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 (3)
Unit 2 My schoolbag 单元复习(三)语法+典型例题(共29张PPT)

典型例题-补全对话。
A: ①__B____I lost my pencil box. B: ②___A___
A: It's blue and white.
B:③__D____
A: A ruler, a pencil and a pen. B: Here it is.
A: ④__C____
A. What colour is it? B. Excuse me. C. Thank you so much. D. What's in it?
I have a new schoolbag and a new pencil box. 我有一个新书包和一个新铅笔盒。
➢ and的其他用法: ②当连接三种或三种以上成分时,通常把and放在最后一种成分的 前面。
There is a bed, a desk and a plant in the room.
①妈妈正在找钥匙,你发现它在桌子上,此时你可以说: A
A. Here it is. B. Where it is. ② -May I borrow your eraser?
-Sure,_C__.
A. I am here B. they are here C. here it is
语法点9:Thank you 的用法
之前: Excuse me! 之后: Sorry!
语法点5:询问单个物品颜色的句型及答语
问句句型:What color is +物品 (单数)
答语句型:It’s +颜色类形容词
What color is your bike?
It’s yellow.
典型例题-选出正确的答案。
爸爸下班回家拿了一个礼品袋,告诉明明说这是给他买的新书包,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知识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一、会默如下词语:风靡豁开疙瘩挨揍冰棍俨然橡皮雕成磕碰跺脚颓然沮丧趴在抽屉谜团尚未氧气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因素海盗培养眼巴巴悻悻然摄氏度紫禁城博物院前功尽弃威风凛凛呆头呆脑歪歪斜斜挖空心思叱咤风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得意洋洋弄巧成拙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津津有味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模一样相视一笑两手空空心满意足嫦娥奔月沧海一粟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暴露无遗剑拔弩张二、理解以下词语☆☆☆风靡: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剑拔弩张:形容形式紧张,一触即发。
别出心裁:别:另外。
心裁:心中的设计、策划。
独创一格,另外想出与众不同的主意、办法。
技高一筹: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技艺高人一等。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威风凛凛:形容威武雄壮,很有气派,声势逼人。
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沧海一粟】粟:谷子。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形容非常渺小。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一哄作鸟兽散:成群的人慌张而狼狈地逃开,就像林中的鸟群或兽群,受到惊吓后散开一样。
多形容敌人的溃败逃走。
暴露无遗:全部、彻底地显露出来,毫无遗漏。
念念有词:念念:诵读。
现多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多含讽刺诙谐意味。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特别浓厚。
咋咋呼呼:形容吵闹或者说的话没有意思。
悻悻然:不高兴的样子。
化为乌有:乌有:没有,不存在。
形容一下子全部丧失或者落空。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三、易错字音威风凛(lǐn)凛俨然(yǎn)剑拔弩(nǔ)张挨(ái)揍沮(jǔ)丧弄巧成拙(zhuō)别出心裁(cái) 卡(qiǎ)住叉(chǎ)腿一绺(liǔ)红线攒(cuán)着颓然(tuí)偃(yǎn)月刀暴露(lù)无遗虎视眈眈(dān)一溜(liù)烟抽屉(ti)悻(xìnɡ)悻然技高一筹(chóu)咋咋呼呼(zhā)虎视眈眈(dān)鏖战犹酣(áo)赫(hè)赫战功跺(duò)脚中轴(zhóu)线倾(qīng)角防御(yù) 金銮(luán)殿额枋(fāng) 窦(dòu)尔敦紫禁(jìn)城矗(chù)立气氛(fēn) 屋脊(jǐ)四、多音字hōng:闹哄哄,哄堂大笑hǒnɡ:哄骗hònɡ:一哄作鸟兽散,一哄而散,起哄mú模样,一模一样,装模作样,模板,模具mó模型,模仿,模糊,模范,规模gōng供应,提供,供不应求gòng供认,口供,逼供,供奉,供职cuán:人头攒动 Zǎn:积攒,攒钱huō豁开、豁口 huò豁达、豁然开朗jì系绳子 xì关系jiǎo角落 jué角色féng缝合 fèng裂缝jìn禁止 jīn情不自禁五、理解课文重点内容:1.《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词类活用
《屈原列传》词类活用:
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时秦昭天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姻
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苏武传》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宜皆降之 反欲斗两主 杖汉节牧羊
判断句的判断方法:翻译为“是”或“不是”的字句 判断句的判断标志:“……者……也”“……者,……”“……,……也”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2.特殊句式——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 被动句的判断标志:“被”“为”“见”“于”“为……所……”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过秦论》1.特殊句式——判断句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判断句的判断方法:翻译为“是”或“不是”的字句 判断句的判断标志:“……者……也”“……者,……”“……,……也”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2.特殊句式——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2.特殊句式——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
皆为陛下所成就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 被动句的判断标志:“被”“为”“见”“于”“为……所……”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分析文本,掌握文言知识
(单元通关复习)第三单元(过知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

第三单元 《陈情表》《项脊轩志》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 《种树郭驼橐传》《石钟山记》
本单元六篇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涉及 忠与孝、情与志、生与死、仕与隐、官与 民、真与伪,有的是公认的准则,有的是共 同的价值观,有的是深刻的哲思,有的是可贵 的精神。学习后要探究这些文化观念在当 今社会的价值。
明确文章表达的情感。
《归去来兮辞》让我们全面了解了陶渊明的隐士情怀,入仕为官 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 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生活的情趣,固穷守节是他 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陶醉在兰亭集会的盛况里,陶醉在人与 自然的和谐氛围中。他寄情山水,引出了“死生”这一人生的重 大问题。他在忧生叹逝中表达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否定了老庄 “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 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他认为生而为人,不能忽视生命的长 短而毫不珍惜生命,而应努力增加生命的厚度,不能让时间轻易 地从自己身边悄悄逝去,应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思考规划人 生。
《种树郭槖驼传》不但揭示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 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 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 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石钟山记》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 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不要轻信前人的 说法。
学习评点文章
学习评点,既能培养细读文章的能力,又能提高概括表达的水平,有助 于研习古代诗文 评点,文言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之一。古代所谓的“评点”,是又 评又点的意思,即在用标点断句后,再加以评论。“点”是为了便 于阅读,“评”则在于帮助理解。在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对原作 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赏析(“评”的部分有句评、层评、段评和总评)。 例如,评论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优劣,指点遣词造句、技法风 格的长短。要求评论中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发人深省,能 够培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眉评(亦称眉批), 在竖排作品的上方写上评点文字;夹评,在作品行文中间插进评 点文字;段评, 在作品的每一个段落之后写上评点文字;旁评, 在横排作品的旁边写上评点文字。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课型:讲读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设想: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
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理清顺序: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三、体会语言: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练 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
【答案与解析】B 欧阳修谥号文忠。故选B。
课下注释
岳阳楼记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官)( 指做州郡的长官 )
②越明年( 到 )
③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
④百废具兴( 通俱,皆 )
⑤增其旧制( 规模 )
⑥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
⑦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美景;胜:美好 )
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夺得冠军。
【答案与解析】D 盛气凌人,谓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今多用作贬义。 不符合D句语境,使用有误。
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 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代表作《范文正公集》。 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 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 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 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 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词语积累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 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 情的真相大白。《醉翁亭记》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 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醉翁亭记》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 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 曲折复杂。《醉翁亭记》
课下注释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导读】本文档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的文档,旨在帮助学生对该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可以回顾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在知识运用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本文档将以提供重点知识点的概述、详细介绍、例题及解析的形式进行呈现。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涉及以下知识点:1.学习字词:复习“头部”、“面部”等。
通过学习字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习诗文:阅读《骑蜗牛找朋友》等诗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学习语音:复习声母“p”、“b”、“m”以及韵母“i”、“u”、“e”。
通过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4.学习作文:以“描写动物”为主题进行作文训练。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二、知识详解1. 学习字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复习一些与“头部”、“面部”相关的字词,如“头发”、“眼睛”、“鼻子”等。
这些字词常用于描述人物或描写事物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字材料,了解这些字词的构成和含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诗文本单元的诗文《骑蜗牛找朋友》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文,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学习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3. 学习语音本单元的语音学习中,我们将复习声母“p”、“b”、“m”以及韵母“i”、“u”、“e”。
学生可以通过听音、朗读和拼写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语音的正确发音和口型的调整。
4. 学习作文本单元的作文主题是“描写动物”。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写,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写作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语句的连贯性,同时也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运用。
三、思考题及解析以下是本单元复习中的一道思考题及解析,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题目:请用三个字形容小猫。
解析:通过描写小猫的特点和形象,我们可以用“可爱”、“聪明”、“活泼”等词语来形容它。
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八单元复习《单元测试》(三)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测试班级姓名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厉害历史官史B.老狼狠心新郎C.粘贴喂惧脊背D.篇向旋风纵容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古董懂得圆筒童年B.嚷嚷叫嚷吵嚷熙熙攘攘C.溜冰遛弯儿一溜烟溜走D.除夕橱柜厨房锄草3.下列拟声词使用不当的是()。
A.木头被敲打,发出啷的声音B.水哗的一声泼到了草地上C.箭嗖的一下飞了出去D.拳头呜的一声打到了桌上4.《方帽子店》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旧事物有其优点,不应该被摒弃。
B.世界在改变,我们不应墨守成规,才会有新突破,迎接不一样的新生活。
C.我们要保持优良传统,循规蹈矩地生活。
D.随意改变现有的生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5.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是()。
我和同学们相约周末去_______红军老战士。
A.拜访B.拜贺C.拜倒D.拜托6.请从下面的说法中选择最委婉得体的一句话()。
A.这里是病房,别大声说话!B.这里是病房,你说话小声点!C.这里是病房,请你说话小声点,好吗7.下面几个故事的题目和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B.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C.会飞的鸡和不会跑的狐狸D.骡子和铃铛二、填空题8.选字组词。
夫(妻凄)(旱汗)灾争(辩辨)县(衙衡)(栓拴)牛(缰僵)绳(斧爹)娘(嗖搜)人钱(瘩褡)9.说说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的词的意思。
(1)街上人山人海。
人山人海:(2)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
古董:10.找出下列字的特点填空。
(1)“咳嗽、呕吐、唠叨、嘀咕”我发现组成这些词的字都是字旁,我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
(2)“谚语、谣言、告诫、辩论”组成这些词的字都是字旁,说明跟有关。
“谚”字查字典应查部,再查画。
1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泄】A.液体、气体排出; B.泄露; C.尽量发出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燃___烧____,用于钢铁冶
炼和金属焊接等
可用作___保__护___气__;通
电时发光,可用作
_电__光___源__
[注意] ①物质的性质__决__定__物质的用途, 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 源等因素。 ②氧气不具有__可__燃__性__,不能用作燃料。
考点10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 ___化__石__燃__料___的燃烧和____工__厂__废__气__的排放。 2.主要污染物:包括_有__害__气__体_和___烟__尘___ 两大类,其中气体污染物包括___S_O_2 ___、 ___C_O____、____N_O__2_,___S_O__2__和___N_O__2__ 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3.空气污染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 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4.防治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提倡使 用__清__洁__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工厂废气进行净化处
理等。
5.空气污染指数: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的项目暂定为___S_O__2 __、___C__O___、 __N_O__2___、__可__吸__入__颗__粒__物__和臭氧等。空气 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级别越___高_____, 空气质量状况越____差____。
[扩展点评] 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直是中考命题的热 点,考查知识主要有实验现象的描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 验误差的分析及剩余气体的性质等。 若用木炭或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需要对实验进行改进,即 集气瓶内预先装的水换为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生成的气体 SO2 或 C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第3讲 空气
富宁县民族中学 黄廷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药品:__红___磷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 1-1。
图 1-1 3.实验步骤:略
4.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白__烟____,放出_热___量____。
(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
___进__入___集气瓶,且集气瓶内的水上升到原集气
④测量结果大于15的原因: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时,没有立即 _塞___紧__瓶___塞_、止水夹没有夹紧。
考点9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含量
性质
主要用途
氮气 7_8__%_
化学性质__不__活___泼___,通
常不可燃,也不_助___燃氮可作 麻___醉___剂__,还可用于超
[注意] 对空气有污染的物质是对人体_有___毒___、___有___害_____的 物质,而 CO2___无___毒___、___无___害___,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热身反馈┃
1. 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D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 气污染物 D.空气中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 性气体”
气体反应,且反应不能生成_五___氧__化__。二磷
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加少量水,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 _____气___体________和放出的___热___量__。
③测量结果小于15的原因:红磷的量_不___足____、装置的_气___密___性_____ 不好、集气瓶未__冷___却___至__室___温___就打开止水夹。
瓶水面以上容积的____15____。
5__.__反__应__原__理__:__4_P_+__5_O__2_=点_=_=燃_=_=_2_P_2_O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6.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5_____。
[注意] ①选择的药品只能与空气中的__氧___气___反应,不能和其他
导实验等
氧气 2_1__%_
化学性质比较__活__泼____,
常温下能与许多生活中常
见的物质发生__化__学____反 应,具有_氧__化___性__、 _助__燃___性__等
稀有 气体
化学性质___很__不___活___泼_, 0_._9__4%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
供给__呼___吸___,用于医
┃典例分析┃ 典例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如
图 1-3 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图 1-3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 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原水面以上容积的____15______。
(2)乙同学: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 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_____木__炭__燃__烧__的__生__成__物__是__二__氧__化__碳__,__瓶__内__压__强__不__变___________。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__N_a_O__H__溶液,然后完成 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解析]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燃烧仅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导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 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补充了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不能形成压强差, 所以水没有进入集气瓶;为了使实验获得成功,应该用碱溶液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 二氧化碳无毒、无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3. 利用如图 1-2 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 1-2 (1)实验现象:红色物质逐渐变成___黑__色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_C_u_+__O__2_=_=△_=_=_=_2_C__u_O__________。 (3) 停 止 加 热 冷 却 至 室 温 , 注 射 器 内 气 体 的 体 积 大 约 减 少 了 _(4_)_实__验_15_结__论__:______。___空__气__中__氧__气__的__体__积__分__数__大_约__为__15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