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弱油气显示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一)

前言1.1 问题的提出随着近年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日益增大,勘探开发的成本也逐步升高。
在地质方面,由于渤海地区地质构造、储层物性较为复杂造成区内油气藏类型多、差异大;而在工程方面,“优快钻井”、“集束勘探”等新技术理念的应用极大的加快了开发井的钻井速度,使现场地质监督、综合录井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为了达到在现场迅速有效的评价油气层并为作业者决策提供及时、重要的依据,需要我们利用现场地质、录井油气显示资料快速作出初步的判断和评价。
所以,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如何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准确,还要综合分析现场第一手资料,快速而准确的初步解释和评价油气显示,给作业者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便于尽快合理安排下步作业,节省时间,降低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成本。
1.2 解决该问题的目的及意义地质监督在现场的工作就是要保证地质服务公司地质资料录取的可靠和对油气层进行综合评价。
目前中法渤海地质服务公司使用法国GEOSERVICES油气层评价解释系统软件,包括三角图版法、皮克斯勒法、3H法、轻重烃比值法以及最新的定量荧光检测技术,在油气层解释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理论。
但所有这些综合录井油气层评价解释软件和方法都是法国地质服务公司利用国外油田的资料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不言而喻,我们现场工作中不能一成不变的按照他们所给出的理论参数来解释评价油气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构造、不同储层物性以及不同的流体特征,在众多油气层评价方法中寻找并优选最合适的方法;而且,在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后,还应当对所选方法的判别值进行优化。
从而为更加有效地利用综合录井的及时、多样的资料,进一步提高应用现场综合录井资料评价油气层的准确性,为测井解释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为完井作业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主要内容和思路:出海实习期间通过跟地质监督和中法师傅们的学习和交流,以及参阅大量有关综合录井和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的文献资料,准备按如下思路来做个总结和分析:分别阐述综合录井资料的内容以及油气水层在这些资料上的一般反映特征。
浅谈水平井录井难点及对策

地质录 井主要 是通过 岩心 、 岩屑 、 气测 等综 合录井方 法获取 直接反 映地 下 情 况和施工情 况的 多项资料 , 其显著 的特点是 第一性资料 真实可靠 , 信 息量 大 ,
便于 综合应用 。 同时 由于录 井工作是 随钻采集 资料 , 随钻进行 评价 , 具 有获取地 下信 息及 时、 分析 解释 决捷 的特点 , 是发 现和, e - i f r 油 气层最及 时的手段 , 是任何
屑采集 、 取样应严 格按照二 分法或 四分 法均匀 采集 , 确保 岩屑样 品的代表性 , 并 将取样后 多余的岩 屑清理干净 。 在洗样 的过程 中应采用小水 流 、 轻 搅拌 , 稍微沉 淀后倒 混水 换清 水的办法 , 从而保 证岩 屑样 品的数 量和 代表性 。 ( 4 ) 改进传统 的” 大段摊开 ” 的观察描述法 。 刚洗 净未干的细 小岩屑 因其表面 清洁 , 容易 观察 其岩性组 合特征 , 晒干后 , 砂岩 岩屑表 面变得模 糊 而难 以观 察 , 因此对于 细小岩屑 的描述要 重点进行湿样 描述 。 另外对于 装袋用 的细 小岩 屑在 晒样 时应避 免过 多翻动 , 以免造 成岩屑 表面 模糊 , 影响岩 屑复查 工作 。 ( 5 ) 岩 屑描述 中的两 个结 合。 在 描述岩 屑时应 参考工程 参数 的变化 , 分析 岩 屑含量 的变化是 由于地层变 化引起的还 是 由于工程 因素 引起 的。 在钻 井参 数相 对 稳定 的井段 , 钻 时资 料还有 一 定的使 用价值 [ 1 】 。 ( 6 ) 油气显 示的 落实坚持 挑样与混 样结合 , 干样 与湿样 相结合 的原则 。 岩屑 荧光 实验 表明 : 由于混 合湿样 颗粒表 面有水 膜存在 , 荧光滴 照实验仅 为微 弱光
特别是 螺杆驱动 的反复研 磨使细小 的岩屑呈粉 末状悬浮 在环 空, 这些 因素的综
试论钻井现场录井与油气评价的方法

试论钻井现场录井与油气评价的方法摘要:在进行现场钻井时,特别是针对于油基泥浆以及一些添加剂烃类的污染,无法确定地质录井油气的显示状况的时候,对于钻井现场录井以及油气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钻井现场录井与油气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钻井现场录井油气评价方法当钻井液的密度比储层孔隙压力系数大的情况下,对井筒破碎带里钻屑内油气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将对顺利的识别与评价油气层有利。
所以,现场中进行钻井泥浆和一些添加剂中检测试验烃类有机地化,动态检测泥浆中岩石冷溶烃、萃取烃(C1—C35)以及轻烃(C1—C12),对烃类组成与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解释与评价钻井过程中油气显示的真假程度、油气层的产能量以及质量、油气烃类储油层、母质类型的确切定位,为进行油气勘探以及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
1 录井与油气的现状我国在最近几年内,虽然在录井技术上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引进设备又需要昂贵的费用,在研制新型软硬件方面仍然停滞不前。
在油气方面,在复杂地层进行钻井时,通常加入润滑剂、磺化沥青以及解卡剂等大约20种以上添加剂,进而确保钻进的顺利性,其中有10种以上添加剂中烃类所占的比例较高,对岩心岩屑造成污染,甚至荧光系列对比在大于13级上,这样就严重影响着地质录井对油气的识别。
因为在钻井过程中应用了PDC钻头、空气钻井工艺,大大提升了钻井的速度,但却不容易捞去现场的岩屑,同时,加快了岩屑的上返速度,降低了岩屑的代表性,同时还降低了地层钻的可比性,给地质勘探人员进行工作时带来严峻的考验。
2 录井与油气评价的定量比定性:根据标准气时间进行定性,没有在标准气中分组的,根据其流出的顺序以及保留指数来进行定性。
具体情况详见表1。
定量:通过标准气外标法进行定量。
3 录井与油气的识别方法在当代的油气录井中,泥浆录井已普遍被认可,根据其所得到的信息,油气产层才能得以确定。
在进行钻井前,储流层体状态相当稳定平衡,并由于温度、压力以及相条件影响,当钻头钻透至泥浆冲刷储层的时候,因为压力与温度的改变,破坏了稳定平衡的状态,进而储层流体的数量与相态发生改变,由于地层条件泥浆吸附了储层中烃类流体被将其携带回地面。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原解释评价技术简介一、气测解释图版1、三角形图版法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是用减去背景值后的C 1、C 2、C 3、C 4和C T (CT =C 1+C 2+C 3+C 4)值,计算出C 2/C T 、C 3/C T 、nC 4/C T 三个比值,做出一个三角形烃组分比值图。
,图中虚线所圈闭的S 区域是有试油价值的“价值区”,或称“可生产区”,它是法国GEOSERVICES 公司给出的。
我们以此例图来说明具体作图的方法(图3-1)。
按C 2/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3/C T 轴的直线,按C 3/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nC4/CT 轴的直线,按nC 4/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2/C T 轴的直线,三线相交构成一个三角形。
将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相应轴的0点连线,得到三条线的交点M 。
解释时,根据三角形顶尖的指向和M 点在解释图中的位置来判断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1).如果三角形顶点朝上,是正三角形,该层为气层;若顶点朝下,是倒三角形,则该层为油层。
(2).若M 点落在S 价值区内,则认为其组分符合正常的地球化学指标,该储集层有生产价值;反之,若M 点落在S 区以外,则其组分异常,可能是水层中的溶解气、残余烃或油页岩,无生产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三角形顶尖朝上还是朝下,与解释图所定的三角坐标轴的上图3-1 三角形图解法例图限值密切相关。
换言之,同样的C2/C T、C3/C T、nC4/C T值点绘在不同上限标值的图版上,三角形顶尖指向有可能不同,价值区S的区域界限也将不同。
这种图解法所给出的原始上限标值为0.17,即17%。
2、烃比值法烃比值法是在60年代末由美国BAROID公司的皮克斯勒提出的,因而得名。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色谱录井资料解释时,先选举已减去背景值的C1~C5值计算出C1/C2、C1/C3、C1/C4、C1/C5四个比值,然后将它们点绘在如图3-2所示的纵坐标为对数的烃比值解释图上,且将各点连成线段。
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

〈〈<f E X C H A N G E OF EXPERIENCE经验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鞠虹摘要:录井解释方法,就是对井下采集上来的物质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通过分析这些物质来了 解地形土层情况,了解井下的生产环境与具体特征,为日后更好地进行开发提供更多研究资料。
但是,由于工作难度较大,环境比较复杂,且变动性强。
因此,会给技术人员工作带来■{艮大困难。
如果仅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录井,往往会导致录井解释不准确。
论文重在探讨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重在分析录井解释方法及对策,为指导技术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关键词: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案录井解释技术是当今勘探井下土层结构的最佳方法,但是,由于技术水平比较有限,因此,无法更好地进行勘探,对勘探 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果只是采用前人的技术进行勘探,将无法更好地了解井下土层结构,这是当前技术人员必须研究 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必须及时解决录井解释过程中存在的阻 碍与困难,例如:面对无时无刻变化着的地下流动性的液体等 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解决变 换着的又十分复杂的地下特征,以提高勘探能力,更准确地掌 握井下土层结构’更好地做好气测技术评价。
一、关于参数选取及解释评价在现实的井测过程中,所需面对的环境比较复杂,在对 油水层的解释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提取相关显示状况的平 均数据,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评价,然后再对数据做出评价分 析,例如:对平均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再分析井下的具体情 况,最后再做数据对比,然后才能更好地了解井下土层状况, 找出问题所在,以更好地进行开发。
但是,在现实的勘探井 测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自身限制方面的原因,致使勘探数值 有很大误差,无法真实反映土层情况,这样势必就会带来很 多的挑战,影响气井的开发。
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

油、气、水定层定性判别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一般而言,油气层在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和组分数值会出现异常显示,可根据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峰形特征及组分情况判断油、气、水层。
油层具有全烃含量高,峰形宽且平缓及组分齐全等特征;气层具有全烃含量高,曲线呈尖峰状或箱状,组分主要为C1,C2以上重烃甚微且不全;含有溶解气的水层具有全烃含量低,曲线呈锯齿状,组分不全,主要为C1等特征;纯水层气测则无异常。
利用荧光录井判断油、气、水层利用发光明亮成都,发光颜色,含油显示面积、扩散产状、流动速度等荧光录井描述可定性对油、气、水层进行判别。
一般而言,油质越好颜色越亮,油质越差颜色越暗。
轻质油荧光显示为蓝紫色、青蓝色、蓝色,正常原油荧光显示为黄橙、黄色、黄褐色,稠油荧光显示为棕色、深褐色、黑色。
扩散产状常见有晕状、放射状和溪流状,其中,晕状、放射状显示含油级别高,溪流状系那是含油级别低。
流动速度常见有快速、中速和慢速,其中,快速、中速显示含油级别高,慢速显示含油级别低。
含油显示面积大于60%显示含油级别高,30%~60%显示含油级别中等,小于30%显示含油级别低。
利用岩屑录井判断油、气、水层:井底岩石别钻头破碎后,岩屑随钻井液返出井口,按规定的取样间隔和迟到时间,连续采集岩屑样品,济宁系统观察、分析、鉴定、描述和解释,并初步恢复地层剖面。
岩屑录井是地质录井的主要方法,根据岩屑录井描述可初步对储集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判断。
油、气、水层定量判别气测数据质量控制:T g=C1+2C2+3C3+4iC4+4nC4+5C5T g为全烃值,可以根据T g/(C1+2C2+3C3+4iC4+4nC4+5C5)比值对气测数据是否准确进行判断。
如果该值为0.8~2.0,用气测数据定量判别油、气、水层效果较好,反之,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符合率较低,因此,当该比值为0.8~2.0时,认为气测数据可比较真实地反映底层流体性质,可用气测数据结合一些优选的经验统计方法实现对油、气、水层较为准确的定量判别。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方法一)概述岩心录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而取得各项资料的过程。
取上来的岩心是最直观、最可靠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第一性资料。
录井地质师通过岩心分析,可研究钻遇地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掌握生油层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指标;考察古生物分布和沉积构造,判断沉积环境;了解构造和断裂的情况,如地层倾角、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位置;查明开发过程中所必须的资料和数据,检查开发效果;为增产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录井解释的具体工作,首先是对录井采集资料进行资料处理,求取储层评价参数,对录井单项资料进行定性解释,然后结合测井资料、岩心分析、试油等资料,进行图版解释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油气水层解释结论,预测油气层产能。
从研究对象上,又可细分为油水层解释、气水层解释和水淹层解释。
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油层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

REGION INFO 数字地方摘要:录井解释对应着变换复杂的特征,其中包括:流体、固体等。
如果只是按照前人的方法去评估气田气测录井很容易导致结果不切实际,因此,可以在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气测解释评价的渐进式排除法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进一步的达到分析储集层与对流层的影响因素的目的。
论文对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气田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方法分析一、关于参数的选取及解释评价在油水层的解释评价的方法运用过程中,可以先提取出相应显示状况的平均数据,对比平均数据去做单体的技术检查,并且将出现异常的情况与平均数据做出比较,按照一定比值去分析问题所在之处,然后,再利用相应的设备去排除一定部分幅度较低但是无法排除的非产油层。
但这种设备的值数达到一定幅度或者高度时,不能从整体上反映数据,只能说明某层中的某类化合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对于其他部分,例如储集层中流体特征的判断却是难以分辨。
这就需要再次去分析各种组成部分的具体含量与比值,例如碳原子的四价与碳原子的一价的比值参数较高时,就可以断定其中烃类物质的含量较高,如此分析决定下一步的决策。
同时在这个工程中也可以引用3H法,其原理也是分析各类物质含量的比值,并且利用各种湿度、温度来对特定物质成分的特征去设计出相应的解释版图[1]。
这种方法因为可以比较具体地分析出相应的物质,并且确定其较为精准的物质质量含量,因此,就可以排除一部分因其本身特征而较难处理的物质,如类似于非产油层等。
但是,这些方法依然无法充分地解决产油储集层等方面的含水问题,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用相应可以测得在产油层的各类物质的方法,反映出灌满系数与形体特征的含水量,并且要将其他的物质做出一定的隔离,利用其他物质本身的特性,例如不受高温性、不受湿度性,先把其他物质放在一种容器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烃类是不受高温的,但是大多数的隔离方式是利用高温来分隔,所以,高温分隔法不实际且难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弱油气显示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随着勘探领域的拓展、超深井的钻探、新型钻井工艺PDC钻头及新型钻井液体系的使用等,造成大量弱油气显示。
各种原因造成的弱油气显示,使测录井“发现难、评价难、现场快速识别难、定量评价难”等矛盾日益突出。
搞清弱油气显示的成因,寻求有效的录井工艺及方法成为必然。
本文从弱显示油气层的录井响应特征和分布规律出发,针对弱油气显示各种类型,总结了地化、核磁、定量荧光录井在弱显示录井识别及评价中的应用,对提高今后现场录井资料的油层发现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录井方法;油气显示;解释评价;分布规律
1 弱油气显示特征
①地质录井呈弱显示特征:岩屑、岩心、壁心荧光级别低,油气层识别难;
②气测显示弱,产层与非产层难以识别与评价;③低电阻率、低孔低渗、水淹等,造成测进解释产层与非产层、储层与非储层难以评价。
2 弱油气显示成因
①低孔渗造成的弱显示。
低孔低渗油气层进入井筒油气少,造成岩屑、气测录井显示弱、测井解释级别低;②薄互层、细岩性造成的弱显示。
油气层电阻率低,测井识别难;油层与水层电阻率相差小,测井评价时油、水层界线难划分;
③深层造成的弱显示。
深层油气层往往物性差、油质轻、上返井段长、岩样烃类损失大,常规地质及气测均显示差,现场油气层识别难;④原油性质造成的弱显示。
一般地,轻质油常规地质录井弱显示;重质、稠油气测显示弱;⑤其它成因造成的弱显示。
钻井工艺如PDC钻头、钻井液体系、过平衡钻进等造成地质及气测录井油气显示弱;油层水淹使油气层烃类尤其轻烃损失大,地质、气测显示弱。
3 弱油气显示录井评价方法
弱油气显示给测、录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通过地化、核磁、定量荧光录井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弱油气显示的发现。
3.1 弱油气显示地化录井评价技术
岩石热解参数S0、S1、S2及Tg分别是岩石中气态烃、液态烃、热解烃及总烃的含量,反映了储层含烃丰度及烃组分情况,可以看作样品的“含烃指标”,该指标越大则储层产油可能性越大;“失重百分比”是单位重量岩石中流体含量,是样品的“含水指标”,该指标可判断储层是否含水。
热蒸发烃色谱是储层中可动烃更细腻的描绘,它直接分析出可动烃单碳峰含量,相当于油气层烃类的“指纹”。
通过地参数及图谱,针对各种类型弱油气显示地化录井参数响应特征,寻找规律,
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价弱油气显示。
3.1.1 低阻弱显示地化录井评价方法
低阻弱油气显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围岩地层的电阻率;二是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正常地层的电阻率;三是油气层的电阻率虽然高于邻近水层和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但比通常所说的油气层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比值小于3倍。
低阻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单纯利用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
3.1.2 低孔低渗弱显示地化录井评价技术
低孔低渗油气层由于储层物性差,导致钻井过程中进入井筒中的烴类含量少,常常造成气测录井油气显示弱,加上部份轻质油气层,常规地质录井油气显示也不明显。
使得现场快速识别和评价油气层难度增大,有时更容易漏掉油气层的发现。
地化录井通过岩屑、岩心、井壁取心等样品分析,获取烃含量及烃组分定量数据,与区域邻井地化参数对比,达到准确识别和评价低孔低渗弱显示层目的,尤其对低孔低渗轻质油气层,更能体现其优势。
3.1.3 轻质油或重质、稠油弱显示地化录井评价技术
轻质油层岩石常常为岩石本色或肉眼观察颜色浅,重质、稠油油层则造成气测弱油气显示,有时也影响测井解释。
地化录井通过定量检测样品烃含量及组分,利用轻质油或重质、稠油层地化响应参数及图谱,能够有效识别和评价因油质过轻或过稠造成的弱显示。
3.2 弱油气显示核磁录井评价技术
弱油气显示核磁评价方法:利用T2谱图中的可动油峰来评价储层的含油状况(标准见表1)。
3.3 弱油气显示定量荧光录井评价技术
定量荧光能够定量检测样品中含油级别、原油荧光波长,据此对储层进行解释,并判断原油性质;弱油气显示无非是油气显示级别低,定量荧光录井能够定量检测样品中原油含量,通过调整解释界线实现弱显示油气水层解释。
4 结论
①弱油气显示在许多油田广泛分布,具体表现多种多样,其成因可以是单一成因也可以是复合成因;②岩样核磁能够较好地评价束缚流体与可动流体;地化能够定量检测烃类含量、定性判别原油性质;定量荧光分析能够定量检测原油性质、含油浓度。
对深层、低孔渗、轻质油、薄层细岩性弱显示,三种方法相结合能够较好地评价。
参考文献:
[1]毕剑辉.弱显示油气层录井评价方法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