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汉 字 文 化
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从“马”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 变的过程。
1)、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 (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 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2)、汉字的最初模样
2、甲骨文:
史海拾贝: 1899年,北京国子 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 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 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 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 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 得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 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 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 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 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 字的基础。
二、金文 (一).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 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 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 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 “彝,尊,爵”,洗器“盘”,兵器 “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 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 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 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 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 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 “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 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 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 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 程碑。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 钟鼎文,铜器铭文。它与甲骨文差不 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 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变
中国汉字中英对照版

<圣经。
旧约>中说人类祖先最初是没有交流障碍的,由于交流比较方便,人类很容易齐心协力,于是在两河流域建造了巴比城,想建立通天的巴比塔,来显示人类的强大,甚至可以和上帝并驾齐驱,随着巴比塔越建越高,终于高耸入云,上帝又惊又怒,人类怎么能与上帝比肩呢?于是决定变乱人的语言,有一天人们发现,人们之间不同语言了,于是巴比塔建了一半。
就停工、荒废了。
巴比是混乱的意思。
这个巴比城是有史可考的,在1899年3月的一天,伊拉克巴比城被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维发现。
这个巨大的塔基共7层,每边长87,78米。
建塔时共用了5千800万块砖。
那么人类发展最初究竟互通语言吗?由于这个话题已无从考证。
今天我们暂且不管这个话题,让我们探讨一下中国最博大,最神奇的文化——汉字吧。
<Bible.Old Testament>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originally no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human ancestors , due to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is convenient, human is easy to work together,so, human ancestors would like to create a pagoda of Babel,to show the human's power ,which can even go hand in hand with God,with the Tower of Bobby city in Mesopotamia building higher and higher,finally towering,God were scared and angry,how humans can par with God? God Decided to confound people's language,one day it was found that people cannot speak the same languages ,and the Tower of Babel was built o n lay-off, even abandoned.Bobby is the meaning of chaos. I nitially whether human language are the same or not in human history?Let us set aside this topic,today we explore the most amazing culture -Chinese characters.甲骨文汉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
中文发展历程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以下是中文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
1.先秦时期:中国先秦时期的语言文字主要以甲骨文、金文、大篆
等古文字为主,这些文字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2.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使用小篆作为官方文字。
汉朝时期,
隶书逐渐取代了小篆,成为主要的书写方式。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中文语言和文字有了较大的发展,
出现了楷书、行书等新的字体,以及《说文解字》等字典和韵书。
4.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文语言和文字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
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以及《切韵》《广韵》等韵书和《说文解字注》等字典。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中文语言和文字继续发展,出现了《康熙
字典》等大型字典和《红楼梦》等文学作品。
6.现代时期: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文语言和文字也发生了一
些变化,出现了白话文、简化字等新的语言形式和文字规范。
刘氏各地家谱字辈(记录不全的望补充)

刘⽒各地家谱字辈(记录不全的望补充)安成⽔部刘⽒从桂⽀湖北⼲⼀、⼆河分派传递世系如下:1刘邦(汉⾼祖,汉室刘⽒始祖)2刘恒(汉⽂帝)3刘启(汉景帝)4刘发(长沙定王,长沙刘⽒祖)5刘苍(安成思侯,安成刘⽒祖)6刘⾃当(安成今侯)7刘寿光(安成节侯)8刘乔(字谙⾕)9刘巳(字正中)10刘⿍(字宏⼤)11刘信(字贵实)12刘英(字志俊)13刘睦(字必和)14刘荣(字毓华)15刘逸(字仲安)16刘端(字开先)17刘奇(字邦祥)18刘允(字⼤信)19刘歆(字⼦敬)20刘宽(字⽂博)21刘贞(字志正)22刘淑(字从善)23刘敬(字学恭)24刘素(字慎素)25刘聪(字懋明)26刘昭(字成美)27刘嵩(字中正)28刘槐(字槐阴)29刘效(字诚学)30刘侃(字⼦刚)31刘道(字明理)32刘完(字守成)33刘辟(字与开)34刘锜(字宣器)35刘删(字宜定)36刘敏⾼37刘微(字伯武)38刘麒(字仲麒)39刘仁(字学爱)40刘顺(字承坤)41刘正(字⽆佞)42刘渔(字学渔)43刘濂(字中清)44刘聪(字叔明)45刘⽌(字有德)46刘游(字思游)47良(字汝良)48荆(字牧荆)49得(字袭得)50治(字⽂理)51刘槐(字廷槐)52刘闻→53刘登54刘德⾔(字韶闻,894-974,⽔部刘⽒祖)55(1)刘税(字君彻,905(927?)—991,⽔部刘⽒丛桂⽀1世祖)56(2)刘承亮(字希明)57(3)刘常(字景定,976年-1042年,⼭塘祖)58(4)刘朝佐(字五峰)59(5)刘武光(字则天)60(6)刘淑仁61(7)刘凌云(字太冲)62(8)刘⾉(字如⼭)63(9)刘从善(字初迪)64(10)刘守信65(11)刘牧雍66(12)刘正⼰67(13)刘仲盛68(14)刘⽂楚69(15)刘⽌安70(16)刘凤标71(17)刘循节72(18)刘合符73(19)刘齐74(20)刘斯太75(21)刘秉辞76(22)刘新⿍77(23)刘玲78(24)刘斌俊79(25)刘授⼀80(26)云字辈81(27)冠字辈82(28)冕字辈83(29)辉字辈84(30)先字辈85(31)德字辈86(32)采字辈87(33)凤字辈88(34)⽂字辈89(35)章字辈90(36)训字辈炳嗣从之⽴诚希永世昌克培元⾃庆毓兆寿多康体继尧传远天延汉绪长⼤龄宜作相鸿化保成章魁锡维宗敬君兴以国光梦麟得⽟树启彦建龙堂锦殿怀绍冠华林淑正⽅学修先际佩志尚在观祥汝萃钟奇俊家繁好善扬轩书同效伯廷献秉朝纲陕西安康河南乡刘家湾的字辈是:永继世友,怀后⼀单,祥云瑞⽇,启志承先.光前裕后,繁衍万千,荣宗耀祖,续代相传.树德⽴业,举才选贤,恩泽久存,⽂明昌远陕西刘⽒的字辈是:福寿集⼴兆京宗世⼤昌⽂章增千古⾏义在庭扬作善承先德永延泽久长观光辉上国积厚有馀芳跟'世正'搭边的只有⼀个重庆市开县刘⽒:'万应⽂仲志,永福廷世正.继国泰启邦,荣华显宗裔.先积泽丕振,祖贵克武纯.⽴之本代德,秉章焕经馨.'1、辽宁北镇满族⼀⽀刘⽒家谱字派(部分)……汝、应、学、养,名、显、⽂、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关于汉字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指事字例如:
本,金文、小篆在木下用点或横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指树根。
末,金文在木上用一横画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指树梢。
旦,金文像旭日初升,下边还连着地面(一说为云气)之形,本义为 天明、早晨。
3、会意: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 ,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字、“信”字就是这种字。“武”字 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止”本像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 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 “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
1、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 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 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
“日”字篆文像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 篆文像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如考察商周文字,二字象形 程度更高。
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 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 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 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汉字的结构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 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 六种汉字的学说:
楷书的主要特点是形体方整,横平竖直,笔画清楚。 楷书同汉隶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字楷书比汉隶简化,隶书有 的还残留一点儿篆书的结构、笔画,而楷书却没有了。二者主要区 别在于笔形不同,汉隶长横有波势,而楷书没有,汉隶的长横和捺 最后要上挑,而楷书则不然。
数字与汉字文化

数字与汉字文化西语学院王宇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而汉字是流传至今的、世界仅存的、唯一表意体系的文字。
它包蕴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传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直至今天,依然魅力无穷,显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数字也是一种文字,但又与一般的文字不同,在吉祥文化中表现出很强的独特性。
不论在吉语中,还是在吉祥画题中,可以看出,从一到十、从百到万的数字很多,有些数字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数字美中有一种,姑且名之曰“序数美”,即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还可加上百、千、万等)顺序或正或倒完整排列下来,当给它们赋予某种文化内容和形式后,就可产生一种很独特的艺术美。
在华夏文化中,尤其讲究这种序数美,它是中华民族追求圆满完整、尽善尽美的传统哲学观、美学观和民俗观的一种反映。
究竟何为美,历来有不同说法,如美是和谐,美在完善,美在快感,美是生活,或对称为美,中庸为美,圆满为美等,东西方美学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标准。
序数美体现了东方美学的圆满之美,或完整、完全之美。
我国自古有“天圆地方”之说,崇尚“圆”为大、满、全之极限,故《说文解字》释“圆”为“全也”。
中国人最喜欢讲“十全十美”,就是说,满十为全,全即美也。
因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数字一至十完整无缺地排列一起就是祥瑞吉庆的象征,并因此而被广泛应用,从天文宇宙到人文景物,无不存在这种别具一格的序数美。
例如一。
一元复始,一团和气,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一登龙门,一朝富贵,一举千里,一路荣华,一本万利,一廉如水,一琴一鹤;二。
古代汉语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2

古代汉语专题一、文章分析1.汉字的作用题干: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你对汉字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汉字的作用”的理解。
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不空谈。
2.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汉字是国家事务管理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汉字为中国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汉字被用来著书立说;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2.古文店铺牌匾上图是某市一家店面的牌匾,使用了古文字体。
请根据所学古代汉语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这五个字形的字体类别,并写出对应的简体字形;2.在图书馆、书店查询专书《说文解字》或在线查询“说文解字”,列出对这五个古文字形的结构分析;3.结合招牌的字形含义,分析说明该店铺销售何种货物。
参考答案:1.该店铺牌匾的五个古文字为小篆字体,对应的简体字为“百草善成堂”。
2.根据《说文解字》相关解释,可以得知各字的形体类别。
分别为:百:会意字,十十也。
从一白。
数,十百为一贯。
草:形声字,从艸、早声。
草斗,栎实也。
善:会意字,善,吉也。
从誩,从羊。
成:形声字,就也。
从戊、丁聲。
堂:形声字,殿也。
从土、尚聲。
3.根据“百草善成堂”字义,结合古代有“神农氏辨药尝百草”的神话故事,可以推测出该店铺销售的是与中草药相关的货物。
3.“守株待兔”解析从学龄前时期,我们就会接触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
知其然,应知其所以然。
观察上述两幅图画,请问:1.你认为哪幅图画表达成语含义更为准确?为什么?2.查询《说文解字》或者在线查询“汉典网”,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朱”造字时的字形;用六书理论解释“朱”用了哪种造字法。
3.请概括说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区别。
参考答案:1.图2更准确。
一是从古代汉语汉字知识来看,“守株待兔”的“株”字,本义是树桩子,它由义符“木”和“朱”组成,“朱”又可以看作“朱”的声符。
中国书法字体演变顺序

中国书法字体演变顺序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书法字体演变顺序是怎样的?一起看看。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书法字体,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书法字体欣赏中国书法字体演变顺序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一、书法的涵义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
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二、书法的起源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
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
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
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常识
“甲骨文”一词源自文字所依 附的书写材料。 它是用于占卜的,所以又叫 “卜辞、贞卜文字、卜文”。 甲骨文出土地点在安阳殷墟, 因而又叫“殷墟文字、殷墟 书契、殷墟卜辞”。 1903年刘鄂《铁云藏龟》 问世,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 著录的专书。
王懿荣
金文
金文,商周时 代刻在青铜器 上的文字。
二、 以汉字形为本体看产生的文化现象
1、对偶和对联 2、析字和联边 析字:如“十八子李”“弓 长张” “口天吴”“古 登高 杜甫 月胡” “八刀”等。 无边落木萧萧下,联边:特意选用若干个偏旁 相同的字让它们串联起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来造成气势的一种修辞 万里悲秋常作客, 格。如:迎送远近通达 道,进退迟速遊逍遥。 (车马店对联) 百年多病独登台
字之最
汉字笔画最多的字是“齉”(nà ng),共36画。此字 表示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 汉字中形声字最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 9353个字中,形声字占82%. 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67%。 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字是“的”字,平均25个中就要 遇到一个。 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是“那字”,它有:nā,ná ,nà , né ,něī,nèī,nuǒ,nuò 等。 汉字中同音字最多的是“yì ”。《现代汉语词典》中 读“yì ”的字有103个,《辞海》中达195个。
我说四个石狮子, 你说十个纸狮子, 石狮子是死狮子, 四个石狮子不能嘶; 纸狮子也是死狮子, 十个纸狮子也不能撕狮子尸。 狮子嘶,撕狮子,死狮子,狮子尸。 要想说清这几个字,读准四、十、石、 死、嘶。
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 凤凰,花凤凰。 牛郎恋刘娘,刘娘恋牛郎,牛郎年年念刘 娘,刘娘年年恋牛郎,郎念娘来娘恋郎。 老彭捧着一个盆,路过老庞干活儿的棚, 老庞的棚碰了老彭的盆。棚倒盆碎棚砸盆。 盆碎棚倒盆撞棚。老彭要赔老庞的棚, 老庞要赔老彭的盆。老庞陪着老彭去买盆, 老彭陪着老庞来修棚。
3、字谜和隐语 ①拿不出手 ② 你我各一半 ③主见差一点 ④ 木字多一撇 ⑤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 “千”里相思一撇消。
汉 字 文 化
造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武
信
从
步
采
臭
见
友
牧
假借
我
莫
来
“八卦”说
伏羲发明八卦,八卦演变为汉字。
“结绳记事”说
神农创造汉字
“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台
甲骨文
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 屯村发现的殷墟甲骨 文使用于商代。 1997年在山东桓台县 发现的甲骨文比殷墟 甲骨文早一千多年。
——(宋· 李禺)
宝塔诗
诗 绮美,瓖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唐· 白居易
5、藏头诗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6、绕口令
隐语指流行于某一社会 集团内部,对外保密的 话语。 如:旦底、空工、 横川、侧目、 缺丑、断大、 虎底、分头、 未丸、田心。
4、回文诗和宝塔诗
可以倒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的诗体称为回文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周代金文最多。
大篆
大篆是秦代以前 通用的文字,也 叫籀文 。
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 国后的文字。
隶书
隶书源于东汉, 盛行于汉朝。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 书、正书。始于汉 末,通行至今。
行书
行书萌发于两汉, 成行于魏晋,流 行至今。
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分 为章草、今草和狂 草三个阶段。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以汉字构形理据看汉字的文化内涵 与钱有关的字都从贝:如:财、货、贡、 贫、赈、费、赏、赠、贪、贷、赊、贿、 赂。 表示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的汉字都 从心:如:想、忘、忠、恕、怨、愁、 忆、恼、悦、惮、愠、恭、慕。
小 结
汉字的来源 六书与四体二用 汉字发展的历史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