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 (2)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研究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研究摘要:风险管理在国际上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风险管理观念淡薄,内部审计尚处于账项基础审计阶段。
为提高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实现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本文在梳理和分析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风险管理审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一、引言自从英国巴林银行、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相继暴露出财务丑闻后,更多人意识到,公司治理的问题很多出自高层管理者、总经理身上,董事会质疑能力薄弱;管理当局在风险管理方面没有能做到预先防范,风险的控制严重失效。
除了对管理层的质疑外,内部审计没有能做到及时评估及改善组织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相关流程,其在组织中的作用也受到了质疑。
美国在很短时间内出台的萨班斯法案指出,董事会、高层管理者、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师作为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石,成为展开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必须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COSO组织在2004年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表明从内部控制走向全面风险管理是必然趋势。
IIA 针对其发布的以《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角色》为题的职位说明书指出,为风险管理提供保证、确保风险得到正确评估、评价风险管理流程等是内部审计须具有的核心职能。
在我国,随着中行、建行等国有银行多次重大的贷款舞弊以及新加坡中航油破产案件的发生,如何加强中国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05年3月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资委2006年6月20日公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上证所和深交所与2006年6月及9月份分别公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从而明确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从规章制度出台的紧凑程度看,我国在制度的层面上已经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未设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及人员;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属于财务导向内部审计,管理审计包括风险管理审计尚未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机部分。
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审计

第 2 卷第 6期 7 2o 年 1 06 2月
闽江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 a o M  ̄agU i rt N t a Si cs or l f ii n e i ( a r c ne) n n vs y ul e
V0.7 N , 1 o6 2 D c ol e .2 0 6
了框架。目标设定( bet eSt g , O jcv e n ) 即管理层必 i i t
活动是管理当局设计的政策和程序 . 为执行特定的 风险缓和反应提供合理保证。控制活动包括在整个
组织中使用的批准 、 授权 、 注销、 确认、 观察 、 查证以
及对经营业绩复核、 资产安全、 职责分离等方法。信
一
、
略 目标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 。风 险反应( k 瑚s R sos)风险反应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整体重要组 e ne 。 p
成部分 , 主要包括接受、 规避或缓和这些风险, 后者 又包括风险分离 、 风险转换或者减少( 包括通过控 制活动) 等形式。 控制活动 (ot l c vi )控制 C n o A tie , r it s
对 比。风险评估 ( s s s et, u r k A s s n)一般用 可能性 em
概念 的基础 上 。提 出 了企 业风 险管理 ( n rr e E t pi e s
Rs aae et简称 E M) i M ngm n, k R 的概念 , 内部控制 使
的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C S O O这样定义企业 风险管理 , 企业风 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 受企业董事 会、 管理当局和其他 员工 的影响 , 包括 内部控制及 其在战略和整个公司的应用 , 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
事件视为机会 ) 因此 , , 该框架可 以涵盖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 操作风险、 战略风险 、 声誉风险及业务风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摘要:结合一些公司内部审计的具体做法,分析和研究内部审计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以期引起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应该说,内部审计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又能给外部审计带来方便。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近年来,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一些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这一做法得到了国际内部审计职业界的普遍认可。
一、风险管理的内涵(一)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进行成本审计,就是要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不能任其增长,因为增加成本就等于削弱利润。
(二)根据权威专家的总结,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根据决策的需要,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评析,实施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方法,把风险程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系统化管理过程。
(三)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控制。
管理层根据企业整体目标以及风险偏好负责管理控制制度系统的设计,并实施管理控制制度。
管理控制制度制定出来之后要交付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检查、监督和纠偏,这样就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来完成这项工作。
二、内部审计的目标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内部审计的作用逐步为众多企业所了解,企业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的一种主动的选择。
可见,审计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内部审计目标已不能协助实现组织目标: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的目标必须转向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三、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高层领导各负责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责任,其他管理人员由管理层分配给一部分工作,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的监控,而内部审计人员则负责定期评价和保证工作。
对于尚未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企业,内部审计应该提请管理层注意这种情况,并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
四、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一)内部审计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层加强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师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钟淼暨南大学会计系后安然时代的事实表明,内部审计在企业整个风险管理活动中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世通公司将38.5亿美元的费用列为资本支出一事,就是首先由内部审计师发现的。
当世通公司的C EO拒绝采取纠正行动时,内部审计师打了个电话给审计委员会主席,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一、企业风险的普遍存在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经济组织,无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其运营及组织内的不同层级都会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不同风险。
风险影响着每个经济单位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着它们维持自己财务方面的稳固、正面的公共形象,也影响着它们的产品、服务及员工的整体品质。
风险与经济组织的运营相伴。
管理者永远不可能消除风险,因为管理者的每一决策本身即蕴含着风险。
管理者能够做到的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是发生某种影响目标完成的事件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该事件的后果和可能性来计量。
因此,在有可能发生使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不能实现的事件时,就存在着经营风险。
比如,如果企业销售采用的是赊销方式,在审核销售收入的风险时,只有在预计某个客户有可能不能如期偿还货款时,该笔销售收入才有风险。
风险具有三个典型的特征: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的绝对性、风险判断的主观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增加了,而且在不断变化。
各个单位必须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降低风险,才能确保实现经营目标。
因此,有效地管理各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这表现在“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决策;二是有利于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三是有利于实现企业营运活动的目标。
二、内部审计师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职能有如下明确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控制要点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控制要点作者:吴娟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02期在我国逐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形势背景下,不仅要求国有企业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还要求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提升和优化。
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存在着很多风险隐患。
只有有效把控国企内审工作中的风险点,降低这些风险隐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将内部审计应有的监督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为国企的稳健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仅可以为国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还可以对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使得国有企业的运营压力不断增加,外部运营环境的日益复杂,更是让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则可以使国企在运营过程中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予以处理。
然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也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因此,严格、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概述(一)内部审计风险的内涵在现代审计理念中,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以风险为导向。
内部审计风险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审计职业风险,另一类是审计工作风险。
通过对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研究报告分析,可以发现对内部审计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
例如,被审计单位的单位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正直程度、单位要职人员的近期变动情况、单位所处经济环境的恶化、单位资产的流动情况、两次内部审计时间间隔等。
审计风险控制指的是对审计流程、审计人员的行为等进行规范和监督,达到控制审计风险因素,保障审计工作正常开展的目的。
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营销中旬刊2024.02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变。
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面临着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更好地应用的问题。
一、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一)发现潜在风险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内部审计部门更全面地监测组织的活动。
通过分析大规模的数据,审计人员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异常行为,减少潜在的损失,包括欺诈、数据泄露、内部不当行为等。
(二)实时监控和警报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可以建立实时监控系统,以便迅速检测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可以帮助组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及时采取行动从而降低损失和影响。
(三)改进合规性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内部审计部门更好地监督组织的合规性,确保遵守法规和政策。
审计人员可以使用大数据工具跟踪合规性指标,识别违规行为,并确保组织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四)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大数据环境中,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尤为重要。
内部审计可以使用大数据工具来评估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有助于避免基于不准确数据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
(五)提高效率大数据技术可以使内部审计更高效。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自动化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减少手动劳动和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六)预测性分析大数据分析还可以用于预测潜在的风险和趋势。
内部审计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性分析制定更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前应对可能的问题。
二、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一)数据收集与整合难题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所涉及的数据源具有多样性与异质性,导致数据收集与整合面临诸多困难。
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数据的多样性引发了数据来源、类型和格式的差异性。
不同部门、业务流程和系统往往产生不同结构和语义的数据,导致数据在收集与整合过程中需要跨越多个领域的障碍。
(二)数据分析技术不足在大数据时代,高度发达的数据分析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技术不足。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入手,探讨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内部审计是指独立、客观地评价和提供改进机会的咨询活动,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增加和保护组织价值,改进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的显示出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首先需要保持独立和客观的立场,这是为了能够提供真实、客观的评价和咨询意见,避免出现主观偏差。
其次,内部审计需要评价和提供改进机会,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这包括评估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组织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1.确定和评估风险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确定和评估风险。
通过评估组织的运营和控制过程,内部审计可以识别和评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内部审计可以确定哪些风险对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向管理层进行报告。
2.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另一个角色是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组织用来管理风险的工具和方法。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估,可以发现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和漏洞,并提出改进意见。
这有助于组织改进内部控制,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并减轻风险带来的影响。
3.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内部审计还承担着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角色。
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风险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
内部审计可以监督组织在各个环节中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并评估其有效性和效率。
根据评估结果,内部审计可以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整体风险管理能力。
三、内部审计的责任1.提供独立和客观的审计意见内部审计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当保持独立和客观的立场,避免受到各种干扰和压力的影响。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摘要:本文对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优势和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一、风险及风险的分类国际标准化组织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使组织获得收益的因数,也可能是负面的导致组织损失发生的因数。
狭义的企业风险则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有碍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威胁因数。
根据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将企业风险分为企业内部风险和企业外部风险,也可以分类为环境风险、决策风险和过程风险。
中国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市场风险、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
因此对企业来说,相对来说比较难以掌控。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从风险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等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完全彻底的消除风险,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如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转嫁、风险保留与承担、风险保险等,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美国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分别实施,紧密结合;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措施或手段;内部审计是以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风险或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为目标,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导向实施的检查行为,是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展开的。
有效的风险管理一般具有七个特征:(一)风险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责风险管理必须由管理层实施并贯穿于日常决策和企业所有经济业务。
(二)风险管理必须涉及所有部门并涵盖所有业务通常情况是,企业各部门各司其职,业务管理方面相互隔离,缺乏统一联系。
风险管理要求企业打破部门和业务之间的相互分割,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并在确定的框架下制定相关流程、制度,协调实施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要分类进行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业务和管理特点,确定各自的风险类别,根据风险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相应管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 10125 专业代码 020104Shan 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研究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control of 英文题目: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姓名:刘嘉宁学号:201151070130班级:金融1班专业:金融学学院:华商学院指导教师:张婷完成时间:2015年 4 月27日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承诺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存在抄袭情况,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或其他教学机构取得研究成果。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了解并遵守山西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向国家有关部门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促使我国开始紧跟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企业了的发展速度。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环境的复杂性开始慢慢显现,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正在日趋增加。
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我们的企业面临更多的潜在风险的冲击。
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那么如何在风浪中屹立不倒,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潜在风险带来的影响,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因此,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不断的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经营,并为其发展添砖加瓦。
对于风险管理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已经越来越为企业的高层机构诸如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人员所关注。
总体来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最大的优势,可以凭借对于风险的认识和评估,帮助企业的长足发展。
目前,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情况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其实际的应用情况却未尝可知。
所以,对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良好运用还要走过一条漫长的荆棘之路。
关键字: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作用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deepening,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sitive growth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rket economy,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ctivel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complex, increasing the uncertainty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crease the risk of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Among similar products, intensified between enterprise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industry, how effective avoid and reduce business risk,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Therefore,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maintain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internal audi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especially risk managemen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ve role, is affected by the corporat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audit committee and senior management attention and trust. The internal audit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erprise global, clear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risk,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enterprises to success. From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n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has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research results butthe practice is rare, so this research 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n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rnal audit; function目录摘要 (3)Abstract (4)前言 (1)一、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1)1.1 风险管理 (1)1.2内部审计 (2)1.3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2)1.3.1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2)1.3.2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二、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动因及一般管理模式 (3)2.1苏宁电器介绍 (3)2.2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 (4)2.3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求 (4)2.4企业一般风险管理模式 (4)三、加强苏宁电器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5)3.1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 (6)3.2改进内部审计组织模式,选择合理的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 (6)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和沟通能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7)四、结论 (7)参考文献: (7)致谢 (9)前言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良好的国际合作和跨国公司的产生使得全球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国际市场的扩大,加工贸易等等一体化的行为加深又使得企业所要面临问题范围也在扩大。
环境的复杂性,竞争的白热化日趋严重,进而导致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呈现函数被增长。
因此,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时今日,在与同类企业进行“竞赛”的同时,潜在风险的防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因此,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也就变得刻不容缓。
最近几年,不少公司已经开始在企业会议中提到了这一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对于内部审计的关注,更好的实现企业潜在风险的监督和控制。
相信,随着内部审计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加详细,能够更好的引导企业管理层和信息使用者做出相应的决策。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根据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完善风险评估机制,落实好企业的管理工作,成为解决其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近些年,大量的内部审计机构抢占企业风险管理“市场”,将诸如风险评估、控制、管理等内容融入到对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审计工作中去。
其对企业的影响不可谓深远。
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
他们通过努力做出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并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相关理论1.1 风险管理关于风险的定义向来是众说纷纭。
这里笔者引用的定义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即风险是指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并导致与原有的目标和计划相互偏离的情况。
虽然,“风险”一词,是谁都不愿意提及的。
但是,却没有哪一个哪一家企业可以真真正正的无视它的存在。
不过相对于风险发生的必然性,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可以通过一定的专业方法,有效的预测和估计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从而更好的预防和发现将要产生的问题。
这就是所谓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内涵。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风险管理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愈来愈大的影响力。
1.2内部审计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给予了企业内部审计一个完整定义: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改善企业现有的运营和组织体制,并依靠大量的咨询和保证活动,来不断提高企业现有组织的价值,间接形成价值增值的过程。
系统化、专业化是内部审计的两大特点,可以更好的进行企业财务分析、风险预测评估活动,为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打下坚持基础。
1.3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1.3.1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企业预防、控制、治理日常经营所存在的风险往往离不开内部审计活动。
所谓的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入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利用专业的手段对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并根据该企业经营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制定出相对于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从而实现其活动效率的提高,营业利润额的不断增长。
1.3.2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如果要了解到企业风险管理的一般化模式,就要分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重要意义。
这些意义能够通过了解例如风险管理的识别、过程分析、范围确定、有效处理方式来得到更好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