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讲义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讲义

外国文学史●讲义

欧美文学导论欧美文学从古希腊文学开始,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它的主要发展历程为:1.古希腊文学发展时期(公元前11—前6世纪)。

这是以古希腊神话为代表的欧洲早期文学发展时期。

主要文学形式是:神话、荷马史诗、悲剧和早期文艺理论。

2.古罗马文学发展时期(公元前6—公元1世纪)。

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古罗马喜剧、现实主义诗歌和文艺理论。

3.中世纪前期文学发展时期(公元5—12世纪)。

这个时期是欧洲文学的过渡时期,也是欧洲文学开始走上多元化的时期。

主要的形式有民族英雄史诗、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4.中世纪后期文学发展时期(公元13—17世纪初)。

这是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由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资产阶级队伍的逐渐壮大,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文学也开始迅速发展。

但丁、比德拉克、拉伯雷、薄伽丘、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是典型代表。

5.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欧洲文学(公元17—18世纪),这一时期是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

由于资产阶级在欧洲主要的国家都已取得领导权的胜利,资产阶级作家热情高涨,开始创作大量的优秀作品来警示、指导、批判这个社会。

这个时期欧洲文学开始走向繁荣。

笛福、斯威夫特、米尔顿、莫里哀、伏尔泰、卢梭、歌德是其主要代表,他们创作了大量光辉灿烂的作品。

6.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是欧洲文学高度繁荣的阶段,它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形成了规模浩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繁荣。

在人道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雪莱、拜伦、雨果、司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是其主要代表。

7.二十世纪前期(二战以前)欧洲文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云弥漫,最终导致战争。

这一时期的文学开始出现变化,一方面现实主义文学逐渐转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另一方面无产阶级文学开始出现。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7章 19世纪文学(二)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刚刚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2、工业革命的产生,造就了市民阶层3、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进化论思想与艺术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画,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3.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4.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法国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集中在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代表作家: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受到当时当权者指控小仲马:《茶花女》,赞美纯洁的爱情(二)英国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

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代表诗人:琼斯和林顿。

代表作家: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上层阶级的虚伪关系讽刺资产阶级勃朗特姐妹:《简爱》,塑造冲破世俗观念的女性形象,采用自述与回忆的手法描写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控诉社会对人性摧残,表现强烈的反压迫、争自由的叛逆思想。

盖斯卡尔夫人:《马力巴顿》,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三)俄国形成于1830年,在七八十年代到达顶峰代表作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发展普希金现实主义的传统冈察洛夫:《奥伯洛摩夫》屠格涅夫:《贵族之家》《父与子》《处女地》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雷雨》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四)其他国家德国:格奥尔格·毕希纳:《丹东之死》瑞士:戈特弗里德·凯勒:《绿衣亨利》《赛尔特维拉的人们》《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美国:“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外国文学上课讲义

外国文学上课讲义

外国文学一、古希腊神话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的神?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有什么意义古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除很少保留有原始的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痕迹者外,它大多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并赋予神以人的性格。

所有的神除具有“超人”的智慧与力量,长生不死之外,也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相互间常发生争斗与不和。

他们喜欢与人来往,爱捉弄人,也常犯常人的过失。

即使是具有无限权威的神王宙斯也乱谈恋爱,易发怒,也易上当受骗,神后赫拉则嫉妒而自私。

古希腊神话中主要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冥神哈台斯、太阳神和光明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忒弥斯、美和恋爱之神阿弗洛狄忒、火神和锻冶之神赫淮斯托斯、智慧之神雅典娜、战神阿瑞斯、人类的恩神普罗米修斯。

此外,还有九个缪斯是文艺女神,三个魔伊勒是命运女神。

众神中普罗米修斯是造福于人类的神。

是他创造了人,又教人观察星辰的升降,驾驭牲畜,造船扬帆,耕种作物,以及使用医药治病等。

特别是他把天火盗到人间,使人类文化萌芽,百艺俱兴,获得划时代的进步。

他为此受到宙斯的严厉惩罚,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恶鹰来啄食他的肝脏,白天食尽,夜晚复生,周而复始,痛苦不已,但他仍坚强不屈。

普罗米修斯这个形象标志着希腊人从原始阶段向文明阶段的过度,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反抗愚昧守旧的不屈的斗争者。

希腊神话具有天真活泼的生活气息,许多神话故事内含深刻的哲理,它那美丽的形象和优异的表现力,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并保持其借鉴意义。

马克思称希腊神话是发展的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神话。

二、荷马史诗是写什么的?各有何意义?艺术上有什么特色?荷马史诗指的是《伊利亚特》《奥德赛》这两部史诗。

它是古希腊的口头文学的总结,是欧洲最早的文艺作品,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亚城的故事。

这是一场实有其事的战争。

但史诗的社会内容却是通过神话和英雄传说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历史的原貌已无可分辨了。

外国文学史(一)讲义

外国文学史(一)讲义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述一、希腊文学的领先地位*古希腊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古希腊文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

*但古希腊文学是影响最大的文学。

*三大有利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位于亚非欧接壤的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克里特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它的东、南、西三面临海,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内陆离海最远50公里。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希腊海上交通四通八达,便于学习外来文化和输出自己的文化。

古地中海*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最兴盛的时期,控制着地中海流域的经济和文化。

希腊人的基本饮食是葡萄酒、橄榄油和面包,实行季节性换地放牧,沿岸形成商品交换的航海线。

腓尼基字母*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的古国,约在今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

在古代以航海经商,贩卖奴隶闻名。

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依据古埃及文字制订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

腓尼基的意思是“红色”,朱衣的颜色。

从海中软体动物身上提取的红色用于染衣。

*有利的地理位置,方便希腊人学习东方文化,他们采纳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由此发展为希腊字母表,形成了文明史上第一套真正完整用文字表现语音的方法。

2.文化条件: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约在公元前三千年至两千年间,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等地的奴隶制经济得到发展,产生了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也被称为爱琴文化)。

*克里特文化的主要遗迹就是著名的米诺斯王宫(后被希腊人当做神话中的“迷宫”);迈锡尼文化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古希腊文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

戏剧节比赛*在伯利克里斯执政时期(公元前443—429),城邦政府采取了措施,保证和促进文化繁荣。

*比如政府直接组织和管理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公民看戏不仅不收门票,还发看戏津贴,鼓励公民看戏。

政府为此修建了露天剧场,其中最大的酒神剧场可容纳1.7万观众。

建筑、雕塑、绘画*与此同时,其他艺术也得到发展,出现了雅典卫城建筑群和神庙建筑。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讲义3·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讲义3·十七世纪文学

弥尔顿的《失乐园》
• 第五、六卷写上帝派遣拉菲尔天使来到乐 园,警告亚当所面临的危险,同时对他讲 述了原是大天使的撒旦如何因骄矜自满, 纠合天上三分之一的天使与圣子交战的经 过。第七、八卷写拉菲尔天使继续对亚当 讲述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第九卷 写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受潜入蛇身的撒 旦引诱,违背上帝的指令,偷吃了知识树 上的禁果。第十卷写上帝决定惩罚他们。 第十一、十二卷写上帝派迈克尔天使把他 们逐出乐园。在放逐前,迈克尔天使向他 们揭示了人类将要经受的灾难和考验。
约翰· 德莱顿
• (3)德莱顿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剧场重新开放以后 开始他的戏剧创作,在约30年间写下了近30部戏剧。剧 作有:《疯狂的豪侠》(1663)和《时髦婚姻》(1672) 等喜剧,《女情敌》(1664)和《阿菲忒里翁》(1690) 等悲喜剧,《一切为了爱情》(1677)和《堂· 塞巴斯 特安》(1689)等悲剧,《阿尔比翁与阿尔巴尼俄斯》 (1685)和《亚瑟王》(1691)等歌剧。德莱顿的戏剧 成就主要在英雄悲剧方面。《印度皇后》(1664)和 《印度皇帝》(1665)。 • 《论戏剧诗》中,德莱顿以溢于言表的爱国热情赞美了 英国戏剧的成就。他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被18世纪文豪约 翰逊称为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千古定论。 • (4)德莱顿被约翰逊博士却称为“英国文学评论文 父”。德莱顿的文学评论主要特点有:1)量大2)方法 灵活、实用
古典主义特点
(1)提倡摹仿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把古希腊古罗 马文学奉为创作典范。 (2)强调所描写人物性格的单一性、普遍性而忽 视其个性。 (3)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 的最高标准。 (4)除上述三个特点外,古典主义还十分重视艺 术形式的完美,如要求戏剧结构谨严单一,文学 语言准确明晰等。对文学体裁作等级划分并制定 各种体裁应当遵循的规则,如悲剧属于高级体裁, 应从古代取材,写王公贵族,用亚历山大诗体, 严格遵守三一律等。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初期文学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不但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而且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流行了二百多年的古典主义已处于弥留阶段,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兴起,并很快席卷欧洲。

十九世纪头三十年,浪漫主义文学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一、浪漫主义的产生1、历史背景(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后的动荡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3)十八世纪英国伤感主义文学的影响。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偏爱表现主观感情2、推崇想象力,追求自由3、热爱大自然4、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5、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6、常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诗歌)三、浪漫主义文学概况1、英国文学:(1)湖畔诗人:他们憎恶英国的资本主义城市文明,长期隐居在英格兰西北部昆布兰湖区,被称为“湖畔派”。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柯勒律治《老水手之歌》骚塞《审判的幻影》(2)恶魔派诗人: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和雪莱。

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作过批评,称“桂冠诗人”骚塞是叛徒。

为此骚塞称拜伦、雪莱是“恶魔派”。

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恶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3)唯美诗人:济慈《夜莺颂》、《希腊古瓷颂》(4)历史小说家:司各特《艾凡赫》(小说)2、德国: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格林兄弟童话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3、俄国文学:普希金《叶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浪漫主义的创始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在十二月党人的影响下,他写了许多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篇,著名的《自由颂》、《高加索的俘虏》,讴歌自由与个性解放,谴责上流社会,否定沙皇专制,为此遭到流放。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8章 19世纪文学(三)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8章 19世纪文学(三)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19世纪后期的文学呈多元化:30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潮)、自然主义文学、巴黎公社文学。

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1.三种基本思想并存。

①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明确提出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

②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

③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对世界感到失望和无所适从,只好退回内心强调“意志”。

2.开始“退回内心”。

(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开始出现“向内转”的趋势)。

3.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形式主义文学则注重象征和隐喻,讲究交感和对应。

二、多元文学的发展概况自然主义、巴黎公社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导潮流,不再局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是扩展到封建专制的国家;对罪恶的根源的追问;对人类心灵关注加强。

(1)法国莫泊桑1、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中短篇小说300余篇、长篇小说6部;中短篇小说是莫泊桑的最高成就,所表现的生活可以拼贴成法国社会风俗画。

福楼拜的学生,受福楼拜影响。

2、代表作《羊脂球》(成名作、具有爱国主义思想。

)最富现实意义长篇小说:《漂亮朋友》3、特点(1)普法战争称为主要题材。

(2)展现小职员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3)以诺曼底农村生活为背景(4)展现人的神秘精神状态4、艺术成就(1)文字简洁,结构严密(2)用平淡的口吻叙述故事(3)语言朴实无华都德:《柏林之围》《最后一课》(2)英国梅瑞狄斯:《利益主义者》哈代(3)德国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始人,《艾菲·布利斯特》(4)中欧和南欧以反对压迫争取民族解放为主挪威:易卜生(5)俄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1、契诃夫的创作特点:(1)多选取普通生活,自然的反映善恶(2)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3)契诃夫的小说没有大篇幅的景物描写2、《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和社会意义:⑴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套中人》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中学希腊语教员别里科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学讲义外国文学部分第一讲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学概述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它从公元前12—前2世纪,是古希腊奴隶社会的产物,分为三个阶段:1、氏族公社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前12—前9):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2、奴隶制的形成和繁盛时期(前8—前4):前期主要文学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后期称为“古典时期”,文学艺术在雅典得到空前发展,主要是戏剧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悲剧与喜剧。

3、“希腊化”时期(前4世纪末—前2世纪):希腊被马其顿王国征服,奴隶制衰落,文学凋敝了。

唯有新喜剧有一定的成就,代表作家米南德《恨世者》。

二、希腊《荷马史诗》1、史诗的形成史诗产生于公元前12—前8世纪,同这一时期发生的特洛亚战争有关,战后的小亚细亚一带流传着歌唱战争双方英雄的歌谣,这是《荷马史诗》的基础。

由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代代相传。

后经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形成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诗史。

前6世纪才形成文字,前2世纪才最后编定。

2、《荷马史诗》内容简介3、人类童年时代的杰作(1)反映了古希腊广阔的社会生活(2)表现了古希腊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3)透露了以人为本、进取乐观的思想(4)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艺术的最高峰)巧妙而完整的结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形象的语言三、古希腊戏剧(一)悲剧1、起源:酒神祭祀活动2、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3、基本特色(1)一种综合艺术(2)重要的歌队(3)取材于神话的英雄悲剧(4)严肃与卡塔西斯(5)既重视命运,又重视人的力量(二)喜剧1、起源:酒神祭祀活动2、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第二讲中世纪文学一、历史背景日尔曼民族在476年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欧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476年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意识形态是宗教和神学,基督教是封建社会的支柱。

教会掌握了土地,控制了文化,乃至控制了世俗政权。

一切文化和学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古代文明和日尔曼先前的文化遭到排斥和摧残。

二、思想特征:(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2)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3)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三、中世纪欧洲文学概述(一)主要文学类型1、教会文学:文学为宗教服务,主要内容是以《圣经》为指导,讲述宗教故事,歌颂上帝、赞美基督、崇尚苦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2、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主要包括“忠君、护教、行侠”三个方面的内容和宗教、爱情、冒险三种主题以及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体裁。

例如《破晓歌》、“亚瑟王传奇”。

3、英雄史诗和民谣:包括蛮族史诗和封建史诗。

后者主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4002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代表作是法国的讽刺叙事诗《列那狐的故事》、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

四、但丁《神曲》1、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1265-132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

1265年5月,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小贵族家庭。

童年时,父母相继亡故。

自幼拜著名学者拉丁尼为师,学习拉丁文、古典文学、诗学、修辞学,在中古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极为渊博的知识,对绘画、音乐等艺术也颇有造诣。

1300年参加佛罗伦萨最高行政会议,从事共和政权的建设。

1302年反对党得势,被以贪污和反教皇的罪名判处终身流放,没收全部家产。

1307年开始创作《神曲》,1321年完成。

1321年9月病逝。

2、新旧交替时期的巨著:《神曲》(1)写作动因:爱情的升华人生与社会因素(2)构思与内容全诗由《地狱》、《净界》和《天堂》三篇组成,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

采用梦幻的形式,描写诗人先后在维吉尔和贝亚德引导下在地狱、净界和天堂神游的故事。

(3)思想内容对封建社会的罪恶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4)艺术特色结构别具匠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开创了以本民族语言写作的先例第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十三世纪—十六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初兴起于意大利,逐渐扩大到法、德、英、荷、西班牙等其它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原意系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以摧毁中世纪神权统治,摆脱封建思想束缚,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建立的新兴文化。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思想体系。

发源于意大利。

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包括尊重人性,反对神权;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生活;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与科学;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对神秘梦幻文学,要求面向现世人生。

3、“文艺复兴”在各国的特征意大利:诗歌、音乐、绘画、雕刻有突出成就,产生了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拉索等;英国:诗歌、戏剧达到空前繁荣,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德国:表现为宗教改革、农民战争;法国:表现为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的流行,代表人物是拉伯雷等。

二、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一生坎坷,饱受痛苦。

曾经参加西土战争并因伤致残失去左手,还在土耳其人的监狱中度过了五年牢狱生活。

回国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几次遭人诬陷而入狱,在狱中开始构思《堂吉诃德》。

1605年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一部,为他赢得了声誉,但是没有带来财富,而且还招致封建贵族和教会的攻击。

1614年出现了伪造的《堂吉诃德》第二部,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歪曲。

塞万提斯抱病完成了《堂吉诃德》第二部,并于1615年出版。

1616年4月23 日因患水肿病去世。

其他作品:《伽拉苔亚》、《训诫小说集》等《堂吉诃德》主题思想:用模拟骑士小说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堂吉诃德与桑丘的行侠故事以及堂吉诃德从执迷不悟到幡然醒悟的过程,否定了荒诞的骑士小说,无情嘲笑了过时的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被马克思称为“衰落的骑士制度的史诗”。

同时,它还暴露了统治阶层的黑暗、邪恶势力的残暴,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情他们的苦难遭遇,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堂吉诃德既是个荒诞不经的梦想家,又是个真理和正义的捍卫者,既是个喜剧人物,又是个悲剧人物,他的身上同时具有愚蠢可笑和高尚可爱的特点。

堂吉诃德的愚蠢可笑是指他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坚持用过时的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来改造社会,盲目地乱砍乱杀,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堂吉诃德的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

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的是他的打法。

”(鲁迅) 正如马克思所说,这都表现了“骑士的德行在刚兴起的资产阶级世界中已显得荒谬和可笑”,他的悲剧是“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悲剧。

这个人物形象高尚可爱的一面表现在坚持正义、嫉恶如仇,信仰真理、毫不动摇,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具有一种执著追求理想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一生创作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部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他的作品表现欧洲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最为充分,艺术性最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顶峰,对后世作家影响极为深远。

1、生平2、戏剧创作的三个时期(1)早期(1590—1600),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

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

历史剧9部:《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喜剧10部:《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悲剧3部:《罗密欧与朱丽叶》(2)中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十七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

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

悲剧7部:《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喜剧4部:《一报还一报》、《终成眷属》(3)后期(1608--1612),传奇时期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的理想,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

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分大大减弱,对社会的批判性也削弱了。

作品贯穿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

传奇剧4部:《暴风雨》、《辛白林》历史剧1部:《亨利八世》3、《哈姆雷特》(1)内容分析(a)悲剧反映的时代现实(b)悲剧冲突的双方(c)悲剧冲突的实质(2)艺术特色(a)独特的现实主义(b)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c)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d)丰富形象的语言第四讲十七世纪文学一、历史背景17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

但是,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却遇到了挫折。

英法两国异军突起。

英国在164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法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

二、社会思潮法国思想界推崇理性主义,尊重理智,皈依理性,注重系统,推崇法则。

理性主义源于古希腊,推崇理性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古典主义文学1、古典主义的含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看作是艺术创作的理想模式,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

2、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2)崇尚理性原则,遵守公民义务(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3、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