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同门 各放异彩——《九儿》的两种演唱版本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电视剧《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分析

电视剧《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分析

电视届J《红高粱》中经典声乐作品《九儿》分析电视连续剧《红高粱》的片尾曲《九儿》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

这首歌曲由陈琨作曲,何其玲、陈琨合作作词,并由著名歌手韩红、胡莎莎携手演唱,歌手通过柔美、磁性的声音,极富有张力的唱法,沉着稳定的气息加上明暗层次分明的对比,使得一曲《九儿》唱毕后,令听众内心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整首歌曲仅有八小节核心旋律,在通过变调,重复的方法过后,成为一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成功起到传达情感、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

一、歌曲层次分明的艺术特征《九儿》作为大型电视连续剧《红高粱》的片尾曲,不仅起到了烘托氛围、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而且与女主人公戴九莲波澜壮阔的一生紧紧相连,塑造出一个丰满的坚毅的女性形象。

《九儿》通过短短的重复的几句歌词,将主人公的样貌、个性特点和悲剧的人生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触动观众心弦,使人闻之泪下。

除了歌曲情感上的共鸣,这首歌层次鲜明的艺术特征也值得我们借鉴。

《九儿》的创作者阿鲤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它没有过多的铺垫和前期呆染,而是从歌曲的一开头就借助小提琴的悠扬和清脆来营造一个淳朴、悲情的音乐形象。

为了丰满音乐织体,再通过两次自然的转调形成大气磅礴的高潮部分,层次非常鲜明。

除此之外,为了让观众更好的感受音乐的力量,作曲者大胆地运用了转调和升调的手法,使曲子的层次感更加突出,甚至出现一首歌横跨三个调,并使用两次重复和两次转调,引人入胜。

曲子的三次变调分别是A调转B调再转E调,曲子包含的感情色彩也由最初的幽怨、凄婉转为主歌部分的坚强、果敢,最后再转到高潮部分的激昂和流畅。

这三个转调犹如神来之笔,用曲子推动故事的发展层层递进,塑造了••个丰满坚毅的主人公形象,也将主人公从少女到少妇、再到一个英勇的革命战士的人生轨迹层层表达殆尽,让观众更容易身入其境,为主人公的悲壮结局而心痛不已。

二、歌曲贴切影视画面《九儿》这首歌曲紧紧围绕影视画面展开创作,每当剧情进行到高潮部分,韩红天籁般的声音就会娓娓道来。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中国著名的民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传唱度。

该歌曲讲述了美丽的山丹丹花的故事,赞美了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勤劳、善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首歌曲的演唱版本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三种:原唱版本、合唱版本和女中音版本。

下面将从歌曲风格、演唱特色等方面分析这三个版本。

原唱版本原唱版本是由著名民歌演唱家周璇首次演唱。

该版本的风格简单朴实,旋律舒缓优美,表现出了山丹丹花的红艳艳与祖国的丰饶美丽。

周璇的演唱技巧也是非常出色的,她的嗓音清澈、动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歌曲中的情感与感觉。

她的演唱中充满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对人民劳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传统的旋律和朴实的演唱风格,背后代表着传统中国音乐的精神和历史情怀。

合唱版本是将《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改编为三部合唱形式。

该版本拥有更高的音乐技巧和表现力,融合了不同声部的演唱和协调的和声,给歌曲增加了丰富和立体的效果。

合唱版本的演唱者可以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声音,使歌曲更加生动、有力,能够带给人们更强烈的情感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合唱版本的伴奏部分也经过重新编排,增加了华丽的管弦乐器演奏,使得整个歌曲的氛围更加强烈。

这个版本展现了多声部和声和和谐协作的精神,是值得推荐的一种版本。

女中音版本女中音版本是由著名歌唱家姜昆演唱。

该版本采用了更加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演唱中充满了深情和色彩。

歌唱家姜昆用自己细腻、舒缓的琢磨口吻演绎了这首经典歌曲,表现了祖国美丽山川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

姜昆的演唱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极具感染力,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情感和氧气。

这种精准演唱和含蓄表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该版本歌曲得到了广泛的艺术认可和欣赏。

综上所述,三种版本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各有特点,都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唱特色。

无论是朴实优美的原唱版本、华丽有力的合唱版本,还是充满深情和刻画的女中音版本,都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让人们约靠了解中国传统民歌的魅力和历史知识。

浅谈影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演唱的民族元素

浅谈影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演唱的民族元素

浅谈影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演唱的民族元素《红高粱》是中国影视历史上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该剧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河南省一座小城的故事,影片所呈现的世界观以及封建制度下的各种让人压抑的矛盾和斗争跃然纸上。

而片尾曲《九儿》则成为了该剧的另一个亮点,它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和婉转动人的歌词,成功的将电视剧的氛围再次带回到观众的脑海中。

《九儿》的演唱者陈奕迅用流利的普通话唱出了这首歌,但其中深邃含蓄的民族元素却无疑是让这首歌变得更加独特和精彩的重要原因。

在歌曲的曲调和节奏上,它采用了中国北方传统民间音乐的元素,让这个曲子在旋律方面显得极具民族特点。

歌曲的歌词同样是一种对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人生观的阐述,其主题在于生命的脆弱和有限,以及为了爱情而不靠追求富贵荣华的情怀。

在《九儿》的歌词中,可以看到一些乡土文化的符号和表征,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的深情”、“红妆白袂,胭脂香粉,借你长长的夜,役我短短的生命”、“与君一刻,胜神仙万年”等。

它们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环境和美好生活的恋慕和向往。

同时,《九儿》也注重在歌词中描绘出独特的当地文化和风景,比如“七里香风柔,九儿歌不休”,“故园平地起坡皱,黄河远上白云间”,借以凸显这首歌的生动形象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此外,因为该电视剧讲述的是封建家庭、宗法制度等旧世界的价值观,影片中所有的女性都有一个悲惨的命运,然而不同的女性,却具有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其中包含丰富的对于女性价值观和社会性别问题的思考。

《九儿》所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女性觉醒的情感和文化共鸣,表达了女性对于封建束缚的反抗,和对于自由、平等和相爱的渴望。

在总的来说,民族元素在这首歌曲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得这首歌曲真正地体现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深度和传承,同样也让这部电视剧更加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同时期诗词歌曲的演唱对比分析

不同时期诗词歌曲的演唱对比分析

不同时期诗词歌曲的演唱对比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刘喜梅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不断飙升,民族文化认同度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民族传统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尤其以古诗古句为歌词创作的音乐近年来更是比比皆是。

相较于古诗词歌曲,近现代诗词歌曲似乎无人问津。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近现代诗词歌曲的演唱进行对比分析,探寻近现代诗词歌曲的魅力,同时提高歌曲演唱水平。

关键词:诗词歌曲演唱对比诗词歌曲能保留并能传唱至今,是由其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情感表达以及现实的教育意义密不可分。

不同时期的诗词歌曲在歌词描述、音乐韵律、伴奏形式等方面均呈现不同的特点。

深入探析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词歌曲对歌曲演唱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同时对提升国民文化自信和传承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一、诗词歌曲概述提起“诗词歌曲”,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以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诗词歌赋为主体谱曲而成的曲调,如《关雎》《乐府诗集》①。

也有后人通过技巧性的改编,并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制作而成的诗词歌曲,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诗词歌曲无不体现华夏文明泱泱大国英雄气魄和东方古典艺术韵味,曲调跌宕起伏、宛转悠扬,融入西方乐理的诗词歌曲更有别样风味和异域特色。

相较于古诗词歌曲,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至今以近现代文人墨客书写的新型题材的诗词作品为基础而创作的诗词歌曲称为近现代诗词歌曲。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诗词作品呈现白话现象,有别于古代诗词的咬文嚼字。

诗词结构也由格律诗发展为自由诗、散文诗,如《再别康桥》②《当你老了》。

以此创作的近现代诗词歌曲较多融入西方钢琴、交响乐伴奏和西方歌曲创作形式,同时沿用了中国古曲的一些曲风和声调,诗词歌曲既符合近当代音乐审美,也继承和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特点。

诗词歌曲内容涵盖广泛,形式多样。

既包含古人创作的并历经时代更迭沿袭和发展下来的诗词古曲,也涵盖以古诗词为主体由后人融合多种音乐元素和制作形式的古诗词歌曲,还包括以近现代诗词作家作品为歌词创作的近现代诗词歌曲。

歌曲《九儿》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解析

歌曲《九儿》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解析

歌曲《九儿》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解析作者:王惠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4期摘要: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已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音乐作品。

其音乐旋律像民谣一样通俗流畅,朗朗上口,简单的四句歌词更是直击人心,勾勒出九儿这一人物形象。

而对于影视歌曲需要演唱者能够用声音表达歌曲中的情感,是基于演唱技巧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发挥,所以本文从歌曲的音乐旋律和演唱技巧及情感上做了进一步解析。

关键词:影视歌曲《九儿》演唱技巧情感处理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5-0024-03一、影视歌曲《九儿》简介电视连续剧《红高粱》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编剧赵冬苓改编。

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九儿和余占鳌在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的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巨制。

而其中的主题曲《九儿》更是深入人心,其音乐旋律简单明了,且朗朗上口;在影视剧中的运用有极大的层次感和画面感,使得很多人听了《九儿》后泪流满面。

笔者认为这首歌如此感人至深,除了跟其调式色彩有着必然联系以外,更与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后的演绎有着紧密联系。

本文将对《九儿》这首音乐作品演唱技巧及情感处理做进一步分析,使得大家能更好的演绎这首优秀的作品。

二、歌曲《九儿》的音乐旋律分析影视歌曲在音乐旋律的创作上往往具有传统的中国经典音乐的艺术特征,它主要通过配合影视作品的主题和艺术风格,并带有影视作品的创作风格,其旋律一般都流畅优美,蕴含着深厚情感。

《九儿》这首歌曲就较好地根据影视作品特定的环境和人物需要而突出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民族特征。

所以歌者在演唱前需要准确把握歌曲的词、曲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更准确地、塑造性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

歌曲《九儿》音乐一开始以小提琴代入情景,简单而质朴的音乐旋律就清晰交代了整个音乐的主旋律;第一部分仅仅八个小节,将音乐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表现了出来,大胆运用四度和弦,先声夺人抓住听众的耳朵,迅速进入北方音乐风格特色的情境中;其中前两小节的同声反复和一个八度音的合理运用,暗示出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同时在电视剧中作为插曲合理的出现,更显示出人物的悲剧性形象。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摘要】《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不仅在原唱版本上受到瞩目,翻唱、网络热歌、地区特色演唱和流行歌手的演绎也备受关注。

本文从不同版本的分析入手,探究各种演唱版本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通过对比原唱、翻唱和网络热歌版本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呈现出该歌曲的多样性和魅力所在。

从地区特色演唱和流行歌手演唱版本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乐坛人士对这首歌的各自理解与诠释。

最后总结了三种演唱版本的特点,并展望了《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这首经典歌曲将继续在音乐界发光发热,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演唱版本,背景介绍,原唱,翻唱,网络热歌,地区特色,流行歌手,分析,特点,发展前景,结尾。

1. 引言1.1 介绍《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背景《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中国传统民歌,歌词描绘了碧绿的山坡上盛开着红艳艳的山丹丹花,清新动人。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描绘了农村的壮美风光,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民族特色。

这首歌曲来源于中国地方戏曲,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版本。

而在现代音乐领域,许多流行歌手都纷纷翻唱或演绎了这首经典民歌,使其在当今乐坛再次得到广泛传播和喜爱。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情感价值,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对其不同演唱版本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体味这首歌曲的魅力和多样性。

2. 正文2.1 原唱版本分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歌,由陕西省宝鸡市七里村民间挂起的小梁洋社火音乐改编而成。

原唱版本是由民间歌手赵龙所演唱,其深情的演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赵龙的嗓音独特,充满了民歌的朴实和真诚,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他的演唱让这首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温暖,让人回味无穷。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分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中国民歌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歌曲是根据一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歌词朴实而真挚,旋律动人而悦耳。

由于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因此被许多歌手改编并演唱。

在不同的演唱版本中,歌手们通过不同的演绎方式,传达出了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三种演唱版本的特点。

1.版本一:原创版本最初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纯朴自然的民歌,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个版本的演唱者将歌曲演绎得非常传统纯粹,旋律简单,歌声清澈,没有任何商业化的痕迹。

整首歌曲没有任何修饰和华丽的装饰,歌手们只是单纯地将歌词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种表演方式非常接近原创民歌的传统模式,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朴素的生活情感。

2.版本二:流行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产业的发展,《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也被不少歌手改编成了流行版的歌曲。

这种版本将原始的民歌改编成了更加时尚流行的音乐风格,加入了流行乐器和编曲,旋律更加丰富多彩,节奏更加明快动感。

演唱者的表演风格也更加个性化和亲和力十足,更加贴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

这种版本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3.版本三:民族版除了流行版之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还有一种民族版的演唱版本。

这种版本将原始的民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格和传统的音乐元素,演唱者将歌曲演绎得更加传统和纯粹,加入了更多的民族乐器和音乐元素,使得整首歌曲更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演唱者的表演风格也更加传统和朴实,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版本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更加适合喜欢传统音乐和重视文化传承的人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经典民歌不仅在原始的传统民歌版本中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在流行版和民族版中也赢得了许多歌迷的青睐。

每一种版本都展现了歌手不同的表演风格和音乐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音乐市场的多样化。

古曲《阳关三叠》二种演唱版本比较分析

古曲《阳关三叠》二种演唱版本比较分析

古曲《阳关三叠》二种演唱版本比较分析古曲《阳关三叠》是一首经典的古琴曲,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备受乐迷们的喜爱。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对《阳关三叠》的两种演唱版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亮点和不同之处,以期能带给读者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两个版本的演唱者。

第一个版本是由著名古琴演奏家张三姐演绎的,她以其精湛的古琴技艺和深厚的音乐功底而著称。

第二个版本则是由知名音乐人李四郎以现代化的方式重新演绎的,他将传统古曲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呈现出了一种崭新的风格。

从曲目的整体表现来看,张三姐的版本更加注重古典气质的展现,她的演奏充满了内涵和深远的意境。

她通过琴音的起伏变化,展现了阳关古道上的风云变幻和人生百味。

而李四郎的版本则更加突出了时代感和个性化,他在演绎中加入了多种现代音乐元素,使得整个曲目更加富有动感和流行性。

两种版本各有千秋,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欣赏。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版本在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上的差异。

张三姐的演奏技巧非常纯熟,她的每一个音符都富有张力和韵味,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变化自如,表现了古代古琴音乐的魅力所在。

而李四郎则注重音乐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他的演唱更加注重节奏的律动和和声的厚度,使得整个曲目更加丰富多彩。

两者在音乐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上各有所长,都展现出了古曲《阳关三叠》的独特魅力。

在情感的表达和内在意境的展现上,两个版本也有不同的特点。

张三姐的演奏更加注重情感的深沉和内心世界的展现,她用古琴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得听众在聆听时不禁沉浸其中。

而李四郎则更加注重情感的热烈和奔放,他通过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将古曲《阳关三叠》赋予了更多的个性和现代化的内涵,使得整个曲目更加朝气蓬勃。

两个版本在情感表达和内在意境上各有所长,都能带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演唱过程中,两个版本都充分展现了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都有着不同的亮点和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音乐2017年第21期MODERN MUSIC 师出同门各放异彩—《九儿》的两种演唱版本对比分析杨璇[摘要]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热播,电视剧中片尾曲《九儿》成为让观众印象尤为深刻的旋律,有许多歌手、音乐人对其进行翻唱创新,使其有了不同的韵味。

而其中萨顶顶版的民风虔诚;谭晶版的细腻磅礴。

二者赋予了《九儿》不一样的色彩。

[关键词]《九儿》;萨顶顶;谭晶;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2017) 21-0087-02现当代时代更新速度变快,音乐的“代谢”也加快了 脚步,但是没有精打细磨的音乐是不能合格的,所以许多 音乐人对已有的音乐进行再创造,以至于音乐的二度创作 化成为现如今歌曲多彩的主要方法,而歌唱的二度创作是 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 乐形成自己的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塑造鲜明的 音乐形象。

所以也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二度创作音乐作品,同根生却绽放出了不同的鲜花,《九儿》也是其中优秀的作 品之一。

由80后作曲家阿鲲创作,据曲作者说,刚接完 《舌尖上的中国》便开始创作《九儿》,并且得到了大众的 共鸣。

《九儿》这首歌,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观众的心,就 因为它写出了悲剧感,从而使观众对九儿的形象和命运都 有巨大的认可和同情。

[1]电视剧中的九儿有着像髙粱一般的 个性,倔强勇敢,敢爱敢恨。

在最后的髙粱地里,九儿用 凄美的歌声引开了鬼子,把他们引到一片堆放着三十里红 的地方,她摔破酒坛,把酒都倒进了髙粱地。

最后九儿把 火柴扔进了酒中,和鬼子同归于尽。

熊熊的大火在髙粱地 上燃烧着,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上充满着生命力的传奇故 事,而伴着燃烧的烈火响起的歌正是《九儿》。

该歌曲是一 段曲式,结构上大致可分为:引子8+A8+A’8 +间奏4+尾 声6,加上该曲的曲调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化,由#f小调转 到g小调再转至#c小调。

影视剧配乐和歌曲,都需要特别 注重画面感。

这样,作品即便脱离了影视画面,它也能唤 起观众对画面的记忆,这就要求简洁和具象。

就简洁而言,无论是歌词还是音乐语言,都不宜过于纷繁复杂;就具象 而言,在歌词创作上要尽可能做到具象化,以达到塑造画 面的作用。

为了做到具象,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重 复使用动词和名词。

[1]《九儿》的歌词只有简单的四句“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髙粱熟来红满天,九[收稿日期]2017-08-13[作者简介]杨璇(1994一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大 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湘潭411100)儿我送你去远方”,结构虽小,但是通过不断地反复、转 调,也使得这首曲目的演绎难度不断加强。

这首歌曲以女 主人公“九儿”为第一人称,通过演唱者富有故事性的髙 亢声音,与反复却有力的歌词,将作品中九儿坚强隐忍的 性格,一生的爱恨情仇与跌宕起伏的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 了出来。

《九儿》整个作品从大地出发,到儿女情长的表 达,这手法在中国传统民间小调中最常用。

正因为这首歌 有浓郁的民间音乐的特征,所以朗朗上口,又更有直击人 们心弦的效果[2]。

通过这首《九儿》也让不同的演唱者赋 予了九儿不同的生命。

_、萨顶顶版民风新颖、神秘而虔诚萨顶顶作为凭借民族特色服装及具藏传佛教色彩音乐 风格的音乐人成名,她的音乐中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有 着“神秘东方女子”的形象。

在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中她演绎的这首《九儿》中同样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舞台 布景是夕阳下火红的髙粱地,萨顶顶身着红色礼服,站在 一片髙粱中。

像是年轻气盛的九儿,与她相衬的就是这火 红的颜色。

萨顶顶改变了韩红与胡莎莎原版的伴奏,将原 有做引子乐器的小提琴换成了笛子与唢呐,伴奏的竖琴保 持不变,可是将弦乐的填充在歌曲的后半段换成了人声的 和声,并且加人了原曲中没有涉及的中国大鼓做节奏乐器。

在伴奏乐器方面的选择上新颖程度远超原曲,融人了更多 的中国元素,这与《九儿》的曲作者风格相似,在《红髙 粱》中的插曲《抬龙王》中同样出现了唢呐与中国大鼓做 主要乐器让人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式音乐,这样一来让 曲子更显光芒夺目,也让中国的民族乐器显得霸气十足,而且更容易让大众所接受。

在音髙方面萨版的《九儿》在 定调是a小调,低于原版的#f小调,在韩红和胡莎莎都用 髙音哼唱的中间过渡段,萨顶顶并没有单纯地照翻原版,而是将她的独特唱腔加上下行音阶再用假音向上带起后面 的乐段,这也是萨版的新颖点。

之所以说萨版神秘而虔诚87当代音乐.2017年第21期原因在于萨顶顶是藏传佛教风格的音乐人,他自己的音乐 善于加人梵文,藏文以及她自己独特的“自吟”式唱法,像是絮絮低语一般缓缓唱出首段。

萨顶顶不像韩版和胡版 是层层递进的演唱,她是用极强的控制力来演绎这首歌曲,加上伴奏中一直有大鼓的节奏点不断地敲击人心,随着萨 顶顶不时有类似于呼麦的扯嗓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朝圣 的庄重虔诚,这也为原来的《九儿》披上了一层民族的“袈裟”。

萨版的出色不仅仅局限于她的乐器创新,在演唱 者本身上也有大亮点,之前说过萨顶顶的髙音并不像韩红 一样出彩,但是萨顶顶却用她自身的特色弥补了这一空缺,并且与韩、胡两版的最大不同在于,原版的情感走向是呈 抛物线形状的,推波助澜然后逐渐平息。

可是萨版的却正 好与她们相反,像是一个“<”符号,整体来说就是由弱 渐强,直到最后的一个音都在持续爆发着她的力量感,着 重强调在“天”和“方”字上,像是嘶吼一般。

音乐戛然 而止,可是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心脏被震撼得在胸腔里撞击 个不停,小半会儿都无法从她的音乐中走出来,可见萨版 的《九儿》有多大的震撼力。

二、谭晶版细节细腻,大气而磅礴在新一期的《歌手》竞赛节目中,由中国青年歌唱家 谭晶演唱的《九儿》又在人们的记忆里掀起狂波。

对谭晶 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她最大的“武器”便是她在中国歌坛 开创了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融为一体的跨界演唱风 格,能够精准地掌握每一首歌的细节、情感以及如何演绎 是她的特点。

之前的谭晶都是以民族、美声歌唱家的身份 出现在各大晚会以及电视荧幕中。

而这一次,她想通过流 行歌手的模样来改变她在大众心目中的模样。

这一次的 《九儿》是极富有民族色彩的演绎,身着黑裙的谭晶被宛如 展开的白色浪花般的衣料包围,仿佛就像被髙粱围绕的九 儿一般。

这跟电视剧中的九儿也有些相似,藏蓝的布衣,火红的袖口,拂开层层的髙粱,逐步走向生命的尽头。

这 也为她的舞台增色添彩。

跟电视剧插曲只能听到歌者演唱 不一样,这一类型的竞演节目都是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的,所以谭晶版本的《九儿》首先就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

从她对这首歌的重新编曲来看,首先跟萨顶顶一样加人了 唢呐这一民族乐器,不过引子部分萨版采用了笛子与唢呐 相结合,谭版的则是由唢呐“独当一面”,换掉了原来的引 子部分的旋律。

唢呐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都是比较喜庆的 时候才会演奏,但是在萨版和谭版的《九儿》中,唢呐充 当的不再是欢声笑语的角色,而是髙原上夕阳下凄凉行走 的背影,以及九儿在髙粱地上留下的深深印迹。

前奏响起,中央民族乐团陈力宝吹奏的唢呐嘹亮声响一出来很容易让 人想到电视剧中,豆官唱着“娘,娘,你上西南,宽宽的 道路,长长的宝船;娘,娘,你上西南,溜溜的宝马,足 足的盘缠……”为九儿送行的场景。

从一开始便将听众的 心紧紧地揪在一起。

在A段里,谭晶演唱得自由游弋,仿 佛在诉说什么故事一般。

中音区音色干净细腻,稳定清晰,88细节演唱上丝毫不含糊,演唱得十分精准,感情把握到位。

单音哼唱“啊”时,加强力量将歌曲推到了另一个境界。

谭版里十分大胆地加人了摇滚的元素,与她哀婉的演唱相 得益彰。

中间间奏的唢呐是全曲的华彩部分之一,让人觉 得直揪心窝,也容易让听众们更好地融人歌曲里,让画面 展现在听众的眼前和脑内。

因为曲子的演唱难度在不断加 大并且还要把情感推动到制髙点然后一并爆发在最后一段,所以韩版胡版以及萨版中最后的髙音都是有过渡句进行衔 接的。

但是谭晶却将她的髙音华彩段直接加载了唢呐的sol。

之后,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和预示,面带微笑用强大的 气息支撑直接演绎了最精彩的片段,仿佛将全身的力量都 投人在最后的髙音中,丝毫不拘泥,全盘放出,像是倾泻 下来的瀑布,极具爆发力,气势磅礴逼人,让听众心生敬 意。

音乐戛然而止,谭晶马上调整过来伴着钢琴唱出“九 儿我送你去远方”然后结束全曲。

气息声音各占一半,将 乐句不断地拉长,将人的思绪拉到远方,似乎又回到豆官 唱着“娘,娘,你上西南……”的场景中去。

音乐的余韵 未散,带来的感动却是接踵而至。

谭晶的声音就像剧中醇 熟的三十里红,余韵悠长,让人醉在其中。

结语萨、谭两者对《九儿》进行“加工打磨”,各有千秋。

两个版本演绎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九儿。

她们用自己的方 式让九儿在人们眼前活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改编,都是 围绕着从这片髙粱地中衍生出来的九儿展开的。

各版本的 演绎将她倔强、勇敢、烈火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 才说她们“师出同门”却各放异彩,用同样一首歌曲带来 了色彩斑斓的听觉盛宴。

音乐中间采用了许多中国音乐元 素来代替西洋乐器所不能展现给我们的震撼,像唢呐的髙 亢嘹亮,大鼓的叩击人心,都一一为歌手们的改编锦上添 花,也帮中国民族乐器更好更大地打开了国内外的发展空 间,让中国的民族乐器让更多人去了解它的与众不同继而 去传承。

同时也能更好地让中国的音乐与西方相交汇,呈 现出更加多彩的中国式音乐。

[参考文献][1]丛韵涵.电视连续剧《红高粱》主题歌《九儿》解析[J].四川戏剧,2015 (08): 150—152.[2]赵艳艳.论影视剧《红高粱》的主题曲《九儿》[J].怀化学院学报,2016 (06): 98—100.[3]邱峻峰,杨艳琪.做完《舌尖》就接了《红高粱》[N].成都商报,2014—10—29.[4]童欣雨.浅析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J].黄河之声,2016 (12).[5] 柳志辉.萨顶顶和她的《万物生》一一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碰撞[J].音乐时空,2013 (01).(责任编辑:刘露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