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种植菌类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虎奶菇种植技术

虎奶菇种植技术

虎奶菇种植技术虎奶菇(Hericium erinaceus)是一种珍稀而有价值的食用菌,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

虎奶菇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条件。

以下是虎奶菇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

1. 环境准备虎奶菇适应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在80%-90%之间,因此种植时需要建立适宜的环境条件。

选址时要考虑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可以建立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持稳定的环境条件。

2. 培养基准备虎奶菇的培养基是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用的培养基主要是木屑基质,如麦秸、玉米芯等。

培养基要先进行蒸煮消毒处理,然后晾凉备用。

3. 菌种选择与接种菌种选择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应选择优质的菌种。

虎奶菇的菌种一般是用虎奶菇菌株制备的,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或者联系专业培养基地获取。

接种时要细心操作,保持培养基表面湿润。

4. 培养环境调节虎奶菇的生长对环境因素要求比较高,所以要进行合理的调节。

在菌种接种后,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用喷雾器喷水增加湿度。

同时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避免病菌的滋生。

5. 维护和管理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和管理,定期巡视杂草和病虫害的状况,及时清除杂草和处理病虫害。

保持菌床的湿度,定期喷水增加湿度,避免菌床干燥。

菌床表面可铺一层湿润的纸制品,保持湿度。

6. 采收和保存虎奶菇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生长后30-45天左右。

采收时要小心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菌菇。

采摘完后,可以继续喷水湿润,再次生长。

采收完的菌菇应保持干燥,可以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然后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7. 病虫害防治虎奶菇的病虫害防治需要密切关注。

常见的病虫害有黄曲霉、病菌侵袭等。

应定期检查菌床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可以用生物农药或农药来进行防治,但注意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

总之,虎奶菇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条件。

通过合理的环境准备、培养基准备、菌种选择与接种、培养环境调节、维护和管理、采收和保存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步骤,可以提高虎奶菇的种植成功率。

松茸菌栽培技术

松茸菌栽培技术

松茸菌栽培技术
松茸是一种高级食用菌,其栽培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以下是松茸菌栽培的一般技术步骤:
1. 孢子培养:首先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孢子的培养,通过采集松茸子实体表面的孢子,将其培养在培养基上,形成菌丝。

2. 菌丝培养:将培养好的菌丝移植到切好的菌种床上,然后进行培养。

培养温度应在15-18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

3. 发菌床管理:发菌床通常选用以锯末、木屑等废弃木材为基料的混合基质,将菌丝接种于发菌床中。

要保持发菌床的湿度,每天进行喷水或人工灌溉,保持以后约80%的湿度。

4. 控制温湿度:在菌丝长到一定长度后,要将温度控制在12-14摄氏度,并保持高湿度。

通过覆盖发菌床上方的塑料薄膜或使用湿布进行覆盖来保持湿度。

5. 通风管理:为了促进菌丝的生长,需要定期通风,提供新鲜的氧气。

可以使用电动风扇或其他通风设备来提供适当的通风量。

6. 采收和管理: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通常需要经过数月甚至1-2年的时间,才能采收到成熟的松茸。

采摘时要小心操作,尽量保留出菌丝继续生长。

以上是松茸菌栽培的一般技术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松茸菌栽培需要控制多个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基质质量等,且栽培成功率较低。

因此,栽培松茸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发菌床。

如果您有意栽培松茸,建议先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学习,可以选择参加培训班或请教专业人士。

秀珍菇的环境要求及栽培技术

秀珍菇的环境要求及栽培技术

秀珍菇的环境要求及栽培技术秀珍菇,形秀小、洁白,口感柔嫩,美味爽口,属于变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8~20℃,气温稳定在8℃以上、25℃以下均可栽培。

北方秋冬季节利用温室栽培一般在9月中旬开始装袋,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出菇可延长到次年4月。

菌袋发满后,在5~8℃的环境中进行低温刺激1~2个小时,可促进原基分化,获得较好的栽培效益。

栽培技术及环境要求1.菌株选择:目前以采用引自日本的小平菇品种是较为理想的栽培品种。

2.培养基配方:秀珍菇是木腐菌,菌丝生活力极强,适宜生长的基质很多,稻草、麦秸、棉籽壳、杂木屑等均可作栽培原料。

营养丰富,特别是氮素营养丰富是秀珍菇实现高产的关键。

因此,在培养料中可以适当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有机氮源。

培养料的碳氮比应控制在20∶1~-30∶1。

高产配方为:棉子壳85%,麸皮10%,糖1%,石膏2%,石灰2%,料水比为1∶1.4。

3.栽培方法:采用熟料袋栽或发酵料袋栽均可。

采用熟料袋栽方式,原料经高温灭菌,纤维素、木质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有利于菌丝体分解吸收利用,可缩短转潮期;而采用发酵料袋栽能够减少灭菌环节,降低劳动强度和栽培成本。

4.装袋灭菌:采用熟料栽培时,按配方称取原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采用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干料400~500克,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一般采用常压灭菌法,当温度上升到100℃稳定后,继续保温8~10小时,出锅冷却到28℃以下时即可按操作要求进行接菌;采用发酵料栽培时,要采取二次堆积发酵法,即在第一次发酵温度达到70℃左右时保持24小时,然后进行翻堆,进行第二次发酵至温度达到70℃时再保持之4小时,然后将培养料摊开,温度降至25℃时进行装袋接种,塑料袋为规格45~50厘米×22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20~25℃环境中发菌,同时保持通风和避光条件。

5.出菇管理原基分化阶段: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每潮菇采后的养菌期,拉大温差,使昼夜形成需8~10℃的温差,同时给予适量的散射光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促进料面菌丝倒伏,刺激菌丝形成较为整齐的原基。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的食材,在现代饮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量和质量,高效栽培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质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环境调控技术1.温度调控:食用菌对温度要求较高,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为宜。

对不同的食用菌种类,控制合适的温度是提高菌体生长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节温室、大棚等栽培环境,利用复杂的控温设备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2.湿度调控:食用菌对湿度的要求也较高,保持合适的湿度对菌体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菌床培养时,保持湿度在70%左右是最理想的。

可以通过喷水、雾化器等设备来调节湿度,也可以通过控制通风量来保持湿度的稳定。

3.光照调控:食用菌对光照要求不高,大部分食用菌在暗处生长更好。

因此,在栽培中,应尽量避免光照过强的环境。

可以选择光照较弱的室内栽培或者选择树荫下的地方进行栽培。

二、床料选择与预处理技术1.床料选择:床料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食用菌有不同的床料要求,一般来说,玉米秸秆、稻草等含有丰富纤维的床料适合栽培多种食用菌。

在选择床料时要注意是否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2.床料预处理:为了提高床料的适宜性,可以对床料进行一些预处理。

如浸泡、煮沸、蒸汽消毒等方法,可以杀灭床料中的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提高床料的质量和菌体的生长环境。

三、接种技术1.孢子接种:将食用菌的孢子直接接种在床料上,让其发芽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一些难以扦插的食用菌。

在接种时要求接种量均匀,避免结团和浓度差异。

2.扦插接种:将食用菌已经发芽的菌丝体插入到床料中,促使其扩散生长。

这种接种方法可以使菌丝快速繁殖,提高产量。

扦插接种时要注意插入的深度和均匀分布。

四、管理与养护技术1.通风管理: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合适的通风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种植菌类

怎样种植菌类

怎样种植菌类种植菌类需要准备好适当的菌种,合适的培养基和相应的培养条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种植菌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适当的菌种1. 菌种来源:可以选择自然界中的菌株、购买商业菌种或从其他实验室获取。

2. 菌株纯化:从菌落或分生孢子开始,通过无菌操作将单株菌落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得到纯化的单菌落。

二、制备培养基1. 培养基种类:常用的培养基有琼脂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等。

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 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元素和生长因子等。

可以根据菌种要求进行配方调整。

三、接种方式1. 空气接种:将菌株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利用空气中的孢子或菌丝将菌种传播到新的培养基上。

2. 液体接种:将菌株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种子液或发酵液将菌种移植到新的液体培养基中。

四、培养条件1. 温度:不同菌种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培养温度为20-30。

可以根据菌株的生长速度和适应环境进行调节。

2. pH值:不同菌种对pH值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在5-8之间。

需要根据菌株的要求进行调节。

3. 湿度:菌类需要一定的湿度才能正常生长,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水分或在培养箱中使用湿度调节器来保持适当的湿度。

4. 光照:大部分菌类对光照要求不高,可以保持适度的暗光环境。

但也有一些菌种对光照有一定的需求,需要根据菌株的要求进行调节。

五、培养器具和消毒1. 培养器具:常用的培养器具包括培养皿、试管、瓶子、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等。

需要使用无菌器皿和无菌操作工具,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2. 消毒:培养器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和紫外线照射等。

六、菌落观察与保存1. 菌落观察:菌株生长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其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以及菌丝的生长情况。

观察菌落可以对菌株进行鉴定和分类。

2. 菌株保存:可以通过冷冻保存、干燥保存或分生孢子保存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长期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平菇栽培手册

平菇栽培手册

平菇栽培手册
平菇栽培手册是一本指导平菇种植的手册。

以下是内容大纲:
1. 平菇简介:介绍平菇的种类、特点、适宜生长环境等基本信息。

2. 预备工作:
- 土壤准备:选取适宜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 菇种选择:选择质量好、良种的平菇菌种。

- 培养基的准备:详细介绍平菇的培养基配方,包括土壤、
稻草、秸秆等材料的配比和处理方法。

3. 栽培技术:
- 菌种接种:介绍菌种接种的操作步骤和时间。

- 温度调控:说明适宜的生长温度和如何调控温度。

- 湿度控制:介绍适宜的湿度范围和湿度调控方法。

- 光照管理:讲解平菇的光照需求和如何控制光照。

- 通风管理:介绍通风的重要性和通风方法。

- 病虫害防治:列举一些常见的平菇病虫害,提供相应的防
治措施。

4. 平菇的生长过程:详细介绍平菇的生长过程,包括菌丝长出、菌柄伸长和子实体形成等。

5. 收获与保存:讲解平菇的收获时机和方法,以及如何保存和加工平菇。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大纲,实际手册可能还会包含更多细节和实用技巧。

食用菌室内种植方法

食用菌室内种植方法

食用菌室内种植方法
室内食用菌种植的方法:
1. 准备种植基质:选择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基质,如稻草、锯末、木屑等。

确保基质无污染且含水量适宜。

2. 消毒处理:将基质进行蒸煮或烘烤处理,杀死潜在的有害微生物,以防感染食用菌。

3. 接种菌种:将食用菌菌种混入基质中,确保均匀分布。

4. 调节湿度和温度:保持种植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宜,以促进食用菌生长。

一般来说,湿度保持在80%左右,温度保持在
20-25摄氏度。

5. 光照条件:大多数食用菌不需要强光直射,可选择适度的光线照射,如间接自然光或人工补充光源。

6.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和防止病虫害。

7. 定期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过湿,防止发霉。

8. 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室内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9. 采摘成熟的食用菌:根据各类食用菌的生长周期和外观特征,
确定最佳采摘时间,采摘成熟的食用菌,避免过度生长。

10. 清洁和消毒:每次采摘结束后,清理室内环境,对盆栽容器和工具进行消毒,以防传染病菌残留。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食用菌的生长条件有所差异,因此在种植之前需要了解具体的种植要求和方法。

此外,室内种植食用菌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菇种开始尝试。

蘑菇种植实验报告

蘑菇种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蘑菇的种植过程,掌握蘑菇的菌丝培养、接种、出菇等关键技术,提高对食用菌种植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蘑菇菌种:香菇、金针菇等- 培养基:玉米芯、木屑、棉籽壳、麦麸等- 培养料:稻草、牲畜粪便、尿素、豆饼、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等- 消毒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 培养设备:培养皿、接种针、培养箱、温室等2. 实验设备:- 微生物培养箱- 高压蒸汽灭菌器- 电子天平- 温度计- 湿度计- 培养皿、接种针、无菌操作台等三、实验方法1. 菌丝培养:(1)配制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将玉米芯、木屑、棉籽壳、麦麸等原料进行粉碎,过筛,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温度为121℃,时间为30分钟。

(3)接种: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接种菌种,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 出菇:(1)准备出菇室:将菇房消毒,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在60%-70%。

(2)接种:将培养好的菌丝块移栽到出菇室内的菌床上,注意保持菌床的通风、透光。

(3)管理:保持出菇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宜,及时喷水、施肥,防止病虫害。

3. 采收与保鲜:(1)采收:当菇体长到一定大小,即可进行采收。

(2)保鲜:将采收的蘑菇进行预冷、分级、包装,然后放入冷库中保存。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丝培养结果:在培养箱中培养7天后,菌丝生长良好,菌丝体白色、粗壮,说明菌种质量良好。

2. 出菇结果:在出菇室中培养15天后,香菇、金针菇等菌种开始出菇,菇体饱满、色泽鲜艳,说明实验操作成功。

3. 采收与保鲜结果:采收的蘑菇经过预冷、分级、包装后,放入冷库中保存,保鲜效果良好。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蘑菇种植实验,掌握了蘑菇的菌丝培养、接种、出菇等关键技术,提高了对食用菌种植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蘑菇生长良好,产量较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温种植菌类





*******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是**********,公司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产业导向,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生产型企业。

以光热、光电、太阳能提水、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为主导产业。

瑞士 S o l a r i n o x 公司成立于1973年,从1993年开始涉足光热产品的应用研究,同时取得了多项国际专利技术; 2011年广州德众公司与瑞士S o l a r i n o x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广州苏雷锘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苏雷锘克成功引进光热产品技术、零碳空调技术,通过两年多的技术转化及设备研发,现已具备年产60万平米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生产能力。

S o l a r i n o x公司研制生产的不锈钢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由不锈钢板制做出迷宫式液体流道后焊接成型的辐射板作为板芯,板内94%的面积为液体流道,表层附着可选择性涂层,吸热后直接被板内流动的液体带走,大大提高了热能转换率。

集热器板芯可作为屋顶建筑材料直接使用。

无涂层状态还可作为换热板使用(供暖、养殖、种植、烘干等领域),其换热效率达到94%以上。

华泽新能源利用公司的产品优势在光热行业推广应用处于技术领先。

太阳能提水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以其高效能和高稳定性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产品经受住了温差特别
大、风力特别不稳定、地区特别偏远等高寒、恶劣环境的考验,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完美的解决了沙漠、山区、林区和偏远地带等市电难以覆盖地区的供电问题,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牧区、通讯基站、气象站、路灯、煤矿、森林防火、部队、交通等多个领域。

“追求卓越,保持领先”的质量方针。

一直促使我们不断的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技术更新和改进;“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是华泽人的追求和服务态度。

由从事风光能源行业十余年的多名高级工程师为骨干,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夯实了基础。

“业绩属于历史,追求创新、保持领先”,是华泽人一如既往的工作宗旨。

不断致力于风光能源发电供电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开拓风光能源的新使用领域,不断强化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选择华泽,选择蔚蓝色的明天!
平菇种植示范方案说明
一、客户要求
1、先做每周期产量5吨试点(平菇生产周期为15天),种植成功
后再利用其它部分扩产或种植更高附加值食用菌类。

2、目前种植菌类平菇。

由我公司提供菇房的建设其中包括(保温、
照明、通风,种植设备,检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和节能系统
等的设备安装与调试)。

二、基本工艺方案
1、利用我公司产换热板做为菌类培育制冷板,采用压缩机制冷方式使
种植空间产生作物需要的温度,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互联网来调节作物不同生长期所需温度,湿度,耗氧量。

最终达到产品质量最优,产能最高的目的.
2、找相关食用菌类专家,提供种植工艺。

根据工艺要求编制种植空间温度,光度、湿度控制程序。

监测装置数据传输至管理人员办公室,以达到全自动种植的控制与监测(如图2)。

三、实施步骤
1、首先要做保温改造。

出菇房保温厚度约50mm 20kg聚苯板,采用钢架密封(如图3)以达到房屋保温要求。

图3:保温板
出菇房整体示意图
2、出菇房面积为长6米宽8米高3.2米。

培养架为立式四列生长,菇房前端配控制系统以及监测系统,后端安装加湿换气排风系统。

四、基本配置
1、控制系统:菇房必须通过公共互联网与中心控制系统连接交换数据,
整个空间摆放共100平,可种植杏鲍菇12000袋。

预计每茬收获4.5吨左右(15天每周期)。

2、操作系统:由专用plc控制器,触摸屏(人机界面),传感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组成.通过传感器检测菇房各个因素,由控制器进行集
中控制.触摸屏进行数据显示,和参数设定人机控制触摸屏图
控制箱图
泵及管路组成
换热板
冷水机
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将菌袋放置恒温板上能充分控制菌袋温度将温度调节至杏鲍菇最佳生长温度12-16℃。

与传统制冷空调相比,解决了传统菇房出风口温度较低末端温度较高出菇参差不齐现象。

由于我们将恒温板制作成冷源将菌袋与板直接接触使得我们摆放密度与传统相比提高30%。

出菇周期缩短10%,出菇率高15%。

4、加湿系统
高效雾化机
5、换气系统:采用恒温换气系统可节约70%因换气造成的能源损失
恒温换气系统说明:能源是出菇阶段最大的成本投入。

在出菇过程中需要控制低温,且需要长期换气来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此过程中,菇房内外悬殊的温湿度差带来大量的制冷运行的能耗。

通过恒温换气系统能实现能量回收,减少制冷空调的负荷,降低制冷系统的投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运行成本。

节能原理由风机导入菇房内外两股空气回风与新风呈正交叉的方式流过换热机,热量从高温测通过传热隔板传递到低温测进行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室外新风在送到菇房,而达到节能效果(能耗节省70%)。

6、数据记录及分析系统:记录分析整个生长周期的历史数据,例如温度变化曲线,湿度变化曲线,这些曲线与生长曲线的关系,同时还可对用电量进行记录,分析单位产量用电成本,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数据曲线界面
数据记录界面
记录系统说明:记录系统通过计算机实时记录菇房所有检的到的和历史发生过的数据进行记录,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在每次出菇完毕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查看影响杏鲍菇生长因素的数值,从而及时调整下次出菇的出菇率和出菇
质量。

以及对杏鲍菇种植产业提供大数据的分析材料。

电能监控界面(见下图)
电能检测系统说明:通过电能检测系统,我们能实时监控到出菇房的电能损耗和每个时段的用电信息,加大对能源的控制和菇房用电设备的改进,更准确有效的控制能源的损耗提高利润。

7、传感器及光照系统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度等传感器,光照系统采用LED光带,光照均匀防水安全.
二氧化碳传感器
温度及湿度传感器
光照度传感器
出菇房灯源40W120珠日光灯带
五、对该系统使用的整体描述
1、菌类种植系统很容易实现全自动控制,可根据用户要求建立终端温度监控系统;
2、由于全部使用传感器控制,解决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过程失误;
3、通过恒温换气解决了能源重复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等特点大大降低了出菇成本。

4、换热板液体流道采用瑞士专利技术,整版94%的面积为液体流道,可达到菌类作物恒温及受热均匀的要求;
5、节能、降耗、无二次污染。

六、工程费用列表
1、费用包括出菇房的建设费,人工费,运输费,税金,以及菇房内所有控制系统费用等(详见清单)
2、合计金额,大写:**********
小写:¥******元
出菇房清单附件(表一)
七、工程实例的整体描述
1、根据不同菌类培育工艺不同,编制温度、湿度、换气时间等参数;以金针菇为例:现蕾后第一天要求在12°C,相对湿度95%,每小时10分钟换气。

芽长至瓶口处(一般在第五天)温度降至4~5度,通风量需要适当加大。

临近收获时温度要调整到6度,湿度要减小等等。

下图为金针菇几个不同生长状态。

第一天金针菇菌种摆放第二天金针菇菌种生长情况
第三天金针菇菌种生长情况第四天金针菇菌种生长情况
第五天金针菇菌种生长情况第六天金针菇菌种生长情况
第七天金针菇菌种生长情况第八天收获金针菇
使用我公司食用菌恒温发酵床在北京生产的杏鲍菇
杏鲍菇在公司生产的恒温发酵床生长
利用我公司设计生产食用菌恒温发酵床比常规方式种植增产30%以上
食用菌恒温种植远程监控生长环境控制界面
食用菌恒温种植远程监控用电信息界面
.
********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