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试题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诗鉴赏试题练习共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诗鉴赏试题练习共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语文中考中常出现的考点。
为了更好地备战中考,我们需要进行古诗鉴赏的试题练习。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几道典型的古诗鉴赏试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王维的作品,请分析诗中的意境及艺术手法。
(15分)参考答案:1. 诗中的意境是什么?诗人通过描绘古原上的晚霞、野草和飞鸟,表达了离别时的怀念之情。
古原代表的是远古时期,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而晚霞、野草和飞鸟是古原上的自然景象,具有深刻的意蕴。
2. 诗中的艺术手法有哪些?(1)借物抒情:古原上的晚霞、野草和飞鸟被诗人妙用,成为表达离别之情的重要元素。
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种细腻、温馨的情感氛围,让读者感触颇深。
(2)运用对仗:诗中大量使用了对仗,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周密的对仗结构使诗歌更加优美、流畅,也更能渲染出赋别时的悲凉之感。
二、题目:“登高”是杜甫的作品,请结合诗意描述杜甫的思想及反映的现实。
(15分)参考答案:1. 诗中的思想是什么?诗人通过登高远望,突显了自己追求高尚理想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对远大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也体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短暂,对于人生志向和社会价值的思考和关注。
2. 诗中反映的现实有哪些?(1)反映了修建长城的残酷现实:诗中提到“长城如铁,山河重叠”,这是表现中国早期外交政策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暗示着修长城的残酷现实,长城既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历史的接续,它的修筑历尽千辛万苦。
(2)反映了国家的危机:诗中出现了“明月几时有”的问句,疑惑不解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忧虑。
此外,诗人还痛切地表现出生命的短暂和无奈的真实感受,这也是诗人对时代及人生状况的反思。
三、题目:下面列出几句诗句,请选择唐代哪篇词作品。
(10分)“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恐你依旧魂梦里。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
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
②秧:袖子。
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②从而谢焉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中考一轮复习试题---电功率

中考一轮复习试题---电功率一、选择题1.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60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A.电视机最多B.电烙铁最多C.电风扇最多D.一样多2.灯泡L1和L2并联在电路中,L1的电阻比L2大,在相等的时间里,电流通过电灯泡做功:A.L1灯做功多B.L2灯做功多C.两灯一样多D.无法判断3.标有“110V 25W”“110V 40W”、“36V 40W”、“36V 60W”四种规格的灯泡,若都在正常工作,其中最暗的灯是()A.“36V 60W”B.“110V 40W”C.“36V 40W”D.“110V 25W”4.如图,一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按甲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两个电流表A1、A2的偏转情况如乙、丙两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比电流表A2的示数小 B.串联的两个灯泡的亮度一定相同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D.电流每流过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5.如图所示分别是小英家上月初和上月末电能表的示数。
结合表盘上的信息可知,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小英家家庭电路中的干路电流不得超过10AB.小英家上个月消耗的电能为1011kW hC.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320次,表示家庭电路消耗电能0.2JD.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说明电路中消耗的电能越多6.把标有“3V 3W”的灯L1和标有“3V 1.5W”的灯L2按图连接,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已知电灯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灯L1的电流为1AB.灯L2实际功率是1WC.两灯总功率是3WD.电源电压与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3∶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C.小灯泡变亮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8.如图所示,将R1=5Ω和R2=10Ω的电阻丝分别放在装有相同质量的煤油的烧瓶中,再用带有温度计的橡胶塞盖紧瓶口,煤油的初始温度相同。
17-18届中考语文复习题(第01期)专题05 辨析或修改病句(附解析)

2017-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5 辨析或修改病句1.【2017-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教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B.能否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C.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
D.国庆长假期间,为了防止酒驾事件的发生,黄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残缺主语。
去掉“通过”或“使”。
B两面对一面。
去掉“能否”。
C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把“虽然”移至“中国”前。
2.【2017-2018届广东省佛山顺德区九年级12月教研联盟测试】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把“描绘”改成“勾画”)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答案】B3.【2017-2018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开阔心胸,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B.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1(打印版)

3. (2019 ·黑龙江龙东中考, 3 分 )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因校园欺凌事件身心受
到伤害的学生逐年增多,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
2019 年 6 月 18 日,实
验一中校团委特向全校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你所在的班级为响应学校号召,
开展“杜绝校园欺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今年 4 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 “ 国际安徒生奖 ”,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曹
文轩在回答 《每日新报》 记者时说: “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 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
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
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
中国也有很多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推崇外国作品。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1
口语交际过关检测卷
(满分: 48 分 得分: ________) 1. (2019 ·广西北部湾中考, 2 分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C)
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你在一旁劝说:
A .“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 B .“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 C .“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 D .“为什么这样子!大晚上的,会影响邻居休息呀!” 2. (2019 ·山东临沂中考, 4 分 )在参观某先烈纪念馆时,你的同学 A 嘻嘻哈哈,不遵守纪念馆的参 观纪律。假设让你去提醒 A 同学遵守纪律,你会说什么? (60 字左右 )
到伤害的学生逐年增多,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
2019 年 6 月 18 日,实
福建省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一 古诗文默写习题1-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专题一古诗文默写1.(2019·原创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陆游《游某某村》)(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X禹锡《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3)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5)转朱阁,______,照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6)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7)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8)____________,以光先帝遗德。
(诸葛亮《出师表》)(9)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X仲淹在《某某楼记》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原创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2)所谓伊人,________。
(《诗经·蒹葭》)(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5)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7)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8)______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9)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10)外国学生来我校进行文化交流实习活动,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欢迎他们。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03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诺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B.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公布了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排在前5名的是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中国的深圳。
C.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请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
D.无锡的“东林书院”有一副对联,是明朝学者顾宪成的,叫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是告诫学生要关心时事。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温情”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B改为“美国《福布斯》杂志”。
D把引号中的句话移至引号外。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
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2018届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九年级上期中】4.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什么是成功?顺手拿来《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生活像一面镜子:你朝它笑,它也朝你笑;如果你双眉紧锁,向它投以怀疑的目光,它也将还你同样的目光。
D.不知道泰兴有没有一个字的简称;只知道泰兴素有“教育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B句是个陈述句,不是问句,将两个“?”号改为“,”号。
3.【2018届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12月教学质量评估】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12月13日,洋思中学举行《勿忘国耻,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主题教育活动,师生通过降半旗和默哀的形式,为30万死难者致哀。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字音训练试题(一)(word版有答案)

字音二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胆怯.(qiè)旌.旗(jīng)夙.夜(sù)咬文嚼.字(jué)B.狡黠.(xiá)荣膺.(yīng)诘难.(nán)两肋.插刀(lēi)C.喷.薄(pēn)顷.刻(qǐng)戏谑.(xuè)战战兢兢..(jīn)D.间.或(jiàn)拘泥.(nì)挣.脱(zhèng)吹毛求疵.(cī)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栈.桥(jiàn)襁.褓(qáng)蹑.手蹑脚(liè)B.荇.藻(xìn) 陨.落(yǚn) 成吉思汗.(hàn)C.馈赠(guì) 恣.睢(zhì) 辙乱旗靡.(fēi)D.缟素(gǎo) 扶掖.(yè) 周道如砥.(dǐ)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luán)馈.赠(kuì)迫.不及待(pò)B磐.石(bān) 羸.弱(néi) 人声鼎沸.(fúC.潮汐.(qī) 肥硕.(shùo) 相得益彰.(zāng)D轻盈.(yín) 娴.熟(xuán) 随声附和.(hé)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督战锐不可当.(dànɡ)推枯拉朽B.要塞.(sāi)咆哮殚.精竭虑(dān)从流漂荡C.翘.首(qiáo)浩瀚屏.息敛声(pínɡ)眼花撩乱D.镌.刻(juān)娴熟老骥.伏枥(jì)经纶世务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揩.油(ká)牵绊.(pàn)鬓.角(bìn)跋.山涉水(bá)B.撇.嘴(piě)谬.赞(miù)肖.像(xiào)山风乍.起(zhà)C.眼眶.(kuàng)尴尬.(gá)胆.怯(què)停滞.不前(zhì)D.茁.壮(zhuó)发酵.(xiào)怔.住(zhèng)啰.啰嗦嗦(luó)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撰.文(zhuàn)应和.(hé)星宿.(xiu)咄.咄逼人(duō)B.揶.揄(yé)迤逦.(lǐ)谄.媚(chǎn)言简意赅.(gāi)C.哽咽.(yè)狞.笑(níng)倔.强(jué)苦心孤诣.(yì)D.无垠.(yín)贿赂.(lù)绰.号(chuò)彬.彬有礼(bīn)7.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抖擞.(sǒu)咫.尺(chǐ)驻.足(zhì)怏怏.不乐(yāng)B.慰藉.(jí)寒噤.(jīn)赫.然(chì)味同嚼.蜡(jiáo)C.溺.爱(nì)翩.然(piān)犷.野(guǎng)千山万壑.(hè)D.殷.红(yīn)告罄.(qìng)屡.次(lǚ)正襟.危坐(jìn)8.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屏.息/屏.风抽搐./养精蓄.锐 B.追溯./朔.方黄晕./头晕.目眩C.占据./蹲踞.行.辈/字里行.间 D.干涸./禁锢.奔丧./灰心丧.气9.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拘泥.(nì)潺.水(chān)腈.纶(jīng)夹.七夹八(jiā)B.卓.越(zhuó)攲.斜(jī)拾.级(shè)恹.恹欲睡(yāng)C.颠簸.(bǒ)怂.恿(sóng)扎.付(zhá)镗.镗鞳鞳(tāng)D.唠.叨(láo)嗥.鸣(háo)罅.隙(xià)珠两悉称.(chèn)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úi) 攫.取(jüé) 奄.奄一息(yān)B.伫.立(chù) 干瘪.(běi) 持之以恒.(hén)C.窈.窕(yǎo) 蓬蒿.(hāo) 睡眼惺忪.(sōnɡ)D.鸿鹄.(hào) 慰藉.(jí) 法家拂.士(fú)1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ào) 刹.那(cà) 忍俊不禁.(jīng)B.匿.名(lì) 绮.丽(yǐ) 强聒.不舍(kuō)C.阔绰.(chuò) 菜畦.(qí) 相形见绌.(chù)D.藻.饰(zhǎo) 惩.戒(cén) 袅.袅烟云(liǎo)1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ěi)蒙昧正襟.危坐(jīn)油光可见B.畸.形(qí)窒息深恶.痛疾(wù)筋疲力尽C.踱.步(dù)慰勉气宇轩.昂(xuān)和言悦色D.黝.黑(yǒu)禁锢藏污纳垢.(ɡòu)任劳任怨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圃.(pǔ)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g)B.稽.首(qǐ)喑.哑(yīn)吹毛求疵.(cī)C.慰藉.(jì)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D.狡黠.(xiá)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差.使(chāi)池沼.(zhǎo)分道扬镳.(biāo)B.翡.翠(fěi)地壳.(ké)酣.然入梦(tián)C.宁.可(nìng)粗犷.(guǎng)人迹罕.至(hǎn)D.摩娑.(suō)咀.咒(zǔ)分.外妖娆(fèn)15.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簇.新(cù)凛.冽(lǐn)牟.取(máo)天纶.之乐(lún)B.阔绰.(chuò)禁固.(gù)亵渎.(dú)顶礼膜.拜(mú)C.糍粑.(bā)籍.贯(jí)剽.悍(piāo)鲜.为人知(xiǎn)D.缄.默(jiān)菡萏.(dàn)嗔.视(chēng)呕心历.血(lì)1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商酌.(zhuó)桑梓沮.丧(jǔ)不可思议B.褴.褛(lǚ)葳蕤磕绊.(bàn)自出心裁C.嫡.传(dí)玄虚鹰隼.(sǔn)眼花缭乱D.拮.据(jí)热忱鄙薄.(bó)重峦叠障1.D2.D3.A4.D5.B6.A7.C8.C9.D10.C11.C12.D13.B14.B15.C16.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和煦xù胆怯qūe 滑稽 jī忍俊不禁jìnB.星宿xìu 赈灾 zhâng 畸形 qí言简意赅gāiC.惩罚 chãng 唠叨láo 怪癖pǐ毛遂自荐suìD.哽咽 yuâ踉跄 liàng 教诲 huì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嘻戏谰言粗制烂造吹毛求疵B.琐屑铿锵人迹罕至锋芒毕露C.销蚀诘问一泄千里根深谛固D.阔绰阴晦冥思暇想相形见绌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销声匿迹了。
D.在郴州市根雕艺术节展上,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
B.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
C.当我们登上苏仙岭的顶峰时,我们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D.青年女教师张丽莉舍身勇救学生的事迹报道后,人们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她的身体恢复情况。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博览众书是读书的一大要诀。
,可以让我们知悉社会的变迁、民族的盛衰、政治的演变,更新自己的观念;,可以让我们了解名人身处逆境奋发图强,振作自己的志气;,可以让我们体验事物的因果、世道的崎岖、沧桑的演变,增加自己的阅历;,可以让我们怡情养性;读歌赋,可以让我们高尚思想……1读小说 2读诗词 3读历史 4读传记A.1342 B.3412 C.3142 D.4123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B.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春》、《背影》。
C.《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法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
D.《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文章开头写的是香菱到潇湘馆拜访黛玉时请求学诗的情节。
7.古诗文默写(共8分)(1)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2),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4)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诗句:,。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对亲人朋友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综合性学习。
(8分)郴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一次“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我探究】2012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安徽、湖北、湖南等九地的城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2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我劝说】材料一: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案例。
2012年5月20日下午,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二:食品行业人士称:很多小食品标注是豆制品,但是大豆价格比较高,许多小食品批发单价在三毛左右,甚至更低,所以采用的真正原材料很有可能是面粉,甚至其他替代品制作。
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制成,但价格较贵,廉价小食品的包装很可能使用更低价的聚氯乙烯——无毒,但根据薄膜用途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
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
家长要明白,给孩子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摘自《南方周末》2012年5月30日)(2)邻居家读五年级的小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3分)【我宣传】(3)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二、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16分)(一)诗歌鉴赏(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10.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二)课外文言文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客谢之。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
”监试者异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
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
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
”邵不从。
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
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
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
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
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
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
②钞:掠夺。
11.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1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可爱者甚蕃()(2)余忆年少时()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15.文中画线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2分)16.甲乙两文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写法上加以分析。
(4分)三、现代文阅读(共10小题,26分)(一)动物和气象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的一举一动向人们揭示着气象的变化。
在大气探测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先人留给我们的这些民间看天经验,仍不失为必要参考资料。
引起动物行为异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缺氧引起的动物异常。
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往往出现天空云量增多、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风力变小等现象。
这些现象容易造成溶解水中的氧气减少,满足不了水生动物的生活需要,致使鱼虾将头浮出水面或跳出水面来呼吸氧气。
因此。
在群众中有“鱼起浮有雨”和“河里鱼跳,风雨之兆”等经验。
同样,由于气压降低、湿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气减少,会出现“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凶”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的现象。
二是带电粒子变化而引起的动物异常。
实验证明,带正电粒子和带负电粒子对动物的反映是不同的。
正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烦躁不安、神经兴奋;而负离子吸入体内可使动物感到舒适、心情愉快。
另外,雷雨、冰雹、大风、风暴、龙卷风、台风等天气都会产生次声波。
根据研究得知,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是一种周期为4~8秒、近似正弦的振动。
在1 000~2 000千米处,它的声压一般有几百帕。
在台风外围的强风区可以产生10赫左右的次声波。
这种次声波人们是感觉不到的,但往往被一些动物所感知。
据初步分析,泥鳅、蚂蝗的异常行为与伴有雷雨大风的冷锋或切变线天气的活动有关。
这可能是引起“泥鳅跳,风雨到”的一种原因。
三是动物本能的反映。
例如,生在陆上、长在水中的甲鱼,每到夏秋季节上岸生蛋,一般都在夜间单独行动,但是大多数甲鱼生蛋的时期和生蛋的位置大体相近。
因此,在群众中有“甲鱼生蛋一条线”的说法。
不少地方在群众中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
据说,甲鱼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会出现一场较大降水或河水猛涨的现象。
据分析,这可能是甲鱼本能的反映。
因为从甲鱼生蛋到孵出小甲鱼,一般在夏秋季节需要20天左右。
如果正当小甲鱼出壳时,河水少、蛋位高,刚出生的小甲鱼因爬到水中去的路长,容易干死在半路;如果蛋位低,甲鱼蛋容易遭到洪水冲毁。
甲鱼为了繁殖后代,在世代进化中逐渐形成了防止幼子遭受灾害的本能。
类似这种情况的动物还有许多。
如“母猪衔草,大雪会落”“喜鹊做窝高雨水大;喜鹊做窝低雨水少”等。
四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
自然天气季节的变化可引起动物的变化。
例如,“群雁南飞天转暖”“雁过十八天有霜”“燕子来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谚语。
大雁、家燕、天鹅等候鸟,每到冬天就飞向温暖的南方去越冬,一到春天再飞回北方。
它们每年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又从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数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