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感觉障碍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选试题
1.女性,21岁。主诉1个月以来感到阳光特别刺眼, 即使阴天都觉得睁不开眼睛,此患者的状属于 A.内感性不适 B.错觉 C.妄想 D.感觉过敏 E.幻觉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选试题
2.男性,19岁。主诉半年来总觉得身体不适,感觉有 虫子在体内爬,但又无法指出确切的部位,此患者的 精神症状属于 A.幻觉 B.内脏性幻觉 C.感觉减退 D.错觉 E.内感性不适
假性幻 觉
生于病人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感知综合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感知是正确的, 但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符
(也就是说:感知障碍的患者能正确地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但 是对该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距离等发生了错误的感知。 例如,你给同桌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他知道你给的是苹果, 但他却看成了蓝色,或者圆的平果看成了三角形的,或者大 苹果看成了很小的苹果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失去每种概念的界限
混淆了概念的具体和抽象含义
在语言表达中出现语法结构的混乱
钦州市卫生学校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精分 • 语词新作:精分青春型 • 逻辑倒错性思维:精分、偏执狂、某些
人格障碍 • 诡辩性思维:精分、某些人格障碍
病人,女大学生,21岁,学习成绩良好。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在宿舍洗澡时 听到有人在洗澡间的小窗户上大声议论她,因此病人好几次未能洗完就冲出洗澡间 四处张望,而此时并没有同学在议论,慢慢发现走在街上或在班上都有人在议论地 ,说她坏话,怀疑学校有部分同学和老师存心与她作对,压力很大,渐渐出现失眠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2个月前发展到不敢出校门、不敢去上课,躲在宿舍里面睡 觉。请思考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在这个讲座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精神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常见病种、原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精神病,提高对精神健康的重视和认识。

接下来,请您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深入了解精神病健康教育知识。

第一章:精神病的定义及分类1·1 精神病的定义1·2 精神病的分类与常见病种1·2·1 精神分裂症1·2·2 抑郁症1·2·3 躁郁症1·2·4 幻觉症1·2·5 焦虑症1·2·6 强迫症第二章:精神病的原因与危险因素2·1 生物因素2·2 心理因素2·3 社会因素第三章:精神病的预防与控制3·1 增强对精神健康的重视3·2 提高心理素质3·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4 做好心理咨询与干预第四章:精神病的常见症状及辨识方法4·1 注意力与记忆障碍4·2 情感障碍4·3 行为障碍4·4 思维障碍第五章:精神病的治疗与康复5·1 药物治疗5·2 心理治疗5·3 社会支持与康复附件:1·《精神病健康教育手册》2·《精神病预防与控制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精神卫生法:是我国全面规范和保障精神健康的基本法律。

2·精神疾病防治法:对于我国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

【附件】:1、《精神病健康教育手册》:详细介绍了精神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2、《精神病预防与控制指南》:针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指导。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绪论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特点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精神科相关的知情同意原则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疾病与法律的关系、强制性医疗1.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

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A基础护理B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暴力行为、自杀、出走、噎食、木僵等)C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D特殊治疗的护理(电抽搐治疗)E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3.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与特点(1)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症状活跃期的患者(2)心理护理(对精疾患者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A心理护理是“心”的呵护(支持性心护)B对精神病人,尤其恢复期和自知力无损害的患者甚为重要。

4.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及其重要性:(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对始动性缺乏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2)保证医嘱的执行: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病人自知力丧失和依从性差的特点决定)确保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必要时)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1.精神病的概念及其与精神疾病概念的异同2.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重要精神障碍的概念: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散漫3.学会对常见精神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与正确的识别与评估熟悉: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2.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各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1.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是比精神病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注意及注意障碍 (四)记忆及记忆障碍 (五)智能及智能障碍 (六)定向力障碍 (七)意识障碍 (八)自知力
目录
三、情感障碍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二)情感稳定性障碍 (三)情感协调性障碍
四、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障碍 (二)动作和行为障碍
一、概述
➢ 症状学的定义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之为精神障碍
二、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 感觉减退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病人对
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仅有轻微感受,甚至对 外界的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抑郁状态、木僵状态等情况
✓ 内感性不适 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
觉(挤压、虫爬样等),病人对此种感觉难以用言语准 确描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器质性精神障 碍、躯体形式障碍等
二、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3.感知综合障碍
➢ 定义 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
该事物 的个别属性发生错误感知。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等
二、认知障碍
➢分类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视物变形症(metamorphopsia),病人感到周围的人或物 体在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如视物显大症、 视 物显小症和视物变形症
慢 、 主 题 转 换 油的机器 ,转 应迟缓、心境低 抑郁发作
减慢
不过来了
落等
脑子空空的, 常 表 现 出对提问 联想的内容减少 没什么可想的, 回答“没有” 、 精神分裂症
也没什么可说的 “嗯” 等简短词语
二、认知障碍
(二)思维障碍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课后小测试
1、下列关于精神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精神障碍就是神经症 B.精神障碍就是精神病 C.精神障碍必然有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D.精神障碍必然会有精神痛苦
2、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B.与躯体病疾病毫无关系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身心疾病
一、生物学因素
(三)性别和年龄因素 1、性别因素:男性=女性 女性:情感不稳定,脆弱、敏感、焦虑抑郁。 常表现为神经症。 男性:饮酒、吸毒、外伤等。常表现为酒精依 赖、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性精神 障碍。
产后抑郁症
一、生物学因素
(三)性别和年龄因素 2、年龄因素 儿童:缺乏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的能力,对 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常出现情感和行为障碍 。如自闭症、多动症。
DSM-Ⅳ: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Ⅳ
CCMD-3 :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3
三、社会文化因素
移民因素:怕歧视、怕失业、怕疾病且面临语 言不通、生活环境的改变易出现精神障碍。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ICD-10: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Version 10
课后小测试
3、关于精神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易感性一代传 给一代 B.精神疾病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C.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疾病 D.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明确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 楚

精神科护理_学复习题

精神科护理_学复习题

精神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早建立精神病院的地区是()A.长沙B.北京C.广州D.南京2. 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3. 每年的哪一天为“世界精神卫生日”()A. 3月21日B. 6月26日C. 10月10日D. 12月3日4. 美国第一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先驱者是()A.南丁格尔B.琳达.理查兹C.克雷佩林D.希波克拉底5 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6. 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B.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9.关于精神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B.精神疾病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C.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疾病。

D.大多数精神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二)多项选择题1.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疾病包括(ABDE )A. 精神分裂症B. 抑郁症C. 脑炎所致精神障碍D. 焦虑症E. 强迫症2.关于心身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 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E.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3.精神疾病患者安全护理的内容包括(ABC )A.自杀、自伤行为的护理B.攻击暴力行为的护理C.出走行为的护理D.进食行为的护理E.睡眠的护理4. 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B.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E.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三)简答题1. 简述精神疾病的原因?2. 简述精神病学的四次革新运动?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幻觉的定义为A.人脑接受各种客观刺激所产生的知觉B.人脑在没有客观刺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知觉体验C.客观刺激作用于各感觉器官后所产生的知觉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和错误的知觉2.听幻觉最常见于()A.躁狂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癔症E.应激相关障碍3.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A.思维迟缓B.思维散漫C.病理性赘述D.关系妄想6.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D 是癔症的典型症状7.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称为记忆错误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C.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10.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定向力障碍B.情感淡漠C. 注意力集中困难D.记忆力障碍11.关于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意识障碍时出现的杂乱思维B.在智力缺损时出现的离奇想法C.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的病理性歪曲信念D.是可被说服的不现实想法12.关于思维奔逸,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B.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C.是反应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D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13.男,28岁,以前精神正常,到某地出差刚下火车,突然感到要暴发战争了,因为好多人都往出口处跑。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课件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课件
病例1:
某 男 , 38 岁 , “ 神 经 衰 弱”20年,对极轻微的响动都感 到如雷贯耳般难以忍受,因此长 期失眠。5年来挖地三尺筑地窖 而卧,虽密封的令人窒息,仍不 能忍受蚊鸣般细小声音。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 (Krapelin)从临床症状、躯体检查 和疾病病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精 神疾病的分类。明确区分了两种 常见精神疾病 : 躁狂忧郁性精神 病及早发性痴呆。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二)知觉障碍
•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 映。
• 常见的知觉障碍有错觉和幻觉。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感觉障碍
3.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Senestopathia)
指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
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感到某种牵
拉、挤压、撕扯、游走、溢出、虫爬
等特殊感觉,往往成为疑病观念的基
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
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精神病培训资料

精神病培训资料

精神病培训资料第一部分: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一类心理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方面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精神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幻觉、妄想、情感淡漠、行为紊乱等。

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差异。

精神病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培训中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精神病的常见类型1. 妄想症:患者经常产生错误或不合理的观念或信念,如被人追踪、有特殊身份等。

这些妄想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2. 分裂症:患者会出现幻听、幻觉等症状,导致他们与现实世界产生脱节。

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也会受到干扰。

3. 抑郁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患者会出现沮丧、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

4. 癔症:患者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身体症状,如失明、瘫痪等。

但这些症状没有明确的生理原因。

第三部分:精神病的成因和预防精神病的成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与环境、心理和生物学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和规律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精神病很重要。

此外,及时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可以减少精神病的发生。

第四部分:精神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是目前精神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定期复诊以保持药物疗效。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认识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3. 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帮助患者重返社会、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过程。

这包括职业培训、社交技能训练等。

第五部分: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精神病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减轻症状,并促进其恢复。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心,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计划的执行。

结语精神病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性精神障碍中,02其他脑病所致精神障碍[F02其他疾 病所致痴呆],进一步分类如下: 02.1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F02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疾病所致痴呆] 02.2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F02.8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21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F02.8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 所致痴呆] 02.22克-雅(Creutzfeldt-Jacob)病所致精神障碍[F02.1克-雅病痴呆] 02.23脑炎后综合征[F07.1脑炎后综合征] 02.3脱髓鞘脑病所致精神障碍[F02.8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3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所致精神障碍[F02.8 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痴呆] 02.32多发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碍[F02.8在它处分类的其他特定疾病所致 痴呆]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精神症状的本质
⑴大脑结构的改变所致 ⑵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⑶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⑷颅脑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⑸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⑹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 ⑺目前病因或发病机制不明的所谓“功能性 精神病”的症状
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地位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医学院 庞艳霞
精神病(psychosis)

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 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 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 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一、生物因素

遗传: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精神分裂症、情 感障碍、儿童孤独症、神经性厌食症、儿童 多动症、焦虑症等 感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

幻听
命令性幻听:命令病人做某事,病人往往无法违 抗而执行。 评论性幻听:几个人直接评论病人。 议论性幻听:几个人意见不一致的议论病人。 思维化声: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思想的 同时变成声音,且这种言语声音来自 于脑内或心灵中。 思维鸣响: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思想的 同时变成声音,这种言语声音来自于 外界。
感知觉的定义
感知觉障碍分类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错觉 幻觉
感知觉障碍
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
感觉障碍(disorders
of sensation)
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高。 2、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3、内感性不适:病人感觉体内有不舒服或不能忍 受的感觉。(病人不能明确指出体 内不适的部位)。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delusion)
1.定义 妄想 是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 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 实与理性的纠正。 2.特征 ①信念歪曲:妄想无关于事实存在与否,而在于 信念偏离常理或专业知识的程度。 ②坚信不移:妄想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③内容为个人所独有:与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某 些共同信念不同,如迷信思想。
采用的分类系统有: ◇WHO:《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 计分类》(ICD-10)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四版(DSM-Ⅳ)
◇中国:《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 准》(CCMD-Ⅲ)
(各种诊断标准主要依靠症状间的组合,病程 的演变,病情的严重程度等特点来制定。)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Ⅲ)分类: 1、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动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5、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10、其它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联想奔逸(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的增多 和转变快速。 联想迟缓(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 ,联想困难,思考问题感到困难, 反应迟钝。 联想贫乏(思维贫乏):思维内容空虚,概 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询问往往无 明确应答反应。

2.联想连贯性异常 思维松弛:指每句话都通顺,结构完整,可理解, 但段与段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因此其 主题和用意不容易理解,交谈困难。 思维破裂:每个句子的语法正确,能理解其意, 但句与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 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出现破裂性思 维的表现,但言语更杂乱,语句片段, 毫无主题。
如医生问:“你多 大了?”患者答: “56岁,”又问他 持续言语:思维活动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表现 职业,仍答:“56 为给患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时,每次重复 岁”,
第一次回答时所说的话。 重复言语:与持续言语类似,思维展开的灵活性受 如病人长时间地吟 损害,表现说话时多次重复—句话最未 道:我去旅游、我 的几个字或词。 去旅游,……, 刻板言语:思维在原地踏步,概念转换困难,并且 脑中概念相对较少,表现机械地、刻板 地重复一些没意义的词或句子。 模仿言语:刻板地模仿周围人的言语。
5.思维自主性异常
强迫性思维(强迫观念):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 同一内容的思维,患者明知此观念没有必要, 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总是挥之不去。且有 明显压抑此观念的观念产生,因此常痛苦不堪。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脑中涌现大量的杂乱无 章的联想,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往往突然出 现,迅速消失,但内容是病人自己的,患者欲
3.分类 原发性妄想 关系妄想 被害妄想 影响妄想 被洞悉感 释义妄想 夸大妄想 罪恶妄想 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
按发生 的背景
继发性妄想 按内容 系统性妄想 按结构
非系统性妄想
关系妄想:将环境中与其无关的事物坚信为与其有 关。如指桑骂槐、话里藏针。 被害妄想:患者认为自己受到迫害、诽谤、造谣中 伤、放毒等,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 影响妄想:坚信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受到外界某 种特殊东西或仪器的干扰与控制,患者 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被迫感。 被洞悉感:患者坚信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 字表达就被别人以某种方式知道了。 释义妄想:指对外界发生的事物赋予特殊的意义, 并坚信不移。在事物的印象与病人理解 的意义之间毫无联系,病人做解释后他 人也不能理解,从而与象征性思维不同。



案例一: 某阿托品中毒患者,某日傍晚突然大叫:“不 得了,我爸被刺得稀烂,这儿净是戴铜帽子的人, 你们看,正在刺我爸……”说完翻身往病床下躲。 案例二: 某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师说:“我肚子里有一 男子说话的声音:‘冬娥,你太懒了!’ ‘冬娥, 你快把手中的东西扔掉。’” 案例三: 某精神分裂症患者,由其父陪同入诊室,患者 突然神色较紧张地说:“爸,我闻道了毒气味。” 停顿了一下又说:“唔,这房间有毒气。”于是很 快逃出诊室。
知觉障碍(disorders
of perception)
◆错觉:指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为与实际完全不 相符的事物(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 感知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幻觉(hallucination)
幻听:是临床最常见的、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幻觉。 主要是语言性幻听。 幻视:内容丰富多样,形象可清晰、鲜明和具体, 有时比较模糊。 幻嗅:病人闻到环境中或体内有难闻的气味。 幻味: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 幻触:病人感到皮肤上有麻木感、虫爬感、电击感 等。 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躯体某部位或内脏有异常的 感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
性的作用。但两者的作用并非平分秋色,
在不同的精神疾病中,不同的致病因素起 的作用大小不同。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目的: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各自的特
点和从属关系划分出病类、病种与病型,并
列成系统,这样不但可加深对疾病的研究与 认识,也有利于诊断、治疗与护理。
对世界精神病学影响最大且为许多国家所
3.联想途径异常
病理性赘述:思维过程抓不住主要问题,不厌其 烦地作不必要的累赘的细节描述。 “啰嗦”、“无主题”、“东拉西 扯”。但最终还是会回到主题。 病理性简述:陈述过于简单,可利用的概念减少。
思维中断(思维阻滞、思维被夺):话说半句, 突然中断,停顿片刻再开口已换了 别的内容。
4.联想形式障碍

精神症状的特点: ①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合 ②精神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③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精神症状在诊断中的地位: 精神症状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中其地位远远高于 内科疾病症状在内科疾病诊断中的地位。
怎样判断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判定方法:
1、纵向比较
2、横向比较 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 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二、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应激因素 定义: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 和难以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 社会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个性因素 定义:指个体在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分裂样性 格/强迫性格等。
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即内因 和外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共同起着决定
CCMD-Ⅲ中国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定义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器 质 性 精 神 障 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脑部疾病或躯体疾 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 障碍,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 染、脑外伤、脑瘤等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 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只是原发躯体疾病症状的 组成部分,也可与感染、中毒性精神障碍统 称为症状性精神障碍。 【症状标准】 (1)有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据; (2)有脑病、脑损伤,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 的躯体疾病,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智能损 害综合征;②遗忘综合征;③人格改变;④ 意识障碍;⑤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紧张综合征等);⑥情感障碍综合征(如躁 狂综合征、抑郁综合征等);⑦解离(转换) 综合征;⑧神经症样综合征(如焦虑综合征、 情感脆弱综合征等)。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 病程与原发器质性疾病相关。 【排除标准】缺乏精神障碍由其他原因(如 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足够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