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四项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意义知识讲解
高血压五项临床意义

高血压五项临床意义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HPA轴通过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来调节皮质醇的分泌。
这会导致垂体释放ACTH,从而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紊乱会导致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很重要。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ACTH增高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手术、创伤、休克、低血糖等。
ACTH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ACTH检测的临床意义是鉴别皮质醇增多症,判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状态。
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血皮质醇增高,而血ACTH水平极低;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ACTH常轻度升高;异位ACTH综合征:ACTH含量明显增高,见于恶性肿瘤。
XXX和皮质醇的节律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XXX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而皮质醇的分泌则受到ACTH的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呈现昼夜节律。
ACTH的分泌在早晨最高,晚上最低,而皮质醇的分泌则在早晨最高,晚上最低。
这种节律变化受到生物钟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然而,一些疾病状态可以破坏这种节律变化,例如库欣综合征和抑郁症等。
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水银柱式血压计的使用技巧。
3. 了解血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成年人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血压测量是通过测量肱动脉的压力来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
三、实验器材1. 水银柱式血压计2. 听诊器3. 计时器4.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血压计、听诊器、计时器等实验器材准备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被测者准备:被测者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保持安静,手臂自然下垂。
3. 测量血压:(1)打开血压计,将水银柱调整至0刻度。
(2)将被测者的手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
(3)将袖带均匀地缠在被测者的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离肘横纹约2-3厘米。
(4)将听诊器膜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处。
(5)充气:打开气门,迅速充气至听不到脉搏搏动,再提高20-30mmHg。
(6)放气:缓慢放气,注意听脉搏声音的变化。
当听到第一个清晰的脉搏声音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当脉搏声音变弱直至消失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7)重复测量: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4. 记录数据:将被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值等信息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掌握了水银柱式血压计的使用技巧,能够准确测量血压。
2. 了解血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血压异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被测者的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完成了血压测量,掌握了水银柱式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了血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高了对血压异常的认识。
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高血压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应用

Angiotensin II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和诊断策略
近期的研究显示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显 著高于传统报道,尽管由于目标人群、设 定和方法学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研究得到了 不同的结果。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的重要意 义在于,有可能将不可治愈的疾病变成可 以治愈的疾病。哪怕潜在疾病可能无法治 愈,也可通过提供特异性的治疗方案使血 压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时,潜在的疾病通 常会造成比血压升高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 需要对其进行治疗。
RENIN 4.85 6.20 2.53 2.67 2.30 4.80 7.65 10.12 1.62 2.31 1.39 2.61
AII 362.33 324.73 199.88 111.17 53.42 257.11 64.83 171.87 225.96 219.78 309.58 425.42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
90-99
100-109 ≥110 90
*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不明确,90%的病因是遗传因素,超过80%的病例属于此类。
继发性高血压
由身体的一些器官和系统病变导致的高血压。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 因有: A.肾脏病变 ;B.大血管病变;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D.内分泌性疾病; E.脑部疾患;F.药源性因素。
美国青少年糖尿病协会博士后金奖: “PANDER在胰岛B细胞中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国家教育部二等奖:“瘦素基因、瘦素、 瘦素受体的研究” 成员。
论文发表 1) Pancreatic-Derived Factor (FAM3B), a Novel Islet Cytokine, Induces Apoptosis of Insulin - Secreting cells. Diabetes 52:229623032) Effects of over-expression of Pancreatic-Derived Factor (FAM3B) in isolated mouse islets and -TC3 cell. AJP Endocrinol and Metabol 289, E543, 20053) Beta-cell Dysfunction I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the Early Postpartum Diabetes among Chinese Women with History of GDM. Chinese Medical J 121(8), 6964) Pancreatic somatostatinoma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 hypoglycemia. Chinese Medical J 122:20095) Rapamycin Has a Delecterious Effect on Min-6 Cells and Rat and HumanIslets. Diabetes 52:2731-2739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60歲)患者92例,比较不同分级和病程高血压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UTP)、尿N-乙酰-B-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
结果Ⅱ、Ⅲ级高血压的UTP、NAG、mALB及β2-MG均较Ⅰ级高血压显著升高(P<0.05),且3级显著高于2级(P<0.05);病程越长,患者的UTP、NAG、mALB及β2-MG越高,20年三组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检测尿UTP、NAG、mALB及β2-MG 有利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标签:高血压;老年患者;尿常规检验;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具有起病隐匿以及病程进展缓慢等特点,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诱发全身小动脉硬化,其中,肾脏为主要损害靶器官[1]。
传统肾功能检查手段往往难以发现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临床治疗中往往仅重视降压治疗,忽略高血压性肾损伤的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92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肝脏疾病、原发性肾病以及结缔组织病变患者。
年龄60~80岁,平均(72.3±2.1)岁;病程5~36年,平均(18.7±2.1)年,其中,20年24例。
高血压分级:32例Ⅰ级,36例Ⅱ级,24例Ⅲ级。
1.2 方法在接受尿检前3d均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并嘱患者饮食宜清淡,勿进浓茶、咖啡等。
应用美国IMAGE自动分析仪测定24h尿蛋白定量(UTP)、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四项指标,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程及说明书执行,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
高血压四项的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
样本量
临床意义
备注
高血压四项(A1(37℃)、A1(4℃)、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
放免法
血浆1.8ml
EDTA抗凝
高血压诊断,
分型等应用。
1、标本采集前1--3天应控制盐源自摄入2、清晨肾素活性最高,标本应在此时间采集(分立位和卧位),不需冰水浴,分离血浆后冰冻保存送检
卧位时PRA值约是立位状态时的50%左右,而坐位状态的PRA值约是立位的75%左右。2h到高峰。ALD浓度在20-30min后才有延迟的升高,但其最高峰的面积和增加至最高所需的时间与PRA相似。
㈢患者准备:
•钠摄入量:患者应普钠饮食三天后再进行检测,钠摄入量高会降低PRA和ALD的水平,而摄入量低则能使其提高。另外,患者应测定取血前24小时尿钠含量,以供分析结果时参考;
•药物因素:1,避孕药;2,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a-受体阻断剂;3,β-受体阻断剂、可乐宁;4、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
测定前患者应停用降压药3周以上;停用利尿剂4周以上;停用避孕药6周以上;不宜停药的患者虑改用对实验影响较小的药物;
例如:不适停药的病人应改服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
3、申请单上应注明标本采集时患者的体位
4、肾素活性测定:实际上是测定单位时间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的产生速率,试验时需进行二次AngⅠ测定
5、在不同温度反应下测定血管紧张素AI两次,根据两次AngⅠ测定结果计算PRA
6.区分体位抽血,卧位为早晨起床前采血;立位为起床后用速尿40mg并站立2小时后采血。
价格:91元(卧位)。
价格:91元(立位)。
㈠EDTA-K2抗凝的血浆样本,(注意:血清样本不能检测)。
高血压的检验项目有哪些?

高血压病的检验项目有哪些?代表什么含义?1.醛固酮(英文缩写Ald)【参考区间】普通饮食立位:50~313ng/L。
卧位:30~170ng/L。
低钠饮食立位:60~610ng/L。
卧位:60~300ng/L。
【解读要点】醛固酮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维持水平衡。
增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双侧肾上腺球状带增生),使用利尿剂、心衰、肝硬化、肾衰、肾病综合征等所致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周期性水肿,肾球旁器增生,手术后,低血容量,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钾血症,部分恶性高血压及缓进型高血压等。
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低肾素低醛固酮综合征,18-羟化酶缺乏症,糖尿病,急性酒精中毒等。
2.血浆肾素活性(英文缩写PRA)【参考区间】0.82~2.0nmol/L。
【解读要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升高:肾性高血压症、肾小球旁器细胞瘤、肝硬化、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妊娠中毒症、21-羟化酶缺乏症、原发性选择性低醛固酮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等。
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酮固酮增多症、先天性17α-羟化酶缺乏症、先天性11β-羟化酶缺乏症、假性醛固酮血症、低肾素性选择性醛固酮血症、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等。
3.血管紧张素Ⅰ(英文缩写ACEⅠ)【参考区间】11~88ng/L。
【解读要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维持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内环境稳定起重要作用。
降低: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癌、肾上腺皮质增多症激素合成缺陷等。
升高:见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功能减退、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血管瘤、分泌肾素的肾球旁器增生症、嗜铬细胞瘤、肝硬化等。
4.血管紧张素Ⅱ(英文缩写ACEⅡ)【参考区间】10~30ng/L。
【解读要点】降低: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晚期肾功能衰竭等。
升高: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他类型的高血压,分泌肾素的肾球旁器增生症或肿瘤。
高血压四项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四项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等。
详细描述
除了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也可能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有关。例如,心律失常可能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关,而心肌炎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 因此,高血压四项指标的监测对于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事件的风险。
高血压四项与心力衰竭
总结词
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与心力衰竭的发 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心力衰竭风险的 重要参考。
详细描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其发 生和发展与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异常升高密切 相关。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明体内循环系 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状态,如心肌肥厚、 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进而导致心力衰 竭的发生。通过监测高血压四项指标,可以
总结词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四项检查 有助于预测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详细描述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事件,其发生与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四项检查中的血管紧 张素Ⅱ和醛固酮等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血管紧张状态和 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对于预测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 的价值。通过高血压四项检查,可以评估个体脑卒中的 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
05
高血压四项的未来研究方向
探索高血压四项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要点一
高血压四项指标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之…
研究高血压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 疾病等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这些疾 病。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检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尿检中常用的四项指标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病房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按高血压的等级以及高血压病史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尿检结果,对患者尿蛋白定量(UT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UTP、尿β2-mG、尿mALB、NAG的水平较正常值有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随着血压的升高以及病史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增加(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情况,UTP、尿β2-mG、尿mALB、NAG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尿检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186-01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亦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比例更是居高不下,高血压病成为了中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
临床上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极多,高血压性肾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以往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性肾损伤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高血压的治疗就是降压为主,忽略了其早期并发症诊治。
本研究对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阐述 UTP、尿β2-mG、尿mALB、NAG在诊断早期高血压性肾病方面的重要性。
具体数据公布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92例老年高血压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44人,女性患者48人。
年龄60至79岁不等,平均年龄71.1±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