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2021-2023年浙江地区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2021-2023年浙江地区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2023·浙江金华·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宋】陈亮话杀浑①闲说。
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②。
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
新著了、几茎华发。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
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
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
卧百尺、高楼斗绝③。
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
②伊:即伊尹,商时名臣。
葛:即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③斗绝:即陡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一场罢了。
B.“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解一致,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
C.“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
D.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多相似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
(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宋代】黄中辅①炎精②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③,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
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注】①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
唐朝刻画友情的诗句

唐朝刻画友情的诗句1、《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0、《送陈章甫》【唐】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别董大》【唐】岑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颀(690?—754?),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东川,有别业在焉,故世称“李东川”。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调新乡(今属河南)县尉,世称“李新乡”。
久不迁调,乃归隐东川。
故殷璠叹曰:“惜其伟才,只到黄绶。
”(《河岳英灵集》)李颀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好道术,服饵丹砂,结好尘嚣之外。
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相友善,有诗酬赠。
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风格奇拔雄浑,清新秀丽。
尤擅七言,前人评曰:“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
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有《李颀诗集》。
【原文】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 [1] ,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 [2] ,御苑砧声向晚多 [3] 。
莫是长安行乐处 [4] ,空令岁月易蹉跎 [5] 。
【注释】[1]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之歌;一作“骊歌”,即《骊驹》之歌。
《汉书•王式传》:“歌《骊驹》。
”颜师古注引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
客欲去,歌之。
”又引文颖曰:“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也。
”刘孝绰《陪徐仆射晚宴》诗:“洛城虽半掩,爱客待骊歌。
”[2]关城:当指潼关。
曙:一作“树”。
[3]御苑:皇家苑囿,此代指长安。
砧声:捣衣声。
向晚:傍晚。
[4]是:一作“见”。
[5]蹉跎:虚度。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解读】魏万,又名炎,后改名颢。
曾隐于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仰慕李白大名,相访数千里不遇。
天宝十三载(754),相会于广陵(今江苏扬州),李白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的意思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的意思“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词作品《送魏万之京》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⑴魏万:又名颢。
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
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
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
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翻译】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
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
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
“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
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
形容同事情谊的诗词

形容同事情谊的诗词形容同事情谊的诗词 诗词起于先秦盛于唐宋,其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在他们⼴为流传的诗词名句中,描写友情的诗词诗词,欢迎借鉴!有哪些你知道吗?下⾯给⼤家分享了有关同事情谊的'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不得意, 归卧南⼭陲。
但去莫复问,⽩云⽆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名《送元⼆使安西》 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响杜鹃。
⼭中⼀夜⾬,树杪百重泉。
汉⼥输幢布,巴⼈讼芋⽥。
⽂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客,不得顾采薇。
既⾄⾦门远,孰云吾道⾮。
江淮度寒⾷,京洛缝春⾐。
置酒长安道,同⼼与我违。
⾏当浮桂棹,未⼏拂荆扉。
远树带⾏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勿谓知⾳稀。
5、《送友⼈》【唐】李⽩ 青⼭横北郭,⽩⽔绕东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征。
浮云游⼦意,落⽇故⼈情。
挥⼿⾃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陵》【唐】李⽩ 故⼈西辞黄鹤楼,烟花三⽉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唐】李⽩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随平野尽,江⼊⼤荒流。
⽉下飞天镜,云⽣结海楼。
仍怜故乡⽔,万⾥送⾏⾈。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歧路,⼉⼥共沾⼱。
9、《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朝闻游⼦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听,云⼭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乐处,空令岁⽉易蹉跎。
11、《芙蓉楼送⾟渐》【唐】王昌龄 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在⽟壶。
12、《别董⼤》【唐】岑参 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13、《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赏析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赏析《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诗作,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送魏万之京》原文唐代: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树色一作:曙)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注释⑴魏万:又名颢。
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
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
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
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
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
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
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关于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

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关于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 11、《别董大》【唐】岑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1、《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魏万之京 李颀(拼音版、带拼音、注音、精校)

送sòn ɡ 魏wèi 万wàn 之zhī 京jīnɡ唐tán ɡ 代dài :李lǐ 颀qí朝cháo 闻wén 游yóu 子zǐ 唱chàn ɡ 骊lí 歌ɡē ,昨zuó 夜yè 微wēi 霜shuānɡ 初chū 度dù 河hé 。
鸿hón ɡ 雁yàn 不bù 堪kān 愁chóu 里lǐ 听tīnɡ ,云yún 山shān 况kuàn ɡ 是shì 客kè 中zhōnɡ 过ɡuò 。
关ɡuān 城chén ɡ 曙shǔ 色sè 催cuī 寒hán 近jìn ,御yù 苑yuàn 砧zhēn 声shēnɡ 向xiàn ɡ 晚wǎn 多duō 。
莫mò 是shì 长chán ɡ 安ān 行xín ɡ 乐lè 处chù ,空kōnɡ 令lìn ɡ 岁suì 月yuè 易yì 蹉cuō 跎tuó 。
注zhù 解jiě1、之zhī :往wǎnɡ ;到dào ……去qù 。
2、关ɡuān 城chén ɡ :函hán 谷ɡǔ 关ɡuān 。
3、御yù 苑yuàn :君jūn 王wán ɡ 居jū 住zhù 的de 宫ɡōnɡ 室shì ,这zhè 里lǐ 指zhǐ 京jīnɡ 城chén ɡ 。
4、蹉cuō 跎tuó :说shuō 文wén 新xīn 附fù :“蹉cuō 跎tuó ,失shī 时shí 也y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三: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
【试题演练】 (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 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惜别知音,借酒消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送别诗中常见情感: 例1: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一:哀婉伤感,依依不舍
例2: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二:豁达,劝慰
例3: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别诗】
古代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 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 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 过送别诗。李白提到姓名的赠别诗 就有400多首。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 使、迁谪(宦游)、征戍、乡旅、 归隐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总结送别诗特点】 ◆ 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送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 还有“日暮”、“斜阳”、“暮雪”、“暮钟” 等。 2.送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 意象。 3.送别诗中多出现之景物意象:杨柳、柳絮、 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西风、 草、山、寒蝉等。
(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 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 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送 魏 万 之 京
李 颀
李颀
(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 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 尉的小官。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 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 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 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 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 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 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 人推崇。《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 辑有《李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