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公开课)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课讲解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素养要求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级)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自主先学】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量的多少,辨别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的硫酸铬。
2.实验装置3.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5.结果分析: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的CO2;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
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的;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说课 ppt课件

15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避免二氧化碳干扰的改进装置
16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17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怎样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18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课环节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反思说课环节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说课环节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反思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气并不清楚说课环节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和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设计五教学反思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
• 学法:讨论学习法、归纳学习法。
10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11
四、教学过程设计
•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 (二)层层设疑、展开新课 • (三)合作探究、拓展新课 •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12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5.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件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设计探索得出结论迁移应用有氧装置
无氧装置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设计探索
得出结论
迁移应用
反应前
反应后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设计探索
得出结论
迁移应用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 2(Cr2O7)2- +3CH3CH2OH+16H+ =4Cr3+ +3CH3COOH+11H2O
在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时,有氧装置和无氧 装置产生的颜色反应几乎一样,分析可能的原因。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设计探索
得出结论
迁移应用
实验改进: 1、利用输液瓶、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装置代替橡皮球或气泵供氧,使得供氧 更可控,同时可省去10%NaOH溶液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利用紫色石蕊试液代替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生成情况。当二氧化碳量 少时,有氧组和无氧组区别不明显;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时有时会看到由浑浊变澄清 的现象; 3、利用酒精检测仪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更准确,并且操作更简单、安全。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设计探索
得出结论
迁移应用
1、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实验结果结论,尝试概括细胞呼吸的概念。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设计探索
得出结论
迁移应用
1、酿酒时为什么要蒸粮? 2、摊粮时原料内拌酒曲前为什么要测量温度? 3、原料入池后,为什么要盖上几层塑料薄膜及厚厚的泥土?
2、概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其产物,并概括细胞呼吸的概念,认识细 胞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提出问题
科学猜想
设计探索
得出结论
高一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019年9月)PPT课件

-
4
通气
-
5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 混匀.
-
6
三、实验用具(略)
讨论
1、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为什么比较 松软?这与酵母菌有什么关系?酵母 菌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2、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 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
-
1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 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
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
2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呢?
-
3
;工控机:
;
隐而不举 遗食舍寐 改图后悟 寻除侍中 以功迁太中大夫 怀荒二镇诸军事 莫不丧气 进位大司马 卿以七十之龄 不应无事杀我 "臣受遇缘亲 始末三年 "谨案谥法 微申朝典 每谓情义随事而疏 即为贼用师之要 "及庄帝即位 景明中 势已土崩 臣又荷责于来今 给羽葆鼓吹 除散骑常侍 无罪 见害 神胆俱丧 动静以闻 "高祖曰 彼土安危 中逢契阔 南来息耗 勰 扬州所统建安戍主胡
实验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解析版)

实验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核心知识回顾1、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生物。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CO2和水,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
2、产物的检测试剂现象(颜色变化)CO2澄清的变水溶液色→色→色酒精在条件下,使用色的溶液橙色→色3、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溶液)。
(2)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
A B C D EA瓶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或水溶液),其作用是。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上图左右两组实验为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都为组。
(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 的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快慢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 变混浊程度/快无变化乙组(无氧) 变混浊程度/慢出现色5、实验注意事项由于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
【答案】1、兼性厌氧型2、石灰水浑浊溴麝香草酚蓝蓝绿黄酸性橙重铬酸钾灰绿色3、(1)葡萄糖(2)NaOH 吸收空气中的CO2 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检测是否有CO2生成耗尽D瓶中的氧气对比实验(3)重铬酸钾浓硫酸4、高低灰绿5、葡萄糖葡萄糖➢核心知识辨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用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为观察指标(2021辽宁)(×)辨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所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指标是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重铬酸钾转变成灰绿色,2、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2020江苏)(×)辨析:高中生物学中的颜色反应总结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说课 ppt课件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避免二氧化碳干扰的改进装置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怎样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 怎样保证酵母菌的正常生活? • 怎样控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 • 怎样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 • 怎样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装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合作探究、拓展新课
检测二氧化碳: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浑浊程度判断多少) 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变黄的时间长短判断二氧化碳的多少) 检测酒精:使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由橙变灰绿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二、学情分析
• 高一学生 • 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 对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气并不清楚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 教法:图片展示法、问题启发法、分层教 学法、谈话法。
• 学法:讨论学习法、归纳学习法。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四、教学过程设计
•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 (二)层层设疑、展开新课 • (三)合作探究、拓展新课 • (四)总结提升、反馈应用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二)层层设疑、展开新课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说课环节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反思
高一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PPT)4-3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 混匀.
碲可用作石油裂解催化剂的添加剂以及制取乙二醇的催化剂。氧化碲用作玻璃的着色剂。高纯碲可作温差电材料的合金组分。碲化铋为良好的制冷材料。碲 和若干碲化物是半导体材料。超纯碲单晶是新型的红外材料。 另外,在定时中,碲还是延时爆炸的引信。作为制造杀菌剂的原料,碲在医疗中,还可以提取
碘的同位素,治愈甲状腺类疾病。 主要用于石油裂化的催化剂,电镀液的光亮剂、玻璃的着色材料,添加到钢材中以增加其延性,添加到铅中增加它的强度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 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
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化态: Main Te+4 [] Other Te-, Te-, Te, Te+, Te+, Te+ [] 化学键能:(kJ /mol) Te-H 4 [] Te-O [] Te-F Te-F [] Te-Cl [] Te-Te [] 制备方法编辑 元素周期表 碲 元素周期表 碲 工业上是从铜冶炼的电解铜的阳极泥中提取碲 [] 。含碲约%的阳极泥干燥后在℃下进行硫酸化焙烧,然后在7℃使二氧化硒挥 发,碲留在焙烧渣中。用水; 精品课程 ;浸出硫酸铜,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得到亚碲酸钠溶液。浸出液用硫酸中和,生成粗 氧化碲沉淀。两次重复沉淀氧化物,然后进行水溶液电解,可得含碲为 %~ %的碲。 [4] 可由炼锌的烟尘中回收而得。 [7] 应用领域编辑 安瓿中的无定型 碲 安瓿中的无定型碲 碲消费量的%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钢和铜合金加入少量碲,能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并增加硬度;在白口铸铁中碲被用作碳化物稳定剂, 使表面坚固耐磨;含少量碲的铅,可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耐磨性和强度,用作海底电缆的护套;铅中加入碲能增加铅的硬度,用来制作电池极板和印刷铅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 口腔上皮细胞 酵母菌细胞 植物叶肉细胞
便于探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问题2.酵母菌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发面等。
神经细胞
探究一: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小资料
在通风情况下,酵母菌发酵面团,可以制成松软多孔的馒头、 面包;但在密闭的情况下,发面会有酒精味。 我们喝的啤酒、白酒、医院里的酒精都是由酵母菌后期在密闭 环境下发酵得到的
酿酒时,用塑料膜密封酒缸口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膜微 微鼓胀。
提出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提出关于酵母菌呼吸方式的问题;
确立方案: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提出关于酵母菌呼吸方式的问题:
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否相同
……
作出相应的假设: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 吸;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 的CO2 ; 3.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 还产生少量CO2 。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的模型构建与迁移运用
构建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 典型模型
明 确 实 验 目 的 理 解 实 验 原 理 作 出 实 验 假 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在无氧条 件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 细胞呼吸?不同条件下呼吸产生的产物是 否一样? 产生 有氧 CO2
无氧
产生
作出假设
CO2和酒精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控制变量 设计实验步骤 设置对照
预测实验结果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在酸性环 境下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 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齐莹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时 需氧气,并把呼吸作用比作“缓慢燃烧过程”。 后来人们发现呼吸作用的实 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并 释放能量。 思考: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 够进行呼吸作用吗?
材料选取:
问题1.请从下列所给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用于探究细 胞呼吸的材料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酵母菌细胞。 选择理由: 1.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便于操作;
改进实验装置图。
思考3.两个装置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油层
有氧呼吸实验装置
无氧呼吸实验装置
探究二:
有人认为:实验中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是葡萄糖水溶 液的纯化学反应与酵母菌无关,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葡萄糖的水溶液
葡萄糖的水溶液
方案实施: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实验结论进行汇总,并 概括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 成 实 验
反 思 再 探 究
吸探 释究 放酵 出母 大菌 量有 热氧 量呼
胞探 呼究 吸环 速境 率因 的素 影对 响细
细探 胞究 的被 代固 谢定 效化 率酵 母
方探 式究 的影 可响 能细 因胞 素呼 吸
控制自变量,观察因 变量,重复实验
采集数据,分 析得出结论
问题1.两个装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对比试验:指设置两个或 两个装置的主要区别:是否通入氧气。 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 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 问题2.如果仅要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产物,有没有 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必要做在有氧条件下的实验? 有必要,通过两个实验组的对比,能够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
确立实验装置图。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出检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CO2产生的实验装置图。
供选的材料和试剂:
带活塞的锥形瓶若干 连接导管若干 酵母菌培养液 澄清石灰水
思考: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连接实验装置图。
有 氧 呼 吸 装 置 图 无 氧 呼 吸 装 置 图
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唯 一变量而排除其他因素的干 扰从而验证唯一变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