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国际经济学__判断题

国际经济学判断题Chap 1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研究对象、方法、国际贸易的起因)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2.一国实行经济开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3。
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参加国的经济福利,且不同的利益集团均可获利.(╳)4.当机会成本递增或不变,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件的,即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基础上的.√4。
判断下列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变化。
改善的打“√”,恶化的打“×”(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石油、粮食).中东战争使石油供应紧缺。
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销售.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俄罗斯农业歉收。
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桔的进口关税.××√××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来得更重要。
√Chap 2古典贸易理论1.比较利益理论是建立在机会成本不变的基础之上的。
√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利益理论不适用.╳3。
相对技术差异论揭示的基本原理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4.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5.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6.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7.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能力.╳Chap 3 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价格均等化)1.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一般会使国际贸易的规模缩小。
√2.本国偏向出口的经济增长,会使本国贸易条件改善.╳3.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的程度是各国比较利益形成的基础。
国贸理论的微观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 框架模型
国际贸易理论图形分析的基本知识 主要分析工具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End 6
一、国际贸易学图形分析的基本知识
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 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
所谓局部均衡是指分析研究一种商品在单独的一个市 场中的供应和需求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实际支付的 价格和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面积, 是需求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的面积,是供应线以上,价格线以下的部 分。一般而言,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剩余增加,当价格上 升时,生产者剩余增加。 End 7
End15
主要分析工具( ) 主要分析工具(2)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两种用途: (1)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2)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 量整个社会的福利。如若贸易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 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有益的, 因为它提高了该国的福利水平; 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 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 不变。
End 8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
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 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 征:
1、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 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换的世界。 2、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 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而且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 3、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理 论必然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价格体系,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 必不可少的。 4、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 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
1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条件
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均衡
P MRT P
W X W Y
W PX 国际均衡价格 W PY
W PX MRS W PY
W PX ( X P X C ) PYW (YC YP )
出口收入=进口支出 总收入=总支出 戴翔
W W PX X P PYWYP PX X C PYWYC
W PX 国际均衡价格 W P Y
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机会成本递增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二节
Y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Y T′ B UA′ EA A PW C′ B′ EB
A′
T′
C
PW
O T (B国) SB DB X
O (A国)
T
X
P
SA PW DA O
国民需求曲线(national demand curve),是指一国对某一商品在各种相对 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需求量。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国民供求曲线
Y
A B C O PX/PY 2 1 1/2 O NDX X1 X2 X3 X X1 X2 X3 F E P3=PX/PY=2 P1=PX/PY=1/2 P2=PX/PY=1 X
Y E1 △Y E2
Y1
Y2
△X O X1 X2 X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一节
(四)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Y A B C
O
X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1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1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Micro-Basi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本章结构m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m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l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l主要分析工具l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l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l贸易利益m国际贸易的起因l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l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l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l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目的l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式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m国际贸易l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l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m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区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理由:l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要比其在国内的流动程度低得多m劳动力l国际贸易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m贸易保护主义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目的l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和国内的流动程度的差别引起的对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l现实中人为的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三、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式——实证分析l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l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对国内经济活动(如价格、生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式——规范分析l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规范分析(也称为福利分析)好不好、应不应该、什么才是最佳的——评价现在规范分析通常涉及政策评价l国际贸易理论的规范分析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提出依据(自由贸易vs贸易保护)三、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式——两者联系实证分析为规范分析提供基础规范分析为实证分析提供社会意义两者密切相连,不可分割例:对进口关税的结果的分析实证分析揭示这一政策所造成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整个国家的得失规范分析解释如何看待这些利益和损失以及这些得失的重要性国际贸易部分(International Trade)⑴国际贸易纯理论(Pure Theory)⑵国际贸易政策(Trade Policy)①贸易基础(the Basis for Trade)②贸易模式(the Mode of Trade)③贸易收益(the Gains from Trade)①贸易政策工具的影响②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l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l主要分析工具l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l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l贸易利益l 不涉及货币因素l 在分析框架上,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国、两商品(或部门)、两要素l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l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22××()二、主要分析工具l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l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 生产可能性边界l生产可能性边界(PPF,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国际经济学》问答题(第一篇)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⑴ 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经济(Closed economy)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在李嘉图的两国贸易模型中,一个隐含的假设是,两国的规模大小相似。
因此,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两国各自放弃不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将所有的资源用于生产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但在现实世界中,贸易中两国的大小可能相差很大。
例如:中国与斯里兰卡相比,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面积,前者都是后者的几十倍甚至一百多倍。
即使中国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斯里兰卡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两国进行自由贸易,中国也不可能只生产小麦而不生产大米,因为即使把斯里兰卡全部生产的大米都出口到中国来也满足不了中国的最低消费。
因此,如果大国与小国发生贸易,小国可以只生产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大国则不会实行专业化只生产一种产品。
大国仍然需要两种产品都生产。
⑵ 小国(Small nation)与大国(Large nation)进行贸易,谁从自由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会更大呢?一般来说,贸易所得与贸易前后相对价格的变化幅度成正比。
换句话说,如果产品出口价格越高,或是进口产品的价格越低,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那么,小国与大国贸易,谁的价格变化会更大一些呢?假设:贸易前中国的大米市场的交易量为 1 亿吨,价格为每吨 1000 元。
斯里兰卡大米市场交易量为 100 万吨,价格为每吨 500 元。
发生贸易后中国从斯里兰卡进口了 50 万吨大米。
这 50 万吨大米对于 1亿吨的中国市场来说,只占 0.5%份额,影响甚微,对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很大。
但是,对于斯里兰卡来说,50 万吨意味着相当于原有市场的 50%现在出口到了国外,大米价格会大幅上升。
虽然自由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大米价格都发生变动,但相对于封闭时两国的市场价格来说,中国只降了一点点以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斯里兰卡的大米价格则可以涨到非常接近于中国市场价格(将近每吨 1000 元)。
01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O
X
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市场出清:
MRT x p y p MRS x p y
X X c p Y Y c p
p
带下标c的变量表示对应商 品的消费;带下标p的变量 表示对应商品的生产
图1-5
(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图1-6
图1-7
O
pw
X
图1-10
(二)国际均衡价格
Px/Py
Px/Py A国过剩供给曲线
1
O (a)
X
O
(b)
Xp-Xc
图1- 11
Px/Py
Px/Py
2
B国过剩需求曲线
O
(a)
X
O
(b)
Xc-Xp
图1-12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 w 格(1 Pxw / Py 2 ): Px/Py
(三)封闭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本国(A国,图1- 8)与外国(B国,图1- 9)同 时存在的情形:
图1-8
图1-9
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MRT x p y
MRS x p y p
p
Y C
Q
w (Y Y ) 贸易平衡: Pxw( X c X p ) Py P c
过程推导(略)
(1)生产函数: X Fx (K x , Lx )
Y F (K , L ) y y y
(2)充分就业条件: K K x K y L Lx L y w MRTS (3)利润最大化约束条件: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与贸易条件
(一)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
Y
PW T′
C′
C
U2′
U2
PW′
E
U1
F
E′
PD
O
T
X
图1-8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利益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与贸易条件
(一)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
PW
Y
C
U2
T′
E
U1
F
E′
O
TX
图1-8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利益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与贸易条件
偏好都相同;规模收益不 变和完全竞争。
E
UA p
O
X
图1-16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必要条件: Y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
相同;
B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A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 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 O 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国际贸易利益,又称为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 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 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与贸易条件
(一)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地区) 每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够交换回的产品数量。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Y B′
E U0
O
BX
图1-5 国民收入预算线与均衡消费点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
可编辑ppt
2
期2010年3-7月
• 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单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 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则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 经济社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世界范围内的 资源配置问题。
• 由微观经济学可知,在单个经济体内部,经济资 源是通过价格机制的运转来进行分配的,而市场 价格又是由各种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共同决定的。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 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如价格、生 产、消费、收入分配)的影响等问题;
• 规范分析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
价值判断,即说明其好坏,如就一国贸易
政策的制定(是采用自由贸易的做法,还是
应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提出依据。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
可编辑ppt
• (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 易的发生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编辑ppt
11
期2010年3-7月
• 四、开放条件下的均衡 • (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 (二)国际均衡价格 • 五、贸易利益 •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 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则主要探讨贸易政策,
如关税、配额、区域一体化等对各国各项
经济活动与福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
或环境下,政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
选择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
期2010年3-7月
可编辑ppt
6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
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第一,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 异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只要两国的资本与劳动总量 之比(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也能保证两国不发生贸易。
O
2019/11/6
pb pa
A/
B/
X
图 1-17
47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必要条件: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 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 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市场完全竞争 性,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 (1) 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收益MR (2) MC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成本MC所以 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极大
2019/11/6
22
2019/11/6
23
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还要求π的二 阶导数为负数 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要 大于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边际 成本函数的斜率为正值,而边际收益函 数的斜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零,在不 完全竞争市场中为负值。
2019/11/6
44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Y
交换利益: 个人或国家 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 赋或偏好,通过商品交 易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图中U1到 U2) 专业化利益: 个体或国 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 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 获得额外的利益(图中 O U 到U ) 20192/11/6 3
C F
推导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建立生产的 埃奇渥斯盒状图→生产契约线→契约线上 任一点表示一个最优的产出组合(X, Y)→ 生产可能性边界
微观经济学“生产可能性边界”代表的主 体为“一个社会”,而在国际经济中则代表
“一个国家”
2019/11/6
8
等产量曲线 (isoquant curve)
等产量曲线, 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
仅从消费者角度而言
一国产量(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其福利得到提高
2. 专业化利益: 个体或国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
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仅从生产者角度而言
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① 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 分工使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 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 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
狭义: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 广义:商品贸易和要素贸易。
研究对象: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
二、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目的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和国内的流动程度的差别;
现实中人为的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
pb pa
A/
B/
X
图 1-17
49
◎与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类似: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假设前提:
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① 空气的摩擦力 ② 地面的摩擦力 ③ 第三方作用力
2019/11/6
50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
二、主要分析工具(微观经济学)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一国的供给条件
生产可能性曲线(PPC)表明一个国家在现有的技术 条件下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 品数量的组合
小麦数量 W
B
A
C
2019/11/6
0
6
R 大米数量
2019/11/6
7
回顾: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何推导出的?
均衡图示:
X和Y的供给仅取决于相对价 格水平,与名义价格无关
图1-3
2019/11/6
19
2019/11/6
20
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1) 一定的技术水平下, 利用既定资源生产两种产
品时, 为增加一单位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
产品的数量
(2) 实际上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斜率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 学”的“实物层面”
假定物物交换的世界 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取
决于所有价格, 因此不受 “货币幻觉”的影响 经济行为主体只取决于 “相对价格”
2019/11/6
PX / PY
商品X的相对 价格,表示用 一单位的商品 X与商品Y进行 交换,所能得 到的商品Y的 数量
5
这些方面至少一个方面有所差别,才能产生比较优势,从
2019/11/而6 引发国际贸易。
52
作业:
1. 画图说明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及其分解。 2. 试完成本章后的练习与思考题。 3. 预习“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你是一个生产商, 你会生产什么?
2019/11/6
27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
无差异曲线 (复习) 社会无差异曲线(个体
加总)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示: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用途:
(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2)衡量整个社会福利。(图 见下页)
2019/11/6
图1-4
28
1. 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 的资源配置问题;
2. 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也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要 研究方法,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 部门)和两种要素;
3. 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是国 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 成相对价格差的根源;
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 两国相对价格差异
PW = PWX/PWY
PWX (XC- XP) = PWY(YP- YC)
XC - XP: 一国过剩需求
YP - YC: 一国过剩供给
2019/11/6
39
(二)国际均衡价格
Px/Py
Px/Py
A国过剩供给曲线
1
O (a)
2019/11/6
X
O
(b)
图1- 11
Xp-XC
40
Px/Py
Px/Py
2
O
(a)
2019/11/6
X
图1-12
B国过剩需求曲线
O
Xc-Xp
(b)
41
当一国过剩需求等于另一国过剩供给时, 对应的价格就是国际 均衡价格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 决定国际均衡价格
(1 Pxw / Pyw 2 ): Px/Py
A国过剩供给曲线
Xc X p Yc Yp
2019/11/6
图1-5
35
(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2019/11/6
图1-6
36
图1-7
(三)封闭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本国(A国, 图1- 8)与外国(B国, 图1- 9)同时 存在的情形:
2019/11/6
图1-8
图1-9
37
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
微观基础
2019/11/6
1
本章目录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主要分析工具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2019/11/6 国际贸易的起因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
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
满足程度相同的线
2019/11/6
29
2019/11/6
30
2019/11/6
31
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Y, 两种商品价格分别为PX=2, PY=5; 该人收入总额为500, 效用函数为U=X2Y2, 求该人 最优消费组合
2019/11/6
3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不涉及货币因素 在分析框架上, 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国、两商品( 或
部门)、两要素(2×2×2模型)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2019/11/6
4
“不涉及货币因素”的特点:
U3
E
U2
U1
Q
P*
pw
X
图1-15
45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 Y 界( 开放条件下)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条件:
生产函数、要素供应量、
E
消费偏好都相同; 规模收
益不变和完全竞争 以上不是必要条件
2019/11/6
p
O
X
46
图1-16
◎忽略了“相对要素禀赋”这一内涵
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即使 Y 位置不同,只要形状相同, 且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也 能保证两国的相对价格一致,B 从而两国不会产生贸易;
4. 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 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5. 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方都有好处,贸易利益包括交换 利益和专业化利益;
6. 在规模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具有同等技术、
要素禀赋和偏好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
价格,也就没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因此,各个国家必须在
14
2019/11/6
15
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 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出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