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期:证券投资基金评估与绩效研究

第二期:证券投资基金评估与绩效研究

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课题之六(a)证券投资基金评估与绩效研究国信证券有限公司课题组课题主持人: 万朝领课题研究与协调人: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施东晖课题组成员: 李 翔(执笔)卢世春周建新管文浩目 录1、前言1.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1.2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2、国外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1 国外基金绩效评价的主要理论及文献回顾2.2 美国晨星公司基金业绩评估实践的特点及评价3、中国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3.1基金组合投资的绩效评价指标3.2 基金投资运作的绩效评价3.3 关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评估3.4 关于基金公司内部绩效考核的若干问题4、新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分析4.1 评价新基金收益率的指标选择及其差异4.2 基金1999年的绩效的基本评价4.3 基金2000年业绩的的风险/收益评价4.4 基金业绩评价中存在的障碍5、基金运作和投资行为评价的实证分析5.1 基金投资理念演变过程评价5.2 基金选股能力的比较分析与评价5.3 基金组合投资策略实际运用效果的评价5.4 基金投资方式和投资策略的演变6、基金投资行为与资本市场理论的比较及评价6.1 经典组合投资理论与基金投资行为的现实选择6.2 中国股市定价的非有效性与基金投资策略的现实选择6.3 主要结论7、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与发展的政策建议7.1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目标与途径7.2 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政策建议内 容 摘 要本报告在对国外基金绩效评价的主要理论及美国晨星公司基金业绩评估实践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并着重对我国新基金1999—2000年的业绩及其风险/收益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同时指出中国基金业绩评估目前存在的现实障碍,进而强调我国基金的业绩评估必须充分结合对基金实际运作和投资行为的研究与评价。

报告还从资本市场理论的角度,评价和分析了我国新基金投资行为演变的内在根源及其深刻的政策含义,最后提出一系列有关监管和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政策建议。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及研究方法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及研究方法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及研究方法以《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及研究方法》为标题,本文的内容主要为介绍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以及该体系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如何加以评价和管理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在面对日本和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情况下,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已成为相关研究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首先需要从投资基金的本质原则出发,即多元化投资,结合市场参与者的实际需求,把握投资机会和损失的内在规律,合理配置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环境,从而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核心包括投资主体、投资基金结构、投资市场和投资理论。

具体而言,投资主体需要清楚认识自身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期限,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确定投资基金的类型和投资策略;投资基金结构应符合投资主体的需求,分为定向投资基金和非定向投资基金,并且在投资资产的配置上,要注意投资的时机、结构性和时间跨度;投资市场应该考虑相关市场数据和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效率和成本效率;投资理论应考虑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多元投资的思想,合理配置投资组合,确保投资的有效性。

在构造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之后,研究者还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来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投资绩效、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率、投资成本效率、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定量分析与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财务分析、数据挖掘、资产定价模型、投资风险分析方法等,从理论分析、技术分析和基础分析几个方面,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构造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有效实践。

它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增强自身投资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从而提高投资基金的收益。

综上所述,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构造及研究方法是一个广谱的科学课题,需要从投资基金的本质原则出发,结合投资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确定投资基金的类型和投资策略,再搭建一套科学的评价模型,从多方面对投资业绩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起到更好地帮助投资者把握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的作用。

基金的绩效评估方法

基金的绩效评估方法

基金的绩效评估方法在金融投资领域,基金是一种常见的投资工具,其绩效评估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监测基金表现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基金的绩效评估方法,包括常见的指标和评估工具。

一、基金绩效评估指标1. 收益率指标基金的收益率是评估其绩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常见的收益率指标包括:年化收益率、累计收益率和复合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是按照年化计算的基金收益率,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基金的长期表现。

累计收益率是基金成立至今的总收益率,可以用于评估基金的整体表现。

复合收益率是基金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率,能够反映基金的复利增长能力。

2. 风险指标基金的风险评估是评估其绩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常见的风险指标包括:波动率、贝塔系数和夏普比率。

波动率是基金收益的波动情况,较高的波动率意味着较高的风险。

贝塔系数是基金相对于市场指数的收益率敏感性,可以衡量基金的系统性风险。

夏普比率是基金超额收益与波动率之间的比值,可以评估基金的风险调整后的绩效。

3. 评级指标基金评级是根据基金的绩效、风险等因素进行的综合评估。

评级机构根据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基金进行评级,常见的评级包括:五星级、四星级等。

评级指标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选择基金的参考依据,但需要注意评级指标具有主观性和时效性。

二、基金绩效评估工具1. 基金评估网站基金评估网站是投资者获取基金绩效信息的重要途径。

例如,国内的私募排排网、天天基金网,国际上的Morningstar等,这些网站提供了基金的历史收益率、风险指标、评级等信息,方便投资者进行对比和筛选。

2. 基金评估报告基金评估报告是评估基金绩效的详细分析报告,由专业机构或基金公司编制。

报告通常包括基金的历史表现、风险评估、投资策略等内容,投资者可以通过阅读报告了解基金的投资特点和风险收益概况。

3. 定制化评估工具一些专业投资机构或私人投资顾问可能根据自身需求开发定制化的评估工具,以满足特定投资者的需求。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绩效评估和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 第16章 投资组合的绩效评价

证券投资分析 第16章 投资组合的绩效评价
1
1 rG [(1r1)(1r 2)...(1ri)...(1r n)]n
此例中,几何平均收益率为7.81%,比算
术平均收益率7.83%略小。一般的结论:几
何平均收益率不会超过算术平均收益率。而
且每期的收益率差距越大,两种平均方法的
差别也就越大。一般的规则是,当收益率以
小数(而不是百分比)表示时,有下面的公
二者相比,资金加权收益率相对更准确些 ,因为当一只股票表现不错时投入越多,你收 回的钱也就越多,而你的业绩评估指标应该反 映这个因素。
但是,时间权重的收益率也有它自 己的用处,在很多操作过程中,资产组 合的管理者并不能直接控制证券投资的 时机和额度。由于投资额并不依赖管理 者的决定,因此在测算其投资能力时采 用资金加权的收益率是不恰当的。这时 一般用时间加权的收益率。
2020/4/22
夏普(Sharp)方法
例16-2基金A表现要好于基金B和市场组合,基金B 表现则劣于市场组合。
R A
SML M
Rf B σ
图16-2 夏普指数图示
2020/4/22
3.詹森方法
詹森指数是基于CAPM模型的一个绝对评价 指标,它能在风险调整后以百分比的形式评估 基金的业绩。
该指数如下:
2020/4/22
(四)法玛业绩归属模型
法玛将组合的总超额收益率分解为选择回报和风险回 报两部分。选择回报率进一步分解为多样化回报率与 净选择回报率两部分;风险回报率分解为投资者风险 和经理人风险两部分。这样模型为:
Rp Rf (Rd Rn ) (Ri Rm )
2020/4/22
四、多因素业绩评价模型
2020/4/22
(三)C-L模型
Change和Lewellen(1984)对H-M模型加于 改进,其模型为: Rp Rf p 1 min[0,(Rm Rf )] 2 max[0,(Rm Rf )] p

证券投资绩效考核方案

证券投资绩效考核方案

证券投资绩效考核方案一、引言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证券投资中。

为了确保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必须对证券投资的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

本文将提出一种综合考核证券投资绩效的方案。

二、背景证券投资绩效是评估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绩效考核往往只关注投资回报率,忽视了风险控制和投资者需求的匹配。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多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绩效考核指标1. 金融回报指标1.1 投资收益率:评估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投资收益。

1.2 相对指数回报率:将投资组合的回报与市场指数进行比较,评估投资者的优劣势。

1.3 风险调整回报率:将投资回报与相关风险因素相结合,计算出真实的回报率。

2. 风险控制指标2.1 最大回撤:衡量投资者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最大损失。

2.2 β系数:评估投资组合相对于市场波动的敏感程度,判断其风险水平。

3. 业绩评价指标3.1 单期评价:评估投资者在每个投资周期内的绩效表现。

3.2 累计评价:考察投资者的长期绩效表现,避免短期高收益的虚假幻觉。

四、绩效考核流程1. 数据收集与计算收集投资组合的各项数据,包括资产净值、市场指数等,并计算各项绩效指标。

2. 绩效分析与解读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指标间的关系,解读绩效数据背后的含义。

3. 绩效报告编制编制综合绩效报告,明确指出投资者的长处和不足。

4. 绩效评价与反馈将绩效报告提供给投资者,并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五、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周期应根据投资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环境的变动进行灵活调整。

一般情况下,建议将绩效考核周期设置为季度或年度。

六、绩效考核结果使用1. 投资决策参考投资者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评估投资者在不同投资产品上的表现,优化投资组合。

2. 监督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可用于监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决策。

3. 奖惩激励机制基于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建立奖惩激励机制,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市场,提高其投资能力。

基金报告分析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与方法解析

基金报告分析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与方法解析

基金报告分析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与方法解析在投资领域,基金绩效评估是投资者选择投资方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了解基金的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本文将对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和方法进行解析。

一、基金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1. 收益率收益率是评估基金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

根据投资期限不同,收益率可分为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季度收益率、年收益率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基金的收益率,判断基金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

2. 超额收益率超额收益率是指基金相对于基准指数的收益率差异。

基金的表现优于基准指数时,超额收益率为正;基金的表现不及基准指数时,超额收益率为负。

超额收益率能够反映基金经理的择股和择时能力。

3. 风险指标风险指标主要包括标准差、年化波动率等。

标准差反映了基金收益的波动程度,波动越大,风险越高;年化波动率是标准差的年化表示,用于评估基金长期的风险水平。

4.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用于衡量基金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能力。

夏普比率越高,说明投资者每承担一单位的风险能获取到的超额收益越多。

5. 信息比率信息比率是用于衡量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信息比率越高,说明基金经理通过择股和择时等主动管理操作可以获得更多超额收益。

二、基金绩效评估的方法1. 基准指数法基准指数法是最常用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基金的收益与一个相关的基准指数进行比较,以判断基金的表现。

若基金的超额收益率为正,说明基金的表现优于基准指数。

2. 指标系统法指标系统法是综合考虑多个评价指标来评估基金绩效的方法。

其中,可以利用TOPSIS法(技术协同最优解与最劣解法)将基金按照不同指标加权排名,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3. 因子模型法因子模型法是根据统计模型和回归分析,利用多个因子(如市场因子、规模因子等)来解释基金绩效的方法。

通过分析基金与各种因子之间的关系,判断基金管理者的投资能力。

4. 经验法经验法是基于基金经理的经验和投资风格进行评估的方法。

运用RAROC方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的分析

运用RAROC方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的分析

N V A “ AI =N V +Df
性,它将市场 风险概 括成 一个简单 的数字,易于理解。V R的概念虽然简单,但是关于它 a 的度 量却 是 一个 非 常 具 有 挑 战性 的 问题 。 本文 采 用 V R 风 险度 量 模 型 对 我 国证 券 投 资 基 金 a 绩 效进 行 实证 分 析 , 以 期探 索证 券 投 资基 金绩 效 评 价 的新 思路 。
维普资讯
《数 量 经 济 技 术 经 济 研 究 2 0 年 第 l期 02 1
运 用 RAROC 方 法 对
我 国证 券投 资基 金业 绩评 估 的分析
惠晓峰
内容 提 要


本 文采 用 了基 于 Va 模 型 的 风 险 调 整 的 业 绩评 估 方 法 ( R RAROC) 对 我 国
二 、RA ROC 方法 的 基本 思 路
业 绩 评估 的最 终 目的是 为证 券 市场 的资本 流 动 和 配置 提供 依 据 ,仅 以基 金 的 收益 作 为评 价 指 标必 然 会 导 致 风 险 的 过度 承 担 ; 而仅 以风 险作 为评 价 指 标 必 然 会 导 致 投 资 的过度 保 守 。 基 于 Va 模 型 的风 险调 整 的 业绩 评 估 方 法 ,是 近 年 来 随 着 V R 技 术 的 不断 发 展 而 出现 的, R a
的 证 券 投 资基 金 绩 效 进 行 实证 分析 ,RAROC 由 于 同 时 考虑 风 险 和 收 益 影 响 , 因 而其 对 基 金 业 绩的 评价 会 与传 统 方 法的 结论 有 所 不 同。
关 键 词
风 险度 量
绩 效评 价
证 券投 资基金

基金的业绩评价与绩效分析

基金的业绩评价与绩效分析

基金的业绩评价与绩效分析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方式,通过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基金经理管理,投资于股票、债券、商品等各种金融资产,以追求投资回报。

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基金的业绩评价和绩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从业绩评价和绩效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业绩评价基金的业绩评价是对基金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投资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业绩评价来判断基金的投资能力和价值。

常见的业绩评价指标包括:1. 收益率:基金的收益率是衡量基金投资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有年度收益率、季度收益率和月度收益率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基金的收益率,选择表现较好的基金进行投资。

2. 风险调整收益率:由于不同基金的风险水平可能不同,仅仅通过收益率来评价基金的业绩可能不够准确。

风险调整收益率将基金的风险水平考虑在内,衡量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

3.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基金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基金的绩效。

夏普比率越高,表示基金单位承担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越高。

4. 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指基金净值下跌的最大幅度,衡量基金在市场环境不利时的抗风险能力。

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基金的最大回撤来选择更为稳健的基金。

5. 基金经理业绩评价:评估基金经理的能力和绩效也是整体评价基金的重要方面。

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管理经验等来判断其投资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绩效分析绩效分析是对基金业绩评价的进一步深入分析,旨在寻找基金表现的规律和潜在的投资机会。

常见的绩效分析方法包括:1. 基准比较:将基金的收益表现与市场指数进行比较,可以评判基金经理是否具备超越市场的能力。

如果基金长期跑赢了市场指数,说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较强。

2. 回报分解:通过分解基金的回报来源,可以了解其投资策略和配置效果。

例如,分解基金的回报中来自债券、股票和期货等不同资产类别的收益,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依据衡量指标的不同,将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分为五大类,并评述了这五大类模型的运用方式、作用和区别,以及这些模型运用的相关检验,最后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评估主要是针对一只基金的实际运作成果进行评价。

在绩效评估中,主要包括:(1)对基金的整体收益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超过市场平均收益;(2)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部分中有多少可归结为基金经理的投资才能;(3)采用什幺因素或指标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并判断不同因素或指标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影响;(4)选择什幺类型的评估模型,评估模型的选择应根据一国的基金市场状况等因素而确定。

根据以上内容及不同管理风格的基金,评估基金绩效的因素或指标主要分为两类:对于采用消极管理风格的基金,主要是评估其在证券市场的一般收益水平和风险水平;对于采用积极管理风格的基金,除了以上两个指标外,还包括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市场运作中的时间选择(或定时)能力以及基金组合的分散化程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分别衡量了基金经理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识别证券价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及控制风险的能力。

本文的分析是根据积极管理风格基金类型来进行的。

一、理论模型分析(一)Markowits均值一方差模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及其它风险资产投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这两个核心问题。

如何测定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如何以这两项指标进行资产分配,是市场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Markowits(1952、1958)的理论应运而生。

该理论依据以下4个假设:1.投资者在考虑每一次投资选择时,其依据是某一持仓时间内的证券收益的概率分布。

2.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预期收益率估测证券组合的风险。

3.投资者的投资决定仅仅是依据证券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

4.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希望收益最大,相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险最小。

根据以上假设,Markowits确立了证券组合预期收益、风险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边界理论,建立了资产优化配置的均值一方差模型,该模型运用于基金整体绩效的评估,可表达为:目标函数:限制条件:(不允许卖空)式中Rp为基金组合收益,Ri为i基金(或第i只股票)的收益,Xi和Xj为基金i、j的投资比例,δ2(Rp)为组合投资方差(组合总风险),Cov(Ri—Rj)为两个基金之间的协方差。

该模型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

该模型表明,在限制条件下求解Xi基金收益率使组合风险δ2(Rp)最小,可通过拉格朗日目标函数求得。

其经济学意义在于,投资者可以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通过模型可以确定投资者在每个投资项目(如某只基金或股票)上的投资比例,使其总投资风险最小。

不同的期望收益就有不同的最小方差组合,这就构成了最小方差集合。

(二)单因素整体绩效评估模型虽然Markowits理论模型为精确测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提供了良好手段,但是这一模型涉及计算所有资产的协方差矩阵,面对上百种可选择的资产,其模型的复杂性制约了实际应用。

因此,证券分析家企图建立比较适用的评估基金整体绩效的模型,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Treynor(1965)、Sharpe(1966)及Jensen(1968)的三个指数模型为代表,大大简化了基金整体绩效评估的复杂性,称为单因素整体绩效评估模型。

单因素模型都是以CAPM Model 为研究基础的。

目前,这三种基金绩效评估模型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运用最为流行。

1.Jensen,M.C.(1968)指数评估模型。

Jensen利用美国1945~1964年间115个基金的年收益率资料以及S&P500计算的市场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计算公式为:Ji=Ri,t-[Rf,t+βi(Rm,t-Rft)]式中Ji为Jensen绩效指标:Rm,t为市场投资组合在t时期的收益率;Ri,t为i基金在t时期的收益率;Rf,t 为t时期的无风险收益率,βi为基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系统风险。

Jensen指数为绝对绩效指标,表示基金的投资组合收益率与相同系统风险水平下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的差异,当其值大于零时,表示基金的绩效优于市场投资组合绩效。

当基金和基金之间比较时,Jensen指数越大越好。

Jensen模型奠定了基金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也是至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模型之一(Malkiel,1995,Carlson,1997)。

但是,用Jensen指数评估基金整体绩效时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基金的非系统风险已通过投资组合彻底地分散掉,因此,该模型只反映了收益率和系统风险因子之间的关系。

如果基金并没有完全消除掉非系统风险,则Jensen 指数可能给出错误信息。

例如,A、B两种基金具有相同的平均收益率和β因子,但基金A的非系统风险高于基金B,按照该模型,两种基金有相同的Jensen指数,因而绩效相同。

但实际上,基金A承担了较多的非系统风险,因而A 基金经理分散风险的能力弱于B基金经理,基金A的绩效应该劣于基金B。

由于该模型只反映了收益率和系统风险的关系,因而基金经理的市场判断能力的存在就会使p值呈时变性,使基金绩效和市场投资组合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从而导致Tensen模型评估存在统计上的偏差。

因此,Treynor和Mazuy在模型中引入了二次回归项、Merton和Henriksson也提出了双β值市场模型,并利用二次回归项和随机变量项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与市场运用中的时间选择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2..L(1965)评估模型。

Treynor指数是以单位系统风险收益作为基金绩效评估指标的,Treynor利用美国1953—1962年间20个基金(含共同基金、信托基金与退休基金)的年收益率资料,进行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计算公式为:式中Ti为Treyno,绩效指标,为i基金在样本期内的平均收益率,f为样本期内的平均无风险收益率。

i-f为i 基金在样本期内的平均风险溢酬。

Treynor指数表示的是基金承受每单位系数风险所获取风险收益的大小,其评估方法是首先计算样本期内各种基金和市场的Treynor指数,然后进行比较,较大的Treynor指数意味者较好的绩效。

Treynor指数评估法同样隐含了非系统风险已全部被消除的假设,在这个假设前提下,因为revnor指数是单位系统风险收益,因此它能反映基金经理的市场调整能力。

不管市场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较大的Treynor指数总是表示较好的绩效。

这是Treynor指数比Jensen指数优越之处。

但是如果非系统风险没有全部消除,则Treynor指数和Jensen指数一样可能给出错误信息。

因此,Treynor指数模型这时同样不能评估基金经理分散和降低非系统风险的能力。

3.Sharpe,W.F.(1966)指数评估模型。

Sharpe指数把资本市场线作为评估标准,是在对总风险进行调整基础上的基金绩效评估方式。

Sharpe利用美国1954—1963年间34只开放式基金的年收益率资料进行了绩效的实证研究,计算公式为:式中Si为Sharpe绩效指标,δi为i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即基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总风险。

当采用Sharpe指数评估模型时,同样首先计算市场上各种基金在样本期内的Sharpe指数,然后进行比较,较大的Sharpe指数表示较好的绩效。

Sharpe指数和Treynor指数一样,能够反映基金经理的市场调整能力。

和Treynor指数不同的是,Treynor指数只考虑系统风险,而Sharpe指数同时考虑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即总风险。

因此,Sharpe指数还能够反映基金经理分散和降低非系统风险的能力。

如果证券投资基金已完全分散了非系统风险,则Sharpe指数和Treynor指数的评估结果是一样的。

在对以上三种模型的运用操作上,由于Sharpe指数与Treynor指数均为相对绩效度量方法,而Jensen指数是一种在风险调整基础上的绝对绩效度量方法,表示在完全的风险水平情况下,基金经理对证券价格的准确判断能力。

Treynorr指数和Jensen指数在对基金绩效评估时,均以β系数来测定风险,忽略了基金投资组合中所含证券的数目(即基金投资组合的广度),只考虑获得超额收益的大小(即基金投资组合的深度)。

而在衡量基金投资组合的绩效时,基金投资组合的广度和深度都必须同时考虑。

因此,就操作模型的选择上,Sharpe指数模型和Treynor指数模型对基金绩效的评估较具客观性,Jensen指数模型用来衡量基金实际收益的差异较好。

而在Sharpe指数和Treynor指数这两种模型的选择上,要取决于所评估基金的类型。

如果所评估的基金是属于充分分散投资的基金,投资组合的β值能更好地反映基金的风险,因而Treynor指数模型是较好的选择;如果评估的基金是属于专门投资于某一行业的基金时,相应的风险指标为投资组合收益的标准差,所以运用Sharpe指数模型比较适宜。

(三)多因素绩效评估模型以上以CAPM模型为基础的单因素评估模型无法解释按照股票特征[如:市盈率(P/E)、股票市值、账面价值比市场价值(BE/ME)、及过去的收益等]进行分类的基金组合的收益之间的差异,所以研究者们又用多因素模型来代替单因素模型进行基金绩效的评估。

其中,Lenman,Modest(1987)、Fama,French(1993,1996),Carhart(1997)等的多因素模型最具代表性。

多因素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如下:Ri=ai+bi1I1+bi2I2+bi3I3+…+bijIijεi式中:I1,I2,…,Ii分别代表影响i证券收益的各因素值;bi1,bi2,…,bij分别代表各因素对证券收益变化的影响程度;ai代表证券收益率中独立于各因素变化的部分。

该模型有两个基本假设:(1)任意两种证券剩余收益εi、εj之间均不相关;(2)任意两个因素Ii、Ij之间及任意因素Ii和剩余收益εi之间均不相关。

在Lehman和Modest(1987)的多因素模型中,他们认为影响证券收益的因素为:市场平均指数收益、股票规模、公司的账面价值比市场价值(BE/ME)、市盈率(P/E)、公司前期的销售增长等。

Fama和French(1993,1996)在CAPM 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影响证券收益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应包括按照行业特征分类的普通股组合收益、小盘股收益与大盘股收益之差(SMB)、高BE/ME收益与低BE/ME收益之差,HML等作为因素引入绩效评估模型。

Carhart(1997)在以上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基金所持股票收益的韧性因素,即前期最好的股票与最差的股票收益之差。

多因素模型虽然部分解决了单因素模型存在的问题,模型的解释力也有所增强,但在实证研究中,模型要求能识别所有的相关因素,而投资定价理论并没有明确地给出对风险资产定价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或因素的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