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肉瘤的靶向治疗进展
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进展丁敏; 刘凌翔【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9(023)017【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晚期软组织肉瘤; 系统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者】丁敏; 刘凌翔【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6肉瘤为多部位起源的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通常以其出现的组织命名,有70多种。
肉瘤大致可分为软组织肉瘤(STS)和骨肉瘤,其中STS约有50余种,发病罕见。
不幸的是, STS好发于青壮年,并且多达50%的高级别STS患者最终转移并死亡。
所以, STS是20岁以下人群癌症死亡的5大原因之一。
另外,从生存期看,晚期转移性肉瘤的中位总生存期(OS)仅12个月左右,虽然近期研究[1]显示有所改善(18~19个月),但进一步提高STS的疗效仍刻不容缓。
目前STS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综合治疗,而晚期患者主要依靠全身药物治疗。
STS有特殊的免疫学特征,因此免疫治疗在其综合治疗中也有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手段在恶性黑色素瘤等多种肿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现就晚期STS的常规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晚期STS的传统药物治疗晚期STS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截至目前,无论何种亚型和临床特征,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是大多数肉瘤治疗的一线标准方案,但其使用受心脏毒性的限制; 顺铂是常用的第二治疗药物,其耳毒性、肾毒性也受到临床关注。
另外,针对不同组织学和分子亚型,二线治疗可选择大剂量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和帕唑帕尼等[2]。
在经典化疗药物中,滑膜肉瘤对烷化剂(如异环磷酰胺)非常敏感(有效率27.8%)[3]; 黏液样/圆细胞脂肪肉瘤对阿霉素敏感(有效率48.0%)[4]; 血管肉瘤对单药紫杉类敏感(有效率62.0%)[5]; 硬纤维瘤对单药脂质体阿霉素、单药长春瑞滨、甲氨蝶呤/长春瑞滨或甲氨蝶呤/长春花碱的联合方案均敏感[6]。
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如何

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如何肿瘤,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重点攻克的难题。
而肿瘤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目前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究竟如何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肿瘤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这些传统的治疗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但往往存在着副作用大、治疗效果有限等问题。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肿瘤靶向药物应运而生。
肿瘤靶向药物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的药物。
这些靶点通常是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标志物,如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蛋白、受体或信号通路等。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肿瘤靶向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毒性,能够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目前,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肺癌领域,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对于存在ALK 融合基因的肺癌患者,克唑替尼等 ALK 抑制剂也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在乳腺癌治疗中,针对 HER2 阳性的患者,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在结直肠癌、黑色素瘤、肾癌等多种肿瘤中,也有相应的靶向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肿瘤的异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使是同一种肿瘤,不同患者之间的肿瘤细胞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分子标志物,这使得单一的靶向药物难以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其次,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耐药性。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能会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对靶向药物的耐药,导致治疗失败。
此外,靶向药物的研发成本高昂,研发周期长,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探索新的策略和方法。
肉瘤化疗方案汇总

肉瘤化疗方案汇总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需要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肉瘤,化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肉瘤化疗方案。
软组织肉瘤化疗方案软组织肉瘤是一种起源于软组织的肿瘤,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软组织肉瘤的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治疗,包括以下药物:•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铂类药物•靶向药物(如奥沙利铂、培美曲塞等)化疗周期为21-28天,一般需要6-8个周期。
在进行化疗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以减少肿瘤负荷。
骨肉瘤化疗方案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肿瘤,常见于青少年。
骨肉瘤的化疗方案也是多药联合治疗,包括以下药物:•阿霉素•高渗盐水•环磷酰胺•靶向药物(如珠单抗)化疗周期和软组织肉瘤相似,但是治疗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进行化疗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以减少肿瘤负荷。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也是多药联合治疗,包括以下药物:•培美曲塞•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伊立替康•靶向药物(如利妥昔单抗)化疗周期一般为21-28天,需要6个周期。
在进行化疗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确诊病情。
总结以上是三种常见的肉瘤化疗方案,不同类型的肉瘤需要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具体的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化疗过程中会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系统被抑制等。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及进展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及进展肿瘤靶向治疗是目前临床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以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为靶向,选择特异性、有效性高、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或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近年来,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及进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一、肿瘤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的生长和增殖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在正常细胞中只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而在癌细胞中则容易发生变异和过度表达,从而成为众多靶向治疗的研究对象。
靶向结合物是治疗肿瘤的基本药物,它们能够选择性地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分子标志物,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精确地识别肿瘤细胞并消灭它们,同时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二、肿瘤靶向治疗的分类肿瘤靶向治疗的分类根据靶向对象、靶向机制、靶向药物等不同方面进行划分。
1. 按照靶向对象进行分类:靶向蛋白、靶向基因、靶向酶、靶向细胞表面分子等。
2. 按照靶向机制进行分类:直接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等。
3. 按照靶向药物进行分类: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多肽靶向药物、核酸靶向药物等。
其中,单克隆抗体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较为成熟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之一。
三、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肿瘤靶向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主要靶向对象是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毒。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肿瘤靶向治疗也逐步受到关注。
1990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靶向药物“Interleukin-2”,它被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
随后,许多靶向药物如“莫雷西尼”等相继问世,扩大了靶向治疗的应用范围。
2004年,生物制剂“Avastin”成功通过FDA的审批,成为第一个抗血管生成的靶向制剂,为肿瘤靶向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多肽靶向药物“Exatecan”通过中国SFDA审批,成为中国首个批准上市的肿瘤靶向药物,标志着国内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开始走向快速发展期。
2024年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

2024年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第一版是关于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下面是对这一指南的概述。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身体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脂肪、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等。
它通常在四肢的肌肉、腹膜壁和腹腔内发生。
软组织肉瘤的治疗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包括外科医生、放射肿瘤科医生、病理学家、放射科医师和化疗专家。
这一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这一指南前言部分介绍了肉瘤的特点和分类。
它指出恶性肉瘤的复杂性和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这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这一指南还介绍了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这一指南提供了临床实践中的五个关键问题,包括早期诊断和分期、手术治疗、放射疗法、系统治疗和术后治疗。
早期诊断和分期是成功治疗肉瘤的关键。
这一指南提出了诊断和分期的方法和标准,并强调了手术切除的重要性。
它还介绍了组织病理学的评估,以确定肉瘤的类型和分级。
手术治疗是肉瘤治疗的基础。
这一指南提供了手术切除术和辅助手术的建议,并介绍了一些创新的手术技术。
对于不能完全切除的肉瘤,放射疗法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这一指南讨论了放射疗法的适应症和剂量。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肉瘤,系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指南提供了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建议,并介绍了一些新的药物和试验中的药物。
它还强调了临床试验和新的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术后治疗是为了预防肉瘤的复发和转移。
这一指南提供了放射疗法和化疗的建议,并介绍了一些辅助疗法,如热疗、冷疗和免疫疗法。
这一指南还讨论了肉瘤的术后管理和随访。
它提供了关于复发的预测因素和随访策略的建议。
总的来说,2024年NCCN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第一版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涵盖了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
它的目标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以提高肉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精准医疗的不断普及,以分子为靶点的肿瘤治疗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与以往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高、有效性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靶点的发现、药物的选型、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靶点的发现靶点是指某个分子或细胞结构,能够与治疗药物紧密结合,从而起到抗癌作用的位置。
对于肿瘤治疗而言,靶点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的存在直接决定了治疗药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目前,靶点发现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化学筛选法、基因组学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和细胞治疗方法。
其中,化学筛选法是指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从化学物质中筛选出对于某种癌症有特异性的化合物;基因组学筛选法则是指通过对整个基因组的筛选,寻找具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基因或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筛选法则是通过检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寻找具有癌症特异性的蛋白质;而细胞治疗方法则是利用生物技术筛选出能够靶向癌细胞特异性基因的细胞,通过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靶向细胞的刺激来治疗癌症。
目前,靶点的发现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开展肿瘤分子基因组学研究,这对于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基因和蛋白质变化十分重要。
二、药物的选型药物的选型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必须找到能够靶向特定肿瘤细胞的药物,并能够在体内达到理想的浓度。
其次,还需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它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根据靶点的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可以分为信号转导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免疫治疗剂、抗血管生成剂、DNA损伤修复抑制剂等多个种类。
例如,信号转导抑制剂是针对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而免疫治疗剂则是指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体和杀伤力,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CT引导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应用

CT 引导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应用宋谦1s 詹瑛2s 李露嘉1(1解放军第401医院肿瘤科s 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s 山东青岛266071)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氩氦刀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CT 影像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0方法32例软组织肉瘤患者在CT 定位后9经皮穿刺行氩氦刀治疗0结果经氩氦刀治疗后3个月9胸部\腹部\四肢CT 复查显示52个肿瘤病灶明显缩小 CR+PR 为73.1%D0CT 显示肿瘤冷冻后呈低密度坏死区93个月冷冻区实变912个月冷冻区阴影几乎消失0术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咳嗽\咯血\腹痛\反应性胸腔积液\转氨酶升高和发热0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软组织肉瘤创伤小9效果较好9无严重并发症9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0关键词!经皮冷冻切除 氩氦刀 软组织肉瘤 断层摄影术9X 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0.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254 2006D 02-0229-02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guided percutaneous targeted argon -helium cryoablation for soft tissue sarcomaSONG Oian 1, ZHAN Ying 2, LI Lu-jia 11Department of Oncology, 401 Hospital of PLA;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Oingdao University, Oingdao 26607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argeted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for soft tissue sarco-ma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in CT findings and side effects in relation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soft tissue sarcoma were treated with CT-guided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Results Three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52 tumors showed obvious reduction in size with a total complete and partial remission rate of 73.1%. Postoperative CT scanning dis-played low-density local necrosis in the tumors after cryotherapy,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lesions was observed at 3 months and lesion disappearance at 1 year after the therapy. Th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pneumothorax, coughing, hemoptysis, fever, and slight elevation of aminotransferase. Conclusion CT-guided percutaneous targeted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lung cancer with minimal invasions.Key words:percutaneous cryoablation; argon-helium; soft tissue sarcom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s 局部切除易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s 局部切除后复发率仍达30%s 故有其局限性O 由于软组织肉瘤的特殊解剖位置和组织结构s 对经皮氩氦刀治疗的软组织肉瘤报道较少O 为探讨软组织肉瘤微创手术治疗的新途径s 我院对2002~2004年软组织肉瘤32例病人进行氩氦刀治疗s 现初步就其使用方法\临床疗效\CT 影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O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软组织肉瘤病人s 男28例\女4例s 年龄32~72岁s 平均47.6岁O 病变部位四肢6例s 躯干4例s 肉瘤肺转移癌12例s 肉瘤肝转移瘤10例O 全部病例在氩氦刀治疗前经组织学检查证实s 包括脂肪肉瘤6例s 纤维肉瘤9例s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s 平滑肌肉瘤6例s 滑膜肉瘤3例s 肺癌肉瘤3例s 胆管肉瘤2例O TNM 分期I !期5例s "A 期14例s "B 9例s #期4例O1.2 设备选用美国Endocare 公司CYROCARE-TM-24型氩氦冷冻加热治疗系统s 配有2\3\5\8 mm 插入式冷冻头O 以色列Elscint 公司HeliCAT 单螺旋CT 诊断仪s Cordis 402-611x 型8F \11F 穿刺扩张器O1.3 治疗方法根据手术要求病人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O 0.5%利多卡因10~30 ml 于穿刺定位点行局部浸润麻醉s 并于穿刺处切开皮肤2~3 mm s 依据CT 定位所提示的进针方向\进针角度\进针深度s 将穿刺针快速刺入肿瘤靶点s 退针引入扩张管及鞘s 确认进入深度后保留外鞘管s 沿鞘内插人2 mm 或3 mm 冷冻刀至瘤体远端s 将外鞘退至肿瘤外组织内s 使冷冻刀充分暴露在肿瘤组织内O 启动低温手术系统s 冷冻-加热两次循环s 单次冷冻时间15~20 min s 最低温度-150 C s 单次升温时间为10 min s 升温达40 C O 术毕常规行CT 扫描s 术中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O1.4 结果判定治疗前后以CT 测量病灶大小s 术后1\3\6\12个月分别做CT 检查s 观察病灶变化O 治疗后1周行CT 引导经皮穿刺s 涂片观察细胞学变化s 同时观察副反应和并发症O 随访病人s 观察生存周期O 按 HO 实体瘤标准客观评定疗效I 肿瘤消失在4周以上为CR s 治疗后肿块之积较治疗前缩小!50%达4周以上为PR s 有效率(%)=(CR+PR )/病灶总数>100%O2 结果2.1 临床疗效32例病人中s 病灶总数共52个s 病灶直径2.1~12.2 cm s收稿日期!2005-06-16作者简介!宋谦 1964-D9男9硕士9副主任医师9从事肿瘤内科及氩氦刀靶向治疗2006;26(2)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 South Med Univ)229~~<上接228页>[1]张莉娟, 谢元芳, 盛慧球, 等. NHL血清LDH及!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4, 17<3>: 128-9.[2]尤学芬, 陆伟, 陆晓波.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CEA~SF~!2-MG检测的意义[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0(10): 972-3. [3]张之南, 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49-51.[4]Glimelius B, Hoffman K, Einarsson R, et al. Monitoring palliative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using serial 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meassurement[J].Acta Oncol, 1996, 35(2): 141-8.[5]王奇璐.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126-7.[6]欧阳取长, 王平辉. 10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01, 16<2>: 111-3. [7]秦松树, 梁云秀, 林瑞缘, 等. 226例恶性肿瘤血清CE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7, 14(3): 86-7.[8]巫向前. 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65-6.[9]Constantinded I, Pathouli C, Karvountzis G, et al.Serum beta-2 mi-croglobulin in malign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J]. Cancer, 1985, 55(10): 2384.<责任编辑:陈望忠>平均4.9 cm O本组病人经治疗后,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52个病灶治疗后,6个病灶消失,32个病灶缩小达PR,14个病灶缩小但未达PR(继续观察中),有效率为73.1%O肿块平均直径治疗前为4.9 cm,治疗后1个月为2.6 cm,6个月为1.4 cm O 2.2 CT影像学变化随着冷冻时间的延续,肿瘤区出现一个以刀尖为轴心~逐渐增大的低密度类圆形冷冻区,同非冷冻区有明显的界限O冷冻区中心密度降低O1个月复查CT,大部分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最大1例肿块较前缩小约72%O肿瘤冷冻后低密度坏死区仍存在,坏死率(肿瘤最大层面上坏死区域面积与肿块面积之比)34%~76%O3个月冷冻区实变,12个月冷冻区阴影几乎消失,个别残存缩小的阴影O2.3 细胞学变化治疗1周后,对11个病灶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均为大量变性坏死肿瘤组织,偶见个别退变的异性细胞碎片O2.4 生存期32例病人随访1~24个月,平均22.4个月O24例病人存活,其中21例超过12个月,13例超过24个月O另8例分别于治疗后6个月内死于复发O2.5 副反应及并发症咳嗽~咯血4例,占12.5%,多数为少量咯血,口服止血药1~4 d后消失O气胸2例,占6.3%,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急,胸片检查肺组织压缩在30%以下,未做特殊处理O反应性胸腔积液6例,占18.8%,无需特殊处理O3例血清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占9.4%,1周后逐渐下降;3例出现右膈下或/和有胸腔积液,占9.4%,经穿刺引流后痊愈O发热9例,占28.1%, 1~6 d后消失,均为一过性,体温37.4~38.9 C,给予对症治疗处理O3 讨论软组织肉瘤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O由于该类肿瘤没有真正的包膜,肿瘤常沿肌肉~肌筋膜~血管~神经等结构浸润生长O单纯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48%~77%1]O扩大切除术后,仍有20%~60%的局部复发率O随着氩氦刀(氩氦超低温手术系统)的问世,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软组织肉瘤成为近年来令人关注的新技术O冷冻治疗能为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机制为冷冻后所形成的冰球能产生力学效应,引起细胞脱水,离子浓度和pH改变,蛋白质变性,细胞膜和细胞结构发生破裂,以及冷冻后区域内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造成不可逆的凝固坏死2]O近期研究表明冷冻肿瘤细胞坏死后产生特异性肿瘤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抗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消灭残留的癌细胞3]O另有研究表明,冷冻可使癌细胞通透性增加,而区域化疗使高浓度化疗药物作用肿瘤局部,药物更易进入癌细胞内4]O本组冷冻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病人经治疗后,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为73.1%O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经皮CT引导氩氦刀治疗可直观地了解氩氦刀穿刺的位置,保证对实体瘤组织进行彻底治疗,同以前的液氮冷冻相比,本法具有以下优点:冷冻速度快,冷冻温度低,氩氦刀启动后20 s内刀尖温度可达-140 C;CT 引导下操作,定位准确,并可随时监控;并且安全~微创,治疗时间短,重复性好,恢复快O参考文献![1]Choong PF, Gustafson P, Willen H, et al. Prognosis following locallyrecurrent soft-tissue sarcoma. A staging system based on primary and recurrent tumor characteristics J]. Int J Cancer, 1995, 60(1): 33-7. 2]Saliken JC, Mckinnon G, Gray RR, et al. Liver cryosurgery with cu-rative intent: can we realize the promise J]. Can Assoc Radiol J, 1999, 50(5): 295-7.3]冯华松, 黄友章, 段蕴铀, 等. 氩氦刀冷冻处理的肺癌细胞增强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效应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5, 24(2): 115-6.4]Hamad GG, Neifeld JP. Biochemical, hematologic, and immunologic alterations following hepatic cryotherapy J]. Semin Surg Oncol, 1998, 14(2): 122-8.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 South Med Univ) 第26卷230CT引导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应用作者:宋谦, 詹瑛, 李露嘉, SONG Qian, ZHAN Ying, LI Lu-jia作者单位:宋谦,李露嘉,SONG Qian,LI Lu-jia(解放军第401医院肿瘤科,山东,青岛,266071), 詹瑛,ZHAN Ying(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71)刊名:南方医科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6,26(2)1.Choong PF;Gustafson P;Willen H Prognosis following locally recurrent soft-tissue sarcoma.A staging system based on primary and recurrent tumor characteristics[外文期刊] 1995(01)2.Saliken JC;Mckinnon G;Gray RR Liver cryosurgery with curative intent:can we realize the promise 1999(05)3.冯华松;黄友章;段蕴铀氩氦刀冷冻处理的肺癌细胞增强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效应[期刊论文]-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5(02)4.Hamad GG;Neifeld JP Biochemical,hematologic,and immunologic alterations following hepatic cryotherapy 1998(02)引用本文格式:宋谦.詹瑛.李露嘉.SONG Qian.ZHAN Ying.LI Lu-jia CT引导经皮氩氦刀靶向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2)。
安罗替尼综合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分析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0, 10(3), 320-326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0.103051Analysis of the Efficacyof Anlotinib in the Treatmentof Soft Tissue SarcomaMiao Ge, Bin YueDon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ShandongReceived: Mar. 3rd, 2020; accepted: Mar. 18th, 2020; published: Mar. 25th, 2020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soft tissue sarcoma that could not be removed by complete surgery. Methods: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soft tissue sarcoma were included, all of whom were confirmed by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nd the tumor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removed by surgery. Twenty-thre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16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39 patients were finally followed up for efficacy. Results: The data of tumor recurrence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tumor recurrence time and lung metastasis time in the anlotinib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In addition,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lung metastasis rate of soft tissue sarcoma pati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in 1 year.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sarcom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lone.KeywordsSoft Tissue Sarcoma, Anlotinib, Recurrence Time, Pulmonary Metastasis Time安罗替尼综合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分析葛淼,岳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山东青岛收稿日期:2020年3月3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18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25日葛淼,岳斌摘 要目的:探究无法完整手术切除的软组织肉瘤患者后期行安罗替尼联合传统化疗和单纯传统化疗的疗效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 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January 2015, Vol 4, No.1
. 39 .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EGFR-2 ) 等。这些靶点可以多种方式抑制肿瘤细胞,包 括通过结合和中和其配基 ( 如能结合至细胞上特定受体位 置的分子 )、占据受体结合位置 ( 进而阻止配基结合 )、阻 滞肿瘤细胞内的受体信号传导或干扰下游胞内分子等。例 如,针对 EGFR 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 制剂 (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 ) 都可以通过调整细 胞水平的凋亡相关蛋白,而增强细胞凋亡过程,且这两类 药物都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 。 [8-9]
靶向药物既可单药使用也可与化疗联合,除针对个别 病种的个别药物外,短期疗效一般不及化疗,但临床受益 率高,副作用也较化疗轻,耐受性好 [9]。目前已有多种药 物应用于 STS 的治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 ) 指南也推荐部分药 物用于 STS 的治疗。
【Abstract】 Soft tissue sarcomas are malignant tumors derived from mesenchymal tissues and ectodermal neural tissues, with wide distribution and multi subtypes.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 of soft tissue sarcomas includes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treatment aims to control primary tumors and prevent the transfer of tumors. At present,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obtain positiv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cancers such lik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etc. Target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suddenly become a new field of cancer treatment. Antitumor drugs inhibit tumor growth by retarding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with the interference of tumor development and specific protein essential for the growth. Tumor-targeting drugs have fewer side effects and well tolerance. Currently, there are a variety of targeted drugs used in soft tissue sarcoma treatment. The individualized therapy provides different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umor subtypes. It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oft tissue sarcomas treatment.
2. 贝伐单抗 ( avastin ):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 单克隆抗体,包含了 93% 的人类 IGg 片段和 7% 的鼠源 结构,其轻链可变区由鼠源部分组成,可以特异性结合 VEGF,阻碍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抑制其生物 学活性,减少新生血管形成,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 的 [17]。此外,贝伐单抗的抗肿瘤活性还可通过影响肿瘤
在于降低术区局部的复发率。目前通过手术联合放疗的方 式,肢体 STS 的局部控制率可达到 80%~90%,而躯干部 位的肿瘤由于手术和放疗难以实施则预后较差 [4]。化疗在 STS 治疗中的地位亦未达成共识,由于 STS 是异质性非常 明显的肿瘤,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 理分级和肿瘤的大小可能对化疗有着不同的效果。一直以 来缺乏化疗能改善总生存率的 I 类证据,并且作为辅助治 疗,化疗的重要性未得到广泛肯定。有证据表明,在横纹 肌肉瘤、血管肉瘤、滑膜肉瘤及脂肪肉瘤中均存在化疗有 效的方案或药物 ,但均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或前瞻性临床 研究 。 [5-7]
3. 索拉非尼 ( sorafenib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位点激酶 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及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索拉非尼最初被认为具有抑制 Raf 激酶的作用,随后又发 现该药也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 因子 β 受体、类 FMS 酪氨酸激酶、c-Kit 蛋白以及 RET 受 体酪氨酸激酶。由此可见,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 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 RAF / MEK / ERK 信号传导 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通过抑制 VEGFR 和 PDGFR 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 瘤细胞的生长。Maki 等 [20] 用索拉非尼 ( 400 mg,2 次 / 日 ) 治疗 145 例 STS 患者,其中 37 例晚期血管肉瘤患者中 取得 CR 1 例、PR 4 例、SD 21 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3.8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 14.9 个月。
. 38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 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January 2015, Vol 4, No.1
. 综述 Review .
软组织肉瘤的靶向治疗进展
任志午 王国文
DOI: 10.3969/j.issn.2095-252X.2015.01.010 中图分类号:R738.6 作者单位:30006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1. 伊马替尼 ( Imatinib,STI-571 ):伊马替尼是酪氨酸 激酶抑制剂,可特异性抑制 Bcr-Abl、KIT、FMS ( receptor for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 1 )、ARG ( ABL-related gene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α (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 ) 和 PDGFRβ 等基因,最早应用于 STS 的分子靶向治疗,疗效也最为确切。美国食品药品管 理局 (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 ) 于 2001 年 5 月 和 2002 年 2 月分别批准伊马替尼治疗 Bcr-Abl 基因错位 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 ) 和胃肠道间质瘤 (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 )。 在 GIST 患者的系统治疗中使用伊马替尼,目前已较为 成熟,可用于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及转移、无法切除的 GIST 者 [10]。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发生 PDGFRβ 基因的 重排,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新辅助治疗中伊马替尼有 潜在的活性 [11]。治疗前采用细胞遗传学分析等手段进行 靶标检测,发现伊马替尼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疗效与 肿瘤组织的 t ( 17,22 ) 和 22q13 易位有关,具有 t ( 17, 22 ) 异常者的疗效优于不具有者,部分患者近期疗效取得 完全缓解 ( complete response,CR ) [11-13]。因此,美国 FDA 批准了伊马替尼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可用于不可切 除、复发和 ( 或 ) 转移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 。 [14] 此外,2012 年美国 NCCN 指南也指出伊马替尼可用于治 疗不可切除的韧带样纤维瘤及难治复发性绒毛结节性滑膜 炎 / 腱鞘滑膜性巨细胞肿瘤。近年来有个案报道,伊马替 尼可改善难治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症状和影像 学表现 。 [15-16]
二、靶向治疗 近年来,抗肿瘤靶向药物作为新的治疗手段,成功地 应用于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当中。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主 要通过抑制细胞分裂产生抗肿瘤作用。抗肿瘤靶向药物则 通过干扰肿瘤发展及其生长所必需的特定蛋白而阻滞肿瘤 细胞增殖,虽然在这些蛋白中也可能存在于正常组织,但 在肿瘤中却多已变异或呈过度表达状态。抗肿瘤靶向药物 可简单分为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两大类。而靶向药 物的靶点蛋白可以是细胞分化群表面标志物 ( 如 CD20 ) 或 生长因子相关蛋白 ( 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Key words】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Antineoplastic agents; Soft tissue neoplasms; Sarcoma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抗肿瘤药;软组织肿瘤;肉瘤
软组织肉瘤 ( soft tissue sarcoma,STS ) 是源于间叶组 织和与其交织生长外胚层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除淋 巴造血组织外的非上皮组织,即纤维、脂肪、肌肉、间皮 以及分布于这些组织中的血管、淋巴管和外周神经,多位 于四肢、躯干和腹膜后等部位,占成人恶性肿瘤的 1%, 儿童肿瘤的 10% [1]。其主要特点为:分布广、类型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 的分 类,STS 具有 60 多种亚型,许多亚型易形成假包膜而被 误认为良性 [2]。其血行转移多见,易转移至肺。不表现为 原位肿瘤,偶有软组织良性肿瘤转为恶性肿瘤,恶性外周 神经鞘瘤除外。发病罕见、肿瘤异质性强、随机对照的临 床研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