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习题课
有机化学课后第九章习题答案

七、写出下列各反应的主要产物:
NH2
1、
+ (CH3CO)2O
O
NHC CH3 Br2 Fe
O
NHCCH3 H2O NH2
H+
Br
Br
CH3
2、
HNO3
H2SO4
CH3 NO2
KMnO4 CH3 OH-,△
COOH NO2
Zn COOH H+
COOH NH2
COOH
NO2
NO2
NH2
3、CH3(CH2)4CH2NH2 + CH3I(过量) → [(CH3)2 N CH2(CH2)4CH3]+I-
2、乙胺、乙醇、乙醛、乙酸 解:⑴、加NaHCO3,产生CO2的是乙酸。
⑵、加硝酸银的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乙醛。 ⑶、加入HNO2,有N2放出的是CH3NH2。
3、CH3CONH2, CH3COONH4 解:与HNO2反应,有N2放出的是CH3CONH2 。
或加入NaOH稀溶液,有NH3放出的是CH3COONH4。
NH2 C6H5NCO
C2H5CONHCH3
O NH C NH
N2Cl
4、
CuCN
KCN
CN
H+ H2O
COOH
十一、完成下列合成: 2、对甲苯胺→间溴甲苯
NH2
Br2
CH3
NH2 Br
CH3
NaNO2,HCl 0~5℃
N2Cl Br
C2H5OH
CH3
Br CH3
4、乙烯→1,4-丁二胺
CHCH3)2 N CH2(CH2)4CH3]+OH- CH2=CH CH2 CH2 CH2 CH3 + (CH3)3N
有机课后习题答案

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含氮%、含氧%,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① 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1:2:133.3:7.6:34.3162.53:17.6:121.40== 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 2O② 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21612126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 2H 4O 22. 在C —H 、C —O 、O —H 、C —Br 、C —N 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 —H 键。
3. 将共价键⑴ C —H ⑵ N —H ⑶ F —H ⑷ O —H 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解:根据电负性顺序F > O > N > C ,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 F —H > O —H > N —H > C —H4. 化合物CH 3Cl 、CH 4、CHBr 3、HCl 、CH 3OCH 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 解:CH 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 —H 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
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
CH 3OH(2)碳碳三键,炔烃 羟基 ,酚(1) CH 3CH 2C CH(4)COOH酮基 ,酮 羧基 ,羧酸(6) CH 3CH 2CHCH 3OH 醛基 ,醛 羟基 ,醇(7) CH 3CH 2NH 2氨基 ,胺6. 甲醚(CH 3OCH 3)分子中,两个O —C 键的夹角为°。
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
解: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的电负性,因此O —C 键的偶极矩的方向是由碳原子指向氧原子。
甲醚分子的偶极矩是其分子中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之和,甲醚分子中的两个O —C 键的夹角为°,显然分子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3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
【原创】含氮化合物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专题四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高三一轮复习【课程目标】科学价值: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人文价值: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物质的分类观。
【核心概念】氨气、铵盐、硝酸【问题思辨】(1)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2)如何由氨气制备纯碱?(3)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教学建构】(1)知识与思想建构:通过回顾氨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用结构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氨气极易溶于水,为什么极易液化。
根据信息提示,学生根据现象推测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问题与案例故事建构:以信息为载体,引发学生思考,习题相结合(3)同质异构【教学方法】讲解、归纳、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回顾] 从色、味、态、两点、两度、毒性等角度归纳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1] 氨气易液化说明氨气的熔点/沸点较高/低?为什么?[问题2]氨气不仅极易溶于水,甚至会与水反应,为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学生] 书写方程式。
NH3+H2O== NH3·H2O[信息提示]工业上可以用浓氨水检查氯气管道泄漏,如果出现大量白烟说明氯气泄露。
[问题3] 根据以上提示,请写出相应的方程。
[问题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推测可能产生的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现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并能看到白色烟雾。
[学生]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问题5]用简单的流程说明,如何由氨气制备纯碱?[讲解] 侯氏制碱法[问题6]回顾氨气的制备装置。
①反应原理②发生装置③除杂装置④收集装置⑤尾气处理[练习1]下列物质可用于NH3的干燥的是,可选用的干燥装置是。
A、浓硫酸B、P2O5C、碱石灰D、无水硫酸铜E、无水氯化钙[练习2]下列试剂可用于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的是。
A、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B、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C、湿润的pH试纸D、浓盐酸E、浓硝酸F、浓硫酸【板书设计】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用铵盐和碱制取(2)用浓氨水制取加热浓氨水浓氨水+固体NaOH/固体CaO/碱石灰【课后反思】通过习题的形式回顾了旧知识,避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落入空洞的炒冷饭中。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4版)课后习题(含氮有机化合物)【圣才出品】

2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6.完成下列反应: (1)
N H (2)
(1)CH3I(过 量 )
CH3
?
加热
( 1) CH3I ?
?
(2)Ag2O,H2O
( 2)Ag2O,H2O
( 3) 加 热
CH3
CH3
Fe+HCl
(CH3CO)2O ?
(2) (3)
12.从甲苯或苯开始合成下列化合物: (1)间氨基苯乙酮 (2)邻硝基苯胺 (3)间硝基苯甲酸 (4)间溴甲苯
H2N (
COOCH2CH2NEt 2 );
7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NO2
(4)由简单的开链化合物合成
CH3
答:(1)
(2) 2HBr H2O2
HOH
(3)
Br 2 Na CN
Br
C OH O
C OH
CN Na
CN C2H5OH
COOH
(2)氯苯可以直接硝化生成 2,4-二硝基氯苯,但 2,4-二硝基氯苯因两个硝基的吸电 子作用,使其很易水解,生成 2,4-二硝基苯酚,所以得不到 2,4-二硝基氯苯的产物。
9.请判断下述霍夫曼重排反应能否实现,为什么?
答:不能实现,霍夫曼重排反应只能发生在氮原子上无取代的酰胺。
10.从指定原料合成: (1)从环戊酮和 HCN 制备环己酮; (2)从 1,3-丁二烯合成尼龙-66 的两个单体——己二酸和己二胺; (3)由乙醇、甲苯及其他无机试剂合成普鲁卡因
5 / 12
CH3 N
CH2CH2COOEt
徐州市王杰中学2013化学一轮复习单元导学案专题四: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6讲 第3课时

专题四 第6讲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二)——氨和铵盐 第3~4课时 习题课使用时间 2013.2.28 第二周 总第7~8课时【例4】 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
观察下面四个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 4Cl ,说明NH 4Cl 易升华B .加热时,②溶液颜色变浅,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C .加热时,③中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冷却后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D .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受热时反应2NO 2 N 2O 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真题重组 规范训练】高考题组一 有关NH 3、NH 3·H 2O 、NH +4所参与的离子反应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NH 4Cl +NaOH=====△NaCl +NH 3↑+H 2O 能用H ++OH -===H 2O 表示(2010·大纲全国卷Ⅱ,6A)(2)往盐酸中滴加氨水H ++OH -===H 2O ( )(2009·广东,12A)(3)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 3++4NH 3·H 2O ―→AlO -2+4NH +4+2H 2O (2009·上海,18C)(4)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 2:NH 3·H 2O +CO 2===NH +4+HCO -3 ( ) (2008·广东,11A)(5)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 ++NH 3·H 2O===AgOH ↓+NH +4 ( )(2008·天津理综,11D)(6)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 ) (2010·大纲全国卷Ⅰ,7D)高考题组二 NH 3、铵盐的应用2.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
河北省衡水十三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衡水十三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种盐X 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 ,Y 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 溶液,Y 和Z 反应又生成X ,则X 是( )A .(NH 4)2SO 4B .NH 4NO 3C .NH 4ClD .NH 4HCO 3【答案】B【详解】一种盐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 ,则Y 为NH 3,氨气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Z 溶液,Z 溶液为HNO 3溶液,Y 和Z 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 ,则盐X 是硝酸铵,故选B 。
2.从某些性质来看,NH 3和H 2O 、NH 4+和H +、NH 2-和OH -、N 3-和O 2-两两类似。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 )①4232NH Cl NaNH NaCl NH ∆+→+↑ ②423222CaO NH Cl CaCl NH H O ∆+→+↑+ ③223233()4Mg NH Mg N NH ∆→+↑ A .仅①正确B .②③正确C .①③正确D .全部正确 【答案】D【详解】①OH -和NH 2-相当,NH 3和H 2O 相当,依据NH 4Cl+NaOH=NaCl+NH 3+H 2O ;类推得到:NH 4Cl+NaNH 2═NaCl+2NH 3,故正确;②NH 4+和H 3O +相当,依据CaO+2HCl=CaCl 2+H 2O ,类推得到反应:CaO+2NH 4Cl= CaCl 2+2NH 3↑+H 2O ,故正确;③OH -和NH 2-相当,N 3-和O 2-两两相当,依据Mg (OH )2=MgO+H 2O ,类推得到:223233()4Mg NH Mg N NH ∆→+↑,故正确;因此上述三个反应都能够发生;正确答案D 。
【点睛】相似推理法在化学的学习中会经常遇见,再如HCl 与NaOH 、Na 2CO 3、Zn 、ZnO 都能够发生反应,那么同属酸类的H 2SO 4、HNO 3等酸也能够发生上述反应。
第十五章 含氮有机合物

第十五章含氮有机合物(Nitr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授课对象: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药学学时安排:6h教材:《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 2005年5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性质(吸电子硝基对苯酚、苯胺等酸碱性的影响),巩固学习掌握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掌握重氮化反应。
掌握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胺的化学性质。
3、掌握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性质;重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初步了解腈命名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1、芳香硝基化合物中芳环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2、胺的化学性质。
3、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伯、仲、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总结往届学生的教学反馈情况,拟具体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对比伯、仲、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的不同点,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多练,多举些例题,帮助学生掌握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五、教具电脑、投影仪、Powerpoint课件、教鞭。
六、教学步骤引言:胺属于有机含氮化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化合物。
它们中有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亚硝胺、海洛因等;有的对维护人类健康或在化学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胆胺、胆碱、肾上腺素、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等。
15.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表达方式与结构分子表达式:结构示意图:(硝基与苯环共轭)注意:硝基的电子效应:强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吸电子共轭)硝基的同分异构体:芳香硝基化合物与亚硝酸(芳基)酯是同分异构体。
Ar-NO2,Ar-O-N=O二、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用途1 物理性质:一元芳香硝基化合物是高沸点液体,多数是有机物的良好溶剂。
不溶于水,有毒。
二元和多元芳香硝基化合物为无色或黄色固体2 光谱性质:硝基的IR 在1365-1335 cm-1,1550-1510 cm-1 处有吸收峰。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课后习题第12章答案

H N
O NH2 H N
NH2
OHH N
H2/Pd
12-12 根据下列反应,试确定A的构造式。
(1)CH3I过量 A(C8H15N) (2湿)Ag2O, △ 答案 A N H
(1)CH3I过量 (2湿)Ag2O, △
12-13 (1)利用RX和NH3合成伯胺的过程有什么副反应? (2)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副反应? (3)在这一合成中哪一种卤代烷不合适? (1)可发生二烷基化、三烷基化反应,生成R2NH和R3N; (2)使NH3大量过量,以增加 RX和NH3的碰撞机会生成RNH2; (3)叔卤代烃将发生消除反应,芳卤ArX也不易发生该反应。
CH3 (4)
2HNO3 2 H2SO4
CH3 NO2
Cl2 hv
CH2Cl NO2
(1) NaCN
CH2COOH NO2
Fe/HCl
CH2COOH NH2
(2) H3O,△
NO2
NO2
NO2
NH2
(5)
2HNO3 2 H2SO 4
NO2
((NH4)2S
NO2
NO2
NaNO 2-HCl 0~5¡ æ
pH=8~10
NH2 NaNO2-HCl
0~5℃
N N OH
(3)
参考(1)合成
OH COCH3 CH2CH3
HNO3 H2SO4
CH2CH3
Sn/HCl
CH2CH3
CH3COCl AlCl3
Zn-Hg HCl
CH2CH3
NaNO2-HCl 0~5℃ pH=8~10
OH H3CH2C
NO2
HO
NH2
NaNO2 / H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氮化合物》习题课
一、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
1. NH 2
N H 3C
H 3
C 2.
CH 2CH 2NH 2
3.
CH 2CH 3
CH 3CH N(CH 3)2
4.
N N
CH 3
5.
CH 2CH 3
NH 2
6.
CH 2CH 3
NH
7.+
(CH 3)3NC 2H 5OH 8.Br +
C 6H 5CH 2(CH 3)3N 9.HBr
CH
3NH 2·
二、完成下列反应式
1.△
NH
NH Br
Br H
2.
N 2Cl N(CH 3)PH +<7
3.
加热
CH 2N(CH 3)2
H
H 2O 2
4.
Br
(CH 3)2CH △
C
+C O
NK OH
+
5.NO 2
NO 2
NH 4SH
6.
N
H 苯
1. CH 3CH 2Br
2. H 2O
+△
O
7.CH 3
N
H
8.3NH 2
N(CH 3)
2
9.
HO
CH 3NH 2COOH
+
10.
Cl H 2O
O
CH 3(1)N H
K 2CO 3+C O
11.CH 2COCl
(1) CH 2N 2
22
12.
NaOH
CH 2Br CH 2HN
13.
O
(CH 3CH 2)2NH
CH 2+CH 2
14.CH 3OH
OH CH 3
+
15.
△
+NH 3O
16.
C 6H 5
HNO 2
OH CH 3
NH 2CH 3C C C 6H 5 17.
CH 3
CH 2N 2
18.
Na
NO 2
O 2N
CH 3O Cl NO 2
三、推测下列反应历程
1.写出下列每一步反应的机制:
O
H OH H 150℃
O
2.请提出下列反应可能的机理:
CH 2
CH 3
H 3C H 3C
OH CH 3
H 2SO 4
2
3.写出下列反应可能的机理:
CH 2OH
H 2SO 4
4.写出下面反应的重排机理:
OH
OH C (C 6H 5)26H 56H 5
5.写出下列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重排的过程:
OH CH 33
CH 3OH CH 3
6.解释下列反应事实:
NH 2
+
CH 3
Br NH 2
CH 3CH 3
(50%)
(50%)
7.写出下列反应过程:
CHO
H 2NO 2
H OH
H
8.下列酮肟在酸催化下发生重排,生成99.6%光学纯度酰胺,使解释之。
H 2SO 4
CH O
C
C 6H 53NH *CH 3
N CH
6H 53
*CH 3
9.写出下列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重排的过程:
OH
CH 3
OH CH 3
33
10.写出下列反应历程:
CH 2CH 3
OH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O
OCH 3
NH 2
O
C
四、合成题
1.由氯苯为原料合成:邻-氯苯甲酸
2.以环戊酮等为原料合成:环己酮
3.由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 Br
Br
4.以苯为原料合成:间-氟苯酚
5.以甲苯为原料合成:
COOH
CH2
Br
Br
6.由间氯甲苯及其它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间-氯苯胺。
7.以苯酚为原料(其它试剂任选)合成:
COOH OCH3
C2H5
8.由苯和丙酸等为原料合成:
CH2
CH2
NH CH3
9.以苯胺为原料(其它试剂任选)合成:H2N
Br
Br
NH2
SO2
五、推测结构
1.某一局部麻醉药物分子式为C12H18O2N2,它与NaOH水溶液一起加热有挥发组分C5H13NO(A)放出,以冰醋酸酸化余下的反应物得到沉淀物C7H7O2N(B),化合物(A)彻底甲基化并在潮湿Ag2O条件下热解得到三甲基胺和烯丙醇。
化合物(B)以亚硝酸和盐酸在0℃条件下处理后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放出N2气,同时得到对-羟基苯甲酸。
试写出该麻醉药和(A),(B)化合物的结构式。
2.化合物A(C4H9NO)与过量的碘甲烷反应,再用AgOH处理后得B(C6H15NO2),B加热后得C(C6H13NO),C再用碘甲烷和AgOH处理得化合物D(C7H17NO2),D 加热分解后得到二乙烯基醚和三甲胺。
写出A、B、C、D的构造式。
3.化合物(A)C9H17N,在铂催化下不吸收氢,(A)与CH3I作用后用潮湿的Ag2O 处理并加热得(B)C10H19N;(B)再用上述方法同样处理得(C) C11H21N;(C)再如同上述处理得(D) C9H14;(D)不含甲基,紫外吸收显示不含共轭双键;(D)的NMR 谱显示双键碳上有8个质子。
试推断(A)、(B)、(C)、(D)的构造式,并用反应式推导其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