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发展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1、古代雅典“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

2、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3、“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4、“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5、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6、“壬子癸丑学制”: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就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重要改革。

如《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历史上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7、“双轨制体育”:人们把当时“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称之为“双轨制体育”。

8、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

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手段和方法上,主张采用更自然、自愿、活跃的运动方式。

9、兵士体操:主要是德国的兵士体操,主要内容包括柔软体操、枪剑术、野外演习等。

10、普通体操是美国刘易斯(1823-1886年)把瑞典式和德国式体操的基本动作加以混合,再加上一些轻器械而编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木棍操、火棒操等。

11、“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2、“壬戌学制”: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该学制就被称为“壬戌学制”。

二、选择题1、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射”的较量有五项,称为“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3、“御”的教练也有五项,简称“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一、概念:2、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403、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444、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645、体育课程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

796、体育教学:是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认知、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

907、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总称。

968、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999、直观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10310、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10411、分解法:将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方法。

10512、自主学习法: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规划学习步骤,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

10713、探究式学习法: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或集体探究一个虚拟的或真实的现象,并得出结论;探究学习是指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学习过程。

体育文化复习题及答案

体育文化复习题及答案

体育文化复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关于体育文化的复题及答案。

1. 体育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它重要?
体育文化是指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价值观念、传统俗和社会行为规范。

它包括体育运动的历史、精神、道德、美学等方面的内容。

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了身体健康、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等价值观的培养。

2. 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竞技是什么?
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竞技是摔跤。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古希腊等文明就有摔跤的比赛活动。

3. 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它起源于哪个国家?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旨在促进和平、友谊和体育精神。

它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因此得名奥林匹克。

4. 体育文化在中国有哪些传统活动?
中国有许多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如龙舟比赛、太极拳、养生功夫、围棋、中国式摔跤等。

这些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健康、团结和和谐的追求。

5. 体育文化对青少年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体育文化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此外,体育文化还能教育他们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复习体育文化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校体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学校体育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要求内容完整,简单陈述。

)、论述题(要求内容完整,具体陈述,不可太简单。

)备注:写了页数那些题目是需要自己查找书籍,自己了解的题目。

5前言:理解学校体育(可写课堂PPT内容,也可写P40的内容)和学校体育学的概念。

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第一章:国外学校体育发展史了解几个人物:维多里偌(在他所建的“快乐之家”中极力推行体育教育,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

)夸美纽斯(确立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巴塞多(在德意志的德绍创建了一所博爱学校,并把体育列为正式的课程,形成著名的“德绍五项”)国内学校体育发展史理解几个问题:1、1904年《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开设体操课,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思想对“五四”以后的中国体育产生的巨大影响。

3、主智主义体育理论的特点。

第二章:重点理解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助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三章:掌握以下几个问题:1、学校体育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一、运动教育1、体育与健康课程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3、课余体育训练4、课余体育竞赛;二、健康教育;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1、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2、家庭中的体育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因素?一、学生的需要二、社会的需要三、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3、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四种取向各自的特点?P474、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理解。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1]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相当全)[1]

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教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2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的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3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5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校结果和目标6体育教学中交往:是师生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的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7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8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发展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9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某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体育课题教学活动而进行的教学设计10体育课密度:它是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11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评价和微观的教育评价,它是依据一点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学会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12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多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3大学竞技体育是指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大学招收有一定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运动员,通过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主要以参加国内外大学的竞技体育比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二、填空1、1903年,没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其遥遥欲坠的封建政权,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设立体操课,小学堂每周3学时,中学堂每周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学校体育发展史题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名词解释1、古代雅典“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

2、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3、“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4、“五御”:一曰“鸣和鸾”,二曰“逐水曲”,三曰“过君表”四曰“舞交衢”,五曰“逐禽左”。

5、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

6、“壬子癸丑学制”: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就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重要改革。

如《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历史上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7、“双轨制体育”:人们把当时“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内容的课外活动的做法称之为“双轨制体育”。

8、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

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手段和方法上,主张采用更自然、自愿、活跃的运动方式。

9、兵士体操:主要是德国的兵士体操,主要内容包括柔软体操、枪剑术、野外演习等。

10、普通体操是美国刘易斯(1823-1886年)把瑞典式和德国式体操的基本动作加以混合,再加上一些轻器械而编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木棍操、火棒操等。

11、“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12、“壬戌学制”: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该学制就被称为“壬戌学制”。

二、选择题1、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

2、“射”的较量有五项,称为“五射”:一曰“白矢”,二曰“参连”,三曰“剡注”,四曰“襄尺”,五曰“井仪”。

沈建华2010版《学校体育学》考研资料小题必备 (1)

沈建华2010版《学校体育学》考研资料小题必备 (1)

《学校体育学》小题必备学校体育学沈建华2010版第一章学校体育发展史一、世界体育:身体教育(体操科)、通过运动进行教育(体育科)、运动教育(运动科)(一)身体教育阶段(体操科时代)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期提出了“以发展学生身体使之健康为主要任务”17--18世纪:工业革命,身体锻炼受到重视1952--1704:捷克-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1632--1704:英国-洛克,最早提出学校体育的结构,简称“三育”1712--1778:卢梭,培养自然人,奠定了近代身体训练说基础,使体育成为学校的正式课程。

1724--1790:巴泽多,创办学校,创造“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1786:古茨穆斯。

1研究体操练习,配备器具2系统阐述了已经发展的体操理论与方法3《少年体操》阐述了身体训练和体操的意义---“八项运动”4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1805年:丹麦政府指令中学开设体操课。

1814年:丹麦政府把体操课列为普通教育的内容。

,1820年:瑞典政府颁布了在男子中学实施体操的法令,公立学校都陆续施行了体操。

1842年:德国下令规定:体操是男子教育的组成部分。

1890年,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把体操列为必修课。

1894年,还规定了体操为女子学校的必修课1852年:斯皮斯,创建最早近代室内体操馆,设计了不使用任何器械的“徒手体操”1913年:日本,《学校体操教授细目》20世纪初:美国设列“体育”为正式项目(二)通过运动进行教育(体育科时代)(主要是美国)1891美国人发明篮球1895美国人发明排球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运动进行教育是学校体育主流(三)运动教育的趋势(运动科)20世纪60年代:欧美------发展终身体育1965年,巴黎召开,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提出“终身体育”将学校体育纳入终身体育中,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联系起来,学校体育既是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终身体育的一部分由“促进身心发展”-----到“促进身心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重点:1.国外学校体育产生于奴求制社会,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开始步入奴隶制社会,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个体发展不平衡性。
基本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
面向全体,兼顾两头。
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依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人体是在大脑平层统一调节下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15、语言法: 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其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16、体育课:指的是一节体育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安排的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有序结合的形式。
17:体育课负荷:生理负荷 身体负荷
29、体能的组成部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部分
30、发展体能的原则:全面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健康性原则
31、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教授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演讲法 讲练法.
32、运动技能的基本教授方法: 语言法 直观法 分解法 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法 游戏与竞赛法。
13、体育教材的排列方式;
直线排列 螺旋排列 混合排
14、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划分:传统型和现代型。
按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常性特征划分:常规型合专门型。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划
分: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和综合型。
16、循环法的分类:流水式 分组轮换式
17、分解法的分类:单纯分解法 递进分解法 顺进分解法 逆进分解法
依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素质。
制定教学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一、填空题1、(成均和庠)的出现,为中国古代学校体育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公元前720年开始,斯巴达人在140年间,一直在奥林匹克祭神竞技会上保持优势,便是(体育训练制度)带来的结果。

3、巴泽多(JohonnBasedow,1724—1790),德国18世纪泛爱主义教育家。

巴泽多受卢梭的影响极力推崇自然主义教育,于1744年在德绍创办了一所(私人学校)。

4、菲特(GerhardAntonVieth,1763—1836)于1794年至1795年间相继出版了(《体育百科全书》)1~3卷。

5、(古茨穆斯)(JohannChristophFriedrichGutsMuths,1759—l839),德国体育教育家,从1786年起担任司尼芬撤尔泛爱学校的体育教师,任教长达50年。

6、中国: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该章程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都设“体操科”(体育课)。

7、学校体育以体操为主要手段,主要有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而(英国学校体育)却以户外运动和游戏为主要手段,形成了近代体育教学内容的三大基本体系。

8、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的巨作(《爱弥儿》)讲的是一个按照全新的教育原则,使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将一个贵族子弟培养成自食其力、身强体壮、勇敢刚毅、心地善良、能独立思考的人的故事。

9、健美性体操的鼻祖是曾经当过演员的法国人(戴尔萨特)(FrancoisDelsarte,1811—1871)。

他的第三代后继者———邓肯家族把该流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10、(篮球)是春田专科学校(SpringfieldCollege)的一位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Naismith)为了安排冬季的室内活动,于1891年的深秋发明的。

二、选择题(单选或者多选)1、古奥运会最初的时间是(一天)。

①一天②三天③五天④七天2、在国际赛场使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来的是(吴传玉)。

①郑凤荣②吴传玉③容国团④陈镜开3、下列运动项目源于美国的有(篮球排球棒球)。

①篮球②排球③网球④棒球4、古代奥运会是从(前776年)年正式开始的。

①前576年②前676年③前776年④前876年5、属于我国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有(礼御书)。

①礼②御③诗④书6、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是模仿(苏联)的体育制度。

①瑞典②苏联③德国④日本7、我国古代一般称“跑”为(走趋奔)。

①走②行③趋④奔8、旧中国一共参加了(三)届奥运会。

①一②三③五④七9、我国“体育”一词直接来源于(日本)。

①希腊②日本③德国④英国10、西方近代体育最早传入我国的(军队)。

①教会②学校③军队④商会11、原始社会萌发的体育活动有(击壤干戚舞消肿舞)。

①击壤②击鞠③干戚舞④消肿舞12、我国古代一般将“跳远”称为(超距绝远距跃)。

①超距②踊跃③绝远④距跃13、我国古代的(捶丸)活动类似于现代的高尔夫球。

①蹴鞠②弄丸③击鞠④捶丸14、古代奥运会是在(公元394年)年被罗马皇帝下令禁止的。

①公元392年②公元394年③公元396年④公元398年15古奥运会最初的竞技项目是(短跑)。

①跳远②铁饼③短跑④标枪16、“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的名言出自(朱维纳利斯)。

①苏格拉底②朱维纳利斯③柏拉图④亚里士多德17下列体操器械源于德国的有(双杠单杠)。

①双杠②单杠③跳马④肋木18、最早传入中国的运动项目时(体操)。

①体操②球类③田径④游泳19、我国最早的体育课的名称是(体操科)。

①游艺科②唱游科③体操科④体育科20、旧中国一共举办了(七)届全国运动会。

①一②三③五④七三、名词解释1、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指宗教文化传承的扈从培养和沿袭的使命追寻熏陶,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在上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彻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获得更高阶的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使命感并不惜为之付出生命,是为骑士教育。

2、古茨穆斯:德国体育教育家,从1786年起担任司尼芬撤尔泛爱学校的体育教师,任教长达50年。

3、体操联盟:1812年,杨氏组织柏林的体操爱好者开展体操运动,队伍不断扩大,最后建立了近代最早的体育组织---“体操联盟”。

4、自然体育观: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突出强调了体育在培养一名优秀人才中的首要作用,认为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更好地进行智育和德育的物质基础。

5、礼射:我国西周时期含有礼仪要求的射箭活动。

6、古奥五项运动:短跑、标枪、铁饼、跳远和角力。

四、简答题:1、古代奥林匹克与现代奥运会主要有哪些区别(不少于三点)?没有女子参加;运动员赤身裸体;运动项目少;参与地域小,等2、简述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的主要原因。

外因是帝国列强的入侵(3);内因是国人的学习引进(2)。

3、简述裴斯塔洛齐的“和谐发展课程体系”。

主要包括体育(2)、劳动教育(1)、道德教育(1)、智育(1)。

4、奥林匹克精神与古代奥运会有哪些联系?和平的象征源于古奥的神圣休战(2);拼搏精神源于古奥的名次录取规则(2);公平精神源于古奥的参与、竞赛规则(1)。

5、简述卢梭的自然体育思想?自然体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本性(3),利用大自然(2)。

.6、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出现的体育思想主要有哪些?德日军国民主义、法美自然主义、前苏主智主义等。

7、简述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的主要途径?聘洋教习;派留学生;翻译外文;教会系统;洋人影响(各 1 分)。

8、古奥林匹克与现代奥运会有哪些联系(至少指出四点)?现代奥运会的名称来源于古代(1),以田径为中心的运动项目(1),圣火等宗教仪式(1),宣誓仪式(1)。

9、简述英国的主要体育运动?英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是以本国的户外运动和竞技运动为主的,同时体操的内容也在学校体育中开展。

10、孔子的体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孔子的体育思想有:文武兼备但重文轻武(2);注重伦理教化(2);养生保健注重静养和饮食起居(2)在正确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加强体育的德育功能、开展大众体育活动中均有现实意义。

四、论述题1、试述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1949-1956 年改旧建新、1956-1966 年曲折发展、1966-1976 年停滞倒退、1977-1992 年改革发展、1993 年以来的深化改革五个阶段。

2、阐述欧洲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欧洲古代的学校体育:斯巴达,为了维护统治,斯巴达实行全民皆兵,一切活动皆以军事为出发点。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体育,乃至整个教育,实质上都被局限于单纯的军事训练上了。

雅典,雅典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体育的民主性。

公民都享有体育权,不因财产的多寡而有所差异。

雅典人进行身体练习不仅着眼于军事准备,而且重视身体的匀称健美、动作的协调灵活,还重视培养勇敢、果断、谦让等品质。

欧洲中世纪的学校体育:日耳曼人的入侵,毁灭了昔日繁荣的罗马文明。

封建制度在罗马文明的废墟上逐渐形成,但在培养效忠教会和领主的骑士教育中,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体育活动和竞技得到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学校体育:英国:当时英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是以本国的户外运动和竞技运动为主的,同时体操的内容也开始在学校中开展。

德国:德国的普通教育在19世纪末已经相当完善。

学校的普及与增多,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使近代体育在这些学校中得以延续实施。

.瑞典:瑞典的学校体育教育和师资培训在近代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当时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

俄国:沙皇俄国是欧洲教育近代化进展最慢的国家,全国文盲比例很高,近代体育的发展也大大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学校体育:英国:20世纪初,体育在英国进一步引起重视,但是大学并不强行实施体育锻炼,学校不开设体育课。

1944年国会通过教育法案有关于体育训练的条款更加明确,使它成为强制性的规定。

随着学校体育受到国家重视和广泛开展,体育师资培训的受到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到。

德国:20世纪以来,德国体育内容有了很大的变革,表现为:德国体操之外的各种运动形式受到全面重视,竞技运动和户外运动由私人推动逐渐转为由社会组织管理的一项事业,体育场和体育团体大量出现。

瑞典:进入20世纪后,瑞典体育运动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但仍有进步,学校体育也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体操、滑雪、越野赛跑、游泳等项目。

法国:20世纪初,法国的教育有了根本的改变,普及了初级学校教育,由政府管辖教育,使课程标准化,1928年体育法规定政府与奥林匹克委员会合作,督导学校体育和管辖业余运动,使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有所改进。

人类文明快速的进步,教育继续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也不例外!3、试述改革开放之后30年我国体育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后的 3 0多年里 ,我国体育事业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 ,锐意改革 ,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不但在竞技体育上跻身世界体育大国的行列 ,而且在群众体育上也成就非凡 ,人民的体质状况在不断改善 ,生活方式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国家的体育事业真正实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同步发展的战略目的。

回顾3 0多年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决竞技体育水平不高与参加奥运会的高水平竞技之间的突出矛盾,在当时经济条件差、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确定了“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基础上,侧重抓提高”的体育发展战略,形成了事实上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这一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在对“文革”时期学校体育的教训进行充分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以学校体育的规范化和秩序化为主要手段,将学生体质健康确立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强调了“体质健康”的体育思想。

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形成了“体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并重并存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