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轶事
盘点文坛大作家的奇葩行为大赏

盘点文坛大作家的奇葩行为大赏引言:文坛大作家的奇葩行为文学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大作家们,他们以其杰出的作品成为了文坛的瑰宝。
然而,除了他们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之外,大作家们也常常展现出一些奇葩的行为,令人啼笑皆非。
本文将盘点文坛大作家的奇葩行为,通过对他们的生活轶事和日常行为的揭秘,带您一起探索文学背后的另一面。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焚书抗议马尔克斯焚书事件1955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由于涉及敏感政治话题而被当局禁书,遭到了严厉审查。
然而,马尔克斯并没有就此退缩,反而在1957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焚书抗议活动。
焚书背后的意义马尔克斯焚书抗议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审查制度的不满,更是为了突出文学艺术的力量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他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引起社会对言论自由的关注,为所有被审查和禁止的作品争取表达的权利。
焚书带来的影响马尔克斯的焚书抗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让他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加深了公众对言论自由的认识。
这一事件也让马尔克斯的声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奠定了他作为文学巨匠的地位。
沉默:托马斯·曼的极端害羞曼的害羞情结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然而在人际交往方面,他却极度害羞。
曼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他在社交场合中总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极少与人交流。
曼藏书成病除了害羞之外,曼对书籍也有着一种病态的热爱。
他收集了大量的书籍,书房里堆满了各类书籍。
这种迷恋书籍的情结也进一步加剧了他与外界的隔离感。
极端害羞带来的影响曼的极端害羞和迷恋书籍的情结使得他在社交圈中并不活跃,也很少参与公众场合的活动。
然而,这种独特的性格也恰恰成为了他作品创作的源泉,他的小说中充满着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和思考。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超长吸烟时间马尔克斯的超强吸烟能力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历史上最重度的吸烟者之一,每天能一口气吸几十支烟,不停歇。
古代大诗人的轶事有哪些

古代大诗人的轶事有哪些古代诗人的奇闻趣事1、苏东坡以诗讽仕途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横溢,成就卓然,但因他耿介正直,仕途坎坷,晚年惨淡,曾作《静坐》诗一首:“无事只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岁,犹如百四十。
”政治失意,无所事事,本是痛苦的事情,苏东坡却还来黑色幽默,把活70岁当作140岁,露出几多苦涩与辛酸。
他还写《洗儿》诗:“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黑暗的抨击与讽刺。
2、赶考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
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3、骆驼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现代文坛作家交往轶事

现代文坛作家交往轶事我国现代文学史书多有作家生平、作品介绍以及流派特色分析,但对作家之间的交往,或襄助,或求教,或笔战,或辍辅,却鲜有涉及,这给人们留下了观察的视域和写作的空间。
笔者经过当年采访所整理的这些轶事,虽说仅为“窥豹一斑”,但它依然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许杰与毛一波从“文人之争”到“伯仲之交”“文人之争”,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史上屡见小鲜,“五四”以降,这类争论更是频仍。
或流派相异,或观点相左,或性格相悖,少有羼杂私人意气和感情用事的讥讽。
八十年前,著名作家许杰和毛一波的一场争论,竟引出了一段文坛佳话。
“五四”运动以后,许杰不但经受新文化、新思潮的洗礼,同时也爱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1922年到了上海之后,他和无政府主义运动有了联系,还模仿克鲁泡特金的《告青年书》的体裁,写了《对人们说的话》(刊于无政府主义刊物《互助》)。
当时,在霞飞路(今淮海路)一家无政府主义者常去集会的华光医院(其实是私人医生的门诊所)与毛一波相识。
基于共同的信仰,两人过从甚密。
1927年“四一二”之后,为避当局通缉,许杰卜居南洋吉隆坡,在一家华侨办的报馆《益群日报》当总编辑。
事实的教训使得他逐渐抛弃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信仰起共产主义。
1929年底,他以在南洋发生哄动一时的女革命*人黄素英行刺华民政务司长为题材,写了一遍散文《枉生女士》(刊于由郁达夫主编的《现代小说》1930年1月号),诉说无政府主义者悲剧的下场。
当时在日本东京留学的毛一波见后,愤愤然写了题为《吉隆坡》的小说,痛斥其“反戈一击”。
这段往事,许杰在回忆录《坎坷道路上的足迹》详有记载。
事过境迁,许杰还不时回想起这场争论,还不时念叨毛一波。
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编选一本“五四”以来的散文集,拟选《枉生女士》,征求许杰的意见。
他又重新翻阅了《枉生女士》和毛的《吉隆坡》,并不无感慨地写下《关于(枉生女士)的回忆》一文。
文末云:“我不知道这位毛一波的下落,不知是否还在人世。
趣谈古代诗人的绰号(文坛轶事)

古代诗人的绰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如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二、取诗人作品中的出彩之词为绰号的如宋人许秋史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的诗句,为诗友陆来庄、沈梦塘所叹赏,称他为“许子规”;据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管水初在所作《春日即事》的考卷中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诗句。
主考官阅后大加赞赏,称管水初为“管杏花”。
三、根据诗人作品中一句精巧的诗句命名的如唐代赵嘏在描述边塞凌晨景色时,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博得了杜牧的吟叹,称之为“赵倚楼”;宋代张先《一丛花》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欧阳修见后非常喜爱,当张先登门造访时,欧阳修热情地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当时张的官职为郎中);秦观有一首《满庭芳》,首句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苏轼看后极为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君”。
四、从诗人几句精妙的诗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如应子和曾写过“蜡烛烧短红”、“风雨落花红”、“两岸夕阳红”三个名句,被人称为“三红秀才”;王士稹因“春水平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三个佳句被人称为“三绿词人”;张先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短语,因此有了“张三中”的绰号,而他自己却更希望叫他“张三影”,因为他有这样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五、源于诗人创作题材的如南朝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咏飞雪,人称“咏絮才”;与她同时代的谢无逸写过三百多首咏蝴蝶的诗,被人称为“谢蝴蝶”;厉鹗的《东城杂记》中说,武林(即杭州)张子野有野花诗十首,盛传一时,人们叫他“张野花”,也有人叫他“野花张”。
作家轶事 他们的故事令人心生敬意

作家轶事他们的故事令人心生敬意作家轶事:他们的故事令人心生敬意作家们是社会文化的见证者,他们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历史,塑造了人物形象,传递着知识和智慧。
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他们经历了许多轶事,这些故事不仅让人娱乐,还能引发思考和对作家们的敬意。
一、埃兹拉·庞德的非凡决心作家埃兹拉·庞德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传统的颠覆而著名。
然而,他的创作之路并不顺利。
年轻时,他因金融问题和家庭关系的困扰,一度陷入低谷。
尽管如此,庞德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写作才华,并且不断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他的故事鼓舞着许多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年轻人,教给他们,只要心怀梦想,坚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二、海明威冒险精神的体现海明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其深情而简洁的写作风格和对冒险的热爱而闻名。
在他年轻时,他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这种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
他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他教会我们,生活中的冒险和挑战不仅是磨砺我们意志的机会,还是创造精彩故事的灵感源泉。
三、简·奥斯汀的智慧与幽默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她的智慧和幽默闻名于世。
奥斯汀的作品反映了她对社会阶级和婚姻观念的深刻见解。
然而,在她的时代,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并不容易。
尽管受到限制,奥斯汀从未放弃她的创作。
她以智慧和幽默的笔触,勾勒出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至今仍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村上春树的另类思维村上春树是日本现代作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他的作品融合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道德主义。
村上春树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形式和主题,而是尝试了许多新颖的创作手法和题材。
他的文学才华和另类思维带给读者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许多探索未知领域的人的灵感。
总结:无论是庞德的坚持,海明威的冒险精神,还是奥斯汀的智慧与幽默,以及村上春树的另类思维,这些作家的轶事都展示了他们非凡的才华和对写作的热爱。
文学家的故事5篇精选

文学家的故事5篇精选文学是历史的沉淀,每一篇文学作品、每一段文字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的世界,文学的世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文学家的故事5篇精选,供大家参考。
文学家的故事5篇精选1老舍的故事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1899-1966年)催过稿。
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
带来多少人马?2000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老舍40岁时曾写了个质朴自谦、妙趣横生的自传,全文如下: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
三岁失估,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严之仁未能一扫空地。
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
二十七岁发愤着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
闲时喜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
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
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
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
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
”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
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
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旬。
寥寥20宇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
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
即洗星海,人民音乐家。
高长虹是现代名人。
万籁在是戏剧、电影工作者。
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
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
碧野是当代作家。
林风眠是画家、作家楼适夷(1905年生)有次去看望老舍。
坛子轶事主旨

坛子轶事主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坛子轶事的主旨
2.坛子轶事的内容概述
3.坛子轶事的历史背景
4.坛子轶事的文化价值
5.坛子轶事的现代意义
正文
《坛子轶事》是一部流传已久的中国古代小说,它的主旨主要是揭示社会现实,批判人性的丑恶,并歌颂人性的美好。
这部小说的内容概述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坛子展开,讲述了坛子在不同人的手中,经历了世事的沧桑,见证了人性的善恶。
通过坛子的流转,小说描绘了一幅社会百态图,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坛子轶事》的历史背景是明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期。
作者通过小说揭示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批判了社会的黑暗面,对人性的丑恶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在文化价值方面,《坛子轶事》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了解明朝末年社会状况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人性的机会。
时至今日,《坛子轶事》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它提醒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保持人性的善良,抵制社会的丑恶。
同时,它也警示我们,对于社会的黑暗面,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地去改变和改善。
总的来说,《坛子轶事》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深度的小说,它以一个坛子为线索,揭示了社会的现实,批判了人性的丑恶,歌颂了人性的美好。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阅读天地0611 2045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唐代1、“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前先磨墨数升,然后:“引被复面而卧”,忽起,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时人谓之腹感。
2、李白自称“酒中仙”,醉倒应制撰写诗文,则文不加点,挥笔立就;酒喝越多诗也作得越多。
“诗仙”李白几乎到了无酒不诗的程度,人称“李白斗酒诗百篇”,醉酒后作的诗都洋溢着飘逸奔放的意境。
3、“诗圣”杜甫讲究诗句的警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白居易把自己的诗读给老妪听,老妪听不懂的地方,他就加以修改。
5、李贺,人陈诗鬼,长骑毛驴,背个布袋,遇到好的诗句,就赶紧记下来,投入袋中。
他母亲说他是:呕心沥血。
6、贾倒常为推敲诗句绞尽脑子,他为“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又“推”又“敲”,反复不已,闯韩愈车骑队伍尚不知回避,后韩愈为他确定了“敲”字。
这句诗才定下来,“二句三年的,一吟双泪流。
”讲出了他创作的艰苦。
7、卢延让讲究诗句工奇,写作时盘捻胡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宋代1、北宋女词人李清照遇雪天,就戴上斗笠,披上所以,循城远眺寻佳句。
2、梅尧臣不论吃饭睡觉或游玩会客,想到诗句就写到纸上,丢到随身的小袋里,待客人取视之,袋内全是诗和句。
欧阳修身为北宋文坛领袖,特别重视修改文章,常常把写好地文章贴在墙上,删来删去。
夫人劝他何必自讨苦吃,怕先生骂你呢?他笑答:“我不怕先生骂我,但怕后人读了笑话我著名诗啊!”明清1、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一天假人不知他去何处,发现他卧在庭院中才薪上,掩衲痛哭,问他才知道是填词:“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所致,身心全部进入了创作境界。
2、创作《聊斋志异》之前,蒲松龄除了走出去搜集创作素材之外,还专门摆设茶水,招往来行客人,求其讲述奇特之事,名其室为“聊斋”,那些鬼怪妖狐的故事,就是这样“集腋成裘”的。
现代1、鲁迅写作前,常常与朋友,将自己想些什么文章,有时则自己静静的抽烟,然后把千子文章一气呵成,反复看数遍,修改几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叶奇缘高邮市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苗雪深秋降临,秋风瑟瑟。
大唐皇宫的御花园内,一位绝美的女子,伫立在一棵火红的枫树下沉思。
红叶飘零,女子伸出玉手,接住了一片,她眼含热泪,深情凝视着红叶。
她很向往宫外的那个自由的生活。
岁月不等人,时光一点点消逝,而自己的青春却在这深宫中一点点消磨,自己何时才能飞出这个樊笼。
此时,她多么想化做一片红叶,随风飘去,飘向远方。
于是,她将心思寄托于红叶,在红叶上写下了一首《题红叶》诗,走至河边,轻轻放下,喃喃自语道:‚小女把心思托付于红叶,愿其随流水到人间。
‛皇城外,无人的街道上,一位男子慢慢地走着。
男子是一位举子,名叫卢渥,寒窗苦读多年,只为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现如今,进士考试已过去十多天,正在等待揭榜。
他的心情就像这周围环境一样凄清而焦虑,心想找一处清净之地看看书,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处枫树林边。
这里有一条小溪,哗哗的流水声把卢渥从思索中拉回了现实。
猛的一抬头,皇宫就在不远方,只不过被一堵高高的红色宫墙阻挡了。
卢渥心想:‚乡亲们常说皇宫是神圣的地方,沾有仙气,那么皇宫之外河水也一样吧。
他走至溪边,弯下身子,捊起袖子,将手伸进水里,一股清凉之感油然而生,简直爽极了。
片片红叶漂在水面上,这时,一片红叶漂至他手边,却没有流走,停住了。
卢渥见这片红叶似有意不肯走,便拾起红叶。
一看,红叶上竟有几行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字迹工整绢秀,显然出于女子之手。
卢渥心想:‚这皇宫里流出的叶子,必然属于哪位嫔妃或宫女的,到底是谁写的呢?‛他决定一探究竟。
卢渥拾起另一片红叶,写道:‚天公作良缘,红叶把线牵,有意与君合,结伴舞翩跹。
‛他将红叶也投入水中,那叶儿缓缓流走了。
走出枫林,卢渥忍不住回首一望,心中担忧到:那红叶会流进御河吗?她会收到吗?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当晚,卢渥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后来困了慢慢进入梦乡。
恍惚中似乎看见一位宛如天仙的姑娘来到他的面前。
那姑娘娇羞地说到:‚卢公子,我就是那题诗女子呀,今日有缘相会,将心许于公子。
五年之后,必嫁于你,公子,等我……‛说着便飘走了……。
‚姑娘,姑娘……。
‛卢渥从梦中惊醒,他已分不清刚才的一切是真是幻,自语道:‚我一定会等你,姑娘。
‛当年卢渥考中了进士,在京城做官。
他在漫长的等待中过了五年。
一日,在街头饮茶时,一位好友对他说:‚看你孤身一人,你算撞上好日子了。
今年,皇帝大发慈悲,释放一批宫女回乡。
我认识一位绝美的宫女,她是我表妹,今天把她介绍与你成婚,不知可否?‛卢渥心知这五年来都是这位好友照顾自己的生活,不好推辞,只得应下这门婚事。
过了几日,成婚的日子到了。
所有人都欢天喜地。
只有新郎官卢渥心事重重,默默自叹道:‚红叶女子,至今不知你在哪里,看来我们是有缘无份啊,我只好违约了。
‛怀着一份未了情,卢渥与这名叫寒香的宫女结了婚。
结婚第二天,寒香在整理卢渥的书桌时,发现了那片红叶。
忍不住大叫一声‚奇啊!‛。
‚娘子,你怎么了?‛卢渥闻声赶来问道。
‚这红叶上的诗是我所题的,怎么会在你这里?‛这意料不到的巧合也令卢渥大吃一惊,原来自己朝思暮想的红叶女子就是自己的新娘子。
他答道:‚这是我在皇宫外的御河里捡到的,当时,我还回赠了一首诗。
‛‚是这首吗?说着寒香又从首饰盒里拿出一片红叶。
‚正是,正是。
‛一霎时,两人对冥冥之中的天缘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真是天作之合,红叶奇缘啊!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诗词唱和,相伴终身。
指导老师:毛正元王勃与滕王阁高邮市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王涛话说江西有座滕王阁,它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说起这滕王阁,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位才华绝代的诗人—王勃。
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且盖四杰之冠。
他年纪轻轻便有着相当大的人气,人称‚诗杰‛。
他的诗‚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开创了唐代诗坛的一代诗风。
王勃诗赋中,有一篇很著名的赋叫做《滕王阁序》。
在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的滕王阁落成而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来参加宴会。
都督此次的目的是向大家夸耀女婿的才学。
他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准备在席间即兴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众人为此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便都推辞不写。
可是,当仆人将纸笔递到王勃跟前时,他并没有推辞,接过纸笔,当即挥笔而书。
阎都督很不高兴,拂起衣袖,走入后帐,差人去看看王勃写了什么。
当听说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便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暗暗赞叹:‚真是绝妙好辞!‛。
可他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毕竟这个宴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他女婿才华,就在大家赞美王勃时,滕王女婿却站出来对众人说:‚这序文他小时读过,而且背得滚瓜烂熟。
‛随即当着众人面他一字不落地把王勃的序背了下来。
众人顿时惊呼,纷纷遣责王勃。
王勃大惊,他哪里知道都督女婿有过目不忘之才。
于是,王勃镇定地说:‚大家别慌,我这序后面还有几句诗没作,如果阎都督女婿能背出来,我任凭你们处臵,如若不然,自当还我个清白。
‛阎都督听了顿时哑口无言。
接着王勃再次挥毫,写完八句压轴诗,一篇千古绝唱《滕王阁序》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年轻诗人挥笔成章,一个青年才俊过目不忘,此次盛宴也因此传出一段动人故事,楼因文而驰名,文因楼而流传,文坛佳话,流芳百世。
指导老师:居同宇推敲高邮市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居跃琳秋风萧瑟,黄叶纷飞。
长安郊外,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正独自骑着毛驴在曲径中前行,渐渐深入山林与大自然相融,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秋郊图。
夕阳西下,月色笼罩着大地,贾岛来到曲江边,看见鸟儿也飞上树梢栖息,月色的余辉洒在贾岛身上,一切是那么的静谧祥和。
贾岛从驴背上跳下来,慢慢沿江而行。
他隐约看见不远处有一座庙宇,于是贾岛便牵着毛驴向寺庙走去。
秋叶如黄蝶般飞舞,为大地铺上金毯,他拴好毛驴,向四周环望。
这里环境清幽,景色怡人,贾岛不禁诗兴大发,朗郎吟诵到:‚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可当他再次细细品味原诗时,发现第二句的‚僧推月下门‛中的‚推‛用的不够恰当,他又想用‚敲‛字,苦吟诗人贾岛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慢慢斟酌词句。
旦日,旭日东升,阳光普照大地,天空万里无云。
贾岛经过一夜的苦思,还是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
贾岛骑着毛驴,今天要到京城去访友。
贾岛一路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不知不觉已到了城中,可贾岛一直沉浸在他的思考中,对路上行人情况一无所知。
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由于太过入神,不知不觉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部分。
随从人员将贾岛从驴背上拉了下来,带到韩愈面前。
到这时贾岛才缓过神来,连忙解释道:‚大人恕罪,小人正在考虑诗句中的一个字,无意间冲撞了大驾。
‛韩愈一脸疑惑地问:‚什么字,引得你如此入神,可否讲来一听?‛‚小人昨晚得诗一首,现念给大人一听,我对第四句中‘敲’和‘推’两个字,不知用哪个字好?‛贾岛答道。
韩愈伫立思考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更好啊,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静中有动,将静夜氛围衬托出来了,再说,读起来音韵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两人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
贾岛不但没有受罚,从此还和韩愈结为好友,常在一起讨论诗歌写作,成了文坛上的一对挚友。
指导老师:戴广美夫妻比词高邮市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徐静璇婉约词派杰出的代表李清照,她的诗词清淡优雅,词风委婉含蓄。
我们曾学过她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痛斥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她与丈夫赵明诚可谓是才子佳人,天然绝配。
有一次,李清照把自己的一首词寄给远在异乡的丈夫赵明诚,丈夫看后赞叹不已,但心中也有一点妒嫉。
于是他闭门谢客,填成得意之作50首,然后将李清照的那首词抄一遍夹在其中,请朋友品评。
朋友再三斟酌后认为‚只三句绝佳‛,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绝佳的三句词,恰恰出自李清照之手。
这一比决出了胜负,赵明诚从此发誓不再填词‚被迫‛走上了钻研金石之路,我得感叹一句‚谁说女子不如男啊,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一个著名的爱国词人,没有那样的文采,是不会被后人传诵的。
好一句‚人比黄花瘦‛道出她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形象地表达出她对丈夫思念之情。
好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写出她感叹国破家亡的悲凉处境和自己的悲痛之情,北宋灭亡后,只得与丈夫避乱江南……她工词,能文,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伟大的女性词作家。
她经历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她也看尽了国家的衰亡与破落。
然而她没有灰心丧气,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有时喜悦,有时惆怅,诗词是她倾诉心声的‚对象‛。
我敬佩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她的热爱祖国、她的执著爱情,她的乐观心态的确让人赞叹不已。
夫妻比词艺,比出一个伟大的诗作家,比出一个杰出的金石家。
她们并非长期住在一起,而是通过诗词互诉相思之情,可谓‚春蚕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朦胧之中,我看见这位词人站在桥头,眺望远方,思绪飞扬,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还有她那夜思梦想的故国家园。
指导老师:居同宇砸缸与警枕高邮市界首初中甓湖文学社杨莹乳白的灯光下,我端坐在桌旁,捧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进入了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境悠远的宋词中,上眼皮和下眼皮竟不知不觉地打起架来。
‚咦?这是哪儿呀?‛我从绿茵茵的草地上爬起来,迷茫地望着眼前的景象;古老的房子,古老的衣服,更令人惊奇的是竟然看到街道走来一群古代人。
我晕,我穿越了?我的妈呀!虽然自《宫》剧开播以来,对穿越这个词也有过憧憬,但老天爷会这么厚待我,这么快竟实现我的梦想。
唉!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说不定我这现代化的脑子在古代还能有所作为呢!哇!古代的孩子真愉快!可不是,看:几个小孩子在后院里玩耍,玩得多开心呀!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小孩快要没底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连忙去找大人来救。
我一看这情景也大吃一惊,连忙去救那孩子。
可有个小孩比我更快一步,只见他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
‚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哗‛的一下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纷纷赶来的大人们都鼓起掌来,我也禁不住赞叹这位孩子的机智了,有人问,这是谁家的小孩,小孩腼腆说‚我叫司马光。
‛这就是‚司马光砸缸‛,原来我穿越到了北宋时代。
白天欣赏了‚司马光砸缸‛,夜里久久不能释怀,漫步在街道,竟不知不觉走到了司马光的门前透着清晰的月光,照射在司马光的床边,我惊奇地发现他那枕头竟是一段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