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年龄阶段特征表
心理咨询师考试强化发展心理学

10.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C (A)尚不进行判断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11.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个 体特征是( A) A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B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p272) (海因策偷药)
三种水平 六个定向阶段 表现特征
前习俗 水平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阶段
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态度,避免受到惩罚 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阶段 的意图和需要
好孩子的阶段
习俗 水平
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社会契约阶段 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
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
D.能力品质
4.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5.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B )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 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观察学习与替代性强化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心理的 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 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文化历史 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最近发展区思想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婴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出生至8个月之间,婴儿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他们对于亲近的人会有积极的反应,可以分辨熟悉的面孔,并表现出对于亲近的人的依赖和依恋。
他们开始通过触摸和咀嚼来探索世界,并逐渐学会坐、爬、站和行走。
从8个月至18个月之间,婴儿进入了探索和独立阶段,他们开始独自爬行、行走,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玩具。
他们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浓厚兴趣,并开始发展语言和表达能力。
从18个月至2岁,婴幼儿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和个性,并逐渐表现出自主性和决断力。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建立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发展自我身份。
从3岁至4岁,幼儿开始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并表现出对自我和他人的兴趣。
他们获得了更高的运动能力,可以跑、跳、爬和操纵小工具。
他们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学习和理解社会规则,并开始发展基本的道德观念。
从4岁至5岁,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与同伴进行更复杂的互动和游戏,开始建立友谊关系。
他们在情感上变得更加复杂和独立,并开始对于自己的外貌和能力有更强烈的意识。
从5岁至6岁,幼儿继续发展社交和认知能力,逐渐能够解决冲突和问题,并开始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挑战。
他们对于学习和知识有更大的兴趣,并开始理解抽象概念和符号。
学龄前期是心理发展的转折点,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发展思维和学习能力。
从7岁至9岁,学龄前儿童开始进入自我中心和具象思维的阶段。
他们对于规则和秩序有更强的需求,并开始逐渐理解和运用逻辑和抽象概念。
他们的记忆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逐步解决复杂的问题。
他们对于学习和知识的兴趣不断增加,并开始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开始通过交流和合作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主要包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探索和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发展自我身份、发展思维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指3至6岁的儿童心理特征的发展过程。
这个阶段的儿童经历了从幼儿期到学龄前期的过渡,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语言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以下是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3岁至4岁:1.言语和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儿童开始使用简单的句子和短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能够用词语描述事件和事物。
2.动手能力的提高: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如拼图、剪纸等,这表明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正在发展。
3.社交技能的初步发展:儿童开始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求,能够进行简单的互动,如分享玩具。
4.对待规则的理解:儿童开始理解和遵守简单的规则,例如在游戏中轮流参与、分享等。
4岁至5岁:1.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儿童能够理解因果关系和空间关系,开始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2.对于朋友关系的发展:儿童开始主动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开始尝试合作和分享。
3.自我意识的形成: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独特性,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一定的认识。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增强: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的玩耍。
5岁至6岁:1.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开始理解数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2.语言表达的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能够使用更多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情感控制的增强:儿童学会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逐渐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态度。
4.自我认同的形成: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格、喜好和能力有更明确的认识,开始形成个体的自我认同。
5.社交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儿童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别人建立友好关系。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在3至6岁的阶段,经历了语言、思维、社交和情感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认知和社交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发展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指个体儿童心理与其因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规律性演变,包括智力、情绪和个性、社会性等各方面的特征及总体特征。
1、新生儿期(0-2月):是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能够产生本能和条件反射;
2、婴儿早期(1-6月):视听觉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定向活动认识世界,手眼动作也会逐渐协调;
3、婴儿晚期(6-12月):会产生依恋关系,语言功能会萌芽,肢体动作也在此时期迅速发展;
4、先学前期(1-3岁):思维和言语能力逐渐发展,能够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展现出最初的独立性;
5、学前期(3-6岁):此阶段具有较大的情绪作用,拥有强模仿性以及肢体活动性并开始自觉控制和调节心理活动,逐步展现出独特个性,对成人依赖性强,能够理解和遵守规则,抽象思维逻辑开始发展。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会随社会制度、历史发展阶段,生活和教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其中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但也不可夸大其词。
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人类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个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阶段。
这些阶段在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1. 婴儿期婴儿期是心理发展的起始阶段,通常从出生到两岁。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的发展来认知世界。
他们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获取新的经验。
此外,婴儿的情感发展也很重要,他们需要与主要照顾者建立安全依恋关系,以满足自身的需求。
2. 幼儿期幼儿期从两岁到六岁左右,这是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开始发展语言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的逻辑思维,开始出现自我意识。
他们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探索社会角色,并与同伴进行互动。
幼儿期也是道德意识开始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
3. 少儿期少儿期从六岁到青春期前期,大约是11岁到14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发展更高级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思考和概念形成。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社会关系也变得更加重要,他们开始面临同伴关系和群体身份的认同问题。
4. 青春期青春期是心理发展中最显著的阶段,一般在14岁到18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具备更复杂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经历着身份和自我意识的探索,开始独立思考和制定个人目标。
社交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他们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关系。
5. 成年期成年期是指从青春期结束到晚年的阶段,通常从18岁开始。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社会角色的转换,例如成为职业人、配偶和父母等。
成年期是个体独立自主的时期,他们需要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和挑战。
此时,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继续进行学习和成长。
在总体上,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持续性、渐进性和多样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性,而且各个阶段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
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各时期特点比较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培养其独立性
坦然面对死亡
婴儿言语的发展
词汇发展
基本句法发展
自发性微笑 笑的发展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生理反射的哭 操作性哭泣,是社会性的哭 本能的恐惧:大的声响、位置变化 、疼痛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被开 水烫过、被猫抓过 怕生:陌生人焦虑 预测性恐惧:想像引起的,黑暗、 狼外婆 容易型 气质的发展 困难型 社 会 性 发 展 迟缓型 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标志;婴儿依恋发展阶段 社会性依恋 类型:安全型(积极)、回避型(消极)、反抗型(消 极)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 立的评价 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 质评价转化 自我概念 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 体的评价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 价发展 运动控制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 幼儿自我控制能 情绪控制 跃 力的发展 认知活动控制 延迟满足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 貌和体征 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意识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 第二次飞 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跃 十分关心自己的人 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发现自我、关 心自我 生 活 中 所 积 累的 自我意识的修 经 验 , 特 别 是 成 正主要依据两 功和失败的经验 个方面 来自他人的评价 人格的变化 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内省日趋明显 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 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 幽 默 、 升 华 、 利 刻板性,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 往事 他主义 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
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 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 、再认和回忆等的减退 或下降 从编码过程来说,老年 总趋势 人不善于运用记忆策略
人生八个阶段的心理特点

人生八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人的一生可以被划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在不同阶段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以下是人生八个阶段的心理特点的概述。
1.婴儿期(出生至2岁)在婴儿期,个体通常表现出对母亲或照顾者的依赖,依赖是生存所必需的。
他们的情感需要得到关注和满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反应性的。
此外,婴儿的情绪表达也主要通过哭泣和表情来传达。
2.幼儿期(2岁至6岁)在幼儿期,孩子们开始探索自己的环境,并开发自己的个性。
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开始感到自豪,并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他们开始学习社交规则和与他人交往。
3.儿童期(6岁至12岁)在儿童期,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他们开始理解道德和伦理问题,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此外,他们还开始培养友谊,并在此阶段建立一些持久的友谊关系。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之一。
青少年开始经历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地位。
他们面临着对自我身份的探索和独立性的渴望,同时也面临社会和家庭压力。
5.早期成年期(18岁至29岁)早期成年期是一个自我发展和建立未来的重要阶段。
人们开始追求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并建立自己的家庭和人际关系。
他们也经历了对于自己的责任和独立性的探索。
6.中年期(30岁至50岁)中年期是一个转变和重新评估生活的阶段。
人们可能会面临工作压力、家庭责任和与年龄相关的身体问题。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成就和生活意义,并可能经历一些情感和身份上的波动。
7.中晚年期(50岁至65岁)中晚年期是退休前的最后一段时期。
人们可能会面临与健康和老龄化相关的问题,并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遗产和对家人的支持。
他们也可能经历将重心从事业转向家庭和个人兴趣的调整。
8.老年期(65岁及以上)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阶段。
人们可能会面临身体的衰老和健康问题,以及对于自身角色和身份的思考。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学习最基本
规则性游戏
生理与心理矛盾性
1.心理上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身心成熟,
进入社会,
生活空间扩大,
开始恋爱结婚
生理成熟,心理稳定
更年期
丧失期观和毕生发展观
认知
发展
感知觉
1、最重要,最迅速3、深度知觉(视崖)
3适应退休的4个时期:
1.期待期2.退休期3.适应期4.稳定期
道德情感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道德行为发展: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3、同伴交往
4、友谊的发展
5、家庭人际关系
6、人际交往
1情绪变化
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2自我中心性
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
2第二反抗期:
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抗争,观念上的碰撞。反抗形式激烈抵抗和冷漠相对。
智力发展:
流体智力: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受先天素质决定)的能力
晶体智力:后天学习获得的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
记忆从60岁衰退明显
老年记忆障碍:信息提取困难,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言语
3岁掌握全部母语发音,词汇量1000,语法规则系统
(1.5-2.5岁)关键期
词汇量:3-4岁最快,6岁3000,7岁4000;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1、思维发展阶段性:二元论→相对性→约定性阶段
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3、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1、现实性、灵活性、智慧性2、辩证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勤奋感的消失,否定的同一性原则。
2、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稳定
3、道德认知-推理的发展: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
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手眼视听协调)
退行性变化明显
记忆发展
开始于胎儿末期;
情绪、动作记忆←1岁→表象、词语记忆
1、特点:无意记忆、形象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发展
2、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
策略:复诵和组织、系统化、巧妙加工。
记忆广度达到顶峰(11.04),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达到高值(十五六岁)
自我发展水平四阶段:遵奉者水平、公平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
2、人格特质相对稳定成熟:
*内省日趋明显*性别角色日趋整合*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3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1人格的变化:
不安全感、孤独感、
适应性差、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2心理适应:
心理准备,转换角色,体现价值,幸福和谐,深化友谊,避免逃避。
表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特征
阶段
婴儿期
(0~3岁)
幼儿期
(3~6岁)
童年期
(7~12岁)
青春期
(11、12~
15、16岁)
青年期
(17、18~35岁)
中年期
(35~60岁)
老年期
(60岁以后)
主要
特点
动作发展
手抓握(手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和独立行走。
机能游戏
游戏为主
非社会(独自和旁观)→平行→社会(协同和合作)(象征性游戏)
3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4网络游戏成瘾,精神分裂,自杀倾向,反社会行为和犯罪
1、自我概念的发展:
抽象性日益增强,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结构更加分化。
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解决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混乱(扩散)。
1个性初步形成:
明显的气质,兴趣爱好差异,能力差异,最初的性格。
2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尊增长,自尊可预测以后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影响因素(父母教养,同伴关系)
3第一逆反期(3-4岁)要求行为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正常现象
1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和
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
2道德发展:
2情绪:
笑:自发性、无选择、有选择
哭:自发性、应答性、主动操作性
分离焦虑:
3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互惠形成
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依恋。
4自我的发展
主体我的自我意识(1岁前后)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2岁左右)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词语概念的发展:
*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思维发展具体形源自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想象的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转折年龄(9-10岁)
形式运算阶段,
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个性和
社会性发展
1气质类型:
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迟缓型(托马斯和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