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胃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内镜洗消标准和流程

内镜洗消标准和流程

•内镜洗消概述•内镜洗消标准•内镜洗消流程•内镜洗消操作注意事项•内镜洗消效果监测与评估目•内镜洗消相关法规与规范解读录01腹腔镜用于观察腹腔内脏器和组织病变,可进行手术操作。

内镜种类与特点电子胃镜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特点,可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

肠镜用于观察大肠黏膜病变,可进行组织活检和息肉切除。

胸腔镜用于观察胸腔内脏器和组织病变,可进行组织活检和手术操作。

关节镜用于观察关节内部病变,可进行组织活检和手术操作。

内镜洗消的重要性和目的030201内镜洗消的历史与发展01清洗标准消毒标准消毒后的器械应无菌,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消毒后的器械应防再污染,使用时保持清洁状态。

手术器械应使用高效、广谱、稳定性好的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

终末漂洗标准终末漂洗使用软水或纯净水。

漂洗过程中应使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器械表面及轴节处。

漂洗后的器械表面应无残留物、无血渍、无锈渍。

干燥标准器械应使用干燥设备进行烘干,或使用清洁的棉布擦拭干净。

器械表面应干燥、无水渍、无锈渍。

器械的轴节部及弯曲部应彻底干燥,防止生锈。

01接收内镜检查内镜初步冲洗浸泡消毒预处理流程手工清洗流程刷洗内镜对内镜的配件进行清洗,确保无残留的污物和细菌。

清洗配件终末漂洗消毒使用消毒液对内镜及配件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和病毒。

清洗将内镜及配件放入自动清洗消毒机中,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干燥等处理。

干燥使用干燥设备对内镜及配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残留的水分和细菌。

自动清洗消毒流程终末漂洗干燥终末漂洗及干燥流程01操作前的准备事项检查内镜的完整性准备清洗设备和工具确认内镜的类型和材质03严格遵守消毒流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01正确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02彻底清洗内镜操作后的处理事项01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监测方法与频次效果评估标准与流程不合格处理如内镜洗消效果监测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该内镜,并按照医院规定进行整改和重新监测,直至合格为止。

改进措施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提高清洗剂浓度、更换清洗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以提升内镜洗消效果。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

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

试验动物尸体等。
• 1 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 块
•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割)伤

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 1 医用针头 缝合针
• 2各类医用锐器:手术刀

备皮刀 解剖刀
• 3载玻片 玻璃安瓿 玻璃试管
• 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 1建立管理责任制 • 2设置监管部门或专兼职人员 • 指导 培训 检查 建档 • 3制定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 • 4人员培训
• 5 职业卫生防护
• 6 登记记录
• 7 防止流失 泄漏 扩散
• 8禁止转让 买卖 丢弃

随意倾倒 堆放 混放 邮寄

铁路航空水路运输 混载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时间 操作人
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 立即:湿纱布檫

反复送气送水10秒
• 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
• 置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消室
• 水洗 • 流水冲——纱布擦——撤卸—— • 刷洗活检孔道和吸引器管道—— • 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 50毫升注射器注水——吸引器吸干、擦干镜
身 • 一次性清洗纱布 清洗刷一用一消
• 超声5分钟——软毛刷刷轴节部

弯曲部管腔内壁
• 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

2%戊二醛
• 消毒:喉镜、阴道镜煮沸20分钟
•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 消毒剂:每天测浓度

效期 证件

内镜洗消标准和流程

内镜洗消标准和流程

现有技术
手工清洗
使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内镜表面,同时使用海绵、软刷等工具进行擦洗。然后使用高压水 枪冲洗管道内部。
半自动清洗
使用清洗剂、超声波清洗器等设备进行清洗。将内镜放置在清洗剂中浸泡,然后使用超声 波清洗器进行清洗。
自动清洗
使用内镜清洗机进行清洗。将内镜放置在内镜清洗机中,加入清洗剂和水,启动清洗程序 进行自动清洗。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厂家推荐的洗消 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 失误导致内镜损伤
预防措施
强化人员培训
加强洗消人员的技能培训,提 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心
定期检查
对洗消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 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建立质量监测体系
对洗消过程和结果进行质量监测, 确保消毒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05
内镜洗消技术发展与展望
消毒剂选择
根据内镜种类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
质量评估与改进
质量标准
制定内镜洗消质量标准和检测 指标,如细菌数量、消毒剂残
留量等。
检测周期
每季度至少检测1次,并对检测 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改进措施
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 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洗消质量

04
内镜洗消常见问题及处理
常见问题
洗消原则
遵循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 行消毒,彻底清除细菌和病毒。
洗消步骤
包括初步清洗、消毒、清洗、干燥等步骤,具体 操作按照规范进行。
内镜储存和转运
储存方式
储存内镜的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保持通风和清洁,内镜应 垂直放置,避免折叠和挤压。
转运要求
转运内镜时需采用密闭容器,避免污染和损伤,同时注意标 识和记录,确保正确的使用和管理。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共98页文档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共98页文档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消毒灭菌制度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消化内镜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

消化内镜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

消化内镜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摘要: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深入到临床实践中,但也增添了更高的医院内感染风险。

因为消化内窥镜是一种深入人体的医学检查工具,所以它很容易受到患者身上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在内镜检查中,病毒的数量在10~1010cfu/mL之间,内镜检查可能会导致传播疾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引发的感染,必须在使用之前及之后进行全面的清洁与消毒。

由于消化内镜的结构精致、管道结构复杂、材质独特,以及难以进行彻底的清洁,并且不能承受高温高压的消毒,因此,正确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对于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相关的感染至关重要[3]。

关键词:消化内镜;规范化;清洗消毒技术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消化内镜已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规诊断方式,其检查人次也不断上升,但是这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对消化内镜清洗和消毒技术的标准化情况进行全面概括。

一.清洗消毒规范化流程1.1手工清洗消毒流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首先进行预处理,然后测量漏洞,接着进行清洗,漂洗,最后进行灭菌(或漂洗),然后干燥。

根据报告指南,手工清洁是实现自动机器清洁和消毒的先决条件。

在内镜检查完成后,预清洗应在内镜检查结束后在床旁及时进行,以确保液体的有效吸引,时长为10~15s,总量约为200~250mL。

在进行消毒之前,应该按照生产商的说明选择适当的方法来防止渗漏[2]。

重新清洁是实现最佳消毒效果的必要环节。

由于清洁不彻底,有机物会结块堵塞管路,导致内镜的外部和管道中出现生物膜。

“生物膜”通常被描述为由许多细菌分泌的糖蛋白组成的薄片,覆盖在医疗设备表面。

形成生物膜会大大降低消毒剂的效果,这是导致内镜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采取及时、有效的清洁措施可以有效阻止生物膜的形成。

将内镜的各个管道用清洁的水进行彻底的清洗,并在清洗过程中保持至少30s的空气流通,以有效地去除管道中的水分。

重要的是,为了确保内镜的安全,它们必须被彻底地浸泡在消毒剂溶液中。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硬式内镜清洗和消毒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时间按使用说明。

3.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1.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3.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4.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5.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6.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具体操作方法按使用说明。

三、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四、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内镜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消毒技术规范篇一: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第九条、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1、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2、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3、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第十二条、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

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第一篇: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1、内镜室内要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等;不同部位内镜诊疗应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设备应分开并分室进行。

2、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3、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

对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须灭菌;对进入人体消化道的胃肠镜要高水平消毒。

4、严格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进行。

如当天工作前对要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每检诊一位病人要按规范(擦拭、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干燥)程序清洗消毒。

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行终末消毒。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在按规范清洗、干燥的基础上行灭菌处理。

5、规范清洗、消毒及使用内镜诊疗相关用品:治疗单、检查床单、枕套、口圈、弯盘、活检钳、内镜注水瓶及用水、注射器及注射用水、清洗纱布、吸引瓶与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内镜贮存柜。

6、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第二篇:内镜清洗消毒制度内镜清洗消毒制度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必须独立设置,并保证通风良好。

3、进行内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HbsAg,抗-HCV,抗-HIV筛查,并有记录。

凡检测阳性者,已知特殊感染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4、内镜及附件数量应当和接诊病人数量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达到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当分开,不得混用。

5、内镜凡能拆卸的部分顺拆卸,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

清洗纱布一位一用一废弃,清洁刷一用一消毒,多酶洗液一用一更换。

6、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胃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一、 基本要求
1、胃镜室应当制定和完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2、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
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
度。
3、胃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胃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
洗消毒室和胃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4、胃镜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5、灭菌胃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
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6、工作人员清洗消毒胃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
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7、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胃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1)、胃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
保证所有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
全。
(2)、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
负压吸引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
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ml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
棉棒等消耗品。
(3)、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胃镜的消毒剂、75%乙醇。
8、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1)、凡穿破粘膜的胃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2)、所用胃镜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3)、胃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
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5)、胃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6)、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胃镜进行清洗。
9、胃镜室应当做好胃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
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胃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
人员的姓名等事项。
二、 胃镜的清洗与消毒
(一)、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水洗
(1)、将胃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
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水送气按钮,用清洁毛
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
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 ) 、安装全管道管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
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 ) 、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 )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2)、将取下的吸引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
干净并擦干。
(3)、胃镜附件如活检钳、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
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4)、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方式,清洗刷应医用一消毒。
2、酶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2)、将擦干后的胃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
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
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胃镜后更换。
3:清洗
(1)、多酶洗液浸泡后的胃镜,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
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胃镜的外表
面。
(2)、用50ml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
释消毒剂。
(二)、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
胃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
毒液。
非全浸式胃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用75%乙醇擦拭消
毒。
(三)、需要消毒的胃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不少于
1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
胃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四)、当日不在使用的胃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室,应当延长消
毒时间30分钟。
(五)、胃镜消毒后应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冲洗和干燥:
1、胃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用注射
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以取出消毒液。
2、将胃镜置于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胃镜的表面,反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3、 用纱布擦干胃镜内表面,将个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取下清
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
于下一患者的诊疗。
(六)、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胃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
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七)、 胃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 活检钳、细胞刷、异物钳等胃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
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
泡10小时灭菌
2、 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取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
口垫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如用有效氯含量500mg/L
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
后用水彻底冲洗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
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
底冲洗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
每天更换。
(八)、 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九)、 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酒精对消毒后的胃镜各管道进
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
应置于自由位。
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
次。

(十)、 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冲洗
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
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
净,干燥备用。

2、 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擦拭。
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十一)
(十二)、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胃镜进行再次
消毒。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
洗、干燥后,方可用于患者。
(十三)、胃镜镜管每日控制消毒剂浓度监测,并有消毒记录。每季
度开展一次生物监测,胃镜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每件细菌总
数≤20cfu。

铁二处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年03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