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频道为友整理的《幼⼉感知觉、注意的发展》,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促进幼⼉感知觉和注意发展的策略(⼀)感知觉发展的策略感知觉能⼒的提⾼可以通过活动来培养。
教师应该在⽇常活动中提醒⼉童,他们所感受到的⼀切可以成为他们继续活动的经验;引导他们说出⾃⼰的感受,帮助他们⽤正确的表征去表达这种体验。
1.活动分区明确在园区内设定专门的⼉童活动区域,在区域中突出主题,让活动有⽬的进⾏。
感知觉活动的区域中,⼀定要注意⼉童的卫⽣和安全,⽤具常消毒,⽤品按不同的年龄要求带领⼉童操作。
2.课内课外互动结合幼⼉教程,给⼉童布置⼀些课外的感知活动作业,让他们认识到⾃⼰在感知中具有的主动性,尤其是味觉。
要结合每天的餐饮⾷物进⾏感知觉的培养。
3.感知认识要多启发每次新的感知都是⼀次有⽤的经验。
教师要发挥好⼀个看护⼈的作⽤,多启发⼉童思考、记忆这些感受,让他们牢固形成这种感知联系。
(⼆)观察⼒发展的策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童良好的观察习惯。
当然也要培养⼉童保护好⾃⼰的器官,合理⽤眼⽤⽿。
1.让⼉童明⽩观察的⽬的和任务,帮助他们产⽣具体的⽅法让⼉童明⽩在观察时应该从观察对象那⾥寻找些什么,正确组织好他们的注意。
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童善于独⽴提出⾃⼰的观察任务的能⼒,让他们有意识地仔细观察与观察⽬的相关的事物。
教师还要培养他们有步骤、有次序地去观察,可以把活动过程分成若⼲⼦活动,形成他们⾃⼰的观察⽅法。
2.培养⼉童的知觉敏感性,提⾼他们的观察技能观察技能主要是指⼉童在视听⽅⾯的技能。
幼⼩的⼉童不善于⽀配⾃⼰的视觉,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去注意观察的对象。
让他们分清主要和次要,就是让他们逐渐了解⾃⼰的观察活动同观察任务的内在关系,利⽤有限的能⼒抓住主要对象进⾏观察。
3.帮助⼉童形成感觉通道的整合,提⾼分析能⼒在观察过程中,应培养⼉童充分调动各感官的协同活动。
当被观察对象的相关信息增多时,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就越全⾯,分析就更准确。
幼儿注意与感知觉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2
视觉感知的发展
视觉感知的发展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的视觉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幼儿视觉感知的发展包括对颜色、形状、大小、空间、 距离等元素的感知。
幼儿视觉感知的发展还与环境、教育、家庭等因素有 关,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视觉感知的发展。
幼儿视觉感知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 学习和锻炼,以提高视觉感知的能力。
03 鼓励幼儿参与活动: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如绘画、音乐、 舞蹈等,提高幼儿的感知觉能力和注意水平。
04 家长参与: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成长过程,关注幼儿的注意 和感知觉发展,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谢谢
听觉感知的发展
01 胎儿期:听觉系统开始发 育,对声音有反应
02 婴儿期:听觉系统逐渐成 熟,能够分辨声音的方向 和频率
03 幼儿期:听觉系统进一步 发展,能够理解语言和音 乐
04 学龄期:听觉系统基本成 熟,能够进行复杂的听觉 任务,如学习语言和音乐。
触觉感知的发展
触觉感知是幼儿感知 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注意与感知觉
演讲人
目录
01. 幼儿注意的发展 02.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03. 幼儿注意与感知觉的相互作用Fra bibliotek 幼儿注意的发展
1
注意力的形成
1
婴儿期:主要通 过视觉和听觉来
注意事物
3
学龄前期:注意 力持续时间逐渐 延长,能够进行 简单的任务操作
2
幼儿期:开始发 展出选择性注意, 能够主动选择注
意对象
触觉感知的发展与幼 儿大脑发育密切相关
触觉感知的发展有助 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
高
触觉感知的发展对幼 儿的情感和社会交往
【免费下载】第三章注意和感知觉

第三章第一节幼儿的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清晰性 D.鲜明性3.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 B.扩大 C.缩小 D.以上都有可能5.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认识风格 C.心理现象 D.个性特征6.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7.注意使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 B.维持 C.调节 D.选择8.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9.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 )。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10.不属于先天条件反射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选择性注意L1.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12.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 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13.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4.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15.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2.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3.嗅觉、味觉
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 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 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 实现的前提。 嗅觉是一种远感,意思是说, 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 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
•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 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最
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鲜五种,
我们平常尝到的各种味道,都是这五种味 觉混合的结果。
4.听觉
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 的感觉。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声波是由 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 稀疏。听觉器官是耳。耳分为外耳、中耳 和内耳三部分。听感受器是内耳蜗管里基 底膜上由听觉细胞组成的科蒂氏器官。
2.前庭觉(运动、平衡觉)
前庭觉(vestibular)亦称平衡觉,静觉。前 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 要的一种能力。前庭是脸的正前方,传达 视听嗅味等讯息,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 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 神经核。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 门器官,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 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理前庭讯息, 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 称为前庭体系。
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一、定义
• 感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 知觉:人对作用在感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
体反映。 •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婴幼儿的感知觉
1.肤觉 肤觉是指感知室内热环境的质量:空气的温
度和湿度的大小分布及流动情况;感知室 内空间、家具、设备等各个界面给人体的 刺激程度;振动大小、冷暖程度、质感强 度等;感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除视觉 器官外,主要依靠人体的肤觉及触觉器官, 即皮肤。
第三章_感知觉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 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
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二)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 1)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并非 感觉的简单相加。 2)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依赖于 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一般引 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 性和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 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黑白对比、月朗星稀 先后对比:先吃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是酸的
明 度 对 比
颜色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 刺激而发生变化.
如:
● 食物的色、香能够高味觉的感受性. ● 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引起平衡觉的破坏. ● 联觉——"温暖的色彩";"尖锐的声音"等。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形状 颜色 大小 滋味 气味 质地
感官
眼
脑
舌
肤觉
鼻
嗅觉 味觉
视觉
重量
温度
皮肤
整体属性
知觉
判断下面哪些是知觉?
红色、红花、声音、歌声、火车、柔软、
动物的感觉能力一定比人类弱吗? 知觉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吗?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婴儿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研究婴儿颜色视觉发展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脑电记录法 3、用“配色法”研究儿童掌握颜色的
顺序。
婴儿视觉的发展 ——婴儿的视觉偏好
• 奇特的偏好: 婴儿偏爱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 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物体黑白对比鲜明 处、正常人脸、同心圆等等;
• 婴儿视觉偏好的意义 婴儿对外部事件具有选择性,注意承载
婴儿的深度知觉
• 关于婴儿的深度知觉的争论: 儿童的深度知觉是天赋的,还是习得
的?实质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对 立;
这一争论体现了认识论上经验论和唯 理论对立。
关于婴儿深度知觉的研究
• E.J.Gibson&R.R.Walk,1960.1961)的研究倾向于证明深度知 觉生而有之;发现6-7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的发展
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视动眼球震颤法 3、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
4.婴儿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婴儿颜色视觉发展之特点
1、新生儿无颜色感觉;黑白灰 2、2个月时,已对某些不同的波长作区分; 3、3个月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接近成人,能 区分彩色和非彩色; 4、红色特别能引起婴儿的兴奋; 5、4—8个月的婴儿喜欢暖色,不喜欢冷色;喜欢 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 6、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黄色、红色、绿色、蓝 色、紫色、橙色。
感觉
• 感觉是属于普通心理学的范畴,早在两千多年
前就有人将人类的感觉划分成五种基本感觉,即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 现代心理学根据刺激物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性 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 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皮肤感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 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 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如运动觉、平 衡觉、内脏感觉等。
第三章 答案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习题和答案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
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2.“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3.注意使学前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
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4.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 )。
A.不变B.扩大C.缩小D.以上都有可能5学前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学前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
A.注意B.想象C.需要D.思维6.注意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 )功能。
A.整合B.维持C.调节D.选择7.注意使学前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对外来刺激做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B.整合C.维持D.选择8.3~6 岁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
A.无意注意占优势B.有意注意占优势C.注意的发展不受语言支配D.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均衡发展9.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0.学前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11.学前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 )。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2.学前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学前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能力D.范围13.注意是感知觉的( )。
A.开端 B.条件 C.发展 D.目的二、填空题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是它的两个特点。
2.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
第3章 感知觉发展

视崖实验研究及其结果
– 6.5-14个月婴儿的爬行研究
– 2-3个月/9个月婴儿的心率研究
– 儿童对视崖的反应与其爬行经验有关
– 在不会爬行时即开始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对
“深滩”往往没有惧怕反应
视刺激逼近实验:Bower等
6. 知觉恒常性的发展
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 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3. 颜色感知
– 通常2个月左右婴儿能区分颜色。
– 4、5个月大的婴儿将光谱知觉为我们熟知的四个 类别(红、黄、蓝、绿)。
色、形两维感知
色形两维感知
– 3岁前形状抽象占优势 – 4-5岁颜色抽象占优势 – 6岁以后同一抽象占优势
4. 婴儿的图形知觉
婴儿偏爱的视觉刺激
具有复杂模式(结构比较复杂)的图形 清晰的图象 活动和轮廓多的图形 曲线或弧线构成的图形
(二)感觉通道与学习方式 (learning styles)
面对个体内外刺激,人们表现出对 不同感知通道的偏爱,从而表现出不同 的学习方式。
视觉型学习者:主要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
喜欢通过图片、表格、影象等手段获取信息。
听觉型学习者:主要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而学习。
喜欢听他人讲授。
运动型学习者:面对信息刺激往往作出动作反
鲍厄(Bower)运用条件反射原理的研究
发现,出生6周的婴儿已显示大小知觉的恒
常性(刘金花90-91页)
7. 方位知觉
3岁:上下 4岁:前后 5-7岁: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初步而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 性,以他人为中心时常依赖自身动作或表 象;较难辨别两个物体的左右关系 9岁以后:灵活而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新生儿具有安抚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看得见的)
1.适应性运动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呆视着 2.无关动作的停止 当人集中注意某一对象时,其它与之无关的动作常 常表现出停止状态。 3.呼吸运动的变化 呼与吸的比例发生变化,“屏住呼吸”。
学生在注意听课吗?
请注意看一下的图!
5 9
7
3
总和:24
1、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二)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重视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
给幼儿提出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给幼儿具体的观察指导——方法
运动多种感官观察(眼、耳、鼻、
口、手等)
第三节 注意的概述
什么是注意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
一、什么是注意
(一)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 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 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有选择性的对象) 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 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 余的活动被抑制。(心思集中在对象上)
2、感觉种类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其中肤觉还包括温度觉、触觉、痛觉。
2、感觉种类
(2)内部感觉 运动觉(身体运动状态) 平衡觉(身体位置变化) 机体觉(身体疲劳、饥渴、内脏活动)
(二)感觉的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 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适应:暗适应、 明适应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肤觉适应:冬季游泳
(三)皮肤觉(触觉、痛觉、温度觉)
1、幼儿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
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 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2、幼儿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幼儿年龄 的增长而增长的,但从记忆方面说,幼儿对疼痛的感 觉和记忆非常深刻。 痛觉产生条件:伤害刺激 痛觉阈限 痛的情绪
(一)视觉
1、视敏度的发展(视力)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
的能力,正常人的视敏度是1.0。幼儿一出生就有视力, 只是较微弱而已。在4-6个月时就已经出现两眼协调注 视事物,此时的视敏度是0.06,在6岁左右时已经接近 成人水平。
教学中如何促进视觉敏锐度的发展?
2、颜色视觉发展(色彩辨别能力)
( 2)形状知觉
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 活动来进行。儿童由易到难掌握的几何图形依次是: 幼儿初期
幼儿中晚期
幼儿晚期指导下
( 2)形状知觉
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 活动来进行。儿童由易到难掌握的几何图形依次是: 幼儿初期
幼儿中晚期
幼儿晚期指导下
(3)距离与深度知觉(美,吉布森和沃克的视 崖实验)
(三)感觉的作用
感觉是人类天生具有的一种本领。在一个人的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形成之前,感知能力是人 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可以说,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
二、关于知觉的认识
(一)知觉的含义和种类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知觉按知觉的特点和感受变化,可分为视知觉、 听知觉、嗅知觉等;按知觉对象分为空间知觉、时 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味觉和嗅觉
1、味觉 新生儿的味觉很发达。幼儿生来就对甜味有天
然的癖好,4个月大时,开始偏爱咸味,这为 幼儿接受固体食物做好了准备。 2、嗅觉 幼儿对某些气味也是有天生的癖好。 这使幼儿能找到适当的食物来源,并在此过程 中学会确认自己的母亲。 1岁时,幼儿的味觉和嗅觉都已经接近成人的 相应的能力。
(二)知觉的特性(4大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指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对象、背景是相对而言的,二者可互换。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感官时, 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把 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连续 封闭
3、知觉的理解性
(五)两种重要的知觉
1、空间知觉(2—6岁),包括方位、形状、深度 和距离知觉)
(1)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幼儿辨别方位 空间大致是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体为中心过渡。 ·
上下(3岁) 前后(4岁) 自身为中心左右(5岁)
以他人为中心的左右 辨别(7岁)
都能辨别, 但以他人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相对较困难 (6岁)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2、呈现的明星是谁?
二、注意的种类
类型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目的性 无 意志努 力 不需要 引起原因 刺激物特 点 人的自身 状态 间接兴趣 例子 防空警 报声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
需要
看书、 听课
荀子《荀子》劝学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课堂实验:注意的动摇
请注视下图3分钟, 在注视时请不要把它想象 成任何实际物体
思考:如何才能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明确目的和任务 增强对活动的兴趣 在总活动不变的情况下,使注意对象多样化 调整主观状态。
(三)注意的分配
1、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学生上课边听边记笔记) (驾驶员手、脚、眼协调驾驶) 2、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活动,都必须是很熟练的,达到了自动化的 程度。
辨别物体与物体之间,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 的知觉。
结论;6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深度知觉。
研究表明;0——4、5岁是孩子的空间敏感期。
具体表现为: 爱扔东西 对带空的东西感兴趣 爱爬高下底 爱旋转 …….
2、时间知觉
(1)含义
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应。时间比空间更为 抽象,要借助于中介物才能让幼儿建立起时间概念。
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知觉?
通过图片和故事能帮助儿童掌握时间概念。 四季:自然界的变化,穿衣的变化。 一天:起床、睡觉,天黑、天亮。 。。。。。。
二、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1、观察力含义 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感 知能力。 3岁前,谈不上观察,3岁后有发展,但观察仍然不 够。 2、观察力发展(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观察的目的性:目的性不强,常被外在刺激吸引 观察的持续性:观察不持久,注意常转移。 观察的精确性:粗枝大叶、片面、笼统。 观察的概括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观察组织性:观察无头绪。
第三章 幼儿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感觉概述
感 觉
感觉
视觉:红色、圆
触觉:光滑的、冷 味觉:脆甜的、水分
知觉
感觉的结果
一、感觉是什么
(一)感觉的含义
1、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声音、味道、温度、软 硬等。 感受器转换 (神经冲动) 感觉器官 (刺激信息) 传出神经冲动 (在感觉中枢 形成感觉)
思考:我们可以借助哪些中介物来对时间 进行认知?
(2)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生物钟。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今 天、明天、昨天。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 后天。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 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3、在确定观察任务时应注意:
(1)喜欢观察活的、运动着的物体多于静止的。 (2)喜欢观察颜色鲜艳,不喜欢颜色单调、灰暗的物体。 (3)喜欢看大而清晰的图像,不喜欢看小而模糊的图像。 (4)位置明显的物体容易被观察,如墙上挂的、桌上摆等。 (5)物体的明显特征容易被观察,而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 比如,孩子容易记得球的大小有差别,却记不得色彩和图案 的差异。
三、感知觉的作用
◆感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是认识世界的 基础。 ◆感知觉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知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感 知 觉 剥 夺 实 验
没 有 了 痛 感 会 怎 么 样 ?
第二节
幼儿感知觉发展及观察力的培养
回顾:
什么是感知觉? 新生儿有感知觉吗?
一、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四)注意的转移
1.定义 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 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2、注意容易转移好不好?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三)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 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 错觉与幻觉一样吗? 错觉:事物客观存在,但 因为某些客观原因,致使 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正确。 幻觉:事物本身不存在, 但我们却认为它存在。
1、常见的错觉
( 1)大小错觉
(2)方向或形状错觉
(3)运动错觉
2、、错觉的应用
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理解 性和知识经验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能力就 越强。)
知觉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 的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知觉对象在人 们头脑中的映像保持相对不变) 种类: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 色恒常性。
房屋装修与错觉
着装与错觉
暖色系,是膨胀色也是进出 色;其实明度高的颜色,即 使不是暖色系,比如白色, 灰色,也可以称作膨胀色。 寒色系,是收缩色也是后退 色。明度低的颜色,比如黑 色,深褐色,也可以是收缩 色,后退色。颜色带给人的 错觉,是很微妙的,它随温 度,视觉,背景的变化而改 变。我们不能主观的,一成 不变的考虑色彩哟。
2、感觉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当很多 歌星唱歌时常常配合动 作,高音时伸长脖子, 低音时弯下双膝。例如 beyond的黄家驹、费玉 清。 3、感觉代行现象 例如《暗算》中的盲人阿 柄,他的听觉特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