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0F2811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TMS320F2811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 #$ 能量回馈控制策略框图
万方数据
— #. —
基于 62/%!.>!?## 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电机与控制应用》 !..3 , %% ( #! )
!" !" #$ 电流环 变频器回馈电网的能量分为有功分量和无功 分量。无功分量对电网造成污染, 应该严格限制 其大小, 所以系统电流环采用两个控制器分别对 无功电流 ( !" ) 和有功电流 ( !# ) 进行控制, 并通过 设定 ! " 给定值为零减少无功分量。 下面结合图 % 说明电流环的工作原理: !% 、 ! & 经过 逆变器三相回馈电流检测信号 ! $ 、 &’()* 变换环节实现三相到二相变换。变换后的 ! ( 和相位同步模块 ( +,, ) 提供的相位 二相值 ! ’ 、 值 ! 通过 +()* 旋 转 变 换, 得到等效直流电流量 ! # 。这两个量就是电流环的反馈量。 !" 、 $ $ 经过 &’()* 和 +()* 两次变换后, 系统采用两 ! "! 个 +- 调节器分别对 ! " 和 ! # 进行控制。其中, 为 ! " 给定值, 设定为 . ; ! # ! 为 ! # 给定值, 其值为
[ +]
的作用是通过整流、 储能、 平波、 逆变等, 实现电网 — &2 —万方数据
"""""#
! ! 摘! 要: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能量回馈原理, 运用 "# 公司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 "$%&’()’*++ 进行变 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对设计方案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作了介绍。实际应用测试表明, 该方法 有效地起到了节能作用。 关键词:变频器;能量回馈;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数字信号处理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12( ( ’((/ ) +’0((&20(/
基于TMS320F2812的逆变电源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

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1 模拟控制的缺点 传统的逆变电源多为模拟控制或者模拟与数字相结合的控制系统,模拟控制经过 多年的发展,己经非常成熟。然而,模拟控制有着固有的缺点[6]: 1)控制电路的分立元器件比较多,元器件间的连接相当复杂,使系统的故障检 测和维修比较困难,系统所占体积较大; 2)制造成本高,系统的可靠性低,产品升级换代困难; 3)灵活性不够,硬件电路设计好了,控制策略就无法改变; 4)由于所采用器件特性的差异,致使电源一致性差,且模拟器件工作点的漂移, 会导致系统参数漂移; 5)器件老化、热漂移等会使得逆变电源输出性能下降,甚至导致输出失败; 6)设计周期长,调试复杂,生产效率低; 7)模拟控制系统难以实现远程信息传输、通讯等先进控制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及数字信 号处理器(DSP)技术的发展,数字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集成度越来越高, 功能越来越强大,而成本也随着大规模的生产而下降,数字控制己成为当今逆变电源 发展的方向。 1.1.2 数字控制的特点 数字控制电源与传统模拟控制相比,有如下特点[7]: 1)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目、简化硬件电路结构,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可以消除模拟控制元器件老化和温度漂移等难以克服的缺点,抗干扰能力也 大大增强; 3)容易实现先进控制,改善电源系统的控制效果; 4)通用性强,可以在几乎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通过修改程序软件方便地实现 不同的控制算法或提高系统的性能,易于实现产品大批量生产; 5)可以更好地与信息化接轨,使电源系统的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可以给用户 提供更完整的操作和历史数据,还能实现运行数据的自动储存和故障自动诊断,有助 于实现逆变电源运行的智能化。另外,可以通过通讯口,把装置与 PC 机相连,实现 远程监控等功能。 由于数字控制具有优越的性能,因此逆变电源的数字化控制已经成为当代逆变电
课程设计基于TMS320F2812DSP处置器的信号仪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一、引言二、设计目的三、设计要求四、整体设计硬件部份数模转换操作的应用基础AD7303简介应用AD7303的DAC电路设计4.2 软件部份程序流程图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下新建工程在Simulator环境下观看信号的时域及FFT Magnitude波形程序清单4.3 调试部份硬件调试软件调试SCI串行数据传输五、总结六、参考文献一、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和运算机技术的普及,信号处置系统已应用于愈来愈多的场合,如无线通信、语音识别、机械人、遥感遥测和图像处置领域,数字信号处置器芯片在高速信号处置方面具有速度快、运算性能好等优势,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TI公司的TMS320F812的信号处置系统,将数据通过串行异步通信接口传到PC机,由PC机的串口调试工具对接收信号进行显示和具体分析并将结果传给反馈给DSP进行操纵,文章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描述。
二、设计目的一、编写串行外设接口SPI的驱动程序;二、了解数模转换的大体操作,设计基于数模转换芯片AD7303的正弦信号发生电路;3、编写TMS320F2812利用SPI接口驱动AD7303输出正弦信号波形的应用程序。
三、设计要求一、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的利用,能对程序进行跟踪,分析结果;二、熟悉SPI外设接口的相关知识,能通过SPI接口与外围电路(芯片)进行通信。
四、整体设计数模转换操作的应用基础μs。
其操纵方式较为简单:第一将需要转换的数值及操纵指令同时通过SPI总线传送到AD7303上相应寄放器,通过一个时刻延迟,转换后的模拟量就从AD7303输出引脚输出。
AD7303简介AD7303是一款双通道、8位电压输出DAC,采纳+2.7 V至+5.5 V单电源供电。
它内置片内周密输出缓冲,能够实现轨到轨输出摆幅。
这款器件采纳多功能三线式串行接口,能够以最高30MHz的时钟速度工作,并与QSPI、SPI、MICROWIRE和数字信号处置器接口标准兼容。
串行输入寄放器为16位,其中8位用作DAC的数据位,其余8位组成一个操纵寄放器。
基于TMS320F2812的无刷双馈电机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组 , 电机 定 子 绕 组 极 对 数 为 P 而 的用 作 控 制 绕 组 ;
另 外 一种无 刷 双 馈 电机 是 单 电机 结 构 , 种 结 构 把 这
J N nqa g WU Q n —u ,S N H n — i JA G B I G We —i , igx n U o gf , I N o A n e
( col f l tcl nier ga dA t a o ,Taj nvr t, i j 00 2 hn ) S ho o e r a E g ei n uo t n i i U i sy Ta i 3 0 7 ,C ia E ci n n m i nn ei nn
第2 7卷
第 4期
天
津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 _ l27 No. 4 Aug 2 1 . 01
2 1 年 8月 01
J oURNAL 0F ANJ N TI I UNⅣ E I RS TY OF TECHNoLOGY
文章编号 :6 30 5 2 1 )4 0 3 — 5 17 —9 X(0 1 0 -0 2 0
基 于 T 30 2 1 MS 2 F 8 2的无 刷 双 馈 电机控 制 器 的设 计 与 实现
姜文 强, 吴庆 勋 , 孙红 飞 , 蒋 波
( 天津大学 电气 与 动化工程学院 ,天津 3 0 7 ) 0 0 2
摘 要 : 联 无刷 双馈 电机 以 其 无 电刷 所 带 来 的 系统 稳 定 性 的 提 高和 可 实现 变速 恒频 发 电 等优 点 , 逐 渐 成 为 大 功 级 而
近 年来 , 源 的 稀缺 和生 态 环 境 的 日益恶 化 让 无 资 污染 、 再生 、 持续发 展 的 能源成 为 世 界 各 国研 究 可 可 人员 关 注和 开发 、 利用 的重 点 , 双馈 电机 作 为 大功 率 风 力发 电 的未来 发展 趋势 也 因此 而得 到 了科研 人 员
TMS320F281xDSP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TMS320F281x DSP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TMS320F281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是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TI)推出的一款高性能DSP芯片,广泛应用于工控、通讯、音视频等领域。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TMS320F281x DSP原理的讲解和基于TMS320F281x开发板的应用实验,培养学生对DSP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2.1 DSP原理与编程课程设计将首先进行TMS320F281x DSP的基本原理讲解,包括:•DSP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介绍;•固定点算法和浮点算法的优缺点分析;•TMS320F281x DSP体系结构和特点;•DSP的编程语言及其优劣分析;•DSP的编程方式和编译工具选择等。
2.2 DSP应用系统设计基于TMS320F281x开发板进行DSP应用实验,设计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系统:2.2.1 带通滤波器•设计一个模拟滤波器,用TMS320F281x实现数字滤波器;•给出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和差分方程;•给出数字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图和幅频特性函数;•给出数字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函数和相频特性曲线图;•用TMS320F281x实现滤波器算法的编写和仿真测试。
2.2.2 数字信号的FFT分析•用TMS320F281x实现8分、16分、32分FFT算法;•仿真测试并得到频域特性曲线图。
2.2.3 软件实现数字信号的AD与DA转换•用TMS320F281x实现AD采样;•用TMS320F281x实现DA输出;•给出AD和DA基本原理框图。
2.2.4 控制程序设计•用TMS320F281x实现PWM输出功能;•用TMS320F281x实现基本电机控制程序。
2.3 实验环境•硬件平台:TMS320F281x开发板、PC机;•开发工具:CCS等DSP编程软件。
三、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报告(设计方案、电路图、结果分析等)60分;•实验成果(代码实现、仿真测试和实际应用)40分。
基于TMS320F2812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控制实现研究【论文】

基于TMS320F2812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控制实现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 TMS320F2812 的 SVPWM 技术实现进行了相关探讨,并且提出了部分软件的实现方法以及硬件电路的构成。
基于TMS320F2812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控制的模块的结构十分紧凑,而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在运行方面也比较稳定,能够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TMS320F2812;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现代加工工艺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很多机械设备在实现其控制精度的不断提高。
因此,电机转速控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来适应更高的要求。
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电机就是三相交流异步电机。
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率高等优点。
目前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的主要方法就是变频调速,其变频器主要是采用DSP 技术的控制单元,TM S320F2812 系列芯片是最近几年开发专用电气控制的DSP 芯片,TMS320F2812芯片的EV模块的控制功能十分强大,非常适合应用于电机控制和运动控制等领域。
一、变频控制原理基于TMS320F2812的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装置有三个部分,即为主电路、控制电路和采样电路。
在变频主电路中,工频三相交流电源在通过全整流电路之后,会经过滤波而传送到逆变器中,然后再通过控制逆变器来产生三相电源。
而该逆变器采用7MBP100RA060型的智能电力模块,不但工作特性十分好,而且功能也比较齐全。
该逆变器比较完整,包括制动单元在内,还有七个IGBT与七个快速功率二极管,一个IGBT作为开关管用于动力制动。
另外,还有六个回馈二极管与IGBT并联而组成的三相桥臂。
除此之外,还有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测的相关单元、各种IGBT 的驱动电路等。
如果检测到异常信号,IPM 模块的 FN 信号就可以在进行光耦隔离之后,被送至DSP的PDPINT中,也就是功率驱动保护引脚,以提供相应保护[1]。
基于TMS320F2812 永磁同步电机交流调速系统实验

基于TMS320F2812 永磁同步电机交流调速系统实验1.引言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以用于语言处理、图象处理、高速控制、数字通讯、振动和噪声信号处理、声纳和雷达信号处理、仪器仪表、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由于它能把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些理论和算法实时实现,并迅速地推广到应用方面,因此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实现数字化革命的催化剂。
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少、转矩/质量比高、功率因数高、效率高、易于散热、易于保养等显著特点,因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尤其是在要求高精度控制和高可靠性的场合,如航空航天、数控机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
够在石油、煤矿、大型工程机械等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运行,这不仅加速了它取代异步电机的速度,同时也为永磁同步电机专用变频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价格的降低,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己逐步成为交流伺服系统的主流。
同时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功率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智能功率模块(IPM)出现等,促使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向全数字化、智能化、小型化、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
本文对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进行了研究与开发。
首先在熟练掌握永磁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其次在电压空间矢量(SVPWM)技术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基础上,利用系统的核心器件TMS320F2812,功率变换装置智能功率模块IPM,构建了全数字伺服系统的硬件平台。
然后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的软件平台,给出了主程序流程图和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图,结合CCS集成开发环境,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了软件调试并且做了相关实验,得到了SVPWM的输出波形以及相电流波形,经实验证明该数字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2.永磁同步电机原理2.1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永磁同步电动机和绕线式同步电动机,它们在定子结构上都是由铁心和电枢绕组构成。
采用TMS320F2812芯片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采用TMS320F2812芯片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引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综合利用先进的多种学科技术,集成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
从系统的结构看,全分散式的设计思想越来越显现出优越性。
由于变电站的数据量和信息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则将高性能DSP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方案中。
其内部哈佛结构使数据空间和程序空间分离,独立的总线和程序总线允许程序数据同时操作;具有独特的逆寻址方式,能高效的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运算降低了软件的编写困难;采用内存映射方式管理I/O,能灵活方便的扩充外围电路。
1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采用TI2000系列的TMS320F2812芯片为核心处理器,整体采用全分散式结构,集监测、保护、控制、远动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主要保护和测控单元有:(1)线路保护和测控单元;(2)主变差动和测控单元;(3)主变后备保护和测控单元;(4)电容保护和测控单元;(5)备用电源自投和测控单元;(6)电动机保护和测控单元;(7)PT保护和测控单元;(8)中央信号单元;各个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监控室或一次设备附近,便于安装,维护管理。
监控主机发命令给各个单元和远方调度集控中心,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2 各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本系统各个保护和测控单元的硬件结构相似,分模拟量输入,核心处理器,开关量输入、输出,人机接口,通讯和电源模块六大部分。
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2.1 模拟量输入
模拟量有线路电压、电流,及其频率,变压器油温、变电站室温等等。
电力系统的电压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调节器输出值。 ! # 值经过 +- 调节器调节后, 得到控制量 !" 、 " 和 #。该两个量加上相位值 ! 经反 +()* 变换产 生控制量 ’、 (, 再经过 /0+12 运算后控制逆变器 的 3 个 -456 ( 绝缘门双极晶体管) 工作, 输出回馈 电压。 ! ) ! ) !$ 电压环 和电流环相比, 电压环相对简单。系统检测 到的直流母线电压作为反馈量和电压给定值相减 后输入到电压调节器进行控制运算, 调节器的输 出再进入电流内环作为 ! # 给定值。
。主电路
《 电机与控制应用》 !//0 , ## ( "! )
基于 1-&#!/2!3"" 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的传输方向发生反转, 电能由电机输出进入负载 侧变流器 ! 整流, 对中间直流环节上的电容器进 行充电。随着充电过程的持续, 电容两端电压不 断上升。当电压上升超过阈值后, 直流环节反向 网侧变流器 " 输出能量。在控制电路操控下, 网 侧变流器 " 工作于逆变状态, 向电网输出回馈电 能。 要使变频调速系统工作于能量回馈状态, 必 须满足以下条件: (" ) 网侧端需要采用可控变流器。当电机工 作于能量回馈状态时, 为了实现电能回馈电网, 网 侧变流器必须工作于逆变状态, 不可控变流器不 能实现逆变。 (! ) 直流母线电压要高于回馈阈值。变频器 要向电网回馈能量, 直流母线电压值一定要高于 回馈阈值, 只有这样才能够向电网输出电流。至 于阈值设定为多少, 则要根据电网电压和变频器 耐压性能决定。 (# ) 回馈 电 压 频 率 必 须 和 电 网 电 压 频 率 相 同。回馈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输出电压频率和 电网电压频率相同, 避免浪涌冲击。 损耗电阻。 $ $ 根据电路定律, 可得以下方程组: *, - . ! , / # $ 0 / # $ 0 +( * * ! ! * # # *’ *0 ! " + - . 0 ! / !0 # / , ! * ’ % % *0 # - . !0 . + 0 / " , # *’ % # % # , ! - $! . 1! ; , # - $# . 1# 式中: ,— — —直流母线电压; 1# — — —分别为三相 %&’ 交流侧输出电压 1! , 的 !"# 分量。 ! 2 !$ 电能回馈控制策略 系统采用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的空间矢量脉
*+,-./ 0/1 2345+3+/606-7/ 78 2/9+:67: ;/+:.< =+.+/+:06-7/ #<,6+3 >0,+1 7/ !"#$%&’%())
!"#$ !%&’(%&)*, ! +"#, -%)* ( 3455676 48 .9:4;<:=4> %?=6>?6 <>@ A>7=>66B=>7 ,%49:C 3C=>< D>=E6BF=:G 48 "6?C>4547G , H9<>7IC49 1+(/2( ,3C=><)
[ +]
的作用是通过整流、 储能、 平波、 逆变等, 实现电网 — &2 —万方数据
"""""#
! ! 摘! 要:介绍了变频调速系统能量回馈原理, 运用 "# 公司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 "$%&’()’*++ 进行变 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对设计方案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作了介绍。实际应用测试表明, 该方法 有效地起到了节能作用。 关键词:变频器;能量回馈;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数字信号处理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12( ( ’((/ ) +’0((&20(/
(! 引! 言
! ! 随着交流调速技术的快速发展, 变频调速系 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 的制约, 目前大多数变频器不具有能量回馈电网 的功能, 电机制动时输出的能量通常只能通过制 动电阻发热消耗掉, 造成了电能的极大浪费。本 文提供了一种基于 "$%&’()’*++ 数字信号处理 器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方案。
! ! ?@,6:0A6:#: =>:B4@9?6@ :C6 6>6B7G B676>6B<:=4> JB=>?=J56 48 :C6 =>E6B:4B FGF:6;,<>@ 9F6@ :C6 "# @=7=:<5 F=7><5 JB4?6FF4B "$%&’()’*++ :4 @6F=7> :C6 =>E6B:4B 6>6B7G B676>6B<:=4> FGF:6;K "C6 @6F=7> @=E=@6F =>:4 :C6 C<B@L<B6 J<B: <>@ :C6 F48:L<B6 J<B:K .JJ5B?<:=4> :6F: FC4L6@ :C6 ;6:C4@ ?495@ F<E6 6>6B7G 6886?:=E65GK B+< C7:1,: -/9+:67:; +/+:.< :+.+/+:06-7/; ,40A+ 9+A67: 4D5,+ C-16E 371D506-7/; 1-.-605 ,-./05 4:7A+,,7:
%$ 能量回馈系统硬件设计
! " "# 主电路设计 本系统采用的主电路结构如图 7 所示。
图 7$ 主电路结构图
$ $ 主电路分 7 部分: 网侧电抗器、 网侧变流器、 直流环节和负载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由 6# 8 63 3 个 -456 管反向并联 9# 8 93 3 个二极管构 成; 中间直流环节为 # 个大容量电解电容; 负载侧 变流器 和 网 侧 变 流 器 结 构 相 同, 也 由 6#: 8 63: 3 个-456 管反向并联 9#: 8 93: 3 个二极管组成。 下面介绍主电路在 ! 种工作状态下的原理。 %" #" #$ 电动状态 主电路在电动状态下, 网侧变流器工作于整 流状态
, 它是系统的控制核
心, 主要完成各路模拟 - 数字信号的输入 - 输出、 电 机运行反馈参数的采样、 实时空间矢量控制运算、 逆变器 ./0# 芯片的驱动、 同单片机系统通信、 同 上位计 算 机 通 信 等 功 能。高 性 能 123 单 片 机 1#4567+’* 和液晶显示屏、 键盘等组成一个子系 统。其主要任务是快速扫描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的 控制信息, 控制液晶显示屏准确显示系统的运行 状态和有关参数, 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 实现了 人8机间的信息交换。变频器的回馈电流、 直流母 线电压及交流电网电压过零信号, 由相应的检测
[ !]
略框图如图 # 所示。 $ $ 从图 # 可以看到, 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 实现回馈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因为变频器 最终控制的输出量为电压, 所以把电压调节放在 外环。对于电流, 要求调节速度快, 所以放在调节 更灵敏、 响应更快的内环。
。三相 %&’ 拓扑结构如图 ! 所示。
图 ! 中: $ ( 为 直 流 电 动 势; % 为 网 侧 滤 波 电 感; , $( , $( 为电网三相电动势; * 为直流 $( & ’) ( ’) ) ’) 侧滤波电容; + ( 为直流侧负载电阻; + ) 为功率管
基于 "$%&’()’*++ 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电机与控制应用》 ’((/ , && ( +’ )
"#
"""""# 变频与调速 "#
基于 !"#$%&’%()) 的 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简嘉亮, ! 肖! 兵 (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 )
图 #$ 能量回馈控制策略框图
万方数据
— #. —
基于 62/%!.>!?## 的变频器能量回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电机与控制应用》 !..3 , %% ( #! )
!" !" #$ 电流环 变频器回馈电网的能量分为有功分量和无功 分量。无功分量对电网造成污染, 应该严格限制 其大小, 所以系统电流环采用两个控制器分别对 无功电流 ( !" ) 和有功电流 ( !# ) 进行控制, 并通过 设定 ! " 给定值为零减少无功分量。 下面结合图 % 说明电流环的工作原理: !% 、 ! & 经过 逆变器三相回馈电流检测信号 ! $ 、 &’()* 变换环节实现三相到二相变换。变换后的 ! ( 和相位同步模块 ( +,, ) 提供的相位 二相值 ! ’ 、 值 ! 通过 +()* 旋 转 变 换, 得到等效直流电流量 ! # 。这两个量就是电流环的反馈量。 !" 、 $ $ 经过 &’()* 和 +()* 两次变换后, 系统采用两 ! "! 个 +- 调节器分别对 ! " 和 ! # 进行控制。其中, 为 ! " 给定值, 设定为 . ; ! # ! 为 ! # 给定值, 其值为
[ !]
入, 滤波电容充电, 直流母线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持续上升。当母 线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后, 控制电路按照回馈算 法控制 6# 8 63 管工作, 网侧变流器工作于逆变 状态, 直流环节储存的能量回馈到电网。 ! " $# 控制器原理 本系统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 ; 所示。其硬 件系统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单元、 -456 驱动单元、 模拟 < 数字信号采集和输出单元、 输出显示和键盘 输入单元、 反馈信号采集单元、 上位机通信单元、 稳压电源等。 考虑到矢量控制算法比较复杂, 实时性要求 很高, 而且还包含许多外部信号的输入 < 输出采样 和转换, 采用单片控制器完成所有的控制任务比 较困 难, 所 以 系 统 采 用 了 双 &+= 结 构。 # 片 62/%!.>!?## 作为主控制芯片, 完成主要控制任 务; # 片 @6ABC(#!? 单片机作为辅助芯片, 完成显 示控制、 键盘输入、 菜单操作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