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__记忆实验(二)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某班班规中,对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中出现错误必须“漏一补十” 、“错一罚十” ,在教学中,不少老师也采用这一处罚措施。
你怎样看待这一班规或措施?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措施不当,违背记忆规律,效果不好分析:识记数量不能过量识记材料性质有意义的情绪、动机惩罚打击自信心2、单选题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_____A : 巴甫洛夫B : 艾宾浩斯C : 斯伯林D : 弗洛伊德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 (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 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3、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_____A : 陈述性记忆B : 逻辑记忆C : 情绪记忆D : 动作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这是典型的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单选题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_____。
A : 情景记忆B : 语义记忆C : 程序性记忆D : 陈述性记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分类。
5、单选题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_A : 形象记忆B : 情绪记忆C : 逻辑记忆D : 动作记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6、单选题从记忆内容看,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_____A : 运动记忆B : 形象记忆C : 情绪记忆D : 语词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差,请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存在着干扰现象 (2) 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即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2、单选题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
这是_____。
A : 瞬时记忆表现B : 感觉记忆表现C : 短时记忆表现D : 长时记忆表现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开始能按照电话}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3、多选题哪些学习材料容易被学生遗忘?_____A : 不重要的B : 无意义的C : 识记次数和识记时间较少的D : 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4、多选题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总结的遗忘规律是_____A : 先快后慢B : 先慢后快C : 先多后少D : 先少后多参考答案: AC本题解释:【答案】AC。
解析: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是艾宾浩斯总结的遗忘规律。
5、简答题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
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
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
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如何复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①及时复习。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6版配套题库

B.低频率、低波幅
C.高频率、高波幅
D.高频率、低波幅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人的睡眠可分为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两大部分。处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时,脑的生理电活 动会迅速改变,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
8系列位置效应被看作是支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划分的证据,如果在实验中加快单词系列中每个单词的呈现速度,最可能的结果 是( )。[统考2019年研]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人有四种味觉,分别是甜、酸、苦、咸。负责它们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是不一样的。A项,舌尖对甜味最敏感。B项,舌根 对苦味最敏感。CD两项,舌两侧对酸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
4天黑后刚走进房间会觉得黄色灯光刺眼,但过一段时间后,灯光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刺眼了,这种感觉现象是( )。[统考2019 年研]
6下列有关时间知觉的表述,错误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情绪、动机影响时间知觉
B.时间知觉需要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照
C.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D.回忆往事时,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觉得时间越短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时间知觉的影响因素较多,情绪、动机、兴趣和经验等均会影响时间知觉。B项,时间知觉由于是对客观现实的反 映,故需要客观现象做参照,如自然界周期性现象和人的各种节律性活动等。C项,时间知觉是指我们知觉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连
15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属于( )。[统考2019年研] A.抽象能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D.模仿能力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抽象能力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能力。B 项,一般能力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C项,特殊能力是指一些专业活动或特 殊领域所要求的能力,如美术色彩鉴别能力等;D项,模仿能力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的效仿而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的能力。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词汇理解能力 B.类比推理能力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1. 引言记忆是人类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记忆的编码过程一直是神秘的研究领域之一。
为了进一步理解记忆的编码,本实验旨在探索记忆编码的不同策略以及其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2.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两个条件组:条件组A和条件组B。
每个条件组中,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接受不同的记忆编码策略。
2.1 实验条件- 条件组A:受试者接受语义编码策略。
- 条件组B:受试者接受视觉编码策略。
2.2 材料- 实验使用的材料为50个单词,这些单词被随机分配到条件组A和条件组B中。
2.3 过程实验包括三个阶段:学习阶段,记忆检测阶段和记忆测试阶段。
1. 学习阶段:受试者在学习阶段被要求阅读一个由25个单词组成的列表。
在条件组A中,受试者需要理解和记忆这些单词的含义。
在条件组B中,受试者需要将这些单词进行形象化处理,例如将它们与图像或场景联系起来。
2. 记忆检测阶段:在学习阶段结束后的短时间记忆检测中,受试者被要求回忆尽可能多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单词。
3. 记忆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的一周后,受试者再次被要求回忆尽可能多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单词。
3. 结果与分析3.1 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条件组A和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相似的学习效果。
两组受试者都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他们所接收的信息。
3.2 记忆检测阶段在记忆检测阶段中,条件组A的受试者相对于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表明通过语义编码策略编码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可以更好地被召回。
3.3 记忆测试阶段在记忆测试阶段中,条件组A的受试者再次相对于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表明通过语义编码策略编码的信息在长期记忆中得到更好的保持。
4. 结论本实验结果支持了通过语义编码策略进行记忆编码的有效性。
相比之下,视觉编码策略在短期记忆中表现出更差的效果,并且在长期记忆中也有所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应用这种基于语义编码的记忆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则是了解和探索人类记忆过程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的实验,心理学家可以回答关于记忆的种种问题,从而推进对记忆机制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记忆实验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常见手段。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记忆实验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首先,实验变量的独立性是重要的,即要保证所研究的变量只有一个存在差异,其他变量保持一致。
其次,实验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以引导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此外,实验任务的难度、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所需的时间等因素也需要考虑,以确保实验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所研究的记忆现象。
二、常用的记忆实验方法1. 自由回忆法自由回忆法是最常用的记忆实验方法之一。
实验参与者在记忆材料呈现完毕后,需要自主地回忆并呈现所记忆的内容。
通过比较参与者回忆的内容与实际材料的一致性,可以衡量参与者的记忆能力和效果。
2. 识别法识别法是通过参与者判断某个信息是否在之前呈现过来衡量记忆的方法。
在实验中,参与者会被呈现一系列信息,然后需要判断在之前呈现过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某个特定的目标信息。
3. 串联法串联法是一种要求参与者按照材料的特定顺序将其呈现的方法进行记忆的实验。
通过加入时间序列的要素,串联法试图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记忆过程。
三、数据分析的常见手段针对不同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心理学家使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手段来解析实验结果。
常见的数据分析手段包括以下几种: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用于对实验数据进行总体特征的描述,例如中心趋势的测度(如平均值、中位数)和变异程度的测度(如标准差、极差)等。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处理组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它可以评估不同处理组在实验结果上的显著差异,从而判断实验中独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图及解析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图及解析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
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
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
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
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
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___A : 暂时性遗忘B : 永久性遗忘C : 一般性遗忘D : 特殊性遗忘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巩固而造成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新识记,就永远不能再认或会议的遗忘。
2、单选题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_____A : 0、5 秒到 1 分钟B : 5 秒到 1 分钟C : 1 分钟到 2 分钟D : 0、75 秒到 2 分钟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5 秒到 2 分钟。
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一次大约只能记住 5~9 个彼此独立的信息单元,人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或广度以 5~9 个信息单元为限。
3、单选题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_____A : 短时记忆B : 瞬时记忆C : 长时记忆D : 感觉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考查对长时记忆的含义。
4、单选题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_____中的。
A : 陈述性记忆B : 情景记忆C : 程序性记忆D : 语义记忆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解析: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5、单选题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_____。
A : 情景记忆B : 程序性记忆C : 陈述性记忆D : 外显记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四、综合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第4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第5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第6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第7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SDT)实验第8章 反应时测量技术第9章 听觉实验研究第10章 视觉实验研究第11章 注意与意识实验研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第13章 语言认知实验第14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第15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的实验研究第16章 如何独立选题、设计与实施实验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统考2014年研]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答案】B【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波斯纳(M.L.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
[统考2014年研]A.减法反应时法B.加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心理旋转实验法【答案】A【解析】波斯纳应用减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统考2014年研]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B【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回声存储容量为4.9个项目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1
2. 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 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短时记忆对 信息的贮存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和操作性 的特点。 Baddeley (1986) :工作记忆的 3个成分
第8章 记忆
(二)记忆的多重存贮模型
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过程的意识水平: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根据记忆在时间序列上的指向:
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根据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错误回忆与真实回忆
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的控制层面:
客体记忆与元记忆
Memory
7
Fig – The Atkinson and Shiffrin model of memory storage. Atkinson and Shiffrin (1971) proposed that memory is made up of three information stores. Sensory memory can hold information just long enough (a fraction of a second) for a small portion of it to be selected for longer storage. Short-term memory has a limited capacity, and unless aided by rehearsal, its storage duration is brief. Long-term memory can store an apparently un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for indeterminate periods.
视觉形象存储研究:Sperling(1960) 听觉回声存储研究:Darwin(1972)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0
Darwin(1972):回声存储研究 方法:类似部分报告法
材料:数字、字母 步骤:将9个项目呈现给被试听,其中3个(B3F)给右 耳,3个(J6Z)给左耳,3个(QR8)给双耳。然后要 求被试根据面前的指示符号(左、中、右)报告所听 到的字母和数字。
容
量
大
消退 0.25~2s 读出
小
置换、可能消退 到30s
无限
可能无丧失、由于干扰导致 无法分辨信息或“捉住”信 息 几分钟到几十年 提取线索、可能的搜索过程
9
信息的丧失 痕迹存在 提 取
可能是自动的、项目 在意识中语音线索
Memor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 感觉记忆
感觉登记:容量大,保持时间短暂 在感觉记忆中,心理学家研究得最多的是 视觉形象的存储(iconic memory)与听觉 回声的存储(echoic memory)。
波斯特曼等人用四类材料:(1)关系密 切的字;(2)出现次数高的字;(3)出现次 数低的字; (4) 没有关系的字。用快、慢 两种速度呈现。结果材料内容和呈现速 度只影响长时记忆的储存,而不影响短 时记忆。 米尔纳 1966 年发现,一位癫痫病人切除 部分脑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均完整 ,但无法将近因刺激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去。于是他认为,除非有两种记忆系统 ,否则就难以解释。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8
记忆的多重储存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弱点
特 点 感觉寄存器 短时存储器 长时存储器
登记信息
信息的保持 信息的形式
注意之前的
不可能 输入的刻板 复写
要求注意
继续注意、背诵 语音的、可能是视觉 的、可能是意义的
背诵
复述、组织 大部分是意义的、某些听觉 的和视觉的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3
实验:在呈现全部刺激后,令被试做算 术题30秒,然后要求回忆刺激项目。
预测一:依照“单一论”,由于结果应当是各个位置的保 持率普遍降低。
预测二:根据“二分论”,延长30秒的 保存时距,刺激项目中最后几个已不再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被试所能回忆的都 应当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 比较已经成立的长时记忆结果,典型的 自由回忆曲线中,前段和中段不会有所 变化,而后段因为超过长时记忆的单位 限量,曲线有很大变化。 实验结果证实预测二,认为确实存在两 个记忆阶段。
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rehearsal loop)
视觉-空间系统(Visuospatial sketchpad) 执行控制系统(Executive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2
Fig – Short-term memory as working memory. This diagram depicts the revised model of the shortterm store proposed by Alan Baddeley (1986), who views STM as a mental scratchpad or temporary workspace. According to Baddeley, working memory includes three components: a phonological rehearsal loop, a visuospatial sketchpad, and an executive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
历史上曾出现“单一记忆过程”的理论。 1957年迪斯和考夫曼用“自由回忆”法实 验获得“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人 们开始怀疑记忆的单一过程论。 彼得森的“短时记忆”实验说明,在记忆 内容得以长期保存之前确实有一个阶段对 新近刺激产生良好的记忆,于是记忆过程 的“二分说”有了根据。 接着斯佩林的实验问世,“二分说”又受 到冲击。
记忆的多重存贮模型
Atkinson和Shiffrin(1968)提出了记忆的多重存贮 模型(The Multi-store Model of Memory)。
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
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 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Experiment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