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讲座201411

合集下载

吟诵会主持词

吟诵会主持词

吟诵会主持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精彩纷呈的吟诵会。

在这美丽的时刻,我很荣幸能够担任主持人,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盛宴。

我是主持人XXX,今天我将全力以赴,为大家呈现一场难忘的吟诵之夜。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吟诵的起源。

吟诵,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声音的韵律和节奏,传达出深深的情感和思想。

吟诵源于古代的诗歌朗诵,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

它既可以展示诗歌的美妙之处,又可以展现演员的才华和情感的表达。

吟诵,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艺术形式。

本次吟诵会,我们邀请了众多优秀的吟诵艺术家,他们将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他们的表演将涵盖各个领域的经典作品,包括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散文等等。

他们将以婉转动人的声音,将诗意化为音符,将情感融入每一个音节中,为我们带来一次视听盛宴。

在本次吟诵会中,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些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他们将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解和点评。

通过他们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吟诵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同时,我们也将有机会与他们进行互动,提问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除了吟诵表演和讲解,本次吟诵会还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大家更加融入其中。

我们将开展一场诗歌朗诵比赛,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参赛选手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作品进行朗诵,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们将评选出最佳朗诵者,并为他们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一些精美的礼品,作为本次吟诵会的福利。

这些礼品将在互动环节中进行抽奖,希望大家能够好运连连,获得心仪的礼品。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本次吟诵会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吟诵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感谢学者和名人们的解读和点评,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

还有,感谢所有观众的到来,是你们的支持和参与,让本次吟诵会变得更加精彩。

现在,让我们一起沉浸在吟诵的海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享受艺术的盛宴。

《吟诵的方法》课件

《吟诵的方法》课件
注重情感表达
在吟诵过程中注重情感表达,通过声音传达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吟诵在诗歌朗诵中的应用
增强诗歌朗诵的表现力
吟诵的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够丰富诗歌 朗诵的表现力,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 感受诗歌的内涵。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诗歌朗诵中的吟诵,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 。
提高朗诵者的艺术修养
吟诵的实践与运用
REPORTING
吟诵的实践方法
掌握吟诵的基本技巧
学习平仄、韵律、节奏等基本知识,了解吟 诵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在吟诵前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主题和情感 ,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练习吟诵的语音和语调
通过模仿和实践,掌握吟诵的语音、语调和 节奏,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传递情感
吟诵诗文可以传递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使听者产生共鸣和情 感共鸣。
促进交流
吟诵可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 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
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
2023
PART 02
吟诵的技巧与方法
REPORTING
吟诵的节奏
01
02
03
节奏感
在吟诵时,要把握好节奏 感,使声音抑扬顿挫,富 有韵律。
停顿与连绵
2023
《吟诵的方法》ppt 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吟诵的定义与历史 • 吟诵的技巧与方法 • 吟诵的实践与运用 • 吟诵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2023
PART 01
吟诵的定义与历史
REPORTING
吟诵的定义
吟诵: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 奏地诵读诗文,是一种独特的语
言表达方式。

吟诵讲座记录

吟诵讲座记录

吟诵之美(徐建顺)先请大家看一些古画:第一幅是宋代梁楷的一幅简笔画《太白行吟图》,几笔就把李白勾勒出来了;第二幅是明代徐渭的《驴背吟诗图》;第三幅是清代的《春园吟诗图》,大家可以注意到,里边吟诗的是两位女子,在古代,女子也是吟诗的;第四幅也是清代的画《风雪吟诗图》;然后是当代画家范曾的一幅画《屈子行吟图》;下面是《诸葛亮行吟图》;《白居易行吟图》;《贾岛行吟图》;《李清照行吟图》;《苏轼行吟图》;《郑板桥行吟图》;《曹雪芹行吟图》。

最后这位穿皮鞋的是柳亚子先生,他也在吟诗。

给大家看这些画是为了说明,在我们的国画系列中有一个题材就是“行吟图”。

我也曾去搜寻过有没有“诵诗图”,有的,但我只搜到过一幅。

“行吟图”有几千幅,它是国画的一个传统主题。

这说明什么?自古汉诗皆吟咏!我们汉语的诗词文赋,以前都是“吟咏”的。

100年以前,也就是1910年,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而所有认字的中国人,都是会吟诵的。

吟诵是从先秦时期就有的创作方式、欣赏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它是汉语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

在古代,一首诗有成千上万个吟诵调,村村不同,人人不同。

这是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族教育的一个巨大宝库,可惜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了。

吟诵的历史关于吟诵的最早的记载是《尚书》,尧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歌永言”,就是说汉语的歌曲,就是把说话拉长就可以了,“声依永”就是说音乐就是按照拉长的说话来进行的,“律和声”就是把这些声音放在音律上、音阶上。

这就是中国式的作曲法。

把英语拉长能作出曲吗?不可能的。

英语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而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旋律特质,所以把汉字的声音拖长,就很容易作出曲来。

第二个对吟诵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孔子。

在孔子之前,周代是礼乐文化,凡政治、外交、宴饮、祭祀等等场合都有乐歌相伴,主要是《诗经》,而这个“乐”是配有一个大乐队的,还有仪仗队,有唱歌的,有跳舞的。

到孔子那个时代,礼崩乐坏。

古典诗歌吟诵九讲

古典诗歌吟诵九讲

古典诗歌吟诵九讲
《古典诗歌吟诵九讲》是一本由叶嘉莹先生所著的书籍,旨在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吟诵艺术。

以下是该书的大致内容:
1. 引言:叶嘉莹先生通过讲述自己与古典诗歌的渊源,引出中国古典诗歌吟诵的话题,并阐述其重要性。

2. 中国诗歌的特色:叶嘉莹先生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诗歌的独特之处,即“言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强调诗歌是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3. 西方诗的特点:叶嘉莹先生对比了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特点,指出西方诗歌更注重史诗和戏剧的表达形式。

4. 中西方诗的差别:叶嘉莹先生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在表达方式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异,强调了中国诗歌向内求、内心的兴。

5. 古典诗歌吟诵的技巧:叶嘉莹先生详细介绍了古典诗歌吟诵的基本技巧,包括声调、节奏、韵律等方面,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6. 吟诵与诗歌理解:叶嘉莹先生阐述了吟诵对于深入理解古典诗歌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吟诵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7. 吟诵与个人修养:叶嘉莹先生指出,吟诵古典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养身心的过程,能够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8. 吟诵的传承与创新:叶嘉莹先生强调了吟诵传统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提出了在当今时代如何对吟诵进行创新和发展。

9. 结语:叶嘉莹先生总结全书内容,并再次强调了古典诗歌吟诵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古典诗歌吟诵九讲》是一本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吟诵艺术的书籍,对于喜欢古典文学和诗歌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吟诵教程详解课件

吟诵教程详解课件
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象征意 义。
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
感知诗词的情感
通过阅读和分析诗词,感 受其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理解情感基调
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理 解其情感色彩和表达方式。
运用声音传达情感
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高 低起伏等变化,传达出诗 词中的情感和思想。
运用声音的表现力
声音的音色控制
06
吟诵教程总结与展望
对于吟诵的总结
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 古人诗词文章的主要诵读方式,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吟诵以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 起伏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意境,有 助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审
美能力。
吟诵教程应运而生,为传承和弘 扬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传统 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起到了积极作
语调丰富
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变化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丰富的语调可以让吟诵更加生动。
音韵与节奏
音韵和谐
吟诵的音韵要和谐,即押韵要准确,音 节要协调,以营造出优美的音乐感。
VS
节奏明晰
吟诵的节奏要明晰,包括停顿、重音、拖 腔等,以突出诗词的韵律和美感。
意蕴与情感
意蕴深刻
吟诵的诗词要有深刻的思想和意蕴,通过声音传达出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次和深度。
吟诵在自我修养中的运用
修身养性
吟诵可以帮助学生或成年人修身养性,通过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 和情感,陶冶情操,增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提高自我认知
吟诵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理解他人。
培养专注力
吟诵需要学生或成年人高度集中注意力,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可以提 高专注力和对自我意识的的控制。

吟诵会主持词

吟诵会主持词

吟诵会主持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精彩纷呈的吟诵会。

在这美丽的时刻,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吟诵会的主持人。

我是XXX,今天将会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盛宴。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吟诵的起源和意义。

吟诵是一种将诗歌以朗诵的形式传达给观众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吟诵不仅是一种文学表演形式,更是一种传承文化、传递情感的方式。

通过吟诵,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本次吟诵会的主题是“诗意人生”,我们将通过吟诵的方式,展现出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

希望通过这个主题,能够引发大家对生活的思考,感悟到诗歌所传递的智慧和力量。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本次吟诵会的流程和参演嘉宾。

本次吟诵会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诗意人生的启示”、“爱与美的诗章”和“人间繁华的回响”。

每个环节将有不同的嘉宾进行吟诵表演,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和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艺术家。

在“诗意人生的启示”环节中,我们将聆听到来自诗人A的作品《生命的旋律》,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命的曲折与美丽。

接着,诗人B将为我们带来一首《岁月的痕迹》,让我们一同感受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

在“爱与美的诗章”环节中,诗人C将为我们带来一首《爱的翅膀》,用深情的吟唱,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力量和美好。

紧接着,诗人D将为我们带来一首《美丽的风景线》,通过诗歌的表达,展现出美的独特魅力。

最后,在“人间繁华的回响”环节中,诗人E将带来一首《城市的脉搏》,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现代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接着,诗人F将为我们带来一首《乡愁》,让我们回味起故乡的温馨和记忆。

除了嘉宾的吟诵表演,我们还邀请到了一支优秀的乐团,他们将为吟诵会增添音乐的韵律。

乐团将在每个环节之间演奏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大家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享受。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参与本次吟诵会的嘉宾和工作人员,正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这场精彩的演出。

从零开始——吟诵初级讲座

从零开始——吟诵初级讲座

经日兮我青我青
郑 风 子 衿
不 见 , 如 三
达 兮 , 在 城
不 往 , 子 宁
子 佩 , 悠 悠
不 往 , 子 宁
子 衿 , 悠 悠
月阙不我不我
兮兮来思嗣心
。。?。音。


诗一
经日
郑 风 子 衿
不 见 , 如 三


~~ ~~
~~ ~~
~~

• ~~ ~~ ~


挑纵青纵青
兮我青我青
不子不子
达 兮 在 城 阙
长旋的 ,律,
里 美 出
没 风 波
君但 看爱 一鲈 叶鱼 舟
江 上 往 来 人
宋江
范 仲
上 渔
淹者
粒 谁汗 锄 悯
粒 知滴 禾 农
皆 辛
盘禾 中下
日 当


餐土

李 绅
心字须逐有元 的的了渐入以 安使解消声前 排用入失字, 。,声。,中
往字了此国 往。解后大 是因古北部 诗为诗方分 人入,地地 精声必区区
知当 仪知 为之 扬机 专相
执义惰杼远
融为子窦苟
伍乐滕费 余于殷廉 元时罗岑 卜傅毕薛 顾皮郝雷 孟卞邬贺 平齐安倪 黄康常汤
• •


俞鲁云戚 任韦苏谢 袁昌潘邹 柳马葛喻 酆苗奚柏 鲍凤范水 史花彭窦 唐方郎章
孔朱冯赵 百
曹秦陈钱 严尤楮孙
家 姓
华许卫李
金何蒋周
魏吕沈吴
陶施韩郑
姜张杨王
• • •
虽虽 小小
必则 告温
母母 教呼
则 孝
祭常 药悦 谏孝 贻力 勿勿 返夏 须应 尽悲 先复 使何 亲为 私擅 必则 敬勿 诚咽 尝谏 更难 忧具 藏为 面凊 听缓

吟诵教程课件指导阅读共144页

吟诵教程课件指导阅读共144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吟诵教程课件指导阅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

朗 默

急 缓 高 低
恬 苦 细 漫

今之吟诵
诵 读 念 咏 哦
生 熟
吟诵是汉诗文的创作方式
先看鲁迅的一首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再看《红楼梦》:
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
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 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 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 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 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 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 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 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王阳明
诗者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 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 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沈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读法符号
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自古 以来学习汉文,其课本都有读 法符号。其吟诵传统至今未衰。 日本诗吟社有数百万会员。汉 诗吟诵是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 始终都有的。所有的卡拉OK厅 里都有诗吟。
日本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日本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日本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韩国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教育层次: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儒学教育内容:
德:礼教、生活教育、内省
体:经、史、子、文 艺:琴棋书画、歌曲辞说、花酒香茶
用:政经工商、医武数术、兵农历律
小:文字、音韵、训诂、吟诵、版本
女:德言容工
教学方法:
个别教育——私密传授——跟随学习
日本 菅茶山授学图
日本 菅茶山 廉塾
日本 菅茶山 廉塾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汉诗文原来是可唱的
世界声调语言分布图
世界上所有声调语言的民族,其 诗歌文章都是天然可唱的,并且本来 也基本上是唱的。 一百年前发生了什么事,让吟诵 退出了中国学校的课堂?
一百年前发生了什么事,让五十 六个民族中五十五个能歌善舞?
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天然具 有旋律性,中国人自古即可见字就唱, 有话即唱。汉族所有的音乐、戏曲、 曲艺形式,都是从此化出。
北京景山学校
徐健顺
语文期中考试
孝经 爱莲说
北京大学生吟诵团 周敦颐
薛瑞萍
吟诵课 杜甫 绝句
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吟诵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 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 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 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桐城派读书法:
刘大櫆: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 文之 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 粗处也。然余谓 论文而至于字句, 则文之能事尽矣。 姚 鼐: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 声音,总为门外汉耳。 曾国藩: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 意远,一乐也!
吟诵的规则举例
关关雎鸠
参差荇菜 求之不得 参差荇菜
吟诵是正当的,但要坚持文读。 普通话吟诵与传统方言吟诵的规矩 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应用普通话文
读语音而已。
普通话吟诵的风采:
首都大学生吟诵团 撒贝宁 木兰辞
杜甫 月夜忆舍弟
山西长治小学生
杭州家庭吟诵 陈琴老师 李清照
千字文
李白 古朗月行 一剪梅
徐健顺
屈原
离骚
普通话吟诵的风采:
北京崇文少年宫 北京景山学校 蒙学联吟 李白 将进酒
教学方法:
个别教育——私密传授 自学为主——复讲过关
纵向编班——立德学礼 感性教学——读书(吟诵)悟道(内圣)
让我们做一张古代的试卷
吟诵:中国传统教学方法之根
所有的私塾都是吟诵的,所有的
汉诗文都是吟诵的。。 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中国 传统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方法基石。
合适的声音,所以声音的涵义和韵
味尤为重要。
吟诵规则与诗文涵义
字句都有读音,又有读法。 读音:声母、韵母、声调。
读法:长短高低、轻重缓急、 节奏韵律。
读音有意义,读法也有意义。
一个简单的句子:
我想喝水
有多少种涵义?
登 鹳雀楼
! 白 黄 ! 欲 l 更
! 日 — 河 — 穷 l 上
依 ! 入 千 ! 一
汉诗文原音形式 中国传统读书法
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 中华吟诵学会 秘书长
吟 诵
请大家一起诵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
所先后,则近道矣。
请大家一起诵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做中国文化教育,用的基
本上是西方的教育方法,甚至教育理念。
中国古代的教育被一个词概括:落后,
从此成为天方夜谭。 每一位做中国文化教育的教师,都应
该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毕竟,中国文化还要
靠中国方法才能真正得到传承。
走进陌生的中国传统教育
教育理念:成人教育。品性与态度。 教育次第:童蒙养正、少年立志。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
古之谓“读”,今之谓“吟诵”也。 请把古籍中的“读”翻译成“吟诵”——
关公夜读《春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声琅琅。
1920年,西方话剧传入中国。用 西方诵读方式读汉诗文的方法被翻译 为“朗读”“朗诵” 。传统学术界为 避免混淆,被迫把汉诗文的传统读法 改名。2009年定名为“吟诵”,并由 国家语委成立中华吟诵学会,负责全 国的吟诵复兴推广工作。 汉语古诗文只应该吟诵!
读通了,读好了,也就是理解到位了,所以 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并且记忆深刻, 而且直接入情入心。
吟诵是主要诉诸感性的基本教学法。
请看古人的经验之谈: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白 ——杜甫
《论》《孟》,只剩读着, 便自意足。学者 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程颐 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 涵泳,切己体察。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
汉语的诗词文赋,原本都是可唱 的,大部分本来也是唱的。 吟诵是每个地方、每个人旋律都 不一样的。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吟诵有规矩 规矩有意义
吟诵的规矩之一:依字行腔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正心诚意
正音识字 吟诵的规矩之二:入短韵长
中华吟诵宣传片
提问:
一字一拍读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人是怎么读汉诗文的?
请看古画:
宋 梁 楷
太 白 行 吟 图
明 徐 渭
驴 背 吟 诗 图
明 吴 伟
观 瀑 吟 诗 图
明 陈 洪 绶
屈 子 行 吟 图
春 园 吟 清 诗 金 廷 图

民 国 张 大 千
倚 杖 吟 诗 图
宋 李 唐
雪 窗 读 书 图
秋 窗 读 宋 易 刘 松 图
出。——三十八回
谁知邢岫烟、李纹、薛宝
唐诗是吟出来的—— 李 白:吟诗作赋北窗里 杜 甫:新诗改罢自长吟 韩 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白居易:发于歌咏形于诗 贾 岛: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杜荀鹤:难教一日不吟诗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
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
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
——《文心雕龙》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 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大序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 舜典
汉诗文基本上是先吟后写的,
所以基本是口头作品!
口头创作,作者会有意无意地选择
韩国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韩国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我们采录了千位读过私塾的老先生, 其吟诵都遵循大致相同的读法,与现 代学者的研究结果、古代中外文献的 记载都是一致的,所以: 汉诗文有其固有的读法,不能乱读。 乱读,涵义就有差异了。 汉诗文有其固有的标点,是西方标点 符号无法替代的。
古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而且是声音! 汉诗文应该用其固有的读法来学习。 中国文化应该用中国的方式进行传承。 吟诵的基本规则有:
依字行腔 依义行调 模进对称
入短韵长 平长仄短 虚字重长 文读语音
平低仄高 腔音唱法
登 鹳雀楼
! 白 黄 ! 欲 l 更
! 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河 — 穷 l 上
依 ! 入 千 ! 一
王之涣 — l 山 尽 l —— 海 流 l ! 里 目 — —— 层 楼
汉诗文涵义的构成
字义:字面的涵义。 音义:读音:语音的涵义。
清末私塾
王阳明先生《社学教条》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 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 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 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 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 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 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 以次偏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 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 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 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 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 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 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 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