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菌种分离即是进行食用菌菌丝纯化的过程,它是制种工作的重要环节,通俗地讲就是把食用菌菌丝从自然中单独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从而获得纯食用菌菌丝的过程。
菌种分离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食用菌的分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三种。
1.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将食用菌的部分组织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其特点:一是属于无性繁殖,能够保持原有菌种的优良特性,是生产中获得纯菌种的常用方法,且简单易行,取材广泛,菌丝萌发快。
二是组织分离操作简便,又不易带入杂菌,容易获得纯菌种。
但对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因其子实体种菌丝极少,如用组织分离培养,则往往不易成功。
1.1子实体分离种菇要选择朵大盖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优良品种。
切去菇体基部,在超净工作台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菌盖与菌柄两次,进行表面消毒。
接种时,只要将种菇撕开,用消毒后的小刀在菌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组织,再用接种针将组织块放入PDA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中间。
置于24℃温度下培养3-5天就可以看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转管扩大即得到菌种。
如香菇、平菇等可以使用此方法。
1.2菌核组织分离茯苓、猪苓、雷丸等食用菌的子实体不易采集。
而常见的是它储藏营养的菌核。
用菌核分离,同样可以获得菌种。
方法是将菌核表面洗净,用酒精消毒,切开菌核,取中间组织一小块,约黄豆大小,接种在PDA培养基斜面上,在24℃下培养,产生菌丝后进行分离纯化。
应注意的是,菌核是储藏器官,大部分是多糖类杂质,只有少量的菌丝,因此挑选的组织块要大一些,如果组织块过小,则不易分离出菌种。
1.3菌索分离法菌索分离常用于蜜环菌分离。
方法是选新鲜的活菌索,用75%酒精棉球将菌索表面消毒后,去掉菌鞘,把白色菌髓部分用无菌剪刀切成小段,接入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4℃下培养,有白色菌丝长出且无污染,即表明分离成功。
菌种繁育—液体菌种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
5. 发菌速度
液体菌种接种后栽培袋的发菌速度明显快于固体菌种,而且生长整齐。产量上和固体菌种没有明显区别,甚至优 于固体菌种。
7. 风险分析
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染菌的发酵罐接入到栽培袋中,损失巨大, 特别是现在国内开始大量使用700升的发酵罐,一次可接24吨干料制作的菌 袋。
空气压缩 → 过滤 ↓
配料 → 装罐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液体种 ↑
试管斜面种 → 三角瓶颗粒种
(二)接种
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至培养温度,在 无菌条件下接种,每瓶接入1.5-2cm2的 斜面菌种一块,让其悬浮于液体培养基 表面且使菌丝朝上,在适温下静置48小 时,待菌丝长至液体培养基中时,置摇 床上进行振荡培养。
采用液体菌种,栽培袋养菌时间仅为15天左右。 采用液体菌种,菌龄短,出菇整齐,比采用固体菌种的上市早。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目录
一、液体菌种设备原理 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优势:
1. 生产成本
固体菌种生产成本高于液体菌种。
2. 生产时间
液体菌种生长时间比固体菌种快。
3. 设备要求
液体菌种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投资。
4. 技术要求
液体菌种需要一定的食用菌以及微生物专业知识,固体菌种技术要求较低, 一般菇农都易掌握。
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① 空气过滤
④ 培养液
② 接种
⑤ 环境
③
溶氧量
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工艺流程:
空气压缩 → 过滤 ↓
配料 → 装罐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培养 → 液体种 ↑
菌种的来源—食用菌菌种的概念与类型(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不能够进行人工栽 培如:大兴安岭泥
碳中的蘑菇
能够进行人工栽培, 如榆黄蘑
3
作物生产技术
二、 菌种的类型
(一)以生产繁殖程序 和使用目的不同可分为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菌种
4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1、母 种 名称:又叫一级菌种、试管菌种、斜面菌种、保藏菌种、再生菌种。 来源:通过分离方法获得的纯菌丝体。 用途:用于生产原种、菌种的保藏和扩繁再生,扩繁不能超过4次。 特点:菌丝弱而少,不可以直接用于栽培。 承装容器:试管或培养皿。
3、栽培菌种 名称:又叫生产菌种、三级菌种、袋装菌种 来源:是由原种扩大培养而成,用于接种栽培袋或直接出菇。 用途:用于栽培生产。 特点:菌丝多而粗状,适应力较强。 承装容器:聚丙烯袋或聚乙烯袋比较多,亦或液体菌种发酵罐。
11
作物生产技术
不能用于再扩大繁殖菌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黑木耳栽培种
杏鲍菇栽培种
5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灵芝母种
菇类母种
母种培养箱内培养
培养皿母种培养基准备
6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培 养 皿 母 种 培 养 基 准 备
7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
2、原 种 名称:又叫二级菌种、瓶装菌种。 来源:通过母种扩大到粗放的一些培养基上培养而来。 用途:原种用于生产栽培种(三级菌种)。 特点:菌丝多而粗状,适应力较强。 承装容器:瓶或袋
8
作物生产技术
木屑菌种
食用菌生产技术
玉米粒菌种
麦粒菌种
塑料袋
玻璃瓶
塑料瓶
9
作物生产技术
食用菌的发酵与菌种培养技术

食用菌的发酵与菌种培养技术食用菌是指能够供人食用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真菌,如蘑菇、平菇、香菇等。
食用菌的发酵过程中,菌种培养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食用菌的发酵与菌种培养技术。
食用菌的发酵是指利用菌丝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代谢,产生有益的物质,如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和产生的营养成分等。
食用菌发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供适宜的养料、湿度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使菌丝体能够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从而达到产生所需产品的目的。
在食用菌发酵过程中,菌种培养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食用菌的菌种培养技术主要包括菌种贮藏、菌种增殖和菌种分离等过程。
首先是菌种贮藏,目的是将菌株保存在适宜的条件下,以便后续的菌种培养和发酵使用。
常用的菌种贮藏方法有鳞片法、石膏板法和液体氮贮藏法等。
其中,液体氮贮藏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够长期保存菌种,并且能够保持菌株的原始特性。
在菌种增殖过程中,首先需要消毒培养基和培养器具,以防止外界杂菌的污染。
然后,将经过贮藏的菌种接种到含有适宜养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在不同食用菌的菌种培养中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菌种增殖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培养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和繁殖。
菌种分离是指将菌丝体从菌种中分离出来,以便后续的纯培养和发酵使用。
菌种分离主要包括传代分离和单孢分离两种方法。
传代分离是将菌种连续传代培养,通过培养基的选择性和稀释性来分离出单菌种。
而单孢分离是将菌种在培养基上稀释到只有一个孢子的浓度,然后将单个孢子分离出来。
菌种分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纯培养的菌种,并消除菌株间的遗传差异。
食用菌的发酵与菌种培养技术在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科学的菌种培养技术,可以选择和定向培育优良的菌株,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还能够控制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等特性。
因此,发酵与菌种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菌种繁育—制种设备(食用菌生产技术课件)

贮藏室
远离污染源 低温(4~8℃) 干燥、通风、遮光 用前要严格消毒杀虫 地面常撒石灰粉
接 种 箱
接种帐
2. 接种室
要求
使用
高2.2~2.5m 缓冲间:
面积7~9m2 2~3m2
6个面平滑 接种间: 两门错开、平拉5~式6m2 顶装紫外灯
清洁→物品放缓冲间→消毒 →移物至接种间→ 喷消毒液 → 10min 后接种→消毒液清洁
3. 超净工作台 使一定工作区达到相对无菌、无尘状态的设备。
颈
种
圈
袋
菌 种 瓶
三、灭菌设备
高 压 锅
外锅:装水 内锅:装物(有壁管)
锅盖
安全阀 排气阀 压力表
常压
四、接种设备
(一)接种环境及器具 接种环境的要求:密闭性好。
1. 接种箱
特点
简易、利移动 对人体低害 效果好、工效低
用法 清洁、放物品 → 消毒
喷雾 熏蒸 紫外灯
紫外灯 操作孔 观察窗
菌种制作设备
目录
一、 原料处理、配制设备 二、 培养基分装设备 三、 灭菌设备 四、 接种设备 五、 菌种培养设备 六、 菌种保藏设备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
一、原料处理、配制设备
切片粉碎两用机 粉碎机
铡草机
拌料机
二、培养基分装设备及器材
装袋机
装瓶机
挖瓶机
聚丙烯、聚乙烯筒膜
菌
双
单
人
人
4. 接种工具 要求:前端为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
环刀针匙来自接种 耙钩镊
铲
液
固
体
体
菌
菌
种
种
接
接
种
种
食用菌菌种制作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生产规程

食用菌菌种制作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生产规程一:生产工艺流程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成品二:生产规程0:母种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试管18mm×180mm.1或20mm×200mm,棉主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
0:原种使用650mL-750ml,耐126℃高温的五色或近五色的玻璃茵种瓶,或850ml耐126℃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稀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塑料菌种瓶,或15cm×28cm耐126℃高温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各类容器部应使用棉塞,棉塞应符合规定;也可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
0:栽培种使用符合原种规定的容器,也可使用≤17cm×35cm耐126℃高溫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
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并符合原种规定。
0:母种常用培养甚及其配方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 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
培养基(综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o.5g,琼脂20g,水1000 mL,pH值自然。
0:生物制剂和天然材料类生物制剂如酵母粉和蛋白胨,天然材料如木屑、棉籽壳、麦麸等,要求新鲜、无虫、无螨、无霉、洁净;枯燥。
0:净化工作台的消毒处理方法先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外表擦拭消毒,然后预净20min.0:培养期的检查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0:培养条件要求不同种类或不同品种应分区培养。
根据培养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温度〔多在室温20℃~24℃〕,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下,通风,避光。
0:灭菌效果的检查方法培养基配制后应在4h内进锅灭菌。
母种培养基灭菌0.11MPa~0.12MPa,30min。
食用菌菌种选择及菌种标准化生产技术

1. 菌种质量鉴定
• 菌种鉴定(6方面):纯度、长势、菌龄、
均匀度、出菇快慢。
• 出菇试验是最可靠、最实际的方法。
• 产量高、品质好→优良菌种。
1. 母种的引进
• 引种要从有实力,信誉度高的科研单位引种。
• 必须做到:
• 一看试管和瓶上是否贴有标签;
• 二看标签上的菌种名称、菌种代号、接种时间是否
关部门检验的安全合格产品。 • 基本设施:配料、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各环节的设施规模
要配套。冷却室、按种室、培养室和贮存室都要有调温设施。
(二)母种评价筛选与复壮
• • 1.菌种复壮的方法 菌种来源:试管斜面种或采用组织分离的试管斜面种。
•
•
评价筛选与复壮操作:
(1)从斜面种中挑取远离接种点下面的菌丝少许,接种到与试管培养基成分不 同的平板培养基中,每一平板可接3-4块。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天后,观察菌 落形态。
• (4)栽培种生产场地的环境卫生及其他条件符合农业部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3. 对食用菌菌种生产的规定
• 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 禁止无证或者未按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菌种;禁止伪造、 涂改、买卖、租借《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 菌种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生产技 术规程》生产,并建立菌种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时
•
(2)从形态圆形、规整,生长旺盛的菌落周边,在显微镜下应用显微操作器把 菌丝尖端切下(可用无菌小刀切取菌落边缘的菌丝尖端进行分离移植,也可用无 菌毛细管截取菌丝尖端单细胞进行纯种分离),转接到与平板培养基成分不同的
平板上。25℃条件下继续培养,采用相同操作,对菌种进一步挑选、脱毒、复壮。
第三章 食用菌菌种制作

用途
栽培生产
特点 菌丝多而壮、适应性强
生产总过程
子实体 母种
栽培
原种
栽培种
(二)状态不同的菌种
1.固体 菌种
概念 用固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设备、工艺简单 特点 菌龄长而不一 发酵率较低
概念 用液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2.液体 设备、工艺较复杂 菌种 菌龄短而一致 特点 发酵率高 易老化和自溶
三、菌种生产程序
2、气体灭菌法(熏蒸杀菌法)
适用:接种箱、接种室和菇房消毒。 常用药物:40%甲醛溶液、硫磺、菇保一号、 科达气雾消毒盒、克霉灵气雾消毒剂。
第二节 母种制作
一、母种培养基制作
二、菌种分离 三、母种扩繁
一 母种培养基制作
(一)营养液制作(PDA培养基)
1.
准备工作
(1)材料 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 水。 (2)仪器用具及消毒药品 电炉子、铝锅、玻 璃棒、漏斗、纱布、止水夹、漏斗架、切菜小刀、切 板、1000ml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 (18mm×180mm)、试管架、铁丝筐、1.5cm厚的长木 条、标签、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牛 皮纸、皮筋、纱布、恒温培养箱、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接种铲、酒精灯、火柴、记号 笔等。消毒药品包括:75%的酒精棉球、0.25%新洁 尔灭溶液、烟雾消毒王或菇保一号等。
二 菌种分离
(一)概念
菌种分离: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菌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二)关键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无菌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都要注意避免把其 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注意二点: 1.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狭义: 狭义:是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 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 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 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 基质和菌丝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 工培养, 工培养,并供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 菌丝体。 菌丝体。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一、一级菌种的制作流程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三、一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四、菌种分离及纯化 五、出菇试验(鉴定) 六、转管及培养 七、菌种保藏
一、一级菌种制作流程
1.概念 一级菌种是第一次用孢子分离法、 一级菌种是第一次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 法或基内菌丝分离法获得的纯菌丝体及其经过转 管扩大后的菌丝体。 管扩大后的菌丝体。 2.用途及要求 一级菌种是菌种生产的基础, 一级菌种是菌种生产的基础,一级菌种质量 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质量, 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的质量, 对食用菌生产产生根本的影响。 对食用菌生产产生根本的影响。 3、制种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程序: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灭菌 菌种的分离 纯化(提纯) 转管扩大 培养 一级菌种
四、菌种分离及纯化
(一)菌种分离的概念 菌种分离: 菌种分离: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 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菌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通过菌种分离得到的纯菌丝体即为一级菌种。 通过菌种分离得到的纯菌丝体即为一级菌种。 (二)菌种分离的关键——无菌操作 菌种分离的关键——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都要注意避免把 其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其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注意二点: 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注意二点:1.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的概念及分类
概 念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 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原料 来源
天然:天然有机物 合成: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 半合成:? :营养
类
:天然 原料 化: 1.5%~2% 培养基 培养基
2、一级菌种培养基常用配方
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 琼脂 18~23g 水 1000ml PS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 200g 蔗糖 20g 琼脂 18~23g 水 1000ml
二级菌种 (原种)
菌种瓶
固体培 养基
一级菌种
扩制三级菌 纯度高,质量 种 好,无杂菌
三级菌种 罐头瓶、 固体培 (栽培种) 菌种袋 养基
二级菌种
用于栽培
高纯度,高质 量,无杂菌
菌种生产流程
种菇
一级菌种
二级菌种 三级菌种
菌种为何要 经过三级逐 步扩大培养
栽培
三、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孢子或组织分离 一级种培 养基制备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首要条件,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首要条件,菌种性 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 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 制种工作的成败 ,既影响到菌种场的 经济效益与信誉,又间接关系到菇农的利益。 制作菌种并非易事,需要有丰富的技术 经验及企业管理知识。
二、菌种生产类型
食用菌菌种是通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的方式来生产的, 的方式来生产的,在生产上通常把菌种分 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 为一级菌种、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 从孢子分离培养或组织分离 一级菌种 培养获得的纯菌丝体。
组 织 分 离 法
利用子实体产生的成熟 概念 有性孢子分离培养获得 纯菌种的方法 孢 子 分 离 法
粉状
3.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制马铃 薯滤液
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
融化琼脂
滤液沸时加入,融后加余料 1%NaOH或HCl 勿污管口,控制装量 准备灭菌
调节pH值
分装试管
包扎成捆
三、一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一)灭菌与消毒的概念 灭菌: 灭菌 : 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 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 物品表面和内部所有的微生物 , 是一种 彻底的灭菌方法。 彻底的灭菌方法。 消毒: 消毒 : 是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使欲 消毒的物品表面和孔隙内绝大部分微生 物致死,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方法。 物致死,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方法。
菌 种
由一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 二级菌种 菌丝体。
三级菌种
由二级菌种扩大繁殖成的菌丝 体,是直接用于栽培的菌种。
三者之间的关系
菌种类型 制种容器 培养基 菌株来源 用途 要求
一级菌种 (试管种、 母种)
试管
PDA、 PDA、 PSA
种菇(孢 子或菌肉 组织)
扩制二级种 纯度高,质量 好,绝对无杂 菌种保藏 菌
4、菌种场的平面布局
应根据微生物易于在空气中传播及其 传播的特点规划厂房,布设流水线, 传播的特点规划厂房,布设流水线,以使 制种的工艺流程既便于流水作业, 制种的工艺流程既便于流水作业,节约劳 力和投资,又有利于对微生物传播的控制, 力和投资,又有利于对微生物传播的控制, 提高菌种生产的成品率。 提高菌种生产的成品率。下面分别介绍简 易菌种厂和规范化菌种厂的平面布局。 易菌种厂和规范化菌种厂的平面布局。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用于一级菌种培养基灭菌。 高压灭菌 卧式或立式高压灭菌锅:用于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灭菌。
2、常用的消毒方法
0.25%的新洁尔灭,5%的石碳酸,0.25%的多菌灵等。 用量不小于30ml/m3;雾粒越细越好;适时更换药液(防止抗药性)。 药液喷雾
空间消毒 药剂薰蒸 10~20ml的甲醛+5~8g的高锰酸钾/ m3;气雾消毒盒,2~6g/ m3;
(二)制种基本设备及常用物品
1、制种设备
配制培养基设备:切片机、粉碎机、过筛机、 拌料机、装瓶或装袋机 灭菌设备:高压灭菌锅(手提式、立式、卧 式)、常压灭菌灶 接种设备:净化工作台、接种箱、接种室 培养设备:培养箱(电热恒温、恒温恒湿)、 培养室、培养架、空调 菌种保藏设备:电冰箱、贮藏室(二、三级菌种)
1.灭菌设备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2.灭菌要求 121℃ 1.1kg/cm2,121℃ 保持20~30min 保持20~30min 20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3.操作过程 加水 装锅 盖盖 加热 当压力升为 0.5kg/cm2时排放冷空气 0.5kg/cm2时排放冷空气 正式升压 保压 (1.1kg/cm2,121℃,保持20-30min) 停 1.1kg/cm2,121℃,保持20-30min) 20 止加热 自然降压至零 排放余汽 开盖 取出灭菌物品 趁热摆斜面 检验灭菌效果 (32℃空白培养48h)。 32℃空白培养48h)。 空白培养48h
间歇灭菌 常压灭菌
第一次蒸,100℃保持1 h 28-37℃下培养24 h 第二次蒸,100℃,保持1 h 培养24 h 第三次蒸,100℃,保持1 h。不常用的原因:灭菌一锅需要3~4天时间,且冬天需要 保温。
持续灭菌 湿热灭菌
蒸,100℃保持12~14 h(方法:攻头,控中间,保尾)。 普遍采用,特别用于大规模塑料袋制种和塑料栽培筒的灭菌。 注意:常压灭菌锅要设计合理,主要是灭菌彻底与否、燃料费用、周转速度、劳动强度 、污染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组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第二节 一级菌种制作技术 第三节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
第一节 菌种生产类型及生产流程
一、菌种概念 二、菌种生产类型 三、菌种生产流程 四、菌种生产场所及设备
一、菌种概念
广义:是指以保藏、试验、 广义 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 是指以保藏 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 和其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 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 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 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2、基本器具 玻璃器皿 衡量器具 基础设备 3、基本药品
注意事项!
• 配置必要的生产设备。 配置必要的生产设备。 • 生产能力与生产设备配套 • 选用质量合格、价格适宜的玻璃器皿、塑 选用质量合格、价格适宜的玻璃器皿、 料袋、消毒药品等低值易耗品。 料袋、消毒药品等低值易耗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什么叫培养基?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什么叫菌种?菌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菌种为什么要经过三级逐步扩大培养? 4.简述菌种生产的基本过程?
斜面
高压灭菌
接种
培养
筛选 提纯
原始种
中试后确 定一级种
保存
一级种转管、扩大
二级种培 养基制备
菌种瓶
高压灭菌
接种
培养
二级菌种
三级种培 养基制备
罐头瓶 菌种袋
高压或 常压灭菌
接种
培养
三级菌种
栽培
菌种制作流程
一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二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 三级菌种(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 ↓ 栽 培
2、制种场地的选择 、 水、电、路三通,远离禽舍、畜栏、厕所等污 路三通,远离禽舍、畜栏、 染源。 染源。 3、菌种场设置要求 、
菌种场应设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 菌种场应设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洗涤 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 室,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 质检室和菌种储藏室。 质检室和菌种储藏室。
(二)灭菌与消毒的方法 灭菌与消毒的方法
1、常用的灭菌方法
火焰灭菌 用于金属器具,火焰灼烧至红(在火焰2/3处烧) 160~ 干热灭菌 干燥箱灭菌 用于玻璃器皿(培养皿、试管、三角瓶、吸管)等。洗净 晾干 包装 放入干燥箱 升温 170℃,保持1~2h 关闭电源,自然降温 60℃以下打开干燥箱 取出灭菌物品,尽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