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思品:维护财产权--第1、2、3课时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下册 维护财产权 教案 粤教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维护财产权 教案 粤教版 教案

⒎2维护财产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不受非法侵害,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小组讨论。

第一课时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成语导入:"拾金不昧"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略)"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略)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

但是,如果做事时不清楚法律规定,好人未必有好报。

最近,我在某一报纸上就看到过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听到这里,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回答,略)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丢钱的王某肯定是心急如焚,相信他会找到司机李某。

那么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学生回答)让我们继续听听王某的做法吧: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

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

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支持)为什么?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八下思想品德72维护财产权

八下思想品德72维护财产权
பைடு நூலகம்
死后,其著作出版后有稿费5000元。陈甲与陈
乙为遗产发生纠纷后,告到了法院,陈某的弟
弟陈丙也提出继承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陈某有哪些遗产?
陈丙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陈某的遗产?
1、陈某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 人放弃或丧失承权。 2、第一顺序继承人协商同意。 3、陈丙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有特殊困难,一直 依靠陈某抚养。 4、陈丙对陈某尽了主要扶养义务。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 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 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学法用法
下边漫画说明了什么?
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
如果你是失主,当你找到李某 听到他将5000元捐给了白血病患者 的消息后,你会做出什么反应?
让我们看看王某的做法: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 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 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 元现金。失主一脸委屈,拾者连声喊冤。一 个问:“感谢你拾金不昧,但我的钱你怎能 随便捐?”一个说:“我没贪你一分钱,凭 啥叫我还钱,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 生,有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 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 返还5000元现金。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9日 星期五 下午8 时29分3 6秒20:29:3620 .10.9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 020年1 0月下 午8时29 分20.1 0.920:2 9Octob er 9, 2020

【范文】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财产权》复习提纲

【范文】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财产权》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财产权》复习提纲公民的个人私有财产——是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P60财产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3,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财产继承包括哪两种方式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及原则怎样遗嘱继承P)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2)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继承.3)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4)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的原则①一般均等原则(平均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该均等;②照顾原则:对生活有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③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应该不分或少分;④协商原则.:是指法定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要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嘱继承1)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遗赠:——公民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2)我国继承法,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遗嘱都要保留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无劳动能力人的财产.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相关概念: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继承人——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不包括家庭共有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继承方式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由被继承人所立的有效遗嘱获得继承顺序受继承顺序的限制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分配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不论人数多少平均分配遗产遗嘱人可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他继承人被排除在外被继承人行为能力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他的遗产都可被继承被继承人一定要有订立遗嘱的能力5,什么叫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权P61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八年级政治下册 72 维护财产权教案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72 维护财产权教案 粤教版

⒎2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2、通过学习,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二、学习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三、学习难点: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以案说法、练习法五、学习过程:导入:出租车司机李某应顾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请问:司机李某“将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大学生用以治病”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⒎2维护财产权(一)自主学习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1、什么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3、国家法律如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二)问题探究(课件)1、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占有权: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使用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使用财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权利。

处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

2、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我国法律只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不保护非法财产的所有权。

(三)学法用法。

1、李某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得棉衣10套,送给社会福利院老人过冬。

李某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什么权?2、金庸先生以一元的版权将《笑傲江湖》转让给中央电视台,金庸先生是行使对自己财产的什么权?3、漫画说明了什么?过渡:(略)(四)自主学习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1、保护公民继承权的基本法律是什么法?2、财产继承有哪两种方式?3、什么是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是什么?法定继承有什么原则?4、什么是遗嘱继承?什么是遗赠?5、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当继承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五)难点分析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

2024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7.2《维护财产权》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含义、种类和保护方法,认识财产权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财产权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财产权的基本知识,提高维护自身财产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财产权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财产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对财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财产权被侵害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何维护。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对财产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财产权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含义、种类和保护方法,认识财产权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财产权的意识,提高维护自身财产权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财产权的含义、种类和保护方法。

2.财产权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3.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含义、种类和保护方法。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财产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财产权的含义、种类和保护方法。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划分课堂区域,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财产权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财产权这一主题。

提问:“你们知道财产权是什么吗?”,让学生初步了解财产权。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我们的经济文化权利72《维护财产权》第二课时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我们的经济文化权利72《维护财产权》第二课时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不均等 C.被继承人生前最喜欢的人应该多分 D.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
继承人,应予以照顾,有扶养能力和 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 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案例分析:王某和弟弟从小父母双亡,后被李某 夫妇收养。长大后,王某娶妻张某并生有二子一 女,女儿王甲出嫁后,经常回娘家料理家务,照 顾老人生活,大儿子王乙婚后另过,对父母从不 尽孝道,二儿子王丙是弱智人士。1997年,王某 因病去世。在分配遗产时,李某夫妇、张某、王 甲、王乙、王丙、王某之弟均提出继承要求。
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结合课本58页图1、图2, 请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财产继承权?
被继承人——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遗 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
法财产。
继承权——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
产的权利。不包括家庭共有 财产或夫妻共有财产。
我国继承法确认的遗产范围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继承 方式
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
由被继承人所立 的有效遗嘱获得
继承
顺序
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分配 原则
被继承人 的行为能 力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 不论人数多少一般
平均分配遗产
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 行为能力,他的遗产 都可被继承;
遗嘱人可指定由法
定继承人中的一人 或数人继承,其他 继承人被排除在外
请回答:
(1)对王某的遗产应适用哪种方式继承?
(2)哪些人可以继承王某的遗产?为什么?
(3)在分配王某遗产时,你认为谁应该多分,
谁应该少分或不分?为什么?
(1)对王某的遗产应适用哪种方式继承?

八下思想品德72维护财产权

八下思想品德72维护财产权

八下思想品德72维护财产权一、什么是财产权财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个人财产或者资产所享有的所有权益和权力。

财产权是人们在财产领域内享有的一种权益,包括所有制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方面。

财产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也是个体和企业正常生活和发展的基础。

在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财产权的重要性。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如何维护财产权。

二、为什么要维护财产权维护财产权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

首先,财产权的维护可以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和积累财富,拥有财产权可以让我们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使我们的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

如果财产权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个人的财富可能会遭受损失,对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将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维护财产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一个社会中,财产权的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只有当每个人对自己的财产权感到安全和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维护财产权也能够减少社会犯罪和秩序混乱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如何维护财产权1. 遵守法律法规首先,要维护财产权,我们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保护财产权的基石,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我们的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维护。

我们要了解和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的规定,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也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财产权。

2. 建立良好的经济信用建立良好的经济信用是维护财产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要诚实守信,不做欺诈和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只有通过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誉,我们的财产权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保护。

3. 学习财产保护知识了解财产保护知识也是维护财产权的关键。

我们要学习如何妥善保存和保护财产,避免因为自身疏忽而导致财产损失。

同时,也要了解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例如火灾、盗窃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有效保护自己的财产权。

4. 参与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也是维护财产权的一种方式。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我们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年级政治下册《7.2 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教案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7.2 维护财产权(第一课时)》教案 粤教版

7.2维护财产权(共二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

2、教学难点: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他们尚未参加劳动,没有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如通过继承得到的遗产,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的智力成果等,同样具有财产权,这些权利都得到了国家相关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但由于这些学生年纪尚轻、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并不是都能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2、学生的需要: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应有的合法财产。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三、综合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不受非法侵害,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小组讨论。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一、财产所有权成语导入:“拾金不昧”哪位同学解释一下这个成语?(学生回答,略)“拾金不昧”指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学生回答,略)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对于拾金不昧的人我们不仅要大力表扬而且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给予他们特殊的奖励。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

但是,如果做事时不清楚法律规定,好人未必有好报。

最近,我在某一报纸上就看到过这样一则内容: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听到这里,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学生回答,略)这个司机善良、有爱心,但是不应该未征得失主的同意自行处理其财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继承 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 被继承人一定要 人的行 行为能力,他的遗产 有订立遗嘱的能力
为能力 都可被继承;
(3)遗赠: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
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二、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尚未真正参与社会劳动, 创造物质财富,但我们也有财产权。
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未成年 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通常这部分财产由未成 人的监护人为其管理,但不能随意处分.
三、如果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该怎 么办?
如果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通过协商、 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复习 课 知识点回顾
一、《继承法》规定了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③遗产分配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均等原则,也称平均 原则.
协商原则. 照顾原则.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⑵、遗嘱继承
①含义:是指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全部或部 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②遗嘱继承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例题:(判断) 遗嘱继承不受继承法和继承顺序的限制。
(错 )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刚才案例中拾金 不昧的李某为什么还要赔偿?
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都对周围的哪些 财产享有所有权?
猜一猜:这些财产的所有权都归属于谁?





案例一:
据200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 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曾庆福自退休以来 先后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6万多元,默 默捐赠敬老院。
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 是放假了。那么,一年365天,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法 定节日)?
春节
占有
压岁钱
使用 收益
处分
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例题:金庸先生以一元的版权将《笑傲江湖》转让给 中央电视台,金庸先生是行使对自己财产的( ③④ ) ①占有权 ②使用权 ③收益权 ④处分权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分 配陈某的遗产?为什么?
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1万股股票4万元借出款5000元稿费
平均分配




假设:陈某的妻子尚在人间,则遗产又如何 分配?
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小汽车1万股股票4万元借出款5000元稿费
遗产






在什么情况下,陈木能获得遗产呢? 1、陈某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
遗产的权利。 注意:不包括家庭共有财产或 夫妻共有财产.
请判断:以下哪些是遗产,哪些不是?
(1)遗产包括被继承人死亡前已处理的财产。( ×)
(2)刘老汉得了晚期肝癌,他的两个儿子看到父亲 快不行了,就强行把父亲的财产作为遗产分掉,
这种做法对吗?( ×) (3)贪污的财产是遗产吗?( ×) (4)公民的房屋、牲畜和生活用品( √ )
继承 方式 继承 顺序
分配 原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按法律规定直接获得 由被继承人所立 的有效遗嘱获得
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同一顺序的继承
人不论人数多少
一般平均分配遗

遗嘱人可指定由法
定继承人中的一人 或数人继承,其他 继承人被排除在外
被继承 无论被继承人是否有 被继承人一定要 人的行 行为能力,他的遗产 有订立遗嘱的能力
“遗产继承风波” 视频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
国专门规范财产继承的法律。自 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1被继承人 ——是指遗留财产的死者。
2继承人 ——是指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3遗产 ——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
法财产。
4继承权 ——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
他立的遗嘱无效。因为立遗嘱人必须具备立遗嘱的能 力。精神病患者没有立遗嘱的能力。 2、篡改过的遗嘱、伪造遗嘱、威胁、强迫或者欺骗下所 立的遗嘱生效吗?
不生效。因为这些遗嘱都不是立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3、某遗嘱人有两个儿子,他生前立下遗嘱,两个儿子谁 能养男孩就能继承他的财产。如果他死前两个儿子都生养 男孩,则可均等分他的遗产。
A与张某生前一起生活的侄子 B张某婚生的儿子 C张某婚生的一儿一女 D张某婚生的一儿一女、侄子
3、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 B )
A被继承人 B继承人 C遗产 D继承权 多项选择题
1、我国继承法规定,子女有继承权。这里的子女
包括( ABC )
A婚生子女
B非婚生子女
C养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D继子女
③遗嘱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是立遗嘱人的 真实意思表示,同时,遗嘱必须合法有效。任何形式的遗 嘱都要保留法定继承人中,未成年子女和无劳动能力人的财 产. 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一人或数人, 但不受继承顺序的限制。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什么不同之处?
2、根据我国继承法,遗嘱必须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 ABD )Biblioteka A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
B遗嘱是立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C遗嘱人必须有遗产,必须到公证处公证
D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数

3、下列说法中,符合遗产分配原则的有 ( ABD )
A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 B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可以 不均等 C被继承人生前最喜欢的人应该多分 D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 继承人,应予以照顾,有扶养能力和 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 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5)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
(6)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股息、利息、红利、
房租等( √ )
李某夫妇(健在)
张某
收养
(1)张某留有哪些合
张某的弟弟 法遗产?
生养
张A
外地工作 不尽孝道
张B夫妇
张B意外去世 二儿媳主动尽孝道
张C 身有残疾
(2)哪些人可以继承 张某的遗产?
(3)张某的遗产应如 何分配?在分配遗产时, 你认为谁应该多分,谁 应该少分或不分?为什 么?
课堂演练
案例:陈某早年丧偶,有一子一女,儿子陈 明在外地工作,女儿陈白与陈某住在单位的 公房里。陈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一辆 小汽车,并持有1万股的某公司的股票,并 借给朋友4万元。陈某死后,他的著作又出版 了,有5000元的稿费。陈明与陈白因遗产继 承发生了纠纷。陈某的弟弟陈木也提出了继 承的要求。
⑴、法定继承:
①含义: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 进行继承。
②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 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 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 外祖父母。
③遗产分配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均等原则,也称平均 原则.
案例分析:王某和弟弟从小父母双亡,后被李某
夫妇收养。长大后,王某娶妻张某并生有二子一 女,女儿王甲出嫁后,经常回娘家料理家务,照 顾老人生活,大儿子王乙婚后另过,对父母从不 尽孝道,二儿子王丙是弱智人士。1997年,王某 因病去世。在分配遗产时,李某夫妇、张某、王 甲、王乙、王丙、王某之弟均提出继承要求。请 回答:
不生效,因为此遗嘱违反了我国宪法、民法规定男女平等 原则,应当无效。
单项选择题 1、我国调整财产继承关系的重要法律准则
是( B )
A民法通则 B继承法 C宪法 D婚姻法 2、公民张某有一儿一女,妻子早逝,还收养 了一个侄子和他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逝, 留下6间房产和5万元存款。如果你是法官,
应该确定谁是张某遗产的继承人( D )
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排除防 害、请求赔偿损失等方式予以保护。
②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 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问:
1、这6万多元属于什么财产?
2、曾庆福老人能不能这么做?为什么?
案例二: 2002年7月18日,扬中市人民法院在 市影剧院广场举行对张军盗窃团伙的宣判大 会。张军等人先后盗窃自行车34辆,摩托车5 辆,桑塔纳轿车1辆,并将部分物品转卖给他 人。扬中市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判 处张军等人有期徒刑和罚金,并将追缴的财
留 有 财 物
一、《继承法》规定了财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 定继承、遗嘱继承。 ⑴、法定继承:
①含义: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进行 继承。
②继承顺序: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 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 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 祖父母。
承人放弃或丧失继承权。 2、陈木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有特殊困难,
一直依靠陈某扶养。 3、陈木对陈某尽了主要扶养义务。
4、陈明和陈白协商同意。
5、陈某立下遗嘱指定由陈木继承。
课堂辨析:
1、王某有一儿一女,不幸,他最疼爱的女儿因病去世, 王某受了打击,思维混乱,经常语无伦次,被诊断为精神 病患者。他立下一份遗嘱决定由他死去的女儿继承,这遗 嘱有效吗?
物实行公开认领。
问:1、张军等人所盗窃来的物品属于什么财
产?是否受到法律保护?为什么?
2、为什么对追缴的财物实行公开认领?
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 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图书资料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 及其他合法财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