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21 常 用 方法 。食 用 菌 到 了 出菇 中后 期 ,大 量 的 .
养 分基 本 消耗 。 为 了增 强 出菇 后劲 ,必 须适 当追 施 肥 料 ,可提 高产 量 。
是 菇棚( 内病 虫害 严重 时不 喷 。 房)
2 . 浸 泡法 。主要 用 于袋栽 的 食用 菌 。在采 收 完 .2 2
,
过滤 ,用 其浸 出液 喷施 ,可 预防食 用菌 发红 。
21 化 肥 。 用 0 1 ~02 .. 7 .% .%的 尿 素 液 ,每 隔 2~ 3d喷 1次 ,02 . %的磷 酸 二 氢 钾 溶液 喷 施 ,可 使 菇 二 体肥 厚 ,能增 产 I% ~2 %。 5 0 218 淘 米 水 。取淘 米液 10 g .. 0 ,澄 清 后取 上面 的 k 清 液 加 葡 萄糖 l , 于 采 菇 后 3~4d开 始 喷 施 ,
211 味精 。用味精 4 食糖 1 g ..0 0 ,兑水 10 g k 0 k, 幼 菇期喷 施 ,增产 效 果明显 。
211 酵母 粉 。5 g 中加 入纯 酵母 粉 3 ,搅 ..I 0k 水 5g
技
匀 后喷施 。可 提前 出菇 ,增 加产 量 。
211 生 石 灰 。 出菇 后 期 , 覆 土 层 酸 碱 度 下 降 。 . 2 .
种 可 增产 2 % ~3 %,如 与 1 0 0 %蔗 糖 液 、05 .%尿 素 液 、O4 .%磷酸 二氢钾 液 、0 %硫 酸镁 液 混 合使 用 , . 2
效 果 更好 。
2 土 法 增 产 法
现 时为 宜 。喷 施 时应 注意 喷 头 不要 正 对 着 子 实体 ,
同 时还 要 注意 “四不 喷 ” 一 是幼 小 菇 蕾 不喷 , 以 : 免其 “ 死” 肿 :二 是 刚采 过 菇或 有 菇 体 处 不 喷 , 以 免 引起细 菌性 病 害 ;三是 空气 湿度 过大 时 不喷 ; 四
食用菌如何增产 食用菌增产妙招.doc

食用菌如何增产食用菌增产妙招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冬季气温低,降水量偏少,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缓慢。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食用菌高产量,把握住畅销时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成为广大菇农共同心愿。
那么食用菌如何增产呢?下面农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食用菌增产妙招。
食用菌如何增产1、调控温度与湿度。
冬季提高棚温,调控湿度是关键。
可以采用“双膜双苫”增加棚顶覆盖物厚度,或在大棚内增加小拱棚等方法增温。
也可以通过在棚内周边或菌墙边缘挖设储水沟等途径调湿。
但要注意用火炉加温时,一定要架设烟囱将二氧化碳排出棚外。
2、喷水和追肥。
首先,根据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喷水次数,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因为喷水过勤、过多,使萌发的菌丝遭受冻害。
在子实体幼菇阶段,对食用菌进行直喷,可收到抗杂、防病、高产、优质的效果。
其次,结合喷水进行追肥,将粪水烧沸,过滤后浇施,浓度一般为20%。
3、注意通风。
在自然条件下,菇棚应该保持每天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打开通风孔或门窗,最大程度地缩小棚内温差。
如果天暖无风、室外温度在8℃以上时,最好将南北窗打开,让空气对流。
如果室外最高温度低于5℃时,应该暂停通风。
4、松土清除老根。
松土时,注意在不将粗土周围包裹菌丝剥离的前提下,清除菇床老根和死菇,重新铺平粗土和细土。
5、调控光照。
调控光照的措施是打开通气孔以及进出口、开灯照明等。
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食用菌增产妙招培养料是关键所在,如使用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剂可使食用菌培养料两三天内温度迅速升至60-70℃(启动温度在15℃以上)。
一般能使食用菌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可使双孢菇培养料发酵时间缩短10天以上,提前一周到十天出菇。
平菇、草菇、鸡腿菇等培养料发酵周期缩短3-4天。
大大减少翻倒次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等经济成本。
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剂发酵食用菌培养料,有益功能微生物呈几何级数大量和快速繁殖(24小时能达272个),产生高温高热,可快速杀死大多数危害食用菌的害虫、虫卵及杂菌;功能微生物繁殖过程中形成有益微生物“优势菌群”,形成以“菌”(有益菌)制(抑制)“菌”(有害菌)的生态保护屏障机制;并能大量分泌酶、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多方面综合抑制杂菌生长繁殖;大大减少了化学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全面提高了食用菌的口感、风味、外观等品质,提高产品品级。
食用菌提质增产五法

③ 夏季高温时 ,不宜采用含糖
量 高及 高蛋 白类 作 追 肥 , 以免 病 虫 害滋生。
⑤ 豆芽菠菜滤液 。 将
豆芽、 菜, 净、 碎 , 菠 洗 剪 放 在 高 速 捣 浆 机 中 . 入 加
2 o毫 克+ 10千 克 。 子 实 体 现 o 水 0 在 蕾 时 ,喷施 能加 快 菌 丝 生 长 ,转 潮
适 当加 人 磷 酸 盐 ( 酸 二 氢 钾 、 磷 过 磷 酸 钙 ) 硫 酸 盐 ( 酸 镁 、 酸 钙 ) 、 硫 硫 、
维 生 素 B 等 ,有 明 显 的增 产效 果 。 。 在 菌 丝 生 长 后 期 用 0 1 02毫 克 / .~ . 升 三 十 烷 醇 喷 于 培 养 料 面 上 畜 0分
钟 , 过 滤 后 对 l ~ 0倍 水 喷 洒 。 02 随 后用清水喷 1 。 次 2 .追 施 农 用 化 肥 及 化 学 药 剂 。
② 大 豆 浆 。 新 鲜 黄 用
豆 05一 . l千 克 浸 泡 后 磨 成 浆 ,滤 渣 取 汁 对 水 5 O 千 克 喷 施 , 豆腐 水 稀 释 或 后 喷雾 , 增 产 显 著 。 均
⑦ 尿 素 10克 + 化 水 20千 0 磁 0
克+ 酸二氢钾 4 磷 0克+ 木 灰 3千 草
克 ( 化 水浸提 ) 磁 +EM 原 露 5 0克 + 糖 1 0克 + 霉 灵 2 0克 ,在 第 二 0 净 0
⑨ 碎菇煮沸液 。 把菇根 、 碎菇 煮
沸 1 钟 , 液 用 水 稀 释 . 合 喷 0分 取 结
3倍 。 纯酵母粉 3 5克 , 匀 后 喷 施 。 搅
克 , 菇后喷施。 采 ( 碳 酸 铵 1千 克 + 水 10 千 0
克 , 完 一 潮 即 喷 1 , 平 方 米 用 采 次 每 O5千 克 。 .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的食材,在现代饮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高效栽培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质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环境调控技术1.温度调控:食用菌对温度要求较高,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为宜。
对不同的食用菌种类,控制合适的温度是提高菌体生长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节温室、大棚等栽培环境,利用复杂的控温设备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2.湿度调控:食用菌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保持合适的湿度对菌体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菌床培养时,保持湿度在70%左右是最理想的。
可以通过喷水、雾化器等设备来调节湿度,也可以通过控制通风量来保持湿度的稳定。
3.光照调控:食用菌对光照要求不高,大部分食用菌在暗处生长更好。
因此,在栽培中,应尽量避免光照过强的环境。
可以选择光照较弱的室内栽培或者选择树荫下的地方进行栽培。
二、床料选择与预处理技术1.床料选择:床料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食用菌有不同的床料要求,一般来说,玉米秸秆、稻草等含有丰富纤维的床料适合栽培多种食用菌。
在选择床料时要注意是否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2.床料预处理:为了提高床料的适宜性,可以对床料进行一些预处理。
如浸泡、煮沸、蒸汽消毒等方法,可以杀灭床料中的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提高床料的质量和菌体的生长环境。
三、接种技术1.孢子接种:将食用菌的孢子直接接种在床料上,让其发芽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难以扦插的食用菌。
在接种时要求接种量均匀,避免结团和浓度差异。
2.扦插接种:将食用菌已经发芽的菌丝体插入到床料中,促使其扩散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可以使菌丝快速繁殖,提高产量。
扦插接种时要注意插入的深度和均匀分布。
四、管理与养护技术1.通风管理: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合适的通风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技术方法

如何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技术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食用菌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许多种植者面临着提高产量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术方法,以帮助种植者提高食用菌产量。
一、优选菌种选择合适的菌种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关键。
常见的食用菌包括香菇、姬松茸、鸡腿菇等。
要根据不同的菌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菌种。
同时,要了解菌种的生长环境要求和产量潜力,以便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
二、合理的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的生长基质,对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培养基配方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菌丝生长和营养物质吸收。
根据不同菌种对养分的需求,可以调整培养基的配方。
通常,培养基由木屑、麦麸等有机物和矿质组成,可以添加发酵废弃物等辅助物质,提高产量。
三、良好的栽培环境控制食用菌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要根据不同菌种的生长习性,合理调整栽培环境。
通常,食用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0%。
为了确保充足的光照,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或天然光线进行补光。
此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病原菌的生长。
四、科学的菌种接种方式菌种接种是食用菌种植的关键步骤。
通常有两种接种方式:直埋法和混料法。
直埋法是将菌种埋藏到培养基中,然后覆盖一定厚度的保护物质。
混料法是将菌种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后进行接种。
选择适合的接种方式,并注意接种的时间和接种量,可以提高食用菌的菌丝扩散速度和生长速度,从而增加产量。
五、科学的菌包管理菌包的管理对于提高食用菌产量至关重要。
要保持菌包的湿度、温度和通气条件。
通常,菌包需要进行适度的水分补充,避免过干或过湿。
温度方面,若温度偏低,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
同时,定期检查菌包的状况,及时调整水分和通气条件,防止病菌的侵入。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菌产量的重要因素。
要定期巡视种植区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类别,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为了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许多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也相继出现。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并讨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一、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近年来食用菌栽培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
相比传统的土壤培养方式,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感染的风险,还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无土栽培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是特制的菌袋来培养食用菌,其中添加了适宜的培养基和营养物质,以保证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光合作用控制技术光合作用控制技术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调整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波长等参数,可以使食用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得到有效控制。
这项技术在大棚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合理的光照管理,不仅可以增加食用菌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其口感和风味。
三、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现代食用菌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无菌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的侵入,保证食用菌的纯度和品质。
在无菌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灭菌、消毒和无菌环境的创建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阻止病原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传播,保护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借助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食用菌的基因进行改造,以增加其抗病性、耐逆性和产量等特性。
通过插入特定基因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可以使食用菌在病害侵染和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生长,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的出现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无土栽培技术、光合作用控制技术、无菌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都为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用菌栽培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和创新,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材选择。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是一种利用秸秆作为基料来进行食用菌的栽培生产的技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而食用菌的生产也因为其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本文将介绍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及其优势。
一、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1.基料处理:首先需要对秸秆进行处理,去除秸秆中的杂质并进行切碎,使其成为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基质。
处理后的秸秆需要进行消毒,以防止其带入有害微生物。
2.接种:接种是指在基料中加入食用菌种子,通过培养食用菌菌丝来控制食用菌的生长。
一般在接种后需要进行蘑菇菌丝发酵25-30天左右。
3. 温湿度控制:食用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一般在温度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生长最适宜。
需要根据食用菌的种类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调节。
4. 通风控制:通风是为了保持基料内部的氧气供应,并能带走过多的二氧化碳,以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优势1.综合利用:通过将秸秆作为基料进行食用菌的栽培,实现了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目的。
2. 土壤改良:通过食用菌的生产,食用菌的废渣可以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
3.环保节能: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基于秸秆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可以实现节能环保。
不需要开垦新的土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4.产值高: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食用菌的产值,同时减少了成本,使得食用菌的生产更加经济。
三、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食用菌正是这样一种绿色有机食品。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生产技术结合了农业生产的"三废"处理,谁能有效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生态风险。
提高食用菌产量十法

发菌 。 养期 间要经 常换 气 , 保 证正 常温湿 度 。 培 以
l .科 学 用 药 要 经 常 检 查 菌 筒 , 现 霉 菌 污 0 发
染要 及时 在 污染 处 注 射 l 的克 霉 灵 , 可 杀 死霉 % 既
菌 又 不 会 影 响 菌 丝 生 长 ? 污 染 面 积 较 大 时 , 在 污 当 可
蘑 菇 白嫩 , 柄 粗 壮 , 增 产 8 一l% 。 菇 可 % 5 203 . . % 0 5 的 盐 水 在 5 .% 0千 克 清 水 中 加 入 l0克 ~2 0克 食 盐 , 拌 溶 解 后 喷 施 , 使 菇 色 5 0 搅 可 洁 白 , 柄 粗 壮 , 增 产 1 % 一l% 。 菇 能 2 7 3 0 0 % 一0 0 % 的 酵 母 粉 . .2 .5 在 5 0千 克 水 中
施后 要 注意 防治蚂 蚁 。 7 l0 3 8 0 甘 肃 省 临 夏 县 科 协 朱 敬 忠
础 。 类 菌 种 适 宜温 度 和 对 环 境 的 要求 不 尽 相 同 , 各 应 根 据 当 地 的 气 候 条 件 和 栽 培 的 季 节 来 选 择 最 适 宜 的菌种 。 种 时要 仔 细 检查 , 菌 种瓶 是 否破 碎 , 接 看
萝 套 t 套
8 .迅 速 接 种 接 种 时 , 须 保 证 接 种 场 所 、 必 工 具 和 接 种 人 员 的 清 洁 卫 生 , 防 污 染 。 种 穴 内 应 塞 以 接
满 菌 种 。 胶 布 时 , 将 接 种 穴 周 围 散 落 的菌 种 碎 块 贴 应
扔掉 , 防污 染 。 以
维普资讯
一
量
提 高 罔
口 曩钦涛
凡 以 杂 木 屑 和 农 作 物 秸 秆 等 原 料 栽 培 的 食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果蔬菜
1药物增产法
1.1常用药物。
①喷施宝:每支5ml加水
50kg,能使出菇整齐均匀,菇体变厚。
也
可使用叶面宝,用法与喷施宝相同。
②高
产灵:每袋125g加水80kg,能使出菇提
前、出菇多,菇体厚大结实。
③丰产素:
每瓶100ml,加水200kg,能使出菇提前、
出菇多。
④萘乙酸:每袋5g加水60kg,
能使出菇整齐,促使菇体成熟。
⑤超级三
十烷醇:每瓶5ml加水30kg,能使出菇
提前、菇体肥大。
⑥稀土:每袋10g加水
100kg,能使出菇提前、整齐,成活率高。
⑦新蘑菇2号健壮素:每袋90g加水50kg,
能使出菇多,菇体变白、肥大。
⑧菇丰
素-2型:每袋50g加水20kg,能提高幼
菇成活率,使菇体肥大,延长采摘期。
⑨
恩肥:每瓶10ml加水10kg,能使出菇提
前,提高幼菇成活率,使菇体增大增厚。
⑩菇宝:每袋7g加水15kg,能使出菇提
前、整齐,批次明显,菇体增大增厚。
1.2使用方法及效果
1.2.1使用方法。
出菇前浸泡、浇灌、喷洒。
出菇后待菌盖完全分化成形后轻喷细雾,以后随菇体长大而加大用量。
使用量为每潮菇每平方米2~4kg。
1.2.2使用效果。
前5种可增产15%~20%,后5种可增产20%~30%,如与1%蔗糖液、0.5%尿素液、0.4%磷酸二氢钾液、0.2%硫酸镁液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2土法增产法
2.1常用方法。
食用菌到了出菇中后期,大量的养分基本消耗。
为了增强出菇后劲,必须适当追施肥料,可提高产量。
2.1.1废蘑菇。
将蘑菇采收加工切下的菇脚和碎菇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1.5kg,煮沸15min,取滤汁加水10~15kg,喷施菇盘或菌袋上,在出菇高峰时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2.1.2黄豆。
取黄豆1kg,放入水中浸泡后磨成豆浆,滤去杂质,加凉开水50kg搅拌均匀后喷施,可使蘑菇白而粗壮,能增产10%~15%。
2.1.3食盐。
取食盐1kg,加凉开水150kg,在出菇高峰期喷施可使菇体洁白。
2.1.4牛粪尿。
取新鲜的牛粪尿煮沸到泡沫消失,加凉开水7~8倍稀释,每隔2~3d喷1次,以喷湿盘袋为宜,如有子菇喷后用清水喷1次,能促进子菇生长。
2.1.5鸡粪。
将5kg鸡粪加水20kg煮沸取汁,再加水100kg进行喷雾,可提高菇产量。
2.1.6草木灰。
用草木灰2.5kg加水25kg浸泡后过滤,用其浸出液喷施,可预防食用菌发红。
2.1.7化肥。
用0.1%~0.2%的尿素液,每隔2~ 3d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可使菇体肥厚,能增产15%~20%。
2.1.8淘米水。
取淘米液100kg,澄清后取上面的清液加葡萄糖1kg,于采菇后3~4d开始喷施,可明显增加产量。
2.1.9胡萝卜。
将10kg胡萝卜切碎加水15kg煮沸15min,过滤取汁加水40倍喷施,可提高菇产量10%~15%。
2.1.10味精。
用味精40g、食糖1kg,兑水100kg,幼菇期喷施,增产效果明显。
2.1.11酵母粉。
50kg水中加入纯酵母粉35g,搅匀后喷施。
可提前出菇,增加产量。
2.1.12生石灰。
出菇后期,覆土层酸碱度下降。
用生石灰1kg+水100kg,搅拌取澄清液喷洒,6 ~7d重复1次。
2.2添加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添加营养液。
但是,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喷施、浸泡和灌穴3种方法。
2.2.1喷施法。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
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一是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二是刚采过菇或有菇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是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四是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
2.2.2浸泡法。
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
在采收完一二茬菇后,若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至其恢复到接近原种。
2.2.3灌穴法。
主要在菌床上使用。
当菌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是:将菌床按10cm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漫灌配制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覆土。
常用的营养液浓度为: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
添加营养液要注意环境变化,当气温达到20℃以上时,菌丝难以形成优质的子实体,除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外,可不添加营养液。
3其它增产法
3.1搔菌法。
当菌丝长满料面时,用干净的竹扫帚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的徒长菌丝和老菌丝。
露出新的菌丝后,喷水、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d左右即可现蕾出菇,一般可增产
食用菌实用增产技术
14··
瓜果蔬菜提供一定养分,并能抑制杂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