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doc

合集下载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分享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分享

最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分享2017年6月1日执行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与老版规范在操作流程中有哪些不同呢最新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流程图解一、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帽,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帽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

取下按钮、阀门并刷洗。

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每清洗一条内镜更换多酶洗液。

漂洗1、流动水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各种附件、按钮。

2、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内腔,去除残留的多酶。

3、用干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5分钟。

五、冲洗、干燥1、更换手套;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用75%酒精中冲洗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备用。

4、将内镜置于内镜干燥台备用。

六、登记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

注意事项:1、建议在每次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前使用邻苯二甲醛浓度测试纸进行浓度测试,以确保消毒的浓度高于%的最低有效浓度(MEC)。

2、消毒液浓度在%以上,建议使用不超过14天。

3、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浓度测试卡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朗索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主要成分:本品是以邻苯二甲醛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邻苯二甲醛含量为%~~%。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

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

试验动物尸体等。
• 1 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 块
•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割)伤

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 1 医用针头 缝合针
• 2各类医用锐器:手术刀

备皮刀 解剖刀
• 3载玻片 玻璃安瓿 玻璃试管
• 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 1建立管理责任制 • 2设置监管部门或专兼职人员 • 指导 培训 检查 建档 • 3制定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 • 4人员培训
• 5 职业卫生防护
• 6 登记记录
• 7 防止流失 泄漏 扩散
• 8禁止转让 买卖 丢弃

随意倾倒 堆放 混放 邮寄

铁路航空水路运输 混载
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时间 操作人
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 立即:湿纱布檫

反复送气送水10秒
• 取下内镜——装好防水盖——
• 置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消室
• 水洗 • 流水冲——纱布擦——撤卸—— • 刷洗活检孔道和吸引器管道—— • 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 50毫升注射器注水——吸引器吸干、擦干镜
身 • 一次性清洗纱布 清洗刷一用一消
• 超声5分钟——软毛刷刷轴节部

弯曲部管腔内壁
• 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

2%戊二醛
• 消毒:喉镜、阴道镜煮沸20分钟
•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 消毒剂:每天测浓度

效期 证件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第九条、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1、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2、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3、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第十二条、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手工操作测漏流程
a.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 b.连接测漏装置,并注入压力; c.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
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 d.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
无气泡冒出;再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 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 e.如发觉渗漏,应及时保修送检; f.测漏情况应有统计;g.也可采用其他有效 旳测漏措施
内镜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6.2.1预处理流程: a.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在与光源和视频处 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具有清洗液旳湿巾 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具应一次 性使用; b.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 c.将内镜旳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旳容器中,开 启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 d.盖好内镜防水盖;e.放入运送容器,送至清 洗消毒室。
5.3清洗消毒室(要点)
终末漂洗用水:应有自来水、纯化水、无菌水。 自来水旳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
原则)旳要求。纯化水应符合GB5749旳要求, 并应确保细菌总数≦10CFU/100ml;生产纯化水 所使用旳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时更换。无 菌水为经过灭菌工艺处理旳水,必要时对纯化 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压缩空气:应为清洁旳压缩空气。 消毒剂旳要求:应合用于内镜且符合国家有关 要求,并对内镜腐蚀性较低。可选用邻苯二甲 醛、戊二醛、过氧乙酸、酸性氧化电位水、复 方含氯消毒剂,也可选用其他消毒剂。 消毒剂浓度测试纸,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干燥剂:应配置75%--95%乙醇。
内镜清洗消毒机使用
优点:降低人工数量
降低消毒剂暴露时间
实现清洗消毒过程原则化
缺陷:存在成本高
细小孔道不易于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总体所需时间长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步骤
软式内镜是一种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后才能安全使用的医疗器械。

以下是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的标准步骤:
1. 预处理:将使用过的软式内镜放入专用的预处理槽中,加入适量的预处理液,按照生产商指定的时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并准备好进行后续的清洗和消毒。

2. 清洗:将预处理后的软式内镜放入清洗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洗剂和水,在指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清洗。

清洗剂的选择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根据软式内镜的材质和使用情况进行调配。

3. 冲洗:清洗后,使用清水对软式内镜进行充分冲洗,确保清洗剂和杂质彻底清除。

冲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水压和流量,确保冲洗彻底。

4. 消毒:将冲洗干净的软式内镜放入消毒设备中,按照规范设定的温度、时间和浓度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可以是化学消毒或热灭菌,具体方法取决于内镜的材质和规范要求。

5. 冲洗和干燥:在消毒后,使用清水对软式内镜进行充分冲洗,
确保消毒剂被彻底冲洗干净。

然后,使用高效吹风机对内镜进行干燥,确保内部和外部均干燥。

6. 包装和储存:将干燥的软式内镜放入密闭的包装袋或容器中,确保内镜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并标明相关信息,如消毒日期、储存期限等。

需要注意的是,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步骤应根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负责执行。

在处理软式内镜时,应严格遵守消毒操作的规范,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和工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本文介绍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目的,要求医疗机构将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并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二章基本要求提出了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知识和接受培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工作人员在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需要,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和消毒剂。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原则,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4、使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内镜及其附件。

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6、内镜及其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应使用计时器控制。

7、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第十三条规定内镜室应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第十四条规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按照本规范负责监督管理本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

第三章介绍了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第十五条规定软式内镜使用后应立即用湿纱布擦去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内镜,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流程图(最新)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流程图(最新)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流程图
第一步:床侧清洗
用后立即用纱布擦去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不少于10秒,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帽。
第二步:测漏
取下各按钮和阀门,连接好测漏装置,并注入压力,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同时观察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等部分是否有气泡冒出。
第三步:水洗
流动水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不少于5次。用清洁毛刷刷洗管道3次,每次刷洗两头见刷头,连接全管道灌流器灌注清洗液2分钟,冲气10秒。
第四步:酶洗
多酶洗液清洗,连接全管道灌流器灌注2分钟,冲气10秒,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不少于5次。
第五步:次洗
流动水下冲洗,连接全管道灌流器灌注2分钟,冲10秒,同时清洗镜身及操作部。
第六步:消毒
将内镜置于消毒容器并全部浸没于OPA消毒中,连接全管道灌流器灌注5分钟,冲气30秒。
第七步:去消毒液
更换手套,将内镜从消毒容器中取出,连接全管道灌流器灌注2分钟,冲气30秒同时清洗镜身及操作部。
第八步:干燥与安装
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连接全管道灌流器冲气30秒,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安装上诊疗的各种附件。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第一条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第二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科室,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制定和完善内镜诊疗的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加强监测。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部、护理部、人事部、设备及后勤管理部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对内镜诊疗中心的管理履行各自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部将负责对各科室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第四条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时,组织、协调内镜诊疗中心和相关各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

第五条内镜诊疗中心的管理要求一、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继续教育和培训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应有相对固定的专人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其数量与本科室的工作量相匹配。

三、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四、工作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WS/T311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符合要求。

五、内镜诊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1、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2、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3、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4、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5、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第六条基本要求内镜诊疗中心应当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区、诊疗室(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贮藏库(柜)等,其面积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第七条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第八条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

第九条内镜诊疗室要求:一、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二、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衣、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等。

二、预处理
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酶液纱布擦拭内镜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擦拭巾一用一更换。

2、取下内镜盖上防水盖,送至清洗消毒室。

3、内镜轻放于水槽内,再次检查防水盖有无盖紧,连接侧漏器进行内镜侧漏,在清洗消毒前确保内镜无渗漏。

三、清洗
1、在清洗槽内根据多酶比例正确配置清洗液。

将内镜、按钮、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用擦拭布反复擦洗镜身,重点擦拭镜身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用清洗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

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清洗液,刷洗按钮和阀门。

4、酶洗液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2分钟。

5、含酶洗液一镜一换。

漂洗
1、用压力气枪,用流动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2分钟,充分清洗内镜外表面及及各种附件、按钮和阀门,去除残留的多酶。

2、用干净纱布擦干镜身及附件。

四、消毒
1、将内镜及各类按钮擦干后置于消毒液中。

2、管腔内充分注入消毒液,确保管腔内无残留空气。

3、消毒时间:浸泡消毒≥10分钟。

五、冲洗、干燥
1、更换手套;
2、流动水充分冲洗内镜及各管道、按钮。

3、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有无菌巾的内镜干燥台上。

用75%酒精冲洗所有管道,气枪吹干管道水分,用灭菌纱布擦干镜身,安装好各按钮。

六、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悬挂于镜柜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3、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1次。

七、登记
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包括:日期、患者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者签名。

八、其他
1、每天诊治工作结束后,地面和台面应用500mg/L有效氯擦洗。

2、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操作时应穿防水围裙,口罩,帽子,手套,手套每人更换。

3、每天工作结束后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4、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5、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培养;每月对活检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双手进行细菌培养并有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