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徐国鸿 外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模式探微

《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模式探微摘要:《外国小说欣赏》是浙江省新选定的一套教材,要想充分发挥这套教材的作用,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模式;有效性作者简介:郑艳,任教于浙江省诸暨市二中。
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修模块统一使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然而外国小说教学有许多困难。
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要求,可是没有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而是按照五个系列,把小说和戏剧的教学目标混杂在一起,语言表述原则性很强,很笼统,体现不出小说的特点;更何况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教学有效性难以落实。
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落实教学的有效性。
一、直观教学教材多为节选内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只靠课堂中教师一张贫乏的嘴是感受不到文学的魅力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读一部好的作品,在你捧起之前与合拢之时,你已判若两人了。
”这就指的是阅读完整的作品。
阅读完整的作品和只读一个节选的片段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学习节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课文《娜塔莎》时,如果只从这一斑中去看全豹的话,是认识不到主人公形象的,更不能领略到《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
这时,课外的补充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但鉴于高中生时间的关系,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电影取代阅读,使学生快速感受到《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的魅力。
在近三个小时的观看中,学生不仅看到了娜塔莎从一个稚气的小女孩到成熟妇女的全过程,而且也感受到其中宏大的战争场景,既解决了“人物”这个小说元素的内容,还加深了“场景”这个小说元素的理解。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娜塔莎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娜塔莎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娜塔莎两只小鸭子有两只相貌丑陋的小鸭子在苇塘边,其中一只黑鸭子不停地振翅欲飞。
它飞起来又跌下去,飞起来又跌下去,就这样不停地飞飞跌跌好屡次,始终还是没能飞起来,而且还摔得遍体鳞伤。
白鸭子说:“别飞了,我们是鸭子,不可能像天鹅一样飞起来的。
〞但是黑鸭子始终不认同白鸭子的说法,它就这样每天不断地练习着。
终于有一天,它飞上了天空。
白鸭子对同类说:“你们看,那只鸭子是我的朋友。
〞同类们大笑:“你疯了,那是只黑天鹅。
〞【哲理启发】 幸福,在于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进取,竭尽全力地到达最终的目标。
生活总是给执着的人提供努力的时机和进步的空间。
[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宅邸..( )( ) 花翎.( ) 勋绶..( )( ) 绛.红( ) 搽.粉( ) 耽误..( ) 皱襞.( ) 袒.肩( ) 掩饰.( ) 憎.恶( ) 迸.流( ) 消释.( ) 【答案】 zhái dǐ línɡ xūn shòu jiànɡ chád ān bì tǎn shì zēnɡ bènɡ shì2.多音字闷⎩⎪⎨⎪⎧〔 〕闷雷〔 〕闷热别⎩⎪⎨⎪⎧〔 〕别针〔 〕别扭帖⎩⎪⎨⎪⎧〔 〕请帖〔 〕字帖〔 〕妥帖薄⎩⎪⎨⎪⎧〔 〕薄纱裙〔 〕薄荷〔 〕日薄西山【答案】 mèn mēn bié biè tiě tiè tiēb áo bò bó第2步写字形——微妙无穷方块字⎩⎪⎨⎪⎧jiànɡ〔 〕红xiánɡ〔 〕服⎩⎪⎨⎪⎧鞠ɡōnɡ〔 〕毕ɡōnɡ〔 〕毕敬⎩⎪⎨⎪⎧mǎ〔 〕头蛛丝mǎ〔 〕迹⎩⎪⎨⎪⎧pēnɡ〔 〕然心动pēnɡ〔 〕然拉下⎩⎪⎨⎪⎧惊huánɡ〔 〕彷huánɡ〔 〕辉huánɡ〔 〕⎩⎪⎨⎪⎧liáo〔 〕原liǎo〔 〕草liào〔 〕铐【答案】 绛 降 躬 恭 码 马 怦 砰 惶徨 煌 燎 潦 镣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预定·预订 “预定〞指事先规定或约定。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安东诺夫卡苹果》PPT课件

请同学们将前后场景进行对比,感 受蒲宁笔下庄园生活的变迁。重新审视 四个章节的内容,说说庄园生活经历了 哪些变化?
庄园兴盛(第一章) 庄园发展(第二章) 庄园衰微(第三章) 庄园没落(第四章)
你起床后,将在这座已经是一派过冬气象 的庄园里享受整整一天的清静。你不慌不忙地 穿好衣服,去果园漫步时,会在湿漉漉的叶丛 中间发现一只偶然忘了摘掉的冰凉的、湿漉漉 的苹果,不知怎的,这种苹果特别好吃,跟其 他苹果的滋味截然不同。(第三节)
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 消失。虽说香气四溢的日子还是不久以前的事, 可我却觉得已经过去几乎整整一百年了。(第 四节)
作业
结合小说体现的风景美或人性美写一段赏 析文字。
•
1.每回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为中心,而 以许多 次要人 物构成 一个社 会环境 ,从人 与人的 关系上 ,从种 种日常 生活活 动中, 来表现 人的思 想性格 与内心 世界。
•
2.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 在结构 上有一 些共同 的特点 。大概 而言, 第一, 故事的 发展, 前后勾 联,一 步紧一 步,但 又疏密 相间, 摇曳多 姿。
•
4.他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 来显示 他们的 性格, 表现他 们的思 想情绪 。关于 人物, 他很少 做长篇 大论的 叙述, 很少以 作者身 份出面 来介绍 他们, 也没有 作多少 添枝加 叶的描 写。
•
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首先要 立足文 本,通 过分析 “母亲 ”的言 行概括 归纳出 母亲的 形象特 点;然 后围绕 这些特 点组织 语言, 表达赞 美之情 ;发短 信要采 用第二 人称。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丹柯教案新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

七、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 推荐阅读:提供一份详细的阅读书单,包括本单元涉及的外国小说作品以及其他经典外国小说,如托尔斯泰的《复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3)实践操作:请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欣赏小说作品的方法,分析一篇未学习的外国小说作品,并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
(4)创意发挥: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一篇短篇小说,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5)小组讨论:请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一起,就本节课学习的外国小说作品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当堂检测,这将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外国小说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外国小说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社会。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外国小说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学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外国小说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外国小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牲畜林

这个形象成为抗击纳粹侵略者的典型代表,最后受到欢迎, 预示着抗战的美好前景。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小说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 点。 从外貌来看,男主角朱阿是个近乎小丑的形象,他还是嗜酒 过度的酒鬼、不可救药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穿针 引线的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小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 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他引来的,还 是一头牲畜: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使得各种 牲畜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里的野 猫和悬崖面前丧生。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 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小说家不可能把他欲诉 之怀全部写下,而一个好的结构是一个合适的“容器”,能够把 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 示其丰富的姿态。阅读时要在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 主题的基础上,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重点体会小说谋篇布局的 特点。要学习小说中“线索”的妙用和白描手法及线性结构的特 征,并将这些艺术特征渗透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延伸阅读篇
活页规范训练
牲畜林
哲思短章 丰富的安静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 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 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 “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 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 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 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 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 致。
架构《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的桥梁

如 何教 和 学 《 外 国小 说欣 赏 》 ,需 要有 一个 定 位 。
《 语文课 程标准 》中没有单独提 出小说教学 的要求 ,在必 期 )。 由于注重精读 “ 这一篇 ”,容易 出现 “ 只见树木 , 修课程 中,仅 明确 了文学作 品教 学的 内容要求 , “ 在 阅读 不 见森 林”之弊 ,所 以应适 当顾及 小说文本 的 “ 例 文 ”性 鉴赏 中, 了解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等文 学体裁的基本 质 。王 荣生认为 : “ 将本来含有无 限可能性 的诗文 ,限制 特征及 主要表现手 法。 了解作 品所涉及 的有 关背景材料 , 在一个特 定 的侧 面、特定 的点来作为例子 ,这 就是例文 的
架构 《 外 国小说欣 赏》教 和 学的桥 梁
◎屠 丽 萍
人教版 的 《 外 国小说欣赏》 由于其理念新颖 , 内容丰
这 就意 味着 ,师生 要注 重 精读 “这一 篇 ” 。正如 浙
富 ,编排 独特 ,被 不少省市纳入选 修模块 。但是 在 《 外 国 江省高 中语 文教研员 胡勤老师指 出: “ 教学应 该着 重帮助 小说欣 赏》教和学 过程 中,无论 是教师 的指 导,还是学生 学生读 出文学的味道 ,找到阅读 ‘ 这一篇 ’作 品的要津 , 的学 习,都与课程存在 隔膜 ,没有 打通 ,有一种 无法 “ 入 架 设桥 梁 ,到达 文 学的 彼岸 。要 把 文学 和人 生经 验联 系 乎其 内”的感觉 , 自然 就很难到达 “ 出乎其外 ”的境界 。 起来 ,了解 作者 的 思想 心理 图式 ,还 原 作者和 作 品 的背
的 作 品 。 话 题 又 分 解 为 基 本 话 题 和 延 展 话 题 ,前 者 是 教 学 精神活动 :采用 自由联想 ,打破 时空的界 限;利用蒙太奇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叙述角度和人称》课件张PPT完整版

两者区别: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 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 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 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叁
对比品味,辨别人称作用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我”
第三人称“他” 第二人称“你”
No Image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 元《话 题:叙 述角度 和人称 》课件 (共43张)
近5年全国卷1部分问题设置
年份 文本 题目内容
考情分析
2014 《古渡 6、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 头》 要分析。(6分)
2017 《天嚣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
第一人称——“我”
有限视觉
我
我向思维
人、物
作用
第一人称——“我”——参与者
特点:参与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限制,是“有限 的讲述”
举例: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我”就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刻内心的想 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鲁迅《孔乙己》《一件小事》《社戏》 《祝福》,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莫泊桑《项链》
第三人称——“他”
特点:旁观者。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莫泊桑《项链》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 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中国 古代四大名著。周梅森《人民的名义》。
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小说阅读训练限时练1+.doc

为明学校学生限时训练高二语文学科编号:________ 使用时间:2018.11.27组编人:小说阅读限时练1(20 分钟)班级: ______ 姓名:_______ 小组: 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 卷面: ________远行李森祥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
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
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
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
母亲说完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
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
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
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
娘对不住你。
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
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
这鸡过年要派大用场,母亲却将它杀了。
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
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
母亲只好让步。
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
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妹妹们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
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
这是母亲的习惯。
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
比过了,就疯玩。
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
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 250字(12分) 示例2: 小说通过主人公看“明天的报纸”这一行 为来暗示他将来的命运。并通过主人公一系列 “自言自语”“一塞”“超速行驶”这一连串 的动作,表现了主人公的不在乎、不谨慎、随 意不羁的性格。 小说通过主人公惨死的结局,揭示我们要 认真听取他人有关于自己的善意的提醒,来防 止自己将要犯下的错误发生,深刻而含蓄地揭 示了倾听他人善意的意见的好处,来警醒我们 要认真的对待他人的每一条建议。
4.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在叙述 方面的艺术特点。不少于250字。(12 分)
5.有人说:“‘在作者方面使用最 少的文字,在读者方面得到最大量信息’ 是匈牙利作家厄尔凯尼•依斯特万的一贯 风格。”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对这个 问题的看法。不少于250字。(12分)
探究材料一
汽车司机
[匈牙利]厄尔凯尼〃伊斯特万
(选考板块)
1.对应《外国小说欣赏》的选 做题究竟会怎样出题?
2.怎样读懂选做题中给出的 小说材料?
3.怎样针对题目有效答题, 获取高分?
高考可能出现的题型
(一)评论类
(1)思想小评论。包括:主题、情感。
(2)艺术小评论。包括:叙述、场景、 人物、情节、结构、虚构。 (二)拓展类 (1)续写;(2)补写;(3)改写。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字 (12分)
示例4: 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吗? 也许有的人看来,彼莱斯雷尼的命运是由上天注 定的。加尔文不是提出了“先定论”吗?人的一生在 你刚出生时就已由上天注定,你无法改变。 但彼莱斯雷尼的命运却并不是上天注定,也不是 一个偶然,它是一种必然。报纸不可能无缘无故登出 的,必然事出有因。昨天和今天就已经注定了彼莱斯 雷尼的命运是出车祸而亡,因为他超速行驶。 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自己注定的。也许你 昨天和今天的违法违章行为就会造成你明天的悲剧。 所以,请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小评论写作
要有观点,观点提炼要正确,表述 要完整、简洁、鲜明;
要言之有据,应依托文本进行分析, 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证明观点; 要言之有序,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可适当运用说理方法。
探究材料二
圣
徒
[美国]威廉•埃克曼
(文章略) 请设想文中逃离村庄的那个兄弟之后 的故事。不少于250字(12分)
示例6: 另一个兄弟逃离了村庄后,却摆脱不了原来的阴影。 耻辱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因了额头上的标记,他也不 敢与人有过多的接触,直到穷愁潦倒离开人世。他额头 上的标记,却被他后来生活过的地方的孩子戏称为 “silent”。(长沙市一中 彭依笛)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字 (12分) 示例5: 小说主人公彼莱斯雷尼买到了一份明天的报纸, 报纸准确无误地报道了他出车祸惨死的命运。(叙) 彼莱斯雷尼的惨死表面上是一种与预言的惊人巧 合,但实际上是他长期超速行驶,不注意交通安全的 必然后果。这个情节虽然荒诞,但却非常有力地告诉 我们一个道理:偶然是存在于必然之中的。看似偶然 的成功往往是长期坚持努力的必然结果,而看似不经 意的失败又往往是长期忽视某些问题的必然结局。 (分析议论)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须懂得偶然是存在于必然中 的道理,不能心存侥幸,应防患于未然。(观点)
(文章略) 你读这篇小说获得怎样的启示?
观点提炼要正确
观点表述要完整
观点要简洁鲜明
补注:厄尔凯尼·伊斯特万(19121979),匈牙利作家,世界微型小说大师。 厄尔凯尼喜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荒 诞来反映匈牙利的现实生活,启迪人们去 思索。 据说,这篇小说就是作者有感于匈牙 利一处地方车祸很多而创作的。
拓展题作答方式
注意在原文的基础上合理联想 和想象,适当延伸,体现创意,留有 余味。
课后练习
请结合现实说说,你阅读小说《圣徒》获 得怎样启示。不少于250字。(12分)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大家! 龙年高考大 捷!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少于250字 (12分) 示例3: 小说塑造彼莱斯雷尼的形象,尽管事先预知了自 己的命运,原本可以避免惨剧的发生,却最终还是难 逃此劫。 小说尽管所写荒诞,却又反映出了现实生活中的 某一类人的处世态度。总有那么一些人,明知后果, 却不以为然,铤而走险,最终难逃厄运;又或者是面 临劫难,细节决定成败,倘若能注重细节定能逃脱一 劫,却因满不在乎、粗心大意,最终自食苦果。 也就是说,小说以彼莱斯雷尼的悲惨命运在警示 我们,慎言慎行或许就能避免惨剧的发生,细节决定 成败。
探究材料一
汽车司机
[匈牙利]厄尔凯尼〃伊斯特万
(文章略)
具体题目展示
1.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不少于250字(12分) 2.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篇小说情节 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不少于250字。(12分)
3.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人 物的艺术特征。不少于250字。(12分)
形象大于思想
探 究 小 说 主 题 的 方 法
抓住情节进行分析
抓住人物进行分析
注意小说的感情倾向
请说说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不 少于250字(12分) 示例1: 主人公甘愿接受明天的报纸上刊载 的自己的命运,从未试图改变自己的命 运,导致这样一个结局。 这启示我们,要有科学的思维,勇 于反抗命运的桎梏,而不是像小说主人 公那样愚昧、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