比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无数精彩的大门。
你比如说跨文化交流,这不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通向全球的通道,让你结交各国朋友,多有意思啊!
5. 北航中法培养方案呀,绝对是个超级棒的存在!就如同给你装上了一对有力的翅膀。
像是那些中法联合的科研项目,难道不像是一起冲向科学巅峰的冒险吗,能不令人期待吗?
6. 哎呀呀,北航中法培养方案太赞啦!它简直就是通向成功未来的黄金通道。
想象一下,在这里你既能感受法国的浪漫与创新,又能领略北航的严谨与务实,这一切难道不值得你去全力以赴吗?
我的观点结论:北航中法培养方案真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学习体验,十分值得大家关注和选择!。
中法工程师学院简介

目录学院概况 (1)学院领导 (1)培养模式 (2)中法基础物理实验室 (2)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 (2)授课和辅导方式 (3)教材 (3)实验仪器和设备 (3)法国教育部的评估 (3)最新动态 (4)中法工程师学院简介学院概况在中法两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集团(由法国4所中央理工大学组成)于2004年11月2日在北京签署了共同创建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协议。
这是一所利用法国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北航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经验培养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师的国际工程学院。
她隶属于北航,同时也是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中的一员。
中法工程师学院作为中法两国教育合作的典范,深得社会关注。
2009年12月22日法国总理菲永访问北航,专门参观了中法工程师学院并看望了全体师生。
2010年6月,作为北航唯一试点专业,学院获准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10月顺利通过法国教育部工程师职衔委员会认证(CTI)和欧洲工程师教育认证(EUR-ACE),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的学院。
学院领导中方院长:熊彰法方院长:张多雷副院长:于黎明副院长:哈克书记:田原培养模式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这种模式以预科教育为基础。
在预科教育阶段,学生受到非常扎实的科学基础教育;在预科教育之后的工程师教育中,学生受到涉猎领域非常宽广的工程基础教育,目的是使未来的工程师具有各方面的工程基本知识。
相对比例较小的专业教育起引导学生向某一专业领域发展的入门作用,而且这种专业教育是通过与企业各界以及与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实现的。
中央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以适应性强、综合能力高、潜力大著称。
中法工程师学院采用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学生将受到具有两国文化教育特色的工程师教育。
和法国4所中央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一样,从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走出的学生,多数将成为中法两国企业各界及科研单位的中坚。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Bienvenue

•Ecoles Centrales :
•- 5 institutions (Lille1872, Lyon 1857, • Nantes 1919, Paris 1829, Marseille •2006) •- Top 15 in France (first=2; last=15) •- 6 000 students •- 600 full time teachers – 2 000 part time •- Budget 100 M Euros •- 20 000 alumni
• Engineering subjects will be widely taught by international Engineers
• Project and team working are favoured • Curriculum includes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 Research is developed through cooperation between BeiHang
•(硕士)
•5 年
•6 年
•Professional life or PhD(博士 )
•Master •2年
•BeiHang Master degree •(硕士) •6 年
•Our Objectives
•
To combine the Chinese end French ways of training
engineers, in order to produce top-level bicultural
engineers, able to become managers of technology,
scientific experts, top level industry executives…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 课堂笔记(1)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课堂笔记(1)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航空航天发展概况.掌握航空器、航天器的分类,航空器、航天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事件,航空发动机及火箭发动机原理,飞行器升空原理、复合材料和飞机的仪表等内容。
二、知识点整理(一)气球飞艇1、载人气球的诞生热气球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称为天灯或孔明灯,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Liegnitz)战役中使用热气球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
法国的孟格菲兄弟于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欧洲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国家,气球也会用来作庆祝大日子来临时的点缀。
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各种气球。
在一些开幕的仪式中,人们会刺破气球,象征着那开幕的重要时刻,也能凝聚气氛。
2.发展历程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因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聚热气作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
1783年6月4日,蒙戈菲尔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这个气球用糊纸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
兄弟俩用稻草和木材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飘然飞行了1.5英里。
乘坐蒙戈菲尔兄弟制造的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有一只丑小鸭。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蒙戈菲尔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廷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
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
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整整早了120年。
二战以后,高新技术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八十年代,热气球引入中国。
1982年美国著名刊物《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摩托车旅游来到中国,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驶热气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
北航考研辅导班-北航系统工程考研考试大纲_启道

北航考研辅导班-北航系统工程考研考试大纲_启道启道考研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是一个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合作的理科试验性学院,旨在培养通晓三国语言的高等通用工程师。
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完全学制为6.5-7年,分为预科教育阶段和工程师教育阶段。
在前三年的预科教育阶段,由于需要接受中法两国的本科教育课程,课业十分繁重,并且没有中国本科教育的专业方向性,为全面通识的认知性预科教育,在第四学年初对应届学生进行严格、全面的评估,包括前三年学习成绩以及活动加分,不合格者可以继续第四年的学习,但是不能进入工程师教育阶段。
在第四学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且各门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北航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或工程力学四个专业之一的学士学位;在工程师教育阶段结束时,取得所要求全部学分的学生可获得北航硕士学位及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认定的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文凭。
招生院系:024 中法工程师学院招生专业:081103 系统工程学制 2.5 年,全日制学习方式,只招收推免生考试大纲:推免生无考试大纲申请材料如下:1. 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正反面须复印在A4纸张的同一页面上)。
2.政审表纸质版一份,具体填写要求见其说明。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2019年硕士研究生政审表.doc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直接攻读2019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政审表.doc 3.申请攻读博士的推免生须提交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2019年专家推荐书(直博生).doc)。
4.拟申请学院所要求的其它材料(见相关申请学院网站公告要求)。
最后,在这考研的冲刺时间里,启道考研辅导班祝大家考研顺利!。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éCOLECENTRALEDEPéKIN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ÉCOLE CENTRALE DE PÉKINSCIENCES INDUSTRIELLES POURL’INGÉNIEURAnnée académique 2013-2014 – Examen de rattrapageNuméro d’étudiant à 8 chiffres :Prénom français :Nom chinois (姓名, en pinyin) :姓名 :Ce sujet se compose de 9 pages. Il est constitué de 3 parties : une première partie de questions de cours de dynamique, une deuxième partie consacrée à l’étude dynamique d’un système spécifique, et une troisième partie de questions de cours consacrées à la théorie des mécanismes.我祝你们考试好运!I.Questions de cours : Dynamique des solides indéformables1)Quelle est l’expression du moment dynamique en un point O quelconque d’un solideindéformable (S)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un référentiel R en fonction du moment cinétique en ce même point O du même solide (S)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R ?2)Dans quel(s) cas cette expression se simplifie-t-elle ? Que devient-elle alors ?3)Quel est l’énoncé du théorème de la résultante dynamique appliqué à un solide (S) ?4)Quelle est l’expression de l’énergie cinétique d’un solide indéformable (S) dans un repèregaliléen R g ?5)Quel le est l’expression de la puissance développée par une action mécanique φ exercée sur unsolide indéformable (S)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un référentiel galiléen R g ?II.Étude dynamique des pales d’un aérogénérateurUn aérogénérateur (aussi appelé éolienne, 风力发电机), dont le plan d’ensemble et une modélisation par schéma cinématique sont donnés sur la Figure 1, est un mécanisme qui permet la production d’électricité ne causant aucune pollution gazeuse, liquide ou solide (mais une grande pollution sonore, ce qui limite son implantation au voisinage des habitations). L’aérogénérateur présenté comprend : -un mât haubané (Mt),-une nacelle orientable (0) supportant la génératrice tachymétrique (la partie de l’aérogénérateur qui produit l’électricité),-un safran assurant l’orientation de l’aérogénérateur par rapport au vent,-une hélice constituée d’un rotor (1) et de deux ensembles pales (2) (pale + barre de régulation), -un ensemble de ressorts (弹簧) pour chaque ensemble pales, destiné à assurer le démarrage de l’aérogénérateur et sa régulation : cet ensemble est schématisé par un ressort unique (R).Figure 1 – Plan d’ensemble et schéma cinématique de l’aérogénérateur étudiéLa nacelle (0) est en liaison pivot d’axe vertical par rapport au m ât (Mt). Le rotor (1) est en liaison pivot d’axe (O,x 0⃗⃗⃗⃗ ) par rapport à la nacelle (0). L’orientation des deux ensembles pales (2) par rapport au rotor (1) permet d’assurer une vitesse de rotation de la génératrice tachymétrique relativement constante indépendamment des conditions de vent. Chaque pale est donc en liaison pivot avec le rotor (1), d’axe perpendiculaire à l’axe de rotation de l’hélice. Dans toute l’étude, on considérera que la nacelle (0) est fixe par rapport au mât (Mt).Paramétrage des solides et des liaisons Le repère R 0(O;x 0⃗⃗⃗⃗ ,y 0⃗⃗⃗⃗ ,z 0⃗⃗⃗ ) est lié à la nacelle (0) et est considéré comme galiléen. Le repère R 1(A;x 1⃗⃗⃗⃗ ,y 1⃗⃗⃗⃗ ,z 1⃗⃗⃗ ) est lié au rotor (1) et est tel que x 0⃗⃗⃗⃗ =x 1⃗⃗⃗⃗ et θ=(y 0⃗⃗⃗⃗ ,y 1⃗⃗⃗⃗ )=(z 0⃗⃗⃗ ,z 1⃗⃗⃗ ) avec OA ⃗⃗⃗⃗⃗ =a y 1⃗⃗⃗⃗ .Le repère R 2(A;x 2⃗⃗⃗⃗ ,y 2⃗⃗⃗⃗ ,z 2⃗⃗⃗ ) est lié à l’ensemble pales (2) et est tel que z 1⃗⃗⃗ =z 2⃗⃗⃗ et α=(x 1⃗⃗⃗⃗ ,x 2⃗⃗⃗⃗ )=(y 1⃗⃗⃗⃗ ,y 2⃗⃗⃗⃗ ). α est l’angle de calage de la pale, qui sera supposé constant en fonctionnement (on peut le faire varier, mais cette caractéristique ne sera pas utilisée ici). L’axe (O,z 0⃗⃗⃗ ) porte la verticale ascendante, et l’on note g =−g z 0⃗⃗⃗ l’a ccélération de la pesanteur. Toutes les liaisons sont considérées comme parfaites.y 2 x 0 = x 10 y z 1θθCaractéristiques cinétiques de l’ensemble pales (2)Le centre d’inertie de l’ensemble pales (2) est appelé G ; sa position est donnée par :AG ⃗⃗⃗⃗⃗ =x x 2⃗⃗⃗⃗ +y y 2⃗⃗⃗⃗ +z z 2⃗⃗⃗La ma sse de l’ensemble pales (2) est notée M et l’opérateur d’inertie de cet ensemble est représenté,au point A et dans la base (x 2⃗⃗⃗⃗ ,y 2⃗⃗⃗⃗ ,z 2⃗⃗⃗ )associée à l’ensemble, par la matrice d’inertie : I (A,2)=[A 2−F 2−E 2−F 2B 2−D 2−E 2−D 2C 2](x 2⃗⃗⃗⃗ ,y 2⃗⃗⃗⃗ ,z 2⃗⃗⃗⃗ )Action du vent sur l’ensemble pales (2)L’action du vent sur la pale est modélisée par un glisseur passant par K de résultanteF (vent →2)=F x x 2⃗⃗⃗⃗ +F y y 2⃗⃗⃗⃗ ,le point K étant tel que AK ⃗⃗⃗⃗⃗ =λ x 2⃗⃗⃗⃗ +μ y 2⃗⃗⃗⃗ +ν z 2⃗⃗⃗ , où λ,μ,ν sont des constantes.Action des ressorts sur l’ensemble pales (2)L’action des ressorts sur l’ensemble pales est modélisée par un glisseur passant par B de résultanteF (R →2)=F R x 1⃗⃗⃗⃗ ,le point B étant tel que AB ⃗⃗⃗⃗⃗ =−a y 2⃗⃗⃗⃗ −b z 2⃗⃗⃗ , où a,b sont des constantes.1°) Étude cinématique de l’ensemble pal es dans son mouvement parrapport à R 01) Exprimer les éléments de réduction au point A du torseur cinématique {V(1/0)} du rotor (1)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R 0 en fonction de θ et a (vous exprimerez les vecteurs dans la base (x 1⃗⃗⃗⃗ ,y 1⃗⃗⃗⃗ ,z 1⃗⃗⃗ )).2) Exprimer les éléments de réduction au point G du torseur cinématique {V(2/0)} de l’ensemble pales (2)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R 0 en fonction de θ,α,a,x,y,z (vous exprimerez les vecteurs dans la base (x 2⃗⃗⃗⃗ ,y 2⃗⃗⃗⃗ ,z 2⃗⃗⃗ )).2°) Étude dynamique de l’ensemble pales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R03)Exprimer les éléments de réduction au point A du torseur cinétique {C(2/0)}de l’ensemblepales (2)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R0 en fonction de M,A2,B2,D2,E2,F2,θ,α,a,x,y et z (vous exprimerez les vecteurs dans la base (x2⃗⃗⃗⃗ ,y2⃗⃗⃗⃗ ,z2⃗⃗⃗ )).4)Exprimer les éléments de réduction au point A du torseur dynamique {D(2/0)}de l’ensemblepales (2) dans son mouvement par rapport à R0 en fonction de M,A2,B2,D2,E2,F2,θ,θ,α,x,y et z (vous exprimerez les vecteurs dans la base (x2⃗⃗⃗⃗ ,y2⃗⃗⃗⃗ ,z2⃗⃗⃗ )).Dans toute la suite de l’étude, on considérera que θ=ω=cste(l’angle α sera toujours considéré comme constant).5)Déterminer, par application du théorème d u moment dynamique à l’ensemble pales (2) aupoint A en projection selon la direction z2⃗⃗⃗ , l’action mécanique F R en fonction de A2,B2,F2,x,y,F x,F y,a,M,α,θ,λ,μ et ω.6)Si l’on suppose l’influence du vent comme négligeable, que devient l’expression de F R ?7)Écrire la condition d’équilibrage statique de l’ensemble pales (2) : que devient alorsl’expression de F R ?La condition d’équilibrage obtenue à la question7 peut s’écrire sous la forme :A2′sin(2α)−F2cos(2α)=aω2F R cosα avec A2′=A2−B22Pour un angle de calage α0, la vitesse de rotation nominale est ω0. On souhaite que, pour un angle de calage extrême α1, la vitesse de rotation correspondante ω1 ne dépasse pas ω0 de plus de 10%. Par ailleurs, les valeurs de F R0 et F R1 sont connues.8)En déduire les expressions littérales de A2′ et F2 en fonction de a,α0,α1,F R0,F R1,ω0 et ω1.Effectuer les applications numériques avec a=80 mm, N0=300 tr.min-1, α0=4°, F R0= 1400 N, α1=−20° et F R1=2400 N.III.Questions de cours : Théorie des mécanismes1)Qu’est-ce qu’une fonction de transfert géométrique ? Comment peut-on en obtenir une ?2)Qu’est-ce qu’une fonction de transfert cinématique ? Comment peut-on en obtenir une ?3)À quoi correspond le nombre cyclomatique d’une chaîne de solides ? Quelle est sonexpression ? Vous expliciterez les différents termes utilisés.4)Comment est défini l’indice de mobilité ?5)Quels sont les avantages et les inconvénients de l’indice de mobilité par rapport aux degrés demobilité et d’hyperstatisme ?***** fin de l’énonc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准信号输 出
17
频段选择 实验内容
波形选择 输出
信号发生器输出调节 输出: 使用模拟信号发生器 - MFG 8216A ,输出:
e(t ) = E0 + Em sin 2π ft
E0 ∈ , Em > 0
E0 = 1V , Em = 2V , f = 1 kHz
15
数字多用表 基本功能:测量电阻、电压、电流; 基本功能:测量电阻、电压、电流; 扩展功能:测量电容、电感、频率等。 扩展功能:测量电容、电感、频率等。 特点:采用数字方式显示被测量。 特点:采用数字方式显示被测量。
16
实验内容 1.示波器观察波形,测量波形的参数。 1.示波器观察波形,测量波形的参数。 示波器观察波形 示波器的校准示波器的校准 Calibration 使用模拟示波器 IWATSU SS7802 ,采用 示波器的校准信号, 示波器的校准信号,观 察电压、频率。 察电压、频率。
调幅信号 M (t )C (t ) = (1 + m sin 2πft ) ∗ C (m=1满调制) m=1满调制)
1 m
sin 2π Ft
Ft高频载波信号 C(t) = Cm sin 2pFt高频载波信号
t
25
实验内容 利用数字示波器的FFT功能,观察波形频谱。 FFT功能 5. 利用数字示波器的FFT功能,观察波形频谱。
13
信号发生器 基本功能:产生多种类型的标准波形信号, 基本功能:产生多种类型的标准波形信号, 用于电子系统的特性测量和分析。 用于电子系统的特性测量和分析。
注意: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注意: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模拟式信号发生器模拟式信号发生器 MFG8216A 产生矩形波、 产生矩形波、正弦 波和三角波信号
第一章 电子学基本仪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DISCOVERING ANALOG AND DIGITAL OSCILLOSCOPES, GENERATORS, MULTIMETERS VIRTUAL INSTRUMENTS
1
电子学基本仪器的原理及测量方法
虚拟仪器
信号 发生器
激励
研究对象
观察、 观察、 分析 供电
第一章
9
模拟式示波器的使用
对于周期性被观测信号, 对于周期性被观测信号,锯齿波的周期必须为 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 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被测信号必须与扫描信号 同步。 同步。
Uy t
T y T y T y
Uy t
Ux t
Tx Tx Tx
Tx=Ty时合成的图形 Tx=Ty时合成的图形
TX = nTY , (n = 1,2,...) 示波器上显示 个稳定波形。 示波器上显示n个稳定波形 个稳定波形。
SLOPE -- 触发沿 + 上升沿;- 下降沿 上升沿;
22
实验内容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2.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AC
FILTER -- 输入信号进入示波器的耦合方式 信号源 FILTER DC 示波器 信号源 FILTER AC 示波器
23
实验内容 测量模拟示波器的输入阻抗; 3. 测量模拟示波器的输入阻抗;测量数字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阻抗。 生器的输出阻抗。
11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同步触发
模拟式示波器的使用
同步: 同步:当Y轴信号达到某一确定的状态(极性和幅度) 轴信号达到某一确定的状态(极性和幅度) 才触发X轴开始扫描,这样扫描信号就可以与Y 时,才触发X轴开始扫描,这样扫描信号就可以与Y 轴信号严格同步。 轴信号严格同步。
12
数字式示波器 数字示波器-TDS1002B 数字示波器 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采用A/D转换方式获取 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采用 转换方式获取 信号, 控制下显示在屏幕上。 信号,在CPU控制下显示在屏幕上。数字示波器 控制下显示在屏幕上 一般支持多级菜单,能提供给用户多种选择, 一般支持多级菜单,能提供给用户多种选择,多种 分析功能。还有一些示波器可以提供存储, 分析功能。还有一些示波器可以提供存储,实现对 波形的保存和处理。 波形的保存和处理。
RT f=0 f=0 r R s(t) e(t) = Em r rT R s(t)
e(t) = Em
用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直流输出
24
实验内容 利用数字信号发生器观测:调幅、扫频和突发信号。 4. 利用数字信号发生器观测:调幅、扫频和突发信号。
1 0 t -1
ft直流分量 直流分量= M2(t) = sin 2pft直流分量=0的低频调制信号
SYNC AC/DC FILTER AC/DC LEVEL 1V SLOPE +/-
20
实验内容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2.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AC
1V
SYNC DC 参 考0电平
SYNC AC 参考 0电平
SYNC AC/DC -- 触发扫描的参考电平
21
实验内容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2.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电子枪 偏转系统
H H
K G1 G2 V2
聚 聚 焦 焦
Y A 1 A2 Y
辅 助
X
光 屏
荧
X
调 辉
R1
示波管 偏转 偏转
R3
R2
,
7
模拟式示波器工作原理
Tx=2Ty时合成的图形
第一章 8
模拟式示波器的使用
为了在得到稳定、清晰的信号波形, 为了在得到稳定、清晰的信号波形,必须掌握信 号触发和扫描的原理,选择合适的触发信号、 号触发和扫描的原理,选择合适的触发信号、触发 方式和触发电平。 方式和触发电平。 2.触发耦合 .触发耦合(Coupling)方 方 式选择AC/ DC 式选择 1.触发源 . (Source)选择 选择 3.触发电平 . (Level)和触 和触 发极性 (Slope)
4
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性能 1 频率响应范围 2 扫描速度 3 输入阻抗 4 偏转灵敏度 5 时域响应指标
CH1 CH2
5
模拟示波器 模拟式数显示波器-SS7802A 模拟式数显示波器 采用显像管,用电子束显示波形。 采用显像管,用电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采用的是模拟电路(示波管, 模拟示波器采用的是模拟电路(示波管,其基础是电 子枪),利用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 ),利用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 子枪),利用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把电子运动的轨 迹用荧光屏显示出来。 迹用荧光屏显示出来。
26
频率调节(f) 频率调节
(拉出 调节 拉出)调节 拉出 直流偏置(E 直流偏置 0)
幅度调节(E 幅度调节 m)
18
实验内容 用示波器测量
EDC , E AC , ETRMS , f
ERMS、ERMS 通过计算得出
1 1v
按下此键, 参考线位置 在中心
19
实验内容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2. 了解示波器的同步和触发电路的功能。
10
模拟式示波器的使用
屏幕上显示正弦波的起点, 当 TX ≠ nTY , (n = 1,2,...) 时,屏幕上显示正弦波的起点, 每次扫描不相同,就无法得到稳定的图形。 每次扫描不相同,就无法得到稳定的图形。
Uy t
T y T y T y
Ux t
Tx Tx
Tx≠Ty时合成的图形 Tx≠Ty时合成的图形
示波器 多用表
电源
仪器介绍 示波器
(OSCILLOSCOPES )
信号发生器
(GENERATORS )
多用表
(
MULTIMETERS )
电(子)学 基本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
(POWER SUPPLY )
虚拟仪器
(LATIS PRO )
示波器 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 采用图像(和数字) 采用图像(和数字)方式观测时域电压信号 波形或信号间的函数关系,显示和分析测量结果。 波形或信号间的函数关系,显示和分析测量结果。 显示电信号的波形; 显示电信号的波形 测定电信号的幅度、周期和频率等参数 测定电信号的幅度、周期和频率等参数; 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 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 观测其他电参数和非电物理量; 观测其他电参数和非电物理量 …
14
信号发生器 数字式信号发生器-Agilent 33220A 数字式信号发生器 产生矩形波、正弦波、三角波信号、 产生矩形波、正弦波、三角波信号、突 非周期)脉冲、白噪声等信号, 波(非周期)脉冲、白噪声等信号,采用 数字合成技术。 数字合成技术。 可以把波形存储在存 储器中, 储器中,对波形进行 较详细的分析。 较详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