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先后顺序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顺序

高考热点——离子反响先后次序的探究之老阳三干创作摘要:针对近年高考中离子反响先后问题失分严重的问题,总结了离子反响先后的类型及判断原则,既有利于学生稳固、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关头词:离子反响条件电离平衡离子反响先后次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共存是近年各省高考题中的热点及难点,几乎成为必考题型,如: (07高考江苏) 第9题,(05高考广东)第6题,(05全国卷四川考题)第13题,此类题型,看似容易,可得分率其实不高,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失误体现在离子反响的先后问题,此为学生在离子反响知识上的又一盲点所在,如何解决离子反响中的先后次序问题,不但牵涉复分化型离子反响条件,也牵涉到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响及电离平衡等知识点,由于学科内综合性较强,学生很难真正解决此类问题.目前高考考查的离子反响的先后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考点:复分化型离子反响先后问题及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响的先后问题.笔者对此类问题经过认真探讨,仔细推敲,总结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来源根底则及思路,在教学中推广,效果很好,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复分化型离子反响的先后次序问题此类问题讨论的溶液中有多个不合离子与同一个离子均可产生复分化反响,既包含多个阴离子与同一阳离子,也包含多个阳离子与同一阴离子反响,还包含不合阴、阳离子与同一离子的反响(如NH4HCO3与NaOH)这些离子有无先后反响问题?若有,将遵循什么原则?例1:在CH3COONa,NaHCO3,C6H5ONa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请依次写出各步离子方程式.解析:按照离子反响条件,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方可产生离子反响,CH3COO-,HCO3-,C6H5O-均可与H+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质而产生反响,这三个离子反响有无先后次序呢?有的,因为HCl 是逐滴滴入的,所以H+浓度逐渐增大,只有最弱的电解质酸根C6H5 O-最先与溶液中H+达到电离平衡开始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得出生成的电解质越弱、越难电离,则该离子反响最先产生.由于酸性顺序是:CH3COOH>H2CO3>C6H5OH,三个离子反响的顺序应为:① C6H5O-+H+=C6H5OH② HCO3-+H+=H2CO3③ CH3COO-+H+=CH3COOH同理,可解析NH4HCO3与NaOH反响时,应为HCO3-先反响,NH4 +后反响,原因:HCO3-+OH-=CO32-+H2ONH4++OH-=NH3·H2O由于生成的H2O比NH3·H2O更难电离,所以HCO3-与OH-优先反响.故有,NaOH少量时:HCO3-+OH-=CO32-+H2ONaOH过量时:NH4++HCO3-+2OH-=NH3·H2O+CO32-+H2O所以复分化型离子反响的先后原则为:生成的电解质越弱越优先反响,同理,生成的沉淀溶解度越小,越优先反响,但有时也要考虑离子共存(例如双水解)的影响.比方:例2:在含有NH4+、Al3+、H+、Mg2+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请依次写出各步离子方程式.解析:按照离子反响条件,上述离子均能与OH-反响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及沉淀而反响,但存存先后问题,由于H2O是极弱的电解质,高中化学所学最弱的电解质(且H+与Mg(OH)2及Al(OH)3不共存),故H+优先其他离子与OH-反响,Mg2+与Al3+优先NH4+反响,因为更难电离或者可解释为NH4+生成的NH3·H2O又可Mg2+及Al3 +反响后又酿成NH4+,由于Al(OH)3更弱更难溶,所以Al3+优先Mg2 +反响,Mg2+优先NH4+反响,此时除了剩下的NH4+与可与OH-反响外,还有生成的Al(OH)3也可与OH-反响,哪一个优先反响呢?可借助双水解判断.假设Al(OH)3先反响,则生成的AlO2-与NH4+又产生水解而不克不及共存,重新生成Al(OH)3及NH3·H2O,所以NH4+先反响,Al(OH)3后反响.故先后产生的离子反响依次为:①H++OH-=H2O②Al3++3OH-=Al(OH)3↓③Mg2++2OH-=Mg(OH)2↓④NH4++OH-=NH3·H2O⑤Al(OH)3+OH-=AlO2-+2H2O二.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响的先后次序此类问题讨论对象是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响,当体系中有多个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或多个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产生反响时,反响有无先后次序,如有遵循什么原则?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例3(原创题):1mol/LFeBr2、1mol/L或FeI2混和液1L,通入0.5molCl2,溶液中的主要离子(以下均忽略水的电离)_______ ___________,通入2molCl2,溶液中主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通入3molCl2,溶液中主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混和液中的离子:2molFe2+,2molBr-,2molI-均可与C l2反响,三种离子还原性顺序:I->Fe2+>Br-,所以先后原则为还原性强的优先反响.所以,2molI-先反响,失2mole-,2molFe2+接着反响,再失2mo le-,最后2molBr-反响,又失2mole-通入0.5molCl2,得1mole-,I-未反响完(其他离子未反响)所以溶液中离子:I-、Fe2+、Br- 、Cl-通入2molCl2,得4mole-,I-及Fe2+反响后,Br-未反响,所以溶液中离子:Fe3+、Br-、Cl-通入3molCl2,得6mole-,I-、Fe2+及Br-全部反响,所以溶液中离子:Fe3+、Cl-例4:把铁与铜的合金放入稀硝酸中,反响过滤后,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里一定含有的金属盐是()A.Cu(NO3)2B.Fe(NO3)3C.Fe(NO3)2D.Cu(NO3)2和Fe(NO3)2解析:铁铜合金与稀硝酸反响有着先后反响的次序问题:铁还原性强于铜,优先反响,故有以下反响依次产生:① 3Fe+8H++2NO3-=Fe2++2NO↑+4H2O(有铜存在,产品只能为Fe2+,原因:2Fe3++Cu2+=2Fe2++Cu2+)② 3Cu+8H++2NO3-=Cu2++2NO↑+4H2O③ 3Fe2++4H++NO3-==3Fe3++NO↑+2H2O由于溶液中有固体且与盐酸混和无气体,该固体一定是Cu,反响只到①恰好完成或①②,②未结束,③未产生,所以无Fe(NO3)3, B选项错误;①一定产生,所以Fe(NO3)2一定有,C正确,②可能产生,所以Cu(NO3)2可能有,A选项不正确.故本题选C.例5:.向含有KI、NaBr的水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物质不成能的是:A.KCl、 NaBr B.KCl、NaCl C.KI、NaClD.KCl、NaBr、NaCl【解析】 I-、Br-与氯气先后产生反响,I-优先反响,故C不成能.本题选C.因此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响先后的原则:还原性强的微粒或氧化性强的微粒优先反响.罕见离子还原性及氧化性顺序(放电顺序):阳离子氧化性:Ag+>Fe3+>Cu2+>H+>Pb2+>Sn2+>Fe2+>Zn2+>A l3+>Mg2+>Na+>Ca2+>K+阴离子还原性:S2->I->SO32->Br->Cl->OH->含氧酸根三.其他反响先后次序问题除了上述离子反响有先后顺序外,一些普通反响也有先后次序.比方:例6:Na2O2粉末与过量NaHCO3于密闭容器中低温加热,充分反响后排出生成气体,则剩余的固体为:A.Na2CO3B.NaOH C.Na2CO3与NaOH D.NaHCO3解析:NaHCO3热不稳定,2NaHCO3=Na2CO3+H2O+CO2充分反响,无NaHCO3剩作,D错误,但生成的H2O及CO2都与Na2O2反响, 2Na2O2+2H2O=4NaOH+O2 Na2O2+2CO2=2Na2CO3+O2固体产品有可能是NaOH及Na2CO3,但由于Na2O2缺乏量,所以须讨论CO2、H2O与Na2O2是同时反响,还是先后反响,若同时反响或H2O先反响,则答案为C;若CO2先反响,则答案为A,下面就来解决反响顺序问题.设H2O先反响,则生成的NaOH又会与CO2反响:2NaOH+CO2=Na2CO3+H2O,先消耗水,再生成水,结果相当H2O催化剂作用.结论CO2优先反响,H2O后反响.故该题答案只能A,因为CO2过量,H2O无机会反响.此题先后问题只是理论计算上的一种要求.例7: KOH与Ca(OH)2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沉淀先增多,再不变,再减少至消失,请写出各阶段反响:解析:混和液通入CO2,KOH与Ca(OH)2都与CO2反响,有无先后问题呢?2KOH+CO2=K2CO3+H2O Ca(OH)2+CO2=CaCO3+H2O假设KOH先反响,生的K2CO3又会与Ca(OH)2反响K2CO3+Ca(OH)2=CaCO3+2KOHKOH先消耗,再生成,相当于催化剂,催化Ca(OH)2与CO2反响,故Ca(OH)2与CO2反响优先,该反响结束后,溶液中除了KOH与CO2反响外,还有CaCO3可与CO2反响,2KOH+CO2=K2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这两个反响有无先后问题呢?假设CaCO3与CO2先反响,则生成的Ca(HCO3)2与KOH反响,重新生成CaCO3,Ca(HCO3)2+2KOH=CaCO3+K2CO3+2H2O此时,CaCO3又起到催化作用,催化KOH与CO2作用,故KOH与CO2反响优先此时,通入CO2除了与CaCO3反响外,还会与生成的K2CO3反响,有无先后问题呢?CaCO3+H2O+CO2=Ca(HCO3)2 K2CO3+H2O+CO2=2KHCO3假设CaCO3与CO2先反响,生成的Ca(HCO3)2又会与K2CO3反响,Ca(HCO3)2+K2CO3=CaCO3+2KHCO3此时,CaCO3又起到催化作用,催化K2CO3与CO2作用,故K2C O3与CO2反响优先最后才是CaCO3与CO2反响.故三阶段4个反响依次如下:①Ca(OH)2+CO2=CaCO3+H2O(沉淀生成阶段)②2KOH+CO2=K2CO3+H2O③K2CO3+H2O+CO2=2KHCO3(此二个反响为沉淀不变阶段)④aCO3+H2O+CO2=Ca(HCO3)2 (此阶段为沉淀减少到消失阶段)例6及例7的两个先后问题,实际上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先后,只是理论计算上的一种需要结论:对于某些化学过程,可以按照理论计算的要求人为的定出先后(按照反响总结果),便利计算.最后,我们来解决上述三个高考题:(07高考江苏卷)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 e2++I2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 H+=2Mn2++5NO3-+3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解析:B 选项考察离子反响的先后问题,由于NO3-(H+)氧化性强于Fe2+,所以先是NO3-(H+)与I-反响,然后才是Fe3+与I-反响,由于HI过量,所以两种氧化性离子都反响了,故B错误. A选项由于SO2过量,产品为HSO3-,所以A错误;D选项由于Ba(O H)2过量,所以Ba2+与OH-的配比应为1:1,即HCO3-+Ba2++OH-=BaCO3↓+H2O ,所以D错误,故本题选C(05高考广东卷)6.下列反响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 + 4OH — == AlO2— + 2H2O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CO32—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 + H+ == CO2↑+ H2O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2 Cl2 == Fe3+ + Br2 + 4Cl—解析:D选项FeBr2与Cl2反响,Fe2+、Br-均可与Cl2反响, Fe2+先,Br-后,但由于Cl2过量,所以Fe2+及Br-都介入反响,D介入反响的离子种类正确,但配平错误,电荷不守恒B选项产品应为HCO3-,C选项CH3COOH是弱酸,不成拆,所以B、C错误,故本题选A(05四川)13.能正确暗示下列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响:HCOO-+H+=HCOOHB 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2OH-C 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响:Ba2++SO42-=BaSO4↓D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响:Ca2++OH-+HCO3-=C aCO3↓+H2O解析:D选项由于OH-一方面与HCO3-反响生成CO32-和H2 O,Mg2++CO32-=MgCO3另外Mg2++2OH-=Mg(OH)2,Mg2+与CO32-及OH-的反响有无先后呢?有的,因为Mg(OH)2的溶解度更小,所以反响优先,故产品应有Mg(OH)2,没有MgCO3,D错误.B选项是二步水解的总反响,应分级水解,一级水解产品HS-,故B错误,C选项中CH3COO-与H+也反响了,C错误,故本题选A.本文给出解决离子反响先后问题的基来源根底则及思路,关于离子反响的先后问题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探讨了,相信大家能够通过类似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

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篇一:《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哎呀,一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好多小伙伴都觉得头疼。
什么是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呀?它的先后顺序规律又是什么呢?别担心,我就像一个小探险家一样,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索这个有点神秘的知识世界。
咱们先来说说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就像是一场小小的聚会,离子们在溶液这个大场地里跑来跑去,然后碰到一起就有可能发生反应。
非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呢,就是在这个反应里没有电子的得失啦。
那它的先后顺序规律可就有趣啦。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像在一个大操场上有好多小朋友在玩。
有小明、小红、小李等。
这就好比溶液里有好多不同的离子呢。
假如说现在有钙离子(Ca²⁺)、氢离子(H⁺)都想要和碳酸根离子(CO₃²⁻)一起玩,也就是发生反应。
那谁会先和碳酸根离子反应呢?这就涉及到先后顺序规律啦。
一般来说呢,生成更难溶物质的反应会先发生。
就好比在一堆玩具里,有一个超级稀有的玩具,大家都想先拿到它。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CaCO₃)沉淀,碳酸钙是很难溶的物质哦。
而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的碳酸(H₂CO₃),碳酸虽然不稳定,但它在溶液里存在的时候不像碳酸钙那样是沉淀。
所以呀,钙离子就像那个跑得更快的小朋友,会先和碳酸根离子反应。
我再给大家讲个事儿,我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
老师给我们准备了含有银离子(Ag⁺)、钡离子(Ba²⁺)的溶液,然后又慢慢加入硫酸根离子(SO₄²⁻)和氯离子(Cl⁻)。
我就特别好奇,会发生什么呢?结果呀,我看到有白色沉淀出现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银离子先和氯离子反应,还是钡离子先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呢?按照我们刚刚说的规律,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氯化银是超级难溶的物质。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BaSO₄)沉淀,硫酸钡也是非常难溶的。
但是呀,氯化银比硫酸钡更难溶那么一丢丢。
所以呢,银离子就像一个急性子的小虫子,先朝着氯离子跑过去反应了。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综述1.离子反应概念离子参与或形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在中学阶段,仅限于溶液中的反应。
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与电解质发生的一种反应。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上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离子的反应。
特点: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快,相应离子间的反应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
2.离子反应类型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一般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器中的离子反应条件与复分解反应条件一致,可分为三种情况:(1)生成难溶的物质(2)形成难以电离的物质①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② 反应规律:从强酸到弱酸,从强碱到弱碱。
例如:盐酸+ca(clo)2溶液h++clo-=hclo稀醋酸+苯酚钠溶液CH3COOH+C6H5O-=CH3COO-+c6h5ohnh4cl溶液+NaOH溶液NH4++OH-=nh3h2o(3)生成挥发性物质① 常见的挥发性物质有SO2、CO2、NH3、H2S等,其中SO2、CO2和NH3不仅是挥发性物质,而且是难电离物质(H2SO3、H2CO3和nh3h2o)进一步分解的产物。
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相同的。
②有些离子反应不是电解质在电离的条件下进行的,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如:NH3在实验室制备,并与固体Ca(OH)2和固体铵盐反应:的难溶物有:离子反应②当有关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生成微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常见的微溶物有caso4、ag2so4、mgco3、ca(oh)2等。
例如:Ca2++SO42-=CaSO4↓③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的反应也能发生,如:ca(oh)2+co32-=caco3↓+2oh-(微溶)(难溶)caso4+co32-=caco3↓+so42-(微溶)(难溶)点击查看:高中化学知识点摘要氧化还原溶液中的一些离子反应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这降低了反应物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反应能否发生取决于有关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须满足由强变弱的原则,即由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性质生成氧化性和还原性弱的物质。
离子反应顺序归纳

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的确定方法请看下面一组题目1.写出在含有x mol的溶液中,通入的物质的量为ymol,当①②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请写出各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3.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请写出各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4.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请写出各离子方程式。
从以上的题目中可以看出,要准确完成以上各题,必须弄清楚各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根据离子反应规律可总结以下方法: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多种氧化剂遇到一种还原剂,或者多种还原剂遇到一种氧化剂,根据强者优先的原则予以确定反应先后。
如在第1小题中由于还原性大小为,故反应,该题的正确答案为①②2.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稳定程度来判断,生成物越稳定的离子优先反应。
如在第2小题中与均与结合生成比生成要稳定,故先与反应。
3.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解度来判断,生成物溶解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如在第3小题中均与反应生成和,由于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小,故先与反应。
4.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电离程度来判断,生成物电离程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如在第4小题中,、均能与反应生成、,但是由于电离程度大小为,故先与反应,然后是,最后是高考热点—离子反应先后次序的探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共存是近年各省高考题中的热点及难点,几乎成为必考题类,此类题看似容易,可得分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失误在离子反应的先后问题上,此为学生在离子反应知识上的一个盲目点所在。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不仅牵涉复分解离子反应条件,也牵涉到氧化还原反应及电离平衡等知识点。
近年来高考考查的离子反应的先后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考点:复分解离子反应先后问题及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的先后问题。
笔者对此类问题经过认真探讨,仔细推敲,总结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原则及思路,在教学中推广,效果较好,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先后次序问题此类问题的溶液中有多个不同离子与同一个离子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如:多个阴离子与同一阳离子反应;多个阳离子与同一阴离子反应;不同阴、阳离子与同一离子的反应,如NH4HCO3与NaOH),这些离子有无先后反应问题?若有它将遵循什么原则?例1:在CH3COONa,NaHCO3,C6H5ONa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请依次写出各步离子方程式。
反应先后顺序

性质强弱反应先后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参加反应时,要考虑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怎样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呢?判断规则: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或离子反应,如果mA+nB==pC+qD能进行,则有x x性:A>C或B>D,其中A(或C)代表强酸或强碱、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
因此离子参加反应的先后顺序为:A先C后(或B先D后)。
阐述其应用如下。
【例1】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3+、NH4+、H+、Al3+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物依次产生顺序是( )A.Fe(OH)3、H2O、NH3 H2O、NaAlO2B.Al(OH)3、NH3 H2O、Fe(OH)3、NaAlO2、H2OC.H2O、Fe(OH)3、NH3 H2、NaAlO2D.H2O、Fe(OH)3、NaAlO2、NH3 H2O简析:因Fe(OH)3+3H+=Fe3++3H2O、Al(OH)3+3H+=Al3++3H2O、NH3H2O+H+=NH4++H2O,即:溶液中,H+酸性强于Fe3+、Al3+、NH4+→→①H+与OH-优先反应;又因Fe3++3NH3 H2O=Fe(OH)3↓+3NH4+、Al3++3NH3 H2O=Al(OH)3↓+3NH4+,即:溶液中,Fe3+、Al3+酸性强于NH4+→→②Fe3+、Al3+先于NH4+与OH-反应;再NH4++AlO2-+2H2O=Al(OH)3+NH3 H2O,即NH4+酸性强→→③NH4+与OH-优先反应。
所以,发生反应的顺序依次为H+、Al3+(Fe3+)、NH4+、Al(OH)3。
答案:C点拨:确定物质或离子的反应先后时,如果是加入碱或碱性物质,则利用左右规则确定原物质或离子的酸性强弱,然后再确定反应先后。
【例2】在下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组离子中分别滴加盐酸,后者优先发生反应的是( )A.CO32-与AlO2-B.CO32-与HCO3-C.HCO3-与HSO3-D.SO32-与OH-简析:因AlO2-+HCO3-+H2O=Al(OH)3↓+CO32-→→AlO2-碱性强于CO32-,即AlO2-先与H+发生反应,A项正确;因CO32-+H+=HCO3-→→CO32-碱性强于HCO3-,即CO32-先与H+发生反应,B项不正确;因SO2+HCO3-=CO2+HSO3-→→HCO3- 碱性强,即HCO3-先与H+发生反应,C项不正确;因SO2+2OH-= SO32-+H2O→→OH-碱性强于SO32-,即OH-先与H+发生反应,C项不正确。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顺序

高考热点——离子反应先后次序的探究摘要:针对近年高考中离子反应先后问题失分严重的问题, 总结了离子反应先后的类型及判断原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离子反应条件电离平衡离子反应先后次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共存是近年各省高考题中的热点及难点,几乎成为必考题型,如:(07 高考江苏) 第9 题,(05 高考广东)第 6 题,(05 全国卷四川考题)第13 题,此类题型,看似容易,可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份失误体现在离子反应的先后问题,此为学生在离子反应知识上的又一盲点所在,如何解决离子反应中的先后次序问题,不仅牵涉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条件,也牵涉到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及电离平衡等知识点,由于学科内综合性较强,学生很难真正解决此类问题。
目前高考考查的离子反应的先后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考点: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先后问题及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的先后问题。
笔者对此类问题经过认真探讨,仔细推敲,总结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原则及思路,在教学中推广,效果很好,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先后次序问题此类问题讨论的溶液中有多个不同离子与同一个离子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既包含多个阴离子与同一阳离子,也包含多个阳离子与同一阴离子反应,还包含不同阴、阳离子与同一离子的反应(如NH4HCO3 与NaOH)这些离子有无先后反应问题?若有,将遵循什么原则?例1:在CH3COON,a NaHC3O,C6H5ONa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请依次写出各步离子方程式。
解析:根据离子反应条件,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方可发生离子反应,CH3COO-,HCO3-,C6H5O-均可与H+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质而发生反应,这+浓度逐三个离子反应有无先后次序呢?有的,因为HCl 是逐滴滴入的,所以H渐增大,只有最弱的电解质酸根C6H5O-最先与溶液中H+达到电离平衡开始生成弱电解质,所以得出生成的电解质越弱、越难电离,则该离子反应最先发生。
离子反应顺序口诀 反应先后顺序规律

离子反应顺序口诀反应先后顺序规律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多种氧化剂遇到一种还原剂,或者多种还原剂遇到一种氧化剂,根据强者优先的原则予以确定反应先后。
2.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稳定程度来判断,生成物越稳定的离子优先反应。
3.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解度来判断,生成物溶解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4.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电离程度来判断,生成物电离程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先后原则为:生成的电解质越弱越优先反应,同理,生成的沉淀溶解度越小,越优先反应,但有时也要考虑离子共存(例如双水解)的影响。
阳离子氧化性:Ag+>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阴离子还原性:S2+>I->SO32->Br->Cl->OH->含氧酸根其实这些都是高中强行规定的,实际反应要参照概率因素和速率因素共同得到的整体效应结果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一般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器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一致,分三种情况:(1)生成难溶的物质(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①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②反应规律:由强酸制弱酸,由强碱制弱碱。
如:盐酸+Ca(ClO)2溶液H++ClO-=HClO稀醋酸+苯酚钠溶液CH3COOH+C6H5O-=CH3COO-+C6H5OHNH4Cl溶液+NaOH溶液NH4++OH-=NH3·H2O(3)生成挥发性物质①常见的挥发性物质有:SO2、CO2、NH3、H2S等。
其中SO2、CO2、NH3即是挥发性物质,也是难电离物质(H2SO3、H2CO3、NH3·H2O)进一步分解的产物,因此,从离子反应的本质上是相同的。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规律盘点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规律盘点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以离子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离子反应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互相转化的过程。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离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下面将盘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反应规律。
一、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规律1. 双离子置换反应规律双离子置换反应是指两种离子在溶液中发生置换的反应。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的形成与溶解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置换反应遵循以下规律:(1)阳离子置换反应:对于两种阳离子A+和B+,在溶液中互相置换时,只有当A+和B+的溶解物相对稳定时,才会发生反应,并且产生的沉淀A2B(A2B = A+ + B+)会从溶液中析出。
(2)阴离子置换反应:同样对于两种阴离子A-和B-,在溶液中互相置换时,只有当A-和B-的溶解物相对稳定时,反应才会发生,并且产生的沉淀A2B(A2B = A- + B-)会从溶液中析出。
2. 沉淀反应规律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沉淀物。
观察是否有沉淀的生成是判断反应进行与否的重要依据。
沉淀反应规律如下:(1)聚集原理:一些离子能够和水分子形成层状的团簇结构,例如OH-和CO3^2-等,这些离子聚集时,形成难溶性的物质,从而发生沉淀反应。
(2)锯齿原理:有些离子会通过形成交错的结构,使反应形成团簇结构,例如Cl-和Ag+,它们能够形成交错的结构,导致难溶性沉淀的产生。
3. 酸碱中离子反应规律酸碱中离子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通过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生的反应。
一般来说,酸会释放出H+离子,碱会释放出OH-离子,然后这些离子会进行相互作用。
其中的规律有:(1)H+和OH-的中和反应:当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相遇时,它们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分子,即H+ + OH- → H2O。
(2)酸的强弱:通常来说,酸的强度越强,溶液中释放的H+离子越多,反应也会更加剧烈。
(3)碱的强弱:碱的强度越强,溶液中释放的OH-离子越多,反应也会更加剧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有固定反应顺序时,应判断清楚
例1. 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NH4+、Cu2+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溶液,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依次发生了数个离子反应;(1)其中第一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2)第二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3)最后一个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分析:在有多种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一般是依据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则和离子间可能发生的中和、双水解、氧化还原、沉淀、络合等来判断反应的顺序。
通常情况来说溶液中的离
子反应以与间的中和反应速率最快,其它则需据理分析。
二. 没有固定反应顺序时,应慎重分辨
例2. 现有一种含有Ag+、Mg2+、Ba2+的混合溶液,如果要通过依次加入三种离子,使上述三种金属离子依次成为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则加入的三种离子是什么,顺序如何?
离子反应先后顺序的确定方法(转帖)
请看下面一组题目
1. 写出在含有x mol 的溶液中,通入的物质的量为ymol,当①②
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在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请写出各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3. 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请写出各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4. 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请写出各离子方程式。
从以上的题目中可以看出,要准确完成以上各题,必须弄清楚各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根据离子反应规律可总结以下方法:
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多种氧化剂遇到一种还原剂,或者多种还原剂遇到一种氧化剂,根据强者优先的原则予以确定反应先后。
如在第1小题中由于还原性大小为,故反应,该题的正确答案为①
②
2.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稳定程度来判断,生成物越稳定的离子优先反应。
如在第2小题中与均与结合生成比生成
要稳定,故先与反应。
3.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解度来判断,生成物溶解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如在第3小题中均与反应生成和,由于
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小,故先与反应。
4. 根据反应后生成物的电离程度来判断,生成物电离程度越小的离子优先反应。
如在第4小题中,、均能与反应生成、,但是由于电离程度大小为,故先与反应,然后是,最后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