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效益评价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效益评价

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效益评价高校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它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桥梁,促进产学研三方共赢的合作关系。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加速,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为学校培养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1. 产学研结合的比重提升: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依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和科技交流,而现代高校产学研合作更侧重于产业化转化和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

高校通过与企业和市场的紧密联系,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发展。

2. 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改革: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上。

传统的高校教育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现代产学研合作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开放型创新平台的建设: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建设开放型创新平台上。

传统的高校产学研合作主要依靠双方合作的小型研究室或实验室,而现代创新平台则更加注重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

通过与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方位合作,高校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形成产学研共同创新的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二、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效益评价1. 经济效益的提升: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带来的首要效益就是经济效益的提升。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高校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高校产学研合作还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增强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学术影响力的增加: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也对学术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能够大力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增加学术成果的影响力。

同时,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为学校科研的热点和前沿提供重要支持,增加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衡量知识管理的绩效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不断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推进合作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知识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至关重要。

论文首先阐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内涵、二者之间的关联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特征、体系及意义;其次从运行状况和产出两个方面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体系构建,其中运行状况包括知识识别、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产出包括知识成果及经济效益、组织成熟程度;再次在阐述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后运用集值迭代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积分法给出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运行效率、建立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加强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提升样本单位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管理绩效的对策建议。

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

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与模式、机制分析
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渐重视产学研合作,各级政府和企业纷纷投入资源,建立合作平台和机制,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升级。
02
产学研合作模式
横向合作模式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01
这种模式强调在平等的关系下进行合作,双方共同投入资源,
共同参与研发和生产等活动。
合作形式多样化
02
包括共同设立研发机构、联合开展项目、互相兼职等,这种合
间接经济效益
产学研合作还可以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合作 方可以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信息等,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 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效益研究
推动创新发展
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高校和研究 机构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能够为 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企业也可以为高校 和研究机构提供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促进 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旨在整合各方资源,提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效率,实现经济绩效和社 会发展的共赢。
产学研合作重要性
推动技术创新
产学研合作能够加强技术创新和研 发能力,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工 艺、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升产业水平
产学研合作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政府政策驱动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升级。
运行机制
项目合作机制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 势,共同确定合作项目,明确各方职责和权益。
资源共享机制

三维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三维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三维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开展合作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合作项目进行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价合作项目的绩效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只从单一角度出发,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的绩效。

因此,需要借助三维视角来进行绩效评价,从产业效益、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全面评价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合作项目的开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三维视角出发,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探讨评价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以期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三维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这一重要议题进行全面剖析。

通过本研究,旨在明确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的核心概念和特点,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有效可行的评价方法,从而全面地评估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表现。

通过实证研究,深入理解三维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运作,为实践中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可靠的评价依据和指导意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促进产学研合作间的协同发展,提升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产学研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产学研合作项目是当前高校科研与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的重要形式,对加强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实现产学研三方的共赢,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的评价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和绩效评价机制,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及绩效评价分析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及绩效评价分析
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240041059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 年度一般课题 (〔2017〕-JKGHYB-0099)。 作者简介:王永成(196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系统分析与优化、信息融合。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总 213 期第 11 期 2017 年 11 月
创新科技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13,No.11 Nov,2017
·科技预测与评价·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及绩效评价分析
王永成 高晓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 本文从过程和要素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构建了 包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产出、环境、过程、结果这五个一级指标的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价 的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不仅包含了下一级指标 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而且还考虑到了下级指标之间的互相影响,符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中 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而不相互独立的实际情况,并且所得的研究成果又助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
是 引 进 、消 化 、吸 收 和 再 创 新 过 程 的 产 品 技 术 因 素 整 合[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是组建以企业、科研机 构、大学为中心要素,以政府当局、金融机构等相干主体 作为辅助要素的互动协同的类似于网络的创新形式,经 过技术创新主体和知识创建主体之间深入的协作和资源 的整合,一起展开对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分析;网络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276.42;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1-29-5

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绩效评价的体系探讨

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绩效评价的体系探讨

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绩效评价的体系探讨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是指由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界共同参与的一种合作模式,通过共同合作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各方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成果,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合作方式。

由于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的性质比较特殊,其绩效评价体系也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本文就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绩效评价的体系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应该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既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创新效益。

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经济效益: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评价其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市场份额等经济指标。

为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价指标:首先需要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即确定需要考虑的各个指标的内容和权重。

这需要充分调研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2. 收集数据和信息:为了评价企业的绩效,需要收集各个指标的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员工调查、市场调研等信息。

3. 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在收集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即将各个指标进行量化和综合评价,得出一个绩效评价的结果。

4. 评价结果的应用和改进:最后需要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评价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产学研合作虚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应用评价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即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产业特点等因素,量身定制评价体系,使之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2.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评价体系时,需要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绩效评价研究

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绩效评价研究

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绩效评价研究高校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产业界和科研机构之间,通过共同研究和开发,为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一种合作形式。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持下,高校产学研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高校产学研合作中仍然存在的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进一步阻碍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和优化。

一、现状分析(一)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一直是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政府已经逐渐完善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为其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二)研究机构。

高校产学研合作需要有足够的科研机构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发成果的稳步提升。

因此,建立适当的研究机构对于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至关重要。

(三)技术支持。

作为合作的一方,产业界需要向高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研究和开发水平。

(四)专业知识。

高校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促进合作成果的达到。

二、难点问题(一)合作意愿。

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推进过程中,产业界的合作意愿会对合作的深入进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需通过加强交流,增加互信,提高双方的合作意愿,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

(二)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高校产学研合作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难点问题。

比如,在一些研究机构中,人才流动较为频繁,这会降低合作进程的稳定性。

(三)绩效评价。

如何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价,是当前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如果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不能达到一个高效、系统的标准,就不能真正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三、绩效评价准则(一)合作效果。

在高校产学研合作中,最终需要达到的是合作效果的提升。

因此,合作效果评价准则是评价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二)科研水平。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需要展示的不仅是教学水平,还需要展现其科技研究能力。

因此,科研水平评价准则也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2-10-09T07:20:01.702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1期作者:王红翠1,解国付2[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日益关键王红翠1,解国付21. 江苏大学财务处,镇江 212013;2. 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镇江 21201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创新日益关键,而产学研联合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因此,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对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几个产学研合作效果的评价模型,包括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指标评价模型。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计量模型;指标评价模型一、引言产学研协作(industry?university?collaboration,IUC)一般是指企业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间的科技协作,特别是以企业为科技供给方、以高校为科技供应方之间的协作机制。

20世纪90年代开始,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促进企业生产创造的质量与绩效开始成为信息经济下企业竞争的重心。

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双方为了达到某个目的的有效的合作行动方法,亦即把二者连接起来的协作管理模式,每一种管理模式的建立也都是一种动态博弈的结果,是协作各方在利益、权力、收益、风险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种均衡状态。

可把协作方式认为是协作各方能力、环境、目的等诸要素在特定区域内变化的函数。

因为不存在一种万能的变量,所以一切合作方式都只能在其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符合函数方程,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持续变迁、协作对象的变化等因素,一旦经济条件的变动超出了变量所满足的范畴,原来符合双方需求的合作方式就将会越来越不适合,因此必须寻找出新的变量寻求出新的合作方式。

目前产学研联合根据与协作主体之间的关系,能够分为:单校内向产学研合作模型、双边联盟协作模型、多向联盟协作模型、中间关系型的合作方式。

二、产学研合作的绩效研究产学研联合绩效评价,是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成果后进行的评估过程,不但要对各主体在合作中的内在要求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各主体在协作时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只有运用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的评估机制,才能达到整体评估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2 - 04 - 24 ,修回日期: 2012 - 06 - 13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 2010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 ( DFA100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 绍兴文理学院科研处,浙江绍兴 312000 )
摘要: 在论述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 计 原 则 基 础 上, 从 投入与 产 出 两 方 面 设 计 项目绩 效 评价指标,进 而运用集对分析的思想方法建立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模型,并举例说明其初步应用。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合作项目; 绩效评价; 集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8 ; G322. 23 ; F27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7695 ( 2013 ) 2 - 0085 - 04
2013 年第 2 期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 - 7695. 2013. 2. 022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 No. 2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李新荣
1. 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 产学研合作系统主要由合 作投入系统和合作产出系统构成, 要求针对不同类
别产学研合作项目设计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 既要 有产出方面的指标, 也要有投入方面的指标, 并且 注重指标间的有机联系, 从而实现对其实施系统的 分类绩效评价。例如 “技术开发类 ” 合作项目, 其 主要成果形式是: 专利、 新材料、 新工艺、 新产品 等,对其合作绩效评价侧重于评价经济效益、 专利 ; “应用对 申请与授权情况、项目成果水平及应用等 策类” 合作项目, 其主要成果形式是: 论文、 调研 报告等,对其合作绩效评价侧重于评价论文被引用 情况、调研报告被采用情况等。 第二,科学性与层次性原则。 设计的指标要能 够反映产学研合作的本质属性, 即形式上能够尽可 [2 ] 能反映实际内容 。 按照从粗到细的原则将评价指 标分为若干层次,使绩效评价尽可能科学合理。 如 投入指标 中 的 “研 究 人 员 ” 可 分 为 “高 级 职 称 人 ; 产出指标中的 员、中级职称人员、初级职称人员” “发表论文” 可分为 “ SCI 等检索期刊、 中文核心 期刊、一般期刊” 论文等。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 设置评价指标时, 应该 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 考虑到数据的获得难易程度 [3 ] 和指标的量化问题 。 既要有定量评价指标, 又要 设置定性评价指标, 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 合起来。例如项目的研究方法、 创新程度及社会效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就是对产学研合作的绩效实 施评价的过程,可分为项目的评价和区域的评价。由 于产学研合作的区域绩效涉及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加 复杂,现阶段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研究又以项目绩 效评价的研究为主导。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绩效评价是 针对区域、行业之内或之间某个或某类别具体产学研 [ 1 ] 合作项目实施的绩效评价 。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绩 效评价是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去综合评价高校产学研 合作项目的投入产出绩效,从而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 行监督、预测和调控,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实践 活动。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有利于加 强监督合作项目实施情况、优化配置合作各方资源、 提升科研人员研发能力及管理者决策科学化水平,从 而达到提高产学研合作绩效的目的。因此,产学研合 作绩效评价问题已成为合作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问 题。本文探索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对高校产学研合作项 目绩效进行评价,并介绍其初步应用。 1 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及评价指 标体系构建
On Matrix and Assessment of Cooperation Projects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 SPA)
LI Xinrong (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on,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Grounded upo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designing principle for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ooperation projects with the trinity of 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the papers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that the assessment index results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establishes an assessment matrix based on the Set Pair Analysis ( SPA) ,and presents some examples to interpret its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ies; cooperation projects with the trin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et Pair Analysis ( SPA)
益等宜用定性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或者运用赋予不同 分值等方式把一些定性指标以定量方式加以描述 ; 而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及经济效益等宜用定量评价 方式进行评价等。 1.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产学研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为完成 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目的而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指 标组成的指标群。从投入与产出两方面设计产学研合 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见表 1 ) 。投入指标主要 是指反映产学研合作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方面 ” 、“合作 投入情况的有关指标,如 “合作项目组成员 ” 、“依托平台” ( 包括合作单位重点实验室、 经费投入 ) 、“合作时间” 等。产出指标主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要是指反映产学研合作产出情况的有关指标,如科技 成果产出、经济效益、成果应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