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照射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CyclinE和PCNA表达影响_马少林

合集下载

S180瘤株对动物模型体内荷瘤的影响及致瘤机制

S180瘤株对动物模型体内荷瘤的影响及致瘤机制

S180瘤株对动物模型体内荷瘤的影响及致瘤机制迟淑萍;张诗龙;陈红鸽;刘军;杜丽;孙杰;蒋正杰;程云【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umorigenic mechanism of sarcoma cell line (S180) through observing the ef-fects of S180 on bearing tumor formation in mice. Methods Establishment of solid tumor model in mice, 60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egative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positive control group (Cyclophosphamid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body weight, 12 mice in each group.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distilled water, 0.2 mL/10 g. Except for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subcutaneous injection with S180 sarcomas cells was done in the mice of other two groups. After the tumor model of mice was established, the model group mice were lavaged daily with 1%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solution, and Cyclophosphamide group mice were injected Cyclophosphamide, 0.02 g/(kg·d). Then the tumor's volume and weight were measured, the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was calcul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issue protein of three kinds of antibody including tumor suppressor gene (P53 and P21) and apoptosis inhibiting gene (Bcl-2)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technology. Results The S180 cells planted tumor model of mice was es-tablished but not appearanced in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he tumor weight in model group and Cyclophosphamide group was (1.513±0.790) g and (0.248±0.253) g, respectively,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1)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hibitory rate of positive control group was 83.63%. Compared with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e P53, P21 and Bcl-2 prote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model group and Cyclophosphamide group (P<0.01). Com-pared with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e P53 and P21 protein leve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mode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of P21 wa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the changes of Bcl-2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66). Conclusion The S180 sarcoma cells maypro-mote tumor formation by inhibiting expression of P53 and P21. This mechanism can provide important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umor animal model for screening drug and tumor mechanism.%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S180瘤株对小鼠荷瘤形成的影响,探讨S180肉瘤细胞的致瘤机制。

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刘莹;柳红【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4(24)3【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并建立S180移植瘤动物模型,体内体外观察As2O3对S1so肉瘤的作用,同时检测细胞及肿瘤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改变.结果体内体外实验结果显示As2O3可以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在一定浓度下其作用强于化疗药物阿霉素(ADM);肿瘤细胞内及肿瘤组织内的SOD含量下降,LDH含量上升.结论 As2O3作用后引起的SOD下降在促进肿瘤细胞坏死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总页数】4页(P218-221)【作者】刘莹;柳红【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2;徐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36+1【相关文献】1.三氧化二砷联合环杷明协同抑制PC3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J], 熊永江;刘纯青;戴志红;董相权;刘志宇2.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血管生长的实验研究 [J], 唐印华;王玺;博挽澜;刘铁夫3.三氧化二砷抑制人膀胱癌细胞BIU-87体外生长的实验研究 [J], 童强松;曾甫清;鲁功成;朱朝晖4.三氧化二砷抑制小鼠体内肝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J], 唐印华;田永刚;刘铁夫;徐洪雨;庄丽维;梁桃;姜爱民5.三氧化二砷白蛋白微球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J], 周洁;曾甫清;童强松;高翔;谢蜀生;魏树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先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预先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预先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曲保恩;张天亮;周雯【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年(卷),期】2001(013)002【摘要】目的:探讨预先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丝裂霉素和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第5 d起在给予常规剂量前6 h预先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等药物,连续6 d.第12 d处死动物,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和氟尿嘧啶在预先给予低剂量与单纯常规剂量下,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2.19%、36.65%;48.61%、31.87%;39.44%、27.89%,前2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先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 能增强常规剂量药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总页数】3页(P117-119)【作者】曲保恩;张天亮;周雯【作者单位】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6【相关文献】1.平异灵合剂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及环磷酰胺化疗后减毒作用研究 [J], 徐媺;刘秀平;黄祖明;李升刚2.低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J], 郭春生;陈志伟;葛蔚;唐超;贾玉辉;王清吉3.低剂量辐射对荷S180肉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信号传导的影响(英文) [J], Hongsheng Yu Weihua Sun Ning Liu4.环磷酰胺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体内^(31)P磁共振波谱研究 [J], 田建广;魏昌华;冯锐;李光玉;茹祥斌;杜泽涵5.低剂量环磷酰胺预先作用的抗肿瘤效应 [J], 张海英;朴春姬;刘晶;王献理;高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BHL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SBHL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鼠为模 型 , 究 了 S H 研 B L体 内 给药 对 荷 瘤 小 鼠移植 瘤生长 、 脾淋 巴细 胞 增殖 反 应 、 一 生 能力 和 N I 2产 L K
Ke r s: BHL m o - ai g m e L 2 NK ciiyLAK cii y wo d S Tu rb rn e I广 e i a tvt at t vy
( h , a /  ̄00 1 :88 C i LbO ̄ 9 1,4 02) n. 2
近几 年 研究 报 道 澳 洲茄 胺 盐 酸 盐 (B L 对 体 SH ) 外 培养 的人 H l细胞 和肝癌 (f) 瘤细 胞及 Lws e a }2肿 2 ei 肺癌 生长有 明显 抑制 作 用 ] 1。本 文 以 S8 瘤 小 10荷
・--


82 —— 8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 a 哪 ,u e,0 0, o 4, . hnJLb Di J n 2 1 V l1 No 6
文章 编 号 :07— 27 2 1)6— 88 0 10 48 (000 02 ~ 3
SH B L对 S 8 瘤小 鼠肿瘤 生 长及 免 疫 功 能 的影 响 10荷
S H [0 3 、0m,( d ]连续 注射 1 , B L 1 、05 r k.) , / 0d观察肿瘤生长及 S H B L对小 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 及 I- 产生能力 , L2 增强 N K和 【 K细胞活性 。结论 A 挥抗肿瘤作用 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B L 荷 瘤 小 鼠 ; - ;K 细胞 活性 ;A SH ; I 2N L L K细 胞 活 性 中 图分 类 号 :3 2 1 R9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引言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人类和动物。

近年来,研究表明姬松茸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尤其针对肝癌、胃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姬松茸多糖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明显。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材料和方法材料小鼠S180肉瘤细胞株、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

方法细胞培养将小鼠S180肉瘤细胞株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放入37℃、5% CO2的恒温培养箱中,每两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待细胞完全长满瓶底时,将细胞捡取出来备用。

细胞毒性实验将S180细胞接种到每个孔中,待细胞附着后加入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继续培养48小时。

加入MTT染料,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检测。

肿瘤移植实验将小鼠S180肉瘤细胞接种到小鼠的皮下,形成肿瘤后,给予不同剂量的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治疗,观察肿瘤变化及小鼠生存情况,分析其抗肿瘤的机制。

结果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S180细胞的毒性实验结果在不同浓度的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处理下,细胞活力逐渐下降。

具体实验数据见表格:姬松茸多糖浓度细胞存活率0 μg/ml100%10 μg/ml84.5%20 μg/ml72.3%30 μg/ml57.8%40 μg/ml41.2%50 μg/ml30.1%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治疗的实验结果注射小鼠S180肉瘤细胞形成肿瘤后,给予不同剂量的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及小鼠的生存情况。

具体实验结果见下表:姬松茸多糖剂量肿瘤大小变化小鼠生存率0 mg/kg 增大0%50 mg/kg 稳定20%100 mg/kg 缩小50%150 mg/kg 明显缩小80%200 mg/kg 完全消失100%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抗肿瘤的机制研究发现,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可以抑制小鼠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同时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

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减少了S180细胞系中的p-ERK和p-AKT、Bcl-2等细胞生长和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增加了p-p38。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鞠桂芝;马淑梅;傅士波;刘树铮【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2(3)2【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采用PI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发现,1.0~6.0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小鼠骨髓细胞G1及G2期明显增高,而S期明显减少;同时发现,0.05~0.2 Gy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72h,G1期骨髓细胞明显减少,而S期细胞明显增高。

结论 0.5Gy以上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G1及G2期阻滞,使骨髓细胞增殖明显受抑;而0.2Gy以下低剂量照射则可刺激骨髓细胞增殖。

【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X射线;全身照射;细胞周期;电离辐射;骨髓;PI标记;流式细胞术;FCM;动物实验【作者】鞠桂芝;马淑梅;傅士波;刘树铮【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1.5;R331.22【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脾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J], 叶飞;刘树铮2.重离子和X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J], 邴涛;胡相凯;党秉荣;谢漪;荆西刚;李文建3.137 Cs γ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中circRNA m6 A修饰谱的影响 [J], 张书琴;崔明;张梦然;李源;肖惠文;董佳丽;尚悦;樊赛军4.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J], 叶飞;刘树铮5.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J], 马淑梅;刘晓冬;鞠桂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X线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的相关凋亡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

低剂量X线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的相关凋亡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

低剂量X线照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的相关凋亡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吕喆;刘扬;王珍琦;马淑梅;刘光伟;孙延红;龚守良【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4(030)006【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的相关基因蛋白调控机制.方法:用X射线全身照射Kunming系雄性小鼠,其诱导剂量(D1)为25、50、75、100和200 mGy(剂量率12.5 mGy·min -1 ),攻击剂量(D2)为1.5 Gy(剂量率287 mGy·min -1 ),D1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2组与假照射组比较,其胸腺细胞Bcl-2蛋白阳性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Bax蛋白明显增加(P<0.05),而Bcl-2/Bax比值非常明显降低(P<0.001);p53蛋白非常明显增加(P<0.001).D1+D2组与D2组比较,D1在25~75 mGy时,Bcl-2蛋白阳性百分率不同程度增加,Bax蛋白不同程度降低,而Bcl-2/Bax比值非常明显增高(P<0.01);p53蛋白明显降低(P<0.001或P<0.05).结论:在 25~75 mGy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中,其相关凋亡基因蛋白Bcl-2表达增加,Bax降低,Bcl-2/Bax比值增高,p53降低,导致凋亡的胸腺细胞减少.【总页数】3页(P850-852)【作者】吕喆;刘扬;王珍琦;马淑梅;刘光伟;孙延红;龚守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44.1;R-332;R329.28【相关文献】1.沥水调脂胶囊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Bcl-2、BaX、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刘卫红;宋剑南;陈杲2.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衰老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J], 申梅淑;宋明勋;王桂云3.Bcl-2、bax、P53蛋白表达与老年妇女外阴营养不良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J], 欧阳玲;张淑兰;王小松;姜卫国4.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及p53基因表达的适应性反应 [J], 刘光伟;龚平生;赵红光;王志成;吕文天;姜晓燕;龚守良5.Bcl-2/Bax基因表达对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刘光伟;王春燕;吕哲;刘淑春;龚守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辐射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DNA及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英文)

低剂量辐射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DNA及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英文)

低剂量辐射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DNA及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英文)刘静;于洪升;朱静娟【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44)1【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γ射线预照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所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及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

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5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假照组)、荷瘤低剂量照射组(LDR组)、荷瘤环磷酰胺化疗组(CTX组)和荷瘤低剂量照射联合化疗组(LDR+CTX组)。

小鼠常规饲养7 d后于左腹股沟皮下各接种S180肉瘤细胞(空白对照组除外),接种后第8、11天LDR组和LDR+CTX组小鼠给予75 mGy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30 h后分别给予CTX组和LDR+CTX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第13天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血,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采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F)检测遗传物质损伤情况。

结果环磷酰胺化疗后DNA损伤程度较空白对照及假照组均显著增加;环磷酰胺化疗前给予75 mGyγ射线照射则可显著降低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所致的DNA损伤。

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后小鼠骨髓MNF较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荷瘤组有显著增加(t=3.63-5.46,P〈0.05);环磷酰胺化疗前给予75 mGyγ射线照射则可降低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的增加,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化疗前给予75 mGyγ射线照射对DNA损伤可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环磷酰胺有强大的致突变作用,可导致骨髓MNF显著增加,75 mGyγ射线预照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化疗的遗传学毒性未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

【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辐射剂量;环磷酰胺;DNA损伤;微核【作者】刘静;于洪升;朱静娟【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补肾填精方对电磁辐射所致小鼠精子及DNA损伤影响的研究 [J], 江少波;蒋远春;孙洁;杨伟强2.低剂量辐射对环磷酰胺所致DNA损伤的影响 [J], 于洪升;朱静娟;尚庆军;王卓敏;崔复宪3.中草药远志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 [J], 温得中;张赫炎;朱玉琢;张丽娇4.鹿茸醇提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 [J], 陈书明;聂向庭;刘广金5.低剂量辐射联合环磷酰胺对荷瘤鼠DNA损伤的影响 [J], 张红丹;王新卓;李进;唐卫生;王知权;常力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3969/j .issn .1008-0341.2010.02.013[收稿日期]2009-07-12; [修订日期]2009-10-22[作者简介]马少林(1984-),男,在读硕士。

[通讯作者]于洪升(1964-),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 :qdh syu @ 。

低剂量照射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Cyclin E 和PCN A 表达影响马少林,于洪升(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青岛 266003)[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照射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E (Cyclin E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 CNA )表达的影响。

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右后肢腹股沟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假照组)、照射组。

接种后1周以75mGy 的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组小鼠,于照射后12、24、48及72h 处死两组小鼠,直接测量肿瘤直径,取瘤组织用P V 二步法半定量检测Cyclin E 、PCN A 表达情况。

结果 与假照组相比,75mG y 的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肿瘤生长缓慢(t =2.19,P <0.05)。

低剂量照射后各组小鼠Cy clin E 表达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照射后48h 小鼠瘤组织PCN A 表达较假照组明显下降(u =2.34,P <0.05)。

结论 低剂量照射可降低Cy clin E 、PCN A 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对低剂量照射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全身照射;肉瘤180;细胞周期蛋白E ;增殖细胞核抗原[中图分类号] R73-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41(2010)02-0127-03EFFECTS OF L OW DOSE RADIATI ON ON Cyclin E AND PCNA EXPRESSIO N IN MICE WITH S 180S ARCO MA M A S H AO -L IN ,YU HO NG -S H E NG (Department of On cology ,The Affiliated H 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 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China )[ABS TRACT ] Ob jective T o s tudy the effects of low dose radiation (LDR )on the ex pres sions of cell cycle protein E (Cyclin E )and p 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mice w ith S 180sarcoma . Methods S 180sarcoma cells w ere inoculated into subcu taneous tissue of the right hind inguinal area in Ku nming male mice .One w eek after inoculation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 -vided in to tw o grou ps :the radi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 ham radiation ).T he radiation group received 75mGy w h ole -body γ-irradiation .All mice w ere sacrificed at 12,24,48and 72h after irradiation .Th e tum or diam eter w as meas ured and the exp ression of C yclin E and PCNA detected by P -V im munohis tochemistry techniqu e . Res ults Compared w 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um or g row th in the radiation group w as significan tly slow ed dow n after LDR (t =2.19,P <0.05).Th ere w as no s 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y clin E exp ression betw een the tw o group s (P >0.05).Forty -eigh t hours after LDR ,the PCNA ex pres sion in the radiation g rou p w as significantly low er than that of th e control (u =2.34,P <0.05). C onclusion LDR can reduce th e expressions of cell -cycle related p roteins PCNA and Cy clin E ,and inhibit tu mor grow th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 usefu l information fo r fu r -ther study on the anti -tu mor m ech anism of LDR .[KEY WORDS ] w hole -b ody irradiation ;sarcoma 180;Cyclin E ;p 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1986年,联合国原子照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报告指出,就人体照射而言,低水平照射是指剂量在0.2Gy 以内的低传能线密度(LE T )照射或0.05Gy 以内的高LET 照射,同时剂量率在0.05mGy /min 以内。

实际研究中把照射剂量符合上述条件而剂量率高于0.05mGy /min 者称为低剂量照射(LDR )。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LDR 最佳剂量为75mGy ,不仅能抑制机体肿瘤的生长,而且能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进程[1]。

目前射线对肿瘤细胞周期影响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较少,本文对LDR 下的肿瘤细胞周期蛋白E (Cy clin E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以深入研究LDR 的抑瘤机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清洁型昆明种小白鼠,雄性,体质量(18±22)g ,4~6周龄,由青岛市药检所提供,随机分成荷瘤对照组(假照组)、LDR 组,其中假照组与LDR 组分别再分为12、24、48及72h 处死组。

常规饲养,饮水、食物不限。

1.2 试剂兔抗Cy clin E 抗体(产品编号:bs -0573R )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公司;鼠抗PCNA 抗体(产品编号:ZM -0213)、PV 免疫组化试剂盒、PBS 及DAB 显色液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肿瘤细胞种植S180肉瘤细胞(山东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提供)经小鼠腹腔传代二次,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常规方法制成6.5×1010/L细胞悬液,于小鼠右腹股沟皮下接种6.5×106个(0.1mL)细胞。

1.4 荷瘤鼠的照射接种肿瘤后第7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水平方向最大长径a(cm)及垂直方向最大横径b(cm),各重复测量2次,舍弃肿瘤过大(ab>2.00cm2)或过小(ab<0.20cm2)的小鼠,取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肿瘤平均体积:V=1/2ab2[2]。

上述各组比较无差异后,对LDR各组小鼠进行75mGy低剂量全身照射,照射采用FCC-7000型同中心回转式60Co 治疗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源皮距160cm,用自制纸盒盛装小鼠,机头与纸盒中间放置15cm×15cm大小的铅板滤过射线,剂量率为15.9mGy/ min,总剂量为75mGy,均为一次性全身照射。

1.5 观察指标1.5.1 肿瘤生长情况 于照射后12、24、48、72h 分别脱颈处死LDR组和假照组小鼠,暴露瘤组织,按上述方法直接计算各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

1.5.2 Cyclin E、PCNA半定量测定 取上述肿瘤组织1块,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脱蜡、脱水,加Cy clin E、PCNA单克隆抗体及相应二抗,显色及复染,显微镜下计数200个细胞。

免疫组化阳性结果判断:未见阳性细胞(-),染色淡或阳性细胞数<25%为(+),染色适中或阳性细胞数占25%~50%为(),染色深或阳性细胞数>50%为()。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PPM S1.5[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半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2.1 LDR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LDR组照射后肿瘤生长缓慢,72h组肿瘤平均体积与假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2.19,P< 0.05)。

见表1。

2.2 Cy clin E的半定量测定Cy clin E呈黄色颗粒状为阳性,大部分定位于小鼠种植瘤的细胞核,部分弥散于胞浆中。

LDR后各组小鼠Cyclin E表达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2。

PCNA测定结果显示,大部分瘤细胞PCNA呈黄色颗粒状,表达于胞核,部分弥散于胞浆中,部分强阳性表达染色呈深黄色,经照射后48h组PCNA表达明显减少,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34,P<0.05)。

见表3。

表1 LDR对肿瘤生长的影响(V/cm3,x-±s)组别照射前12h24h48h72h假照组0.39±0.260.40±0.310.42±0.330.52±0.360.72±0.35 LDR组0.40±0.220.38±0.300.41±0.290.42±0.310.41±0.27* 与假照组比较,*t=2.19,P<0.05。

表2 LDR对肿瘤细胞C yclin E蛋白表达的影响时间(t/h)组别-+总计12假照组342110LDR组33208 24假照组262010LDR组631010 48假照组451010LDR组460010 72假照组532010LDR组451010表3 LD R对肿瘤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时间(t/h)组别-+总计12假照组271010LDR组35008 24假照组261110LDR组640010 48假照组161210LDR组7210 10# 72假照组252110LDR组442010 与假照组比较,#u=2.34,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