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材料解析:《圣雄甘地》含答案
2022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2课圣雄甘地学案(有答案 )

第2课?圣雄甘地? 学案命题者:毕佳红李娜1课时时间: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难点: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圣雄:“圣雄〞意为“伟大的灵魂〞,这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赠予“他〞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成长历程〕1、早年熏陶:_____年,甘地出生在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印度教家庭,早年受到良好的熏陶。
2、英国学习:________岁,甘地前往英国______大学学习_____,在此期间受_______教影响。
3、南非工作:〔1〕领导南非印侨斗争——滋生从事__________的念头。
〔2〕阅读托尔斯泰等名著——形成社会政治观甘地对书中以___________改革社会、实现___________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_________精神为主旨,从而形成了整套___________的理论。
4、回国斗争——_______年,甘地回到印度,成为_______________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国大:即印度国民大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的政。
最初只要求在英国统治机构中让印度享有较大的代表权;1906年提出印度自立、抵抗洋货、提倡本国民族工业和民族教育的斗争目标;1920年,在甘地的领导下,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运动爆发的背景: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的殖民地;②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③1915年,甘地建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青年;④1919年,由于英国公布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甘地发动了全国性的“〞运动,由于超出了被甘地终止;⑤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改变政治无权地位。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4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含解析)

第2课圣雄甘地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
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
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甘地《论不合作》材料二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
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徐友珍《甘地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斗争的依据及斗争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具有怎样的伟大精神,说明其精神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1)问时,根据材料一中“人类的公正”“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等信息,概括甘地非暴力斗争的依据。
关于斗争目标,甘地就是要通过斗争获得民族的自治。
回答第(2)问时,对材料二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依据:追求人类的公正;非暴力的武器属于最强者。
目标: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的自治。
(2)核心精神:爱国、敢于牺牲、追求真理;坚强;平等。
影响:缓和了印度民族内部的矛盾,加强了民族团结,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
2.导学号0246405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5年返回印度后,甘地积极参与印度的政治活动。
他成功地将印度国民大会从英国化的绅士精英集团转变成一个群众组织,这一组织成为印度民族主义的有效工具。
尽管国民大会的改革计划远离了普通人的需要,当时甘地以一种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话,他迅速获得了精神和政治领袖的地位,成为他们的“圣雄”。
尽管甘地是商人阶级中的一员,但是他决定根除种姓制度的非正义的因素。
他尤其努力改变社会最下层的人——“贱民”的地位。
材料二1919年,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发生的惨案是英国当局野蛮报复的一个典型事件……但镇压措施无法平息要求自治的运动时,英国提供了一个政治妥协……英国议会制定了《印度法案》,给予印度自治的地位。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3:第2课 圣雄甘地

第2课圣雄甘地基础巩固1.“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A.华盛顿B.拿破仑C.甘地D.爱因斯坦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真理和爱”的作用,否认了强权和暴力。
这正符合甘地“坚持真理”的思想,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故C正确。
2.“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
”材料中的“他”的这套非暴力理论最早形成于()A.英国读书期间B.南非工作期间C.一战结束后D.二战期间答案B解析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间,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并且受到托尔斯泰等人著作的影响,开始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
故选B。
3.甘地在《武力政策》一文中说过:“我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对“印度的力量”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B.英国殖民势力强大,印度实力弱C.印度宗教文化积淀极深而新的经济因素脆弱D.印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大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所认为的“印度的力量”是指印度劳动人民深受压迫,反抗性较强,本题选A项。
其他各项说法与“印度的力量”无关。
4.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导火线是()A.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B.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C.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D.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答案A解析英国人的暴行让甘地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与反动,B、C两项从时间上就可以排除,D项导致甘地发动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5.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答案C解析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文档: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圣雄甘地预习导引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1.从政前的生活经历(1)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波尔班达城的一个印度教家庭。
(2)童年:多次撰写文章提倡素食主义。
(3)青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回国不久前往南非工作。
2.走上从政之路(1)在南非,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
(2)运用“坚持真理”概念进行非暴力抵抗运动。
(3)在非暴力思想指导下,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4)1914年回到印度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知识点拨]以“坚持真理”为核心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有利于把印度各阶层、各教派、各种姓的人们吸引到民族主义的旗帜下。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1)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2)甘地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
②直接原因: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
(2)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3)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原因①主观原因: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原因: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2)概况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
②反英斗争的形式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有的地方或者发生武装起义,或者宣布独立。
③殖民当局逮捕甘地,下令取缔国大党。
(3)结果①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②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1)原因: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四三圣雄甘地含解析

三圣雄甘地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他发动了三大群众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
他为印度作出了两大杰出贡献:促进印度的自治独立和推动印度民族团结。
他就是印度圣雄甘地,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思考:“圣雄”是人们对甘地的称谓,意为“伟大的灵魂”。
你认为人们称甘地为“伟大的灵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甘地创立并宣传非暴力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1.产生过程(1)甘地从小熟读________经典,把“____________,用德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2)在南非工作期间,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______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2.主要内容:认为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______;主张以______改造人类,并创造了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3.最初实践(1)在南非的实践:投身于当地反对________的斗争中,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______人的法律。
(2)在印度的实践①1909年,甘地出版《________》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②______年,甘地回到印度.为了使各宗教派别和睦相处,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到各处访问,安抚人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4.2《圣雄甘地》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圣雄甘地》课后习题答案解析1.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源于何处?答案提示: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很复杂的。
其政治哲学是宗教返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由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答案提示: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3.“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
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
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者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
”“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
”答案提示: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声,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
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蓍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历史选修4学案: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 含答案 精品

第2课圣雄甘地问题导学一、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二、对甘地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真正应该获奖的人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悼念文章布满各地大小报刊。
有人发表了《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1)材料一中,领奖的人为什么强调“真正应该获奖的人是甘地本人”?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甘地和孙中山领导各自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给你相同的启示是什么?1.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1)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2.对甘地的评价(1)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4.2圣雄甘地过关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4.2圣雄甘地过关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5e76d3f61fb7360b4c65ba.png)
第2课圣雄甘地(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36分)1.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的说。
下列对“坚持真”解正确的是( )。
①是弱者的武器②是强者的武器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④强调爱与真的统一A.①③ B.②④ .①④ 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
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
②④是“坚持真”的内容。
答案 B2.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两次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推向高潮,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到高潮的事件是( )。
A.“手摇纺车”运动B.阿姆利则惨案.食盐进军D.“文明不服从”运动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最著名的“手摇纺车”运动,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才提出不和英国政府合作,使不合作范围扩大。
“文明不服从”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但还没有到高潮。
只有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到了高潮。
答案3.对1920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确切的解(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解析非暴力的含义是指和平和合法的方式或手段,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想争取印度自治。
答案4.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③领导印度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A.①②③ 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属于情景材料式组合选择题,实质考查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主要贡献,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①是甘地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②和④是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重要意义,故D项符合题意;甘地没有直接领导印度人民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故排除含③的A、B、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圣雄甘地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1.甘地的家庭背景〔材料一〕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①,为第三种姓──吠舍的一支,班尼亚种姓②。
甘地家族曾世代经商,但甘地的祖父乌塔昌德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及其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甘地家族在卡提亚华享誉一方。
──《甘地传》〔材料二〕我的父亲是一个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族的人,只是性情有些急躁。
……然而他却是一个廉洁的人,而且因为在家庭内外极为公正而闻名。
他对于本邦忠心耿耿,这是人所共知的。
……我的父亲向来没有发财致富的雄心,所以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产业。
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却很有经验。
……他没有学过史地,然而他那丰富的实际经验使他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最繁难的问题,并且能够管理成千成万的人。
他没有受过多少宗教训练,可是他有那么一种宗教文化,这种文化是许多印度教徒因为经常到寺庙里去听人讲解经文而获得的。
到了晚年,由于我们家里一个有学问的婆罗门朋友的诱导,他开始念起纪达经③来,而且每天祷告的时候,总要朗诵几段。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材料三〕我的母亲给我印象最深刻之处是她的圣洁。
她是一个虔诚笃行的宗教徒;从来没有一次是不做祷告就进食的。
她每天必到哈维立──毗湿奴神庙去参拜。
在我依稀遥远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遗忘奉行宗教的斋戒,从来没有错过为期4个月的禁食期④。
她有时许下最不易奉行的善愿,但她始终是毫不懈怠地谨慎遵行。
甚至有病的时候,她也并不以为是一个充足的理由而托故放弃。
……我母亲有丰富的常识,有一种很稳重的判断力。
她关心熟悉国家大事、政治局势,连宫廷里的贵妇们也很推崇她的才智。
我年幼的时候经常跟着她出去,从童年时就获得了出入宫廷的特权。
我现在还记得她和本邦王公的寡母多次生动的谈话的场景。
──《甘地》【解读】《甘地传》,内容包括甘地生平、十章正文、甘地年表。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杜危、吴耀宗合译。
这部自传虽然只写到作者的前半生,却是研究甘地思想和印度独立斗争不可或缺的材料。
《甘地》是《甘地自传》的另一种译本,译者为鲁良斌,较之《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更通俗易懂,同时加入不少甘地名言和译者评论。
每个伟人的成长经历都或多或少受到家庭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圣雄甘地亦不例外。
①从祖父开始的家族从政习惯,很难不在甘地身上延续。
并且,从小耳濡目染家族成员的从政经验,为甘地本人以后的政治斗争提供一笔不小的宝贵财富。
②甘地的父亲卡巴·甘地先生为人耿直侠义,慷慨大方,忠于本族。
他虽然没有给甘地留下雄厚的家财,却为之树立了良好的家风。
从他身上,甘地学到了公正、忠心、坚强和宽容的品格。
③甘地的母亲普特丽白是个虔诚的印度教徒,但这并不影响她关心国家大事和政治局势。
母亲虔诚笃行的坚韧性格以及丰富的常识、稳重的判断力,不仅受到宫廷里贵妇们的推崇,对少年甘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④从材料不难分析出:甘地的家庭经济情况无疑是殷实的,但是众所周知,为了印度的前途和众多劳苦百姓的幸福,甘地一生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这是甘地为后世景仰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释】①毗湿奴教派:毗湿奴(Vaishnu)是印度教中唯一至尊的上帝,他的信徒戒杀生,所以是素食者,他们极重视爱和慈悲。
②班尼亚种姓:班尼亚(Bania)种姓是印度教徒第三个大种姓吠舍(Vaishya)的一支,原来的职业是务农或经商。
③纪达经:指《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大约出现于公元2、3世纪之间,作者不详,它是印度伟大史诗《摩诃婆罗多》(Ma habharata)中一段有音律的对话,是黑天神对有修(Arjuna)所说的哲学义理。
④禁食期:即查土摩(Chaturmas)禁食期,在这四个月的雨季中,许下绝食或半绝食的愿,称为Chaturmas。
这时期类似基督教的四旬斋节。
2.从偷偷食肉到坚定素食〔材料一〕甘地的少年时代,革故鼎新的风气已在这块灾难深重的大陆悄然兴起。
当时一些印度知识分子试图给积贫积弱的印度注入生命活力,开始倡导印度现代化运动。
……他们喊出了“以理智与推理代替纯主观的教条和信仰,以科学与进取代替玄想与保守,并以新的宗教观念代替旧的偶像”。
受这些思想的影响,甘地所在学校的许多教员和知名人士开始破除教规,喝酒吃肉。
在他的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英人雄纠纠,印人何其小,肉食者治人,身躯六呎高。
”甘地的好友,一位体格强壮、身姿矫健的小伙子,也不时在甘地耳边宣传吃肉的好处:“我们是一个孱弱的民族,因为我们不吃肉;英国人所以能统治我们,就因为他们吃肉。
”……从小在素食环境里长大,却一向瘦小纤弱、胆小怕事的甘地不能不为之心动。
他开始相信吃肉能使自己身强力壮,胆识过人,如果全国一致肉食便可将英国人打倒。
革新热情和好奇心驱使他第一次背叛自己的父母和信仰,和他的同伴一起偷偷摸摸地找到河边僻静处,生平第一次看见并吃了山羊肉和面包。
──《甘地传》〔材料二〕我们甘地家族都虔诚地奉行“毗湿奴”。
我的父母更是忠诚的信徒。
他们经常到哈维立神庙去参拜。
我们家族还建有自己的神庙,古遮拉特盛行耆那教①,其影响随时随处都能感觉到。
在古遮拉特,无论是耆那教,还是毗湿奴信徒,都十分严厉地反对和排斥肉食,这是印度的其他地方或印度以外的地方所没有的现象。
我从小就是在这种宗教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我非常孝顺我的父母。
我知道,如果他们获悉我破戒吃肉,他们就会吓坏。
……我为了一种单纯的愿望,即不再向父母说谎,也不再吃肉食了。
──《甘地》〔材料三〕有一次我在闲逛的时候,无意中在法林顿街发现了一家素食馆。
这个发现所给我的快乐正如一个孩子得到了他心爱的东西一样。
我正想进去的时候,看见门边的玻璃窗里陈列着一些出售的书,其中有一本是萨尔特的《素食论》。
……这是我到英国以来称心如意的第一餐。
上帝终于给我援助了。
我把萨尔特的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印象很深。
自从读了这本书的那一天起,我可以说是变成了一个知所抉择的素食者了。
……我从前不吃肉的动机是忠于真理和履行誓言,但同时却又希望每一个印度人都成为肉食者,我自己也盼望着终有一天也可以公开地、自由地吃肉,并且劝导别人也吃肉。
现在我已经选择了素食,宣扬素食便成为我今后的使命了。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解读】甘地从偷偷食肉到坚定素食的转变,可以说是甘地自身思想逐渐成熟的缩影。
①甘地选择食肉,并不是因为肉食美味可口,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胆怯、身强体壮,并幻想将此推广,作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方法。
年少时期的甘地已经萌发拯救印度的思想。
②不管动机如何,经历怎样的思想挣扎,甘地确实曾经长期食肉,可见当时的甘地抵抗诱惑的克制力远不及后来。
甘地曾说:“人类是最容易受到那些不易抵抗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终不免堕落。
”但正是这种被甘地自视为堕落的耻辱感不断鞭策,才造就甘地后来人尽皆知的坚强意志。
③甘地戒绝肉食的原因之一,是家族的宗教传统以及对父母的孝顺和愧疚。
宗教对甘地影响甚巨,尤其是甘地对印度教所有教派和其他宗教的容忍,对其以后的政治思想和处事方式提供了依据。
④英国求学时期是甘地思想转变和成熟的重要时期。
甘地的素食主义坚定信念便是在此时期真正形成。
理解甘地的素食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素食主义对甘地而言,并不仅仅是不食肉那么简单、肤浅,甘地把素食主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甘地的人生态度、道德规范、处事方式乃至政治思想都能从其素食主义中窥见一斑。
甘地的素食主义认为:①不仅要了解与被称之为人类的生灵之间的友谊和平等,而且还要了解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平等,甚至是与地上爬的动物。
②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
③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的珍贵。
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④一个国家的伟大之处及其道德的进步可以从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加以衡量。
⑤不与邪恶合作是我们的义务,就如同我们必须要与正义合作一样。
很明显,甘地的素食主义是甘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缩影。
【注释】①耆那教(Jainism):旧译景教,在印度的创立,几乎与佛教同时。
它提倡刻苦牺牲,除去物欲,自救而不为世俗所累。
它有五个信条:一宜真言,二尚清贫,三不杀生,四不偷窃,五守贞洁。
所以耆那教的教义和佛教、印度教都有共同之处。
3.在南非遭遇种族歧视我申请到最高法院当律师。
……法律协会却通知我,不同意我申请为法院律师,这使我大为惊讶。
他们反对的理由之一,是我的申请书没有附上英文证书原件。
然而主要的原因却是,在制定有关律师入会申请手续的有关规定时,他们并没有想到会有有色人种的律师申请入会的可能。
他们认为纳塔耳①的发展主要靠欧洲人的企业,所以欧洲人必须统治法律界。
如果有色人种也加入进来,就会从数量上或者在具体事务中影响到他们的统治,他们对此十分担心。
──《甘地》【解读】众所周知,各种族之间,在形态上和血型频率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种族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然而,种族歧视现象在全世界却普遍存在。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所不及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
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为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
甘地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也从中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
【注释】①纳塔耳:甘地在南非定居过的省份,甘地于此创建“纳塔耳印度人大会”。
4.创办凤凰新村〔材料一〕我向韦斯特先生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还谈了《给那后来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我向他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把《印度舆论》①的所有工作搬到一个农场里去,农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劳动,并利用业余时间为《印度舆论》工作,发给他们同样的生活费。
……我们决定,不论人种、肤色和国籍,这里的人每月都发给生活费三英镑。
──《甘地》〔材料二〕于是我立刻登广告征求杜尔班②附近靠火车站的一块土地。
有人以凤凰区的一块土地应征。
韦斯特先生和我去看了一下,在一星期内便买下了二十英亩的一片土地。
……附近还有一片八十英亩的土地……我们把这一片土地也买下来了,一共花了一千英镑。
已故罗斯敦济先生始终支持我搞这种事业,他很喜欢这个计划。
他把一个大仓库的旧波形铁片和别的建筑材料给我使用……有几个曾经在波耳战争中同我一起工作过的印度木匠和泥水匠,帮我盖了一所印刷厂。
……就这样,凤凰村便在1904年成立了,而《印度舆论》仍然在排除万难之中照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