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二)D卷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共4套)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共4套)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学校班级姓名小小的提醒:书写端正,字迹清楚,注意卷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一、填空题:(18分)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碰到镜面会发生,反射光也是沿传播的。
2.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
科学技术上统一用作力的单位。
3.利用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利用镜来取得的。
4.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工具。
它是利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6.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7.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二、判断题:(20分)1.用多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上,这一点的温度不会变化。
()2.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地球重力作用的缘故。
( )3.我国的沙尘暴多发生在南方。
()4.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5.在阳光下,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里,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
()6.同一物体的运动形式由滚动改为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会增大。
()7.我们绝不能用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
()8.生物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一种生物的灭绝其他生物均会受到影响。
()9.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内外涂成银色吸热的效果最好。
()10.潜望镜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
()三、选择题:(30分)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B、阴暗明亮C、干燥明亮2.台灯的灯罩里面是白色的,这是为了。
A、美观B、有利于光的反射C、有利于光的直射3.嘉兴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B、盆地C、平原4.自行车上采用的减小摩擦力的措施有。
A、用橡皮刹车片B、轮胎上做花纹C采用滚珠轴承5.白色、黑色、蓝色三个大小、形状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升得最快的是。
A、白色纸筒B、黑色纸筒C、蓝色纸筒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教科版2021---2022学年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教科版小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1分,20分)1.在食物链“草→虫一蛙→蛇→”中 是生产者。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 的需求,蚯蚓喜欢 的环境。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 进行选择。
4.生物之间像网状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5.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 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6.光传播的速度是 。
7.影子产生的条件有 、 、 。
8.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就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
9.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 、 三部分。
10.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11.摩擦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摩擦表面越 ,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方式。
二、选项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出现在( )。
A.早晨B.中午C.傍晚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B.浑天仪C.沙漏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B.太阳的东升西落C.月亮的转动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
A.一季度B.一个月C.一周5.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
A.上午B.下午C.夜晚6.下列光源中是冷光源的是( )。
A.太阳B.星星C.灯光D.萤火虫 7. 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观B.有利于光的反射C.干净. 8.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 )A.不变B.大于5米C.小于5米9.通过光的(),我们看到了书上精美的插图。
A.照射B.反射C.折射10.同样的物体,在阳光下()放置,升温快。
A.水平B.直立C.垂直于阳光三、判断题(对的画“ √ ”,错的画“ ×”,每题2分,共20分)1.太阳能比保炭能源洁净()2.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卵石和细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__________,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2、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__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________。
3、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是________。
萧山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
4、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5、水受热时体积__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____,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
6、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7、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观干净B.有利于光的反射C.减少光的反射2、以下没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汽车后视镜 B.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C.放大镜3、海滩上和河边的岩石大都是()。
A.有棱角的B.方形的C.椭圆形的4、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的物体的反光能力()。
A.强B.弱C.一样5、每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相同6、下列关于物体热胀冷缩说法正确的是()。
A.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又鼓起来了,是利用了水的热胀冷缩原理B.水在4摄氏度以下也会热胀冷缩C.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D.夏天自行车轮胎不能在阳光下暴晒,是为了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爆胎7、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卷 (一)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关系为()。
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C.树→蝉→螳螂→黄雀2 . 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常温下,一组放在冰箱内,保持低温,同时都加适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B.温度C.水3 . 芭蕉生长在热带地区,叶子宽大,这说明植物的生长要()。
A.影响环境B.依赖环境C.互相作用4 . 下列食物的营养成分中,能用碘酒鉴别的是()。
A.淀粉B.维生素C.脂肪5 . 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B.被吃与吃C.相互竞争D.互惠互利6 .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
A.肉食动物B.微生物C.绿色植物7 . 根据科学预测,21世纪末,地球上的各种大型生物将会大大减少,造成生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B.天敌太多C.病毒产生D.人类破坏8 . 小明设计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它条件都相同,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暗箱中。
请问:小明是在研究哪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B.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C.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9 . 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春天,农民在作物播种前要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主要作用是()A.保温B.保湿C.透气10 . 如果我们不小心将蚕豆的胚损伤,那么这粒蚕豆种子()A.不能发芽了B.还能正常发芽C.能发芽,但发芽的速度很慢D.无法确定是否能发芽11 . 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条件不变。
A.光照和水B.光照和温度C.水和温度12 . 骆驼适应在()生活。
A.沙漠B.湿地C.草原13 . 生物学家呼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但有实验证明许多野生动物携带有致病生物,你觉得应该()A.对带菌生物捕杀B.坚决彻底杀死,并且全部检疫C.给动物界施用抗生素D.不任意杀戮,不密切接触14 . 不同动物对环境有()。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一、选择题1.播到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A. 种子不完整B. 土壤太干燥C. 以上都可能2.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 阳光B. 温度C. 水D. 空气3.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 阳光充足B. 高温干燥C. 阴暗潮湿4.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少量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A. 是科学的B. 是不科学的C. 无法判断5.在做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两颗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一样的容器里B. 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适量的水分C. 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6.菜场上有的绿豆芽发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空气B. 缺少阳光C. 浇水太多7.“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 小草B. 蚜虫C. 瓢虫8.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 高粱→蝗虫→青蛙→蛇B. 蝗虫→高粱→青蛙→蛇C. 高粱→青蛙→蝗虫→蛇9.假定在一个由草、鹿、狼组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A. 迅速上升B. 上升后下降C. 保持相对稳定10.农田、苗圃里的植物,株与株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为了获得合适的()。
A. 温度B. 水分C. 光照11.设计并制作的小生态瓶要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
A. 开放、透明B. 生物种类和数量配比合理C. 置于较弱的散射光下1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应()。
A. 先放动物B. 先放植物C. 一起放动物和植物13.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
A. 越多越好B. 越少越好C. 适度放养14.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 卧龙自然保护区C.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5.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荒山,主要原因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II )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生态瓶。
(1)和B瓶相比较,A瓶中缺少了()。
A . 植物B . 动物C . 生物(2)图中的生态瓶模拟了()生态系统。
A . 池塘B . 海洋C . 草原(3)在制作生态瓶时,下面做法合适的是()。
A . 瓶子里的动物越多越好B . 瓶子里的植物越多越好C . 瓶子里的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2. (2分)在实验时,要在盒内垫纸巾。
关于纸巾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 防止种子滚动B . 使种子获得适量的水分C . 保温的作用3. (2分)下面几种动物,能生活在水里的是()。
A . 骆驼B . 蚯蚓C . 螃蟹4. (2分)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发生变化。
A . 一个B . 二个C . 三个5. (2分)设计对比实验时,往往只能改变()条件,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A . 一个B . 两个C . 三个6. (2分)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的绿豆芽的特点是()。
A . 茎粗,叶子深绿且大B . 茎细,叶子浅绿且细小C . 茎粗,叶子细小7. (2分)植物的根具有()生长的特性。
A . 向水B . 向光C . 背地8. (2分)“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 . 小草B . 蚜虫C . 瓢虫D . 小鸟9. (2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 . 广东红树林保护区B .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C .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10. (2分)我们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的地方。
A . 阴暗B . 有阳光C . 阴暗、有阳光都行11. (2分)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它们是()。
A .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B . 相互没有影响C . 生物会影响非生物,非生物不会影响生物12. (2分)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2、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________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
3、一年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引起的。
4、人类发明了________,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5、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6、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
8、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测得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65次,但我需要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可以()。
A.加长摆线B.缩短摆线C.加大摆幅2、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
A.与岩石接近B.与岩石完全一样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A.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B.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短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4、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5、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 B.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钥匙用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D.理发剪刀是费力杠杆6、小明的爸爸个子很高,他的个子也很高,这是( ) 。
A.遗传B.变异C.自然现象7、感冒输水时是()滴注。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8、摩擦生热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是()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 (II )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一)(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我们给种子编号的主要原因是()。
A . 利于回收B . 防止丢失C . 容易区别不同种子的情况2. (2分)播到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A . 种子不完整B . 土壤太干燥C . 以上都有可能3. (2分)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爬上了()。
A . 湿润的一端B . 干燥的一端C . 没有爬动4. (2分)把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放在常温下,一组放在冰箱内,保持低温,同时都加适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 . 光B . 温度C . 水5. (2分)在设计实验时,不能作为一组对比实验的是()。
A . 干燥湿润B . 有光湿润C . 有空气无空气6. (2分)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A . 空气B . 降水量C . 温度7. (2分)下列食物链没有问题的是()。
A . 落叶→蚯蚓B . 草→山羊→狼C . 毛虫→小鸟→鹰8. (2分)“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 . 小草B . 蚜虫C . 瓢虫D . 小鸟9. (2分)选择题。
(1)()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A . 沙尘暴B . 下雪C . 阴天(2)人类过度捕杀百灵鸟会导致()。
A . 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B . 粮食增产C . 蝗虫增多(3)据报道,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是加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卷(一)生物与环境(二)
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
1. (2分)仙人掌的针状刺是变态叶,这种变化主要适应生存环境中()。
A . 温度太低
B . 缺少水分
C . 缺少无机盐
D . 缺少光照
2. (2分)要想让生态瓶中的动物获得更充足的氧气,我们可以()。
A . 减少水量
B . 适量增加植物的数量
C . 适量增加动物的数量
3. (2分)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条件不变。
A . 光照、水
B . 光照、温度
C . 水、温度
4. (2分)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A . 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B . 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C . 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5. (2分)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B . 吃与被吃的关系
C . 相互竞争的关系
6. (2分)选择题。
(1)()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A . 沙尘暴
B . 下雪
C . 阴天
(2)人类过度捕杀百灵鸟会导致()。
A . 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
B . 粮食增产
C . 蝗虫增多
(3)据报道,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是加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A . 自然灾害
B . 天敌过多
C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一些珍稀的动物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
A . 进行人工饲养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使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
C . 消灭它们的天敌
(5)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消失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 . 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 . 森林中的野生动物过多
(6)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A . 人为因素
B . 自然因素
C .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7)下列保护野生动物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将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放到动物园里养殖
B . 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
C . 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
7. (6分)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 . 动物之间的协作关系
B . 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 . 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关系为()。
A . 蝉→螳螂→黄雀
B . 黄雀→螳螂→蝉
C . 树→蝉→螳螂→黄雀
(3)这条食物链中共有()个消费者。
A . 1
B . 2
C . 3
8. (2分)据介绍,蚯蚓具有超强的“吃”污泥能力,一条蚯每天可处理0.3克的造纸污泥,只要养殖3.3亿条蚯蚓就可以每天处理100吨的造纸污泥。
此外,蚯蚓还可以处理酒厂、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和废水。
蚯蚓处理垃圾的能力可谓前途无量,如果让你帮蚯蚓选择,下面的“垃圾”中,()适合它。
A . 埋在地下的城市垃圾
B . 干燥处理后堆在地面的食物垃圾
C . 可供回收的纸张、塑料垃圾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9. (2分)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不同。
()
10. (2分)“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
11. (2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2. (2分)对比实验中至少要有一个条件不同。
13. (2分)蚯蚓对环境中的光线变化有明显的反应。
14. (2分)生态瓶中的动物、植物越多越好。
()
15. (2分)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随风飘飞,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三、探究题 (共2题;共5分)
16. (2分)如图,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干燥的泥土和湿润的泥土。
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蚯蚓的位置。
(1)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蚯蚓的生存是否需要()。
A . 水分
B . 土壤
C . 光
(2)5分钟后,大多数的蚯蚓将会在()。
A . 干燥的泥土中
B . 原地不动
C . 湿润的泥土中
(3)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 . 所有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
B . 动物会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
C . 动物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
(4)这个实验是如何提高实验准确性的?(写出两种)
17. (3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研究问题: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充足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我的猜想:________
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
不改变的条件:________
实验图示:
研究结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6-5、
6-6、
6-7、
7-1、
7-2、
7-3、
8-1、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三、探究题 (共2题;共5分) 16-1、
16-2、
16-3、
16-4、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