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练:第2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2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回銮.(jiàn)松篁.(huáng)咫.(zhǐ)尺B.靛.(dìng)染哏.(gén)声掣.(chè)电C.乖.(guāi)张愀.(qiǎo)然谶.(chèn)语D.把袂.(jué)萎悴.(cuì)复戕.(qiāng)【答案】C(A銮:luán,B靛:diàn,D袂:mè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磨天碍日鬼魅妖邪卯酉星法B.皈依佛果回瞋作喜附葛扳藤C.三味真火石崖磷磷燧人钻木D.熯天炽地璀璨似锦一涤此垢【答案】D(A磨—摩,B瞋—嗔,C味—昧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当为.卿一涤此垢A.生以为.恨B.此有定数,难为.君言C.仆为.卿来,勿长使人孤寂D.饮数杯,辄为.许驱鱼【答案】D(例句与D都当“替、给”讲,A当作,B对,C为了)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 )A.我国的古典小说源于神话传说,历经笔记小说、传奇和话本,最后成熟并辉煌于章回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其中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B.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C.“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是说晋朝陆机和潘岳的。
D.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答案】D(三国演义的语言不是纯白话)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很多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是有苗头的。
科学家最近发现,病魔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有明显的苗头,还有一种表面上看不到的“隐蔽苗头”。
科学家发现,病魔最早出现的苗头非常隐蔽,而且这种苗头能最先准确预告病魔的出现和动向。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课下能力提升四春江花月夜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课下能力提升(四) 春江花月夜(时间:40分钟分值:52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霰.雪(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 同仇敌忾.(kài)B.滟.滟(yàn) 内讧.(ɡōnɡ)恪.守(kè) 垂涎.三尺(xián)C.碣石(jié) 谄.媚(chǎn)懦.弱(nuò) 莘.莘学子(shēn)D.扁.舟(piān) 创.伤(chuānɡ)联袂.(mèi) 戛.然而止(ɡá)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尽,完)穷.山恶水(形容词,偏僻,荒凉)B.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止,息)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副词,已经)C.但.见长江送流水(连词,表转折,但是)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D.青枫浦上不胜.愁(动词,能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3.下列句子中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是( )A.昨夜闲潭梦落花B.不知乘月几人归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春江潮水连海平4.名句默写。
(6分)(1)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3)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潭落月复西斜。
__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二、阅读鉴赏(27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练:第2单元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
![【成才之路】2015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练:第2单元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https://img.taocdn.com/s3/m/fe13f4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2.png)
第二单元赏析示例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àn)芳甸.(diàn)似霰.(sǎn)B.汀.(tīng)上纤.(qiān)尘皎皎.(jiǎo)C.青枫浦.(pǔ) 不胜.(shēng)愁扁.(piān)舟子D.砧.(zhān)上碣.(jié)石潇.(xiāo)湘【答案】C(A霰:xiàn,B纤:xiān,D砧:zhē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B.皎皎..空中孤月轮雪白的样子C.谁家今夜扁舟子...飘荡江湖的客子D.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答案】B(皎皎:洁白光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青枫浦上不胜.愁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D.林木不可胜.用也E.旧时兰楯,亦遂增胜.【答案】CE(A能承受,B胜利,CE优美的,D尽)4.下面对诗歌开头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连”字,一个“共”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使人们的视野陡然开阔。
B.一个“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
C.一个“生”字,赋予明月和潮水以生命,展示了潮水明月的静态美。
D.这两句诗开篇破题,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
【答案】C(“展示了潮水明月的静态美”不对)5.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
B.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以陈述句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
C.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这两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水绕着长满芳草野花的江边小洲流过,月亮的清辉洒满散发着幽香的花林,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
D.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第2课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二课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辟.谣/辟.邪归咎./焚膏继晷.B.采撷./挟.制行.伍/行.货掣.肘/天寒地坼.C.徇.私/殉.职哄.笑/哄.抢歆.慕/万马齐喑.D.勖.勉/夫婿.屏.除/屏.气坍.塌/殚.精竭虑【答案】B(A项依次读kuì,pì/bì,jiù/guǐ;B项依次读xié,háng,chè;C项依次读xùn,hōng,xīn/yīn;D项依次读xù,bǐng,tān/d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西游记》的笔触由社会层次转到人性层次时,其文风也由向外的横眉冷对变成向内心的温煦的自我关照..。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
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
【答案】D(A项关照:关心照顾。
此处应用“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
B项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此处属望文生义之误。
C项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宜用“信口雌黄”等。
D项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通过药物改善恶性肿瘤中的血管状况,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对放射疗法更为敏感。
B.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人类的益处时,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C.联合国最近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发出强烈警告:气候变化不仅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甚至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课件:第2单元 第3板块

• 10. 《新城道中(其一)》第二、三联写景 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 么不同?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9. 简析《旅夜抒怀》尾联“沙鸥”这一意 象的作用。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答案: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 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三板块 推荐作品
课时训练一
1
基础梳理
2
能力提升
3
语言运用
基 础 梳 理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题跋 ( . 桅 杆( . 悲怆 ( .
蒺藜 . 子 黍 .
) ) )
木槿 ( . 竹笋 ( . 聒 噪( .
车 泊 . 水泊 .
• 14. 《长相思》中“一”、“身”二字极 其传神,请简要分析。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答案:“一”字: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 “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而且使文字呈
【成才之路】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 第2单元 自主赏析4 菩萨蛮(其二)(含答案)

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天姥.(mǔ)木屐.(jī)澹澹.(dàn) 石扉.(fēi)B.訇.(hōng)然渌.(lǜ)水战栗.(lì) 霓.(ní)裳C.嗟.(jiē)叹鸾.(luán)鸟青冥.(míng) 恍.(huǎng)然D.栖.(qī)隐东南坼.(chè) 涕泗.(sì) 垆.(lú)边【答案】B(渌:l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购物正在成为人们最习惯的购物方式,2015天猫双十一购物节24小时内销售额达到571亿,这一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加速了一些实体店转投淘宝的步伐。
B.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甚至迷信评比考核、总结表彰,大有用“应试教育”思路搞“管理”的趋势,有了“应试”这个指挥棒,写材料搞总结自然就大行其道....了。
C.韩美启动2015年度“关键决断”联合演习。
朝鲜投桃报李....,于2日清晨从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南浦地区向东部海域发射了2枚短程弹道导弹。
D.《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
【答案】B(B项大行其道: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
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
符合语境。
A项“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只看到了该词中包含的“惊讶”意味,而没有顾及词语的完整义;C项“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望文生义;D.“溢美之词”意思是“过分夸赞的话语”,多贬义。
此句褒贬失当。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调查显示,一些人之所以春节不愿回家,除了事业、经济等因素外,还有假期短和回农村不适应等原因,也使有些人患上了“春节恐归症”。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自主赏析 菩萨蛮(其二)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自主赏析菩萨蛮(其二)课时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天姥.(mǔ)木屐.(jī)澹澹.(dàn) 石扉.(fēi)B.訇.(hōng)然渌.(lǜ)水战栗.(lì) 霓.(ní)裳C.嗟.(jiē)叹鸾.(luán)鸟青冥.(míng) 恍.(huǎng)然D.栖.(qī)隐东南坼.(chè)涕泗.(sì) 垆.(lú)边【答案】B(渌:lù)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难求越人语.(告诉)天姥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B.渌.(深绿色的)水荡漾清猿啼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熊咆龙吟殷.(震响)岩泉C.云青青..(黑沉沉的)兮欲雨列缺..(闪电)霹雳訇然..(形容许多人的大笑声或喧哗声)中开D.惟有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独往来涕泗.(鼻涕)游人只合..(只应)【答案】D(A语:说;B渌:清;C訇然:形容声音很大)3.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栗深林兮惊.层巅B.一夜飞度.镜湖月C.云青青兮欲雨.D.虎鼓.瑟兮鸾回车【答案】B(A使动用法;C、D名词作动词用)4.下面对《夜归鹿门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此二句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
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
B.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此二句说世人回家,自己回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怡然自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能力水平测试2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能力水平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3·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至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
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捣衣砧.(zhēn)碣.(jiē)石岩扉.(fēi)B.耆.(qí)旧槎.(chá)头瀛.(yíng)洲C.澹澹.(dàn) 长嗟.(chā)鸾.(luán)珮D.东南坼.(chāi) 垆.(lú)边皓.(hào)腕【答案】B(A碣:jié,C嗟:jiē,D坼:chè)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芳垫纤尘江流宛转B.寂寥幽人红颜轩免C.微茫明灭渌水荡漾D.寒蟾涕泗划船听雨【答案】C(A垫—甸,B免—冕,D划—画)3.选出对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信.难求(实在)向来..(原来)出类拔.萃(超出)B.忽已暝.(天黑) 危.樯(危险) 因.人成事(根据)C.鸾回.车(运转) 涕.泗(鼻涕) 隽.语妙句(隽永)D.东南坼.(裂开) 觉.时(睡觉) 追.云逐月(追随)【答案】A(B项,危:高;因:依靠。
C项,涕:眼泪。
D项,觉:睡醒)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属于近体诗。
B.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
我们学习过他的《春晓》《过故人庄》等诗。
C.王维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字摩诘。
苏轼评价其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宋词按流派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是柳永、李清照和姜夔。
《扬州慢》是姜夔的代表作。
【答案】A(A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古体诗)二、(9分)阅读下面节选的文字,完成5~7题。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下面对句子中词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放白鹿青崖间且:暂且B.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到C.古来万事..东流水万事:即所有的事物D.世间行乐亦如此.此:即指后文的访名山【答案】D(“此”应借指梦游中的其乐融融之景)6.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安”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君安.与项伯有故B.沛公安.在C.安.得广厦千万间D.风雨不动安.如山【答案】A(A.怎么;B.哪里;C.哪里;D.安稳)7.对选文末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
B.这两句诗是诗人愤然添加的,是诗外之句,删去后并不影响诗的整体性。
C.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投去的蔑视一瞥。
D.这两句诗一吐诗人在长安受权贵排挤的闷气,点明全诗的主题。
【答案】B(本诗表面上看是一首游仙诗,但诗人之所以向往神界是因为对现实不满)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郢州孟亭记(唐)皮日休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
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之为尤。
介其间者能不愧者,唯吾乡之孟先生也。
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北齐美萧悫,有“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
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
他称是者众,不可悉数。
呜呼!先生之道,复何言耶?谓乎贫,则天爵于身;谓乎死,则不朽于文。
为士之道,亦已至矣。
先生,襄阳人也,日休,襄阳人也。
既慕其名,亦睹其貌。
盖仲尼思文王,则嗜昌歜;七十子思仲尼,则师有若。
吾于先生见之矣。
说者曰:“王右丞笔先生貌于郢之亭。
”每有观型之志。
四年,荥阳郑公诚刺是州,余将抵江南,舣舟而诣之。
果以文见贵,则先生之貌纵视矣。
先是,亭之名,取先生之讳。
公曰:“焉有贤者之名,为趋厮走养,朝夕言于刺史前耶?”命之以先生姓。
日休时在宴,因曰:“《春秋》书纪季公子友,仲孙湫字者,贵之也。
故书名曰‘贬’,书字曰‘贵’。
况以贤者名署于亭乎?君子是以知公乐善之深也。
百祀之弊,一朝而去,则民之弊也去之可知矣。
”见善不书,非圣人之志。
宴豆既徼,立而为文。
咸通四年四月三日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拘.奇抉异拘:取B.北齐美.萧悫美:称赏C.荥阳郑公诚刺.是州刺:刺史D.舣舟..而诣之舣舟:停船靠岸【答案】C(刺:担任刺史)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介其间者能不愧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日休时在宴,因.曰相如因.持璧却立C.先生之道,复何.言耶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D.则先生之.貌纵视矣去今之.墓而葬焉【答案】B(A.“者”:助词,……的人;代词,用在否定词后,译为“……的话”。
B.副词,于是,就。
C.“何”:代词,什么;副词,为什么;D.“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皮日休对孟浩然的诗作了精当的评论。
他认为,孟浩然的诗同李白、杜甫一样,都是“大得建安体”,就是说孟浩然诗明朗刚健,具有建安诗歌的风骨。
B.郑刺史命人画孟先生的像在郢州亭子里,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亭子就命名为“孟亭”。
C.孟浩然有很多诗句可以和古人相媲美,皮日休在文中列举了几个,并认为孟先生被人称道的诗句还有很多。
D.皮日休认为称呼人的名是贬义,称呼人的字是尊重。
郑刺史把郢州亭子称为“孟亭”是对孟先生的尊重,这是件善事。
【答案】B(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见原文“王右丞笔先生貌于郢之亭”)第Ⅱ卷(120分)四、(23分)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谓乎贫,则天爵于身;谓乎死,则不朽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曰:“焉有贤者之名,为趋厮走养,朝夕言于刺史前耶?”命之以先生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认为他贫穷,然而身怀仁义道德;认为他已经去世了,然而诗文使他不朽。
(2)郑刺史说:“哪里有贤人的名字,像供驱使奔走的奴仆一样,终日被称呼在刺史的面前呢?”命令改用孟先生的姓作为亭子的名。
参考译文:唐玄宗时期,写诗继承了建安体的风格。
评论者认为李白和杜甫是当时最优秀的诗人。
和他们并肩而没有愧色的人,只有我的同乡孟浩然。
孟先生的作品,随手拈来,不刻意追求奇巧而局促于矫揉造作的形式,雄浑自然的气势直达云霄,好像公输般做的器物,浑然天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北齐人称赏萧悫,他有诗句“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而孟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乐府诗中称赏王融的诗句:“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
而孟先生有这样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谢眺的诗句中,上乘的诗句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而孟先生有这样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这些诗句和古人的诗句不相上下。
其他可称道的诗句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啊!对于孟先生的学问,还能说什么呢?认为他贫穷,然而身怀仁义道德;认为他已经去世了,然而诗文使他不朽。
在为士之道方面,孟先生也已经达到极致了。
孟先生是襄阳人,我也是襄阳人。
既然仰慕他,就想见到他的样貌,这好比孔子怀想文王,则喜爱文王喜欢的昌蒲腌菜;孔子的弟子怀想孔子,则把与孔子相像的有若奉为老师。
我对于孟先生的仰慕之情也是如此。
有人说:“王维把孟先生的样貌画在了郢州的亭子里。
”我常常有去看画像的心愿。
咸通四年。
荥阳人郑公诚在郢州做刺史,我将要抵达江南时,停船上岸去拜访他。
果然因文才受到了款待,得以尽情瞻仰先生的画像。
以前,亭子的名称用孟先生的名字。
郑刺史说:“哪里有贤人的名字,像供驱使奔走的奴仆一样,终日被称呼在刺史的面前呢?”命令改用孟先生的姓作为亭子的名。
当时我正好在宴席上,就说:“《春秋》书上,以公子友的字称呼他,以齐大夫湫的字仲孙称呼他,这表示尊敬他们,所以称呼人的名是贬义,称呼人的字是尊重。
何况把贤者的名当做亭子的名称呢?君子由此知晓您是多么的乐于为善。
多年的弊端,一朝就被消除,则知道民风的弊病也能够被去除。
”见了善亊不记录下来,不符合圣贤的意愿。
宴席已经撤去,我立即撰写了这篇短文。
咸通四年四月三日记。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②,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
②“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1)这首诗写了哪些典型的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
三个生活场景是边关战士一生历程的缩影:少年渴望建功立业、青年在笛声中吞咽痛苦、老年沉沦边疆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2)开篇长安少年戍楼看星,写出其雄心满怀,渴望效命边关、建功立业之豪情,格调昂扬;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写出人物之艰苦悲伤、忧愁满怀,与上文构成转折,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写更鲜明抒发了对边地生活艰辛而朝廷赏罚不公的慨叹,言近旨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