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古筝名曲
古典古筝十大名曲

古典古筝十大名曲古筝,是中国古典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并流传至今。
古筝不仅是一种音乐乐器,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众多古筝曲目中,有一些经典的名曲,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古典古筝十大名曲。
一、《广陵散》,是南朝陈希孟所作的曲子,广泛流传于世。
《广陵散》以其旋律婉转、流畅宜人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古筝之王”。
二、《平沙落雁》,由古筝演奏家姚敏询创作,是一首代表性的古典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以它似乎展现出萍水相逢、茫然失措之感的华丽旋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喜爱之曲。
三、《流水》,是首优美的流水之曲,古乐学家认为,这是古筝的“温度计”,弹好《流水》,才能说会弹古筝。
这首曲子所表露出的轻松简洁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四、《十面埋伏》,又称《入阵曲》,是清朝时期古筝作曲家慕容从武所作,曲调激昂,如行军打仗,纷乱却又不失威武气势。
五、《梅花三弄》,系清代筝曲家董祯所作,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曲子之一。
这首曲子表达了一种充满哀怨的永恒爱情,让人瞬间感受到美好情感的力量。
六、《高山流水》,古筝演奏家郎光度所创作的古典曲目,是古筝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作品。
它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优美旋律和特有的流动节奏,在经历了一个个重重的气势高潮之后,始终不失典雅的风度。
七、《阳春白雪》,是明代作曲家冯承素所创作的高难度曲子。
它所用的音乐语言和谐的面容,诠释了它别有一番情致和意境的旋律。
八、《二泉映月》,是古筝的代表曲之一,古筝演奏家阮桂芬的经典之作,表现精致细腻,旋律优美,令人神往。
九、《白雪》,是著名音乐家陈其钢的经典作品,东方的旋律,以飘逸悠扬的笔触创造出一种极度的安宁,让人听后回荡不去。
十、《平湖秋月》,是古筝演奏家张昭所创作,翩翩起舞般的旋律,让人眼前的景象仿佛浮现。
曲子中旋律的流转酣畅淋漓,给人带来了美好的幸福感。
以上十首古典古筝名曲,每一首都有着不同的韵味,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享受古筝音乐的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古筝名曲(茶道音乐经典)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古筝十大名曲引人入胜!经久不衰的经典古筝作为民族音乐的瑰宝,外形古朴典雅,音色优美。
玩家,因为多年的渗透,有着古典优雅的气质。
听音乐的人,即使很烦躁,也能逐渐平静下来。
爱上古筝是很自然的。
今天,我们就在这美好的夜晚相聚,伴着清风,让十首著名古筝歌曲的音韵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
1、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传统古筝独奏佳作。
总的来说,这首歌是楼书华根据古歌《归去来辞》的素材在30年代中期改编的。
歌名取自唐代诗人王波的名篇《滕玉阁序》:“渔舟唱晚,响栗鹏贫岸。
”整段音乐充满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感情层层叠叠,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湖光山色,渔船争归,渔民欢歌的惬意状态。
2、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歌之一。
这首歌最早见于中国现存最早的钢琴曲集《神奇秘谱》。
《高山流水》是一部旋律悠扬流畅、格调清雅清新、声韵素雅、意境深远的写意作品。
音乐以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博雅倒在钢琴上,感谢她的知音”为主题,呈现出“巍峨如山,高耸如海”的状态。
3、寒鸦戏水西寒鸦,又名鸥鸟,是著名的潮州郑松,是潮州弦诗《软套》十首中最有诗意的一首。
整首歌以独特优雅的旋律,清新的风格,独特的韵味,明快的跌宕起伏,诠释了西方寒鸦在水中悠闲追逐嬉戏的场景。
4、汉宫秋月《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代表山东郑松,风格古朴。
它主要表达了古代宫女的悲伤和一种无助、孤独、寒冷的生活意境。
5、蕉窗夜雨《蕉窗夜雨》是阿正歌曲,是广东客家筝派艺术的杰出代表歌曲之一。
随着雨打芭蕉叶的落下,我独自感受到了乡愁的无奈,客家音乐的魅力在音乐中无处不在,强烈地体现着客家文化的内涵。
6、出水莲《出水莲》是客家筝曲,又名约翰筝曲,保留了中原古乐的风格。
有人对这首歌进行了解释,说:“丐帮用红莲水来形容音乐的开始,象征着基地的美好和温柔。
”音乐以悠扬优美的旋律和“强调六声”的特殊魅力,纯净通透,维系着人们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清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古筝演奏级曲目

古筝演奏级曲目
古筝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力。
演奏级曲目是古筝艺术中的精华,它们充满了激情、力量和美感,是古筝演奏家展示自己技巧和表现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筝演奏级曲目:
1.《广陵散》:这是一首古老的传统古筝名曲,被认为是古筝艺术中最重要的曲目之一。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以古朴、悠扬、优美的音色和流畅的旋律著称。
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力,才能展现它的精髓。
2.《二泉映月》:这是另一首非常著名的古筝名曲,由叶挺和赵季平合作编曲。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充满了深情和感性。
它需要大量的技巧和表现力,特别是演奏者需要掌握古筝的音色和节奏,才能完美地演绎这首曲子。
3.《彩云追月》:这是一首非常现代的古筝演奏级曲目,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刘天华创作的。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流畅,充满了梦幻和浪漫。
它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力,才能完美地展现它的美感和内涵。
4.《雪山春晓》:这是一首充满自然风光的古筝演奏级曲目,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
这首曲子旋律清新、悠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它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表现力,才能完美地展现它的美感和意境。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古筝演奏级曲目,它们都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
的技巧和表现力才能演绎出它们的精髓。
古筝演奏级曲目是古筝艺术中的精华,它们充满了激情、力量和美感,是古筝演奏家展示自己技巧和表现力的重要方式。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起源于汉代,有几千年演奏史。
它体积小巧,有着雅致的音色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文人和乐人所喜爱的乐器。
它的音色醇厚动听,犹如春雨滋养着四季的草木,令人赏心悦目。
在古筝演奏史上,有众多的经典曲目,其中最为出色的十大古筝名曲便是:《阳春白雪》,《苏武牧羊》,《归去来兮》,《琴池春晓》,《赤壁怀古》,《雪月花》,《宴清都》,《秦淮春》,《解连环》,《醉花间》。
《阳春白雪》是宋代名曲,曲调悠扬,叙述一江春水与白雪的景色,充满春意,被誉为古筝之王,是古筝演奏者的必练曲。
演奏这首曲子时,要把握好节奏,细节处要得体,把握技巧,分外抒情。
《苏武牧羊》出自古典诗词《苏武牧羊》,清新寡淡,空灵悠扬;在演奏时,要注意把握节奏,层次分明,反复表现,表演出苏武牧羊的意境,把意象描绘得宏伟壮观。
《归去来兮》是宋代古筝名曲,曲意抒情,讲述一段古代兵将归乡的故事。
在演奏时要把握节奏,把握技法,表现出曲子的激情与抒情,使人回味无穷。
《琴池春晓》是唐代名曲,短小精悍,曲调清新淡雅,描写琴池春雨晨曦的意境,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曲子,演奏时要表现出春雨润泽的晨钟曲感。
《赤壁怀古》是唐代古筝名曲,抒发毁灭赤壁之后,忧国痛绝的感慨。
在演奏时,要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磅礴气势和英雄意气,并融入慷慨激昂的抒情。
《雪月花》乃明代名曲,曲调柔美动听,描绘的是一片雪月花的风景,在演奏时,要表现出柔和的情感,传达出雪月花的美好轮廓。
《宴清都》是宋代古筝名曲,曲中抒发宴桃园之情怀。
在演奏时,要表现出欢乐热闹的宴会场景,传达出安享祥和的幸福状态。
《秦淮春》乃从古谣改编而来,清新旖旎,讲述一段关于秦淮景晖的故事。
在演奏时,要注重节奏的准确稳定,传达出柔和的春水之景晖,给人以温情的感觉。
《解连环》出自《西游记》,清新悠扬,它用古筝及法器表现出解连环的神奇景象。
在演奏时,要把握好节奏,并运用古筝的特殊技法抒发出神奇的气氛。
《醉花间》是唐代古筝名曲,抒发醉人非世的优雅。
十大古筝名曲

十大古筝名曲十大古筝名曲十大古筝名曲 1第一首《渔舟唱晚》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玉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整首乐曲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第二首《出水莲》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第三首《高山流水》浙江筝派作品,乐曲表现“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
第四首《林冲夜奔》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侗寨风情,抒发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全曲分侗寨之歌、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
第六首《汉宫秋月》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流行的演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二胡曲,另一种为筝曲。
乐曲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
第七首《寒鸦戏水》《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
“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人,所以又叫“中州古调”。
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在水中逐戏的情景。
第八首《东海渔歌》乐曲表现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乐曲描绘的大海波涛,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激情的歌唱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古筝名曲欣赏100首 经典古筝曲目

古筝名曲欣赏100首经典古筝曲目
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因其音色优美动听,被誉为“东方钢琴”。
古筝曲目丰富多样,既有轻快明亮的现代曲目,又有深沉悠远的传统经典。
本文将为您介绍100首经典古筝曲目,带您领略古筝的魅力。
一、传统经典
1.《高山流水》
此曲为古筝十大名曲之一,表现了高山流水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友谊的渴望。
全曲分为《高山》和《流水》两部分,旋律优美,富有诗意。
2. 《渔舟唱晚》
此曲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渔夫悠哉悠哉地唱着渔歌,渐渐远去的美丽画面。
曲调悠扬抒情,极富表现力。
3. 《平沙落雁》
此曲表现了秋天时节,大雁南飞,草原上一片金黄的景象。
曲调悠扬中带有凄凉之感,引人深思。
4. 《梅花三弄》
此曲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立雪中的坚韧品质。
旋律婉转流畅,富有艺术感染力。
5. 《汉宫秋月》
此曲表现了古代皇宫后花园的美丽景色和宫女们的幽怨情感。
旋律优美动听,充满诗意。
二、现代创作
1.《渔歌唱晚》
此曲为现代古筝名家范上娥所创作,表现了渔民在夜幕降临时歌唱、欢庆丰收的场景。
全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
2. 《云水禅心》
此曲表现了禅宗清净、无欲无求的思想境界。
旋律优美悠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月儿高》
此曲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全曲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旋律优美动听。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1. 渔舟唱晚 - 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是中国传统古筝名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最受欢迎的古筝曲之一。
这首曲子取材自《楚辞》中的名篇《离骚》,以其独特的曲调和悠扬的演奏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觉。
2. 平湖秋月 - 古筝名曲《平湖秋月》是一首古风古韵的古筝名曲,被誉为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心灵之曲。
这首曲子以古筝独特的演奏技巧,表现了作者对秋夜湖上的景色的描绘和感受。
它通过音乐的方式,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3. 清明上河图 - 古筝名曲《清明上河图》是一首表现唐代繁荣景象的古筝名曲,以其雄浑有力的音乐呈现了当时社会百态和大家庭的生活场景。
这首曲子通过古筝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让人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繁华和多彩。
它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一幅描绘历史画卷的艺术品。
4. 梅花三弄 - 古筝名曲《梅花三弄》是一首富有唐代诗意的古筝名曲,以其优美流畅的旋律和表现力强的演奏方式而闻名。
这首曲子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对梅花纯洁、坚韧的崇敬之情。
它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深入生活、感受自然的精神,给人一种清新而充满力量的感觉。
5. 小桥流水人家 - 古筝名曲《小桥流水人家》是中国传统古筝名曲中的经典之作,以其安静淡雅的曲调和情感细腻的演奏方式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这首曲子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乡村风貌的宁静和幸福。
它使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得以放松和安静,体味大自然的美好。
6. 高山流水 - 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是一首展示古代文人风骨的古筝名曲,以其高亢激昂的音乐表情和娴熟的演奏技巧而成为古筝界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高山流水的向往和对自由、豪放的追求。
它给人一种豪迈、澎湃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7. 月光 - 古筝名曲《月光》是一首优雅婉转的古筝名曲,以其柔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演奏方式而广受好评。
十大最好听的古筝

十大最好听的古筝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古筝的演奏中,旋律优美、节奏流畅、音色清脆,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妙感受。
下面是十大最好听的古筝,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古代著名琴曲之一,也是古筝曲目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流畅,富有古典气息,被誉为“古筝之王”。
2.《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它的旋律清新、优美,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3.《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悠扬、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
4.《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清新,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5.《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悠扬、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
6.《平沙落雁》《平沙落雁》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清新,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7.《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悠扬、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
8.《梁祝》《梁祝》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清新,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9.《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悠扬、优美,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
10.《夜深沉》《夜深沉》是中国著名的古筝曲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清新,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以上就是十大最好听的古筝,每一首曲子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美妙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欣赏这些美妙的古筝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古筝名曲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宝库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分布甚广,历经演变,历史久远。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筝即已成为当时广泛流传的重要乐器。
古筝的音色在低音区低沉浑厚,高音区清越剔透,中音区则珠圆玉润,极为悦耳。
当其刮奏时犹如流水淙淙,独具魅力,而左手的按、揉、吟等技法,又使筝乐更具韵味。
由于古筝是按五声音阶定弦,故极具中国民族特色。
古筝在构造上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乐器,分为琴身(由共鸣箱和支架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前梁、后梁和音柱)两大部分。
目前古筝的弦数在十九弦到二十六弦之间,有多种规格。
制作古筝使用的材质,琴身共鸣箱一般为桐木制,支架为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前梁、后梁和音柱则多为竹制。
古筝无论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伴唱),都是特色型乐器。
也常常用于中国民族乐队充任声部。
此外,古筝在多年的流传沿革中,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许多种地方曲艺形式,如山东琴书、潮州弦诗等等,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众多流派。
这张唱片就是从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中择其最有经典意味者,加上近年来创作的优秀筝曲,组织国内众多顶尖的古筝名家重新录音,使听者能够从中领略筝乐之精华,了解各派筝曲之风采。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
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独有。
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
”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古筝演奏家潘妙兴,他1940年出生,自幼学习弹拨乐器,15岁考入上海民族乐团。
1959年起从事古筝演奏,先后师承郭鹰、曹正、赵金山、罗九香、苏文贤。
1961年即在第二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以娴熟的技艺显露古筝独奏才华。
数十年来广泛吸取我国南北派古筝诸家风格,以技巧全面、演奏精湛著称。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全国各地筝派虽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表演最多。
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题解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
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
”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
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迴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演奏本曲的是青年古筝演奏家王蔚,1966年出生于浙江遂昌。
1978年进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4年升入该院本科,师从何宝泉、孙文妍副教授,198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院任教。
1986年获首届中国唱片作品大奖赛新作品演奏奖;1989年获“山城杯”电视器乐大奖赛表演奖和“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古筝专业组三等奖;1991年获“上海之春”表演奖。
曾先后赴港台、新加城、日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演出。
王蔚演奏技巧全面,细腻动听,韵味浓厚,激情奔放。
本片中的第八首和第十首也是王蔚的精彩佳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是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演奏本曲和本片中第九首的是朱小萌。
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1985年在上海青年汇演中获古筝第一名,1990年3月,上海音乐家协会和上海电影乐团联合为她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同年11月,在上海园林宾馆举办了有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出席的朱小萌古筝独奏欣赏音乐会。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
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
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演奏本曲的是中国古筝大师、筝乐作曲家及中国音乐协会会员焦金海。
他1939年出生于河南安阳,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他曾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及湖南省广播电视艺术团担任古筝独奏,现于厦门大学音乐系任古筝教授。
由于他刻苦钻研,在古筝演奏、筝曲创作和筝理论形容等方面均取得相当突出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由于焦氏的演奏风格独具一格,有丰富的创作乐曲,加上发展完整的演奏方法和理论实践,令他一再备受到海外筝界的重视与学习,除被称为“焦派筝”外,更被推崇为“师古不泥古,能把传统古筝音乐赋于现代化,使之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的古筝大师。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第一段;另一种即为筝曲。
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情况。
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
县一带的中原人民,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
乐曲采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
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
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鷹)在水中逐戏的情景。
本次录音担任椰胡伴奏的郭鷹先生为潮州筝派的名家,1953年他曾在上海首次灌录古筝独奏《寒鸦戏水》唱片,声名大噪,极受欢迎。
四十年后虽已八十高龄,闻弟子郭雪君再录《寒鸦戏水》,兴致勃勃地操椰胡伴奏,一板一眼丝丝入扣,为这首名曲再显风采锦上添花。
演奏以上二曲的是著名的古筝演奏家郭雪君,1942年出生于上海。
十三岁师承潮州筝派名家郭鹰,后又师承浙江名派王异之,并先后受到曹正、林毛根、许守诚等古筝名家的指教。
19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郭雪君在学习各地传统筝派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并形成了自己细腻含蓄的演奏风格,给人以回味。
她的古筝演奏基本功扎实,富于抒情,经常在各种音乐会和广播电视中独奏。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乐曲以上下歷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激情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
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
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以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最后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