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用空调设备环保型制冷剂的研制

合集下载

浅析地铁空调模糊控制与仿真

浅析地铁空调模糊控制与仿真

浅析地铁空调模糊控制与仿真发布时间:2022-01-21T03:32:54.89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9期作者:董利芳朱忠超宋君君武双虎张红星[导读] 提出一种基于车辆热负荷模型来搭建空调仿真模型并配合模糊算法进行仿真测试方法。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河北唐山 063035摘要:针对地铁车辆变频空调控制,介绍了地铁空调工作原理,采用ControlBuild编写地铁空调模糊PID控制算法,并搭建了车辆热负荷仿真模型。

通过多组数据试验完成PID参数调整等以往需要现场试验进行的工作,辅助解决了实际空调试验周期长、人力、物力费用高等问题。

关键词:地铁、空调、模糊控制、负荷仿真1.引言地铁空调系统是保证乘客区域新鲜空气及舒适温度的重要设备。

变频控制的关键技术在于控制算法,为解决变频控制中的超调和欠调等问题,采用模糊算法进行频率调节。

而模糊算法的精准性需要大量实际测试参数不断调整和修订来完善,为减少和避免实际测试工作量,提出一种基于车辆热负荷模型来搭建空调仿真模型并配合模糊算法进行仿真测试方法。

2.空调基本原理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压缩制冷回路的制冷剂,让制冷剂在制冷回路中流动起来,通过制冷剂的物理变化实现车内车外的热交换过程。

3.模糊PID算法变频空调的控制的核心是对为制冷回路提供动力的压缩机进行变频控制。

所谓模糊PID控制[1]是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实现PID 控制。

本方案采用以偏差e及偏差的变化ec为输入,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和微分系统Kd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偏差e和偏差的增量ec对PID参数的不同要求。

其中K0为Kp的加权系数,K1为Ki的加权系数,K2为Kd的加权系数。

模糊算法的控制策略是依据模糊PID算法基本原理结合实际经验确定的各类参数集,为提升频率调节的精确和稳定性,对Kp、Ki、Kd 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技术发展与应用

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技术发展与应用

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技术发展与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CO2空调系统的技术优势和研发需求,分析了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CO2空调系统;铁路机车;司机室空调0 引言过去铁路机车空调中一般使用CFC和HCFC为制冷剂,自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协定书》以来,以CFC和HCFC做制冷剂的空调面临严重挑战,全球各国开始寻找合适制冷剂,目前使用的R134a和混合制冷剂R407C并不能满足长期替代要求,大多数有较高的温室效应(GWP)等缺点。

根据“京都协议书”R134a也是即将被淘汰的工质[1]。

人工合成化合物隐含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天然制冷剂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

其中R744有良好的热力性质及环保性质,尤其受到重视。

欧盟2014年初正式通过《含氟温室气体法规》,拟大幅度消减电器含氟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停止预先注入含氟温室气体空调及冷藏设备,逐步禁止全球变暖潜能值高的氢氟碳化合物。

制冷界专家认为,R744将是二十一世纪制冷空调理想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前景和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蓝天计划”的启动,将逐渐淘汰臭氧消耗潜能值(ODP)和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高的冷媒[2]。

1 国外铁路机车司机室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情况1.1 德国交通车辆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情况德国Kassel大学Kohler等人对CO2冷媒在热泵空调和汽车空调应用做了研究,在综合考虑了重量、安全、可靠性、密封性、系统性能和效率后,他们认为CO2跨临界循环系统将是21世纪汽车空调中唯一可选的可靠的制冷系统。

德国Dresden大学的H Quack等人分别对CO2跨临界循环系统的主要的部件和系统在火车的空调制冷系统中应用可能性等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机车空调使用CO2跨临界循环系统,不但对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系统效率也同样有提高的潜力。

1.2 日本交通车辆CO2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情况日本的丰田汽车与电子装备公司共同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FCHV”上安装了CO2空调,通过了试验进入了商业化阶段。

动车组空调机组采用制冷剂R407C替代R22的应用研究

动车组空调机组采用制冷剂R407C替代R22的应用研究

冷 凝 风 机 、 发 风 机 3 0 6 ~ 2 V/ 5 Hz 蒸 AC 2 0 V/ 0 Hz 1 6 5
2 动 车组 空 调机 组 中 R 0 C制 冷 剂 的 应 用 改 47 进设 计
2 1 更 换 R2 . 2制 冷 剂 的 必 要 性
收稿 日期 : 0 00 — 9 修 订 日期 : 0 00 — 3 2 1 ~ 31 ; 2 1 60 作者 简介 : 海 玉 ( 9 7 ) 男 , 级 工 程 师 。 王 1 5一 , 高
关 键 词 : 车组 ; 调 ; 冷 剂 ; 0 C; 2; 动 空 制 R4 7 R2 替代
中 图 分 类 号 : 7 .8 U2 0 3 3
文献标识码 : B
本文分 析 了制冷 剂 R4 7 和 R 2的热 物特性 , 0C 2 以 保持制 冷 系统原 有基 本 结 构 和 制冷 性 能不 变 为 前 提 , 确定 了 以提 高 压 缩 机 排 气 量 作 为 C RH2型 空 调 制 冷
车组 空调 机组 的理想 替代 制冷 剂 。 2 3 采 用 R 0 C 替 代 R 2的 设 计 改 进 方 案 . 47 2
1 0 5 AC 4 0 V/ 0 Hz
输出
压 缩 机 3 C 1 0 V/ 0 Hz 0 7 A 2 4 ~2 0 V/ 0 Hz
压缩 机 排 气 量 / c (m。・ ~ ) r 冷凝 器 蒸 发 器
节 流 方 式 逆 变 电源
输 入
8( 频立式涡旋) 3变
内 螺纹 铜 管 外 套 铝 翅 片 , 风 量 为 1 0m3ri 通 5 / n a 内 螺 纹铜 管 外 套 铝 翅 片 , 风 量 为 6 / i 通 5msr n a

国内外铁道车辆空调的发展现状综述

国内外铁道车辆空调的发展现状综述

国内外铁道车辆空调的发展现状20097823 陈小林铁道车辆2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乘坐铁路列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我国铁路空调列车的快速发展。

列车空调经历了分体式到整体式的发展,其技术日趋成熟。

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车用空调机组主要是车顶单元式。

经过不断的改善,现已形成标准化、系列化。

虽然我国列车空调技术发展速度也很快,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铁道车辆空调的发展。

1.普通旅客列车空调我国铁路客车空调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分装式和车顶单元集中式两种类型。

分装式空调机组通常是将压缩机、冷凝器、冷凝风机和储液罐安装在车下,而将通风机、蒸发器、膨胀阀和空气预热器等置于车顶的一端。

这些机组的形式主要有KK一30和KK一50型。

目前除了由西德进口的客车仍采用这些类型外,国产客车的空调机组己逐步被车顶单元集中式所取代。

分装式机组的主要缺点是体积大,拆装困难和检修不方便,同时由于制冷设备管路较长,接头较多,容易产生泄漏。

车顶单元集中式空调机组是将压缩机、冷凝风机、气液分离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或膨胀阀)、通风机、蒸发器和空气预热器等集中在一个箱体里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安装在车体的一端或两端,有的置于车体的中部。

目前这类空调机组有KLD一29、KLD一40、KLP4.7A型等。

集中式空调机组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机组互换性好和检修方便,同时,因空调机组安装与车上,还可与避免车体排放的废水和脏物对冷凝器的腐蚀,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

集中式空调机组一体化以后,制冷设备管路大为缩短,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有色金属,还可以减少泄漏。

实际上,我国空调车所装配的单元集中式空调机组均采用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采用停、开压缩机的办法来实现。

以空调硬座车为例,每台机组有两台制冷压缩机,每车共四台制冷压缩机,可实现输气量的100%、75%、50%、25%、0五档调节。

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空调机组的结构形式
现有普通铁路客车空调系统主要还是采用车顶单 元式空调机组,从空调机组送出的风经车内顶部风道 送到旅客居留区,从空调机组下方回风口集中回风,空 调机组的控制由专用控制柜或四合一控制柜控制,制 冷剂以R22、R134a、R407C为主,但制冷剂R22已经 逐步被淘汰,不能在新机组上使用。 高速动车组用空调机组主要有3种形式: (1)车顶单元式。除了空调控制柜安装在车内, 整个空调机组做成一个箱体,安装在车顶部,一般要求 突出于车顶部的高度控制在320 mm以内。空调出风 连接到车顶送风道,在车内顶板上通过孔板送风;回风

城轨地铁空调客车在一个城市内运用,每天温度变化 规律稳定;(2)车内乘客数量变化不同,干线铁路空调 客车的乘客一般乘坐的时间长,乘客数量变化不大,而 城轨地铁空调客车早晚高峰期旅客超员,其他时间旅 客不能满员,乘客数量变化较大。 铁路空调客车必须有新风连续进人车内,一般空 调机组新风量是按照满定员设计供给的,中途不会因 车内人员减少而减少新风量,因此新风量的热负荷不 会变化。按照人均新风量15 m3/h计算的新风热负荷 占空调制冷负荷的30%~45%,而满定员的热负荷占空 调制冷负荷的30%左右,新风负荷比乘客定员负荷大。 如果空调变频技术用在城轨地铁空调客车上,在 早晚高峰时,需要空调机组100%工作;在中午乘客不 多的情况下,由于环境温度上升,新风负荷加大,空调 机组也不能降低较多制冷量。因此,现有变频空调机 组应用在城轨地铁空调客车上的节能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能结合乘客数量的变化,除高峰期外,在乘客数量 减少时相应地减少新风量,制冷负荷将大大降低,变频 空调机组就能消耗较小的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干线铁路空调客车运行区间的温度变化大,空 调机组制冷量是按照外温较高(干球温度35。C,相 对湿度60%)设计的,尽管乘客数量和新风量变化不 大,环境温度的较大变化也会引起车内热负荷的较 大变化。空调变频技术用在干线铁路空调客车,可 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很好地调节制冷量,达到节能 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规范

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的系统构成、总体要求、舒适度要求、主要部件要求、控制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160km/h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空调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GB/T 7928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 18049 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通过计算PMV和PPD指数与局部热舒适准则对热舒适进行分析测定与解释GB/T 21413.1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GB/T 21562 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 21563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 24338.4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 33193.1—2016 铁道车辆空调第1部分:舒适度参数GB/T 34571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B/T 1802 铁道车辆水密性试验方法TB/T 1804 铁道车辆空调空调机组TB/T 2704 铁道客车及动车组电取暖器ISO7726:2001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物理量测量仪器(Ergonom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physical quantities)ISO 16890-1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第1部分:基于颗粒物效率(ePM)的技术规范,要求和分类系统(Air filters for general ventilation—Part 1: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requirement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upon particulate matter efficiency (ePM))ISO19659-3:2022 铁路应用轨道车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第3部分:能源效率(Railway applications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for rolling stock—Part 3: Energy efficiency)CIE 85日光光谱辐照(Solar spectral irradiance)3 术语和定义GB/T 33193.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R410A环保制冷剂在轨道车辆空调中的应用

R410A环保制冷剂在轨道车辆空调中的应用
第4 1卷 第 7期
、¨ l 4l O . 7
研 究与 交流
S T¨ ) Y AND COM MLNI CA r J ( ) NS
R 4 1 0 A环保 制冷 剂在 轨道车辆 空调 中的应用
杨梦祥
(广 州市地下铁道 总公 司运 营事业总部车辆 中心 , 广东 广 州 5 1 0 3 8 0)
0 引言
机一 般为 全封 闭式 ,冷凝 方式 为风 冷 。 因轨 道车 辆 空调 属 于移 动类 空 调 ,因此 首 先应 保 证 其 安全 性 、 可靠性 ,同时 随着人 们环 境保 护意 识 的加强 ,关 注 其 环保 性也 成 为发展 的趋 势 。 国内外运 营轨 道车辆 所 使 用 的制冷 剂 一 般 为 R 2 2 ,R 1 3 4 a ,R 4 0 7 C 和 R 4 1 0 A。R 2 2 由于对大 气臭氧层具有破 坏作用 ,按 照
R 4 1 0 A a n d R4 0 7 C .At t h e s a l T l e t i me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a s e s t h a t R4 1 0 A i s u s e d i n r a i l wa y v e h i c l e a i r
Ke y wo r d s :R 41 0 A; E n v i on r me n t - f r i e n d l y Re f r i g e r a n t ; Ra i l wa y Ve h i c l e Ai r Co n d i t i o n i n g Un i t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a n d t h e s o l u t i o n t o t h e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p r o b l e ms i n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b y t h i s t h e a u ho t r s h o ws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s a f e t y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u s i n g R4 1 0 A i n r a i l w a y v e h i c l e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s y s t e m.

地铁节能降耗设计

地铁节能降耗设计

地铁节能降耗设计摘要:地铁车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铁电能消耗,已成为地铁车辆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车辆节能降耗,提出轻量化、密封隔热、变频空调、LED照明、高性能转向架等节能降耗措施。

关键字:地铁节能降耗变频空调制动系统1概述为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现有的节能政策体系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了有目标、有要求、有层次、有重点的战略部署【1】。

在这些政策中,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主要以结构调整为基本方向,大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基本战略,以发展大容量公共交通方式为重点,鼓励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地铁车辆以其载客量大、快速准时、节能环保等特性,在城市交通领域快速发展,逐渐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铁全部以电能作为动力,而电能却是最紧缺的能源之一。

在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铁电能消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

2地铁车辆节能降耗分析据有关研究显示,车辆能耗占地铁总能耗的40%;在车辆能耗中,牵引系统能耗占60%~65%,辅助系统能耗占25%~30%,控制和照明系统能耗占5%。

可见,牵引系统供货商提供的牵引、辅助系统是整车节能降耗的关键【3】【4】。

3地铁车辆节能降耗措施3.1整车轻量化有研究显示,车辆每减1吨,年节能约8000度电,降低CO排放约6.2吨。

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车辆整体重量可以大幅节能降耗。

3.2车辆密封隔热措施针对车辆的密封隔热情况,从材料上选用保温性能优越的材料,而且从传播通道上进行控制。

对地铁车辆车体的地板、车顶、侧墙、端墙以及车门和车窗均作隔声处理。

车体防寒隔热材料拟选用碳纤维保温棉,表面加铝箔。

不仅能有效隔断车内外热量传递,达到防火性能要求,同时隔声性能良好,工作温度范围大,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在局部噪音源的附近,在车体内表面粘贴隔声毡进一步加强车体的隔声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道 车 辆 ; 调 设 备 ;制 冷 剂 ;日本 铁 空 中图分类号 : 7.8 U2 o 3 3 文献标识 码 : B
De e o v l pm e f t nt o he Env r nm e o e to Ty e Re r g r nt io nt Pr t c i n p f i e a f r Ai - ndii o r Co toni ng Equ p e n R o lng S o k i m nt o li t c 汝谷 康 雄 (a a ) Jp n
接 管道 连 接 的 全密 闭 回路 。 元 式 空调 机 组 的发 展 , 单 由
冷 剂 R1 2属 于氯 氟 代 烃 类 物 质 (F , C C) 由于 内部 含 氯 原 子 的 臭 氧层 破 坏 系 数高 ,9 8年 , 18 日本 开 始执 行 “ 臭
氧 层保 护 法 ” 规 , 1 9 年 末 已停 止 生 产 、 用 R1 法 至 95 使 2 ( C类 物 质 ) CF 。但 是 未 说 明 禁止 使 用 的原 因 , 已封 入 到 空调 设 备 的制 冷 剂 照样 在 使 用 , 回收 、 生 的制 冷 而 再 剂 供 给 服务 机 器 用 , 是 不 能 制造 使 用 R1 但 2的新 空 调 产 品 , 而过 渡 到 使 用替代 物 制 冷 剂 ( 3 a等 ) 从 R1 4 。 目前 , 辆 用 空调 设 备 中 使 用 的制 冷 剂 R2 车 2含 有 氯 原 子 , 属 于 氢氟 碳 化 合物 ( F 之类 , 但 HC C) 由于 有 氢
此, 日本 于 18 制 定并 公 布 了 “ 98年 根据 特 定物 质 法 规 ,
关 于保 护 臭 氧 层 的法律 即臭 氧 层保 护 法 ” 。 用 于空 调设 备 中的制 冷 剂 与 用于 洗 涤 的氟 利 昂不
同 。 用 中 , 涤用 氟 利 昂不 会 排放 到 大气 中 , 是 , 使 洗 但 由
维普资讯
39
文章 编号 :0 27 1 (0 2 0 —0 90 1 0 —6 0 2 0 )30 3— 2
铁 道车辆 用空调设备环保型制冷剂的研 制
汝谷

康雄 ( 日)
要 : 述 了铁 道 车 辆 用 空 调 设 备 的 发 展 , 及 环 保 型 制 冷 剂 的 研 制 情 况 。 阐 以 ’
Ab t a t Ex o n e r h e e o m e to h i— o d to i g e u p s r c : p u d d a e t e d v l p n ft e a r c n ii n n q i me t o o l g s o k a d t e d — n n r ln t c n h e i v l p n ft e e v r n n r t c i n t p e rg r n . eo me to h n io me tp o e to y e r f i e a t
车 、 轨 车 辆 等 新 造 车 辆 , 本 上 全 部 安 装 了 空 调 装 单 基
置。 空调 设备 作 为一 种重 要 的 列车 服 务机 器 , 为保 持 车 内舒 适 的温 度 及湿 度 环境 发 挥 着重 要 作 用 。 2 铁 道 车辆 空 调设 备 的 发 展 铁 道 车辆 空调 经 历 了 由车 轴旋 转 的发 电机 供给 直 流 电源 , 流 电动 机驱 动 开式 压 缩 机 的方 式 , 直 直接 将 车 轴 的旋 转 传递 到 压 缩 机 的 方 式 , 相 电源 驱 动 电动 机 三
型 、 量化 的氟 利 昂 R2 轻 2 o 3 氟 利 昂使 用规 定 的 内容 据 17 9 4年 的 报 道 , 碳 化 合 物 破 坏 包 围着 地 球 、 氟 可 吸收 有 害 紫外 线 的 臭氧 层 。1 7 9 7年 , 合 国环 境 方 联 案( UNE 开 始 就 臭氧 层 问题 进 行研 究 , P) 以后 , 南极 发
于 内部 含有 氯 原子 的 氟利 昂 ( 碳 化 合物 ) 氟 的生 产 受到 限制 , 中含 有 的 制冷 剂 也成 为限 制对 象 。 其 早期 的车辆 用 空调 设 备 及 汽车 空 调 器 中使 用 的制
的半 密 闭式 压 缩机 , 使 用 全密 闭 式 压缩 机 , 部 用焊 到 全
Ke r s:o l g so k;arc n iinn q im e t erg r n ;J p n ywo d r li t c n i—o d t ig e up n ;rfie a t a a o
l 概 述 为保 持铁 道 车 辆 客室 内夏 季 的舒 适温 度 及湿 度 环
境 ,9 6年 日本 首 先 在 特快 列 车 “ ” 上 安 装 了制 冷 13 燕 号 设 备 ( 调设 备 )以后 , 步 应 用于 众 多 车辆 上 。16 空 , 逐 94
年 开 通 的 东 海 道 新 线 所 有 车 辆 上 都 安 装 了 空 调 设 备 。 空 调设 备 的车 辆 已成 为更 符 合乘 客 需求 的车辆 , 带
辆 也 都正 式 安 装 了 空调设 备 。 目前 , 以 新干 线 为首 的 从 特 快 车 辆 , 勤 、 郊 车 辆 , 新 交 通 车 辆 、 面 电动 通 近 到 路
也 纳 条 约 ” 18 年 签 订 了“ 于 破 坏 臭氧 层物 质 的蒙 ;9 7 关
特 利 尔议 定 书 ” 确 定 了将 来 停 止 生产 、 用 氟利 昂 。 , 使 为
现 了称 为臭 氧空 洞 的 臭氧 层 稀 薄部 分 , 且 , 并 可推 断 将
来 臭 氧 层浓 度减 少 。 因此 , 行 了 限制 破坏 臭 氧 层物 质 进 的 国际 条 约 的签 订 。1 8 9 5年 签订 了“ 护 臭氧 层 的维 保
并且 , 2 从 O世 纪 7 O年 代 起 , 勤 、 郊 车 辆 等 普 通 车 通 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