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数值模拟

合集下载

《2024年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应用》范文

《2024年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应用》范文

《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应用》篇一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的背景、意义、方法及实际应用。

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土默川平原的地下水资源进行模拟分析,旨在为该地区的地下水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土默川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其地下水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默川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过度开采、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开展土默川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对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准备本研究区域为土默川平原,包括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相关资料收集。

通过收集气象数据、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等,为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1. 模型构建:根据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数值模拟软件,如FEFLOW等,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

模型包括地下水流动模型、溶质运移模型等。

2. 模型参数:根据收集的数据,确定模型的参数,如渗透系数、给定流量等。

这些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3. 模型验证: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校正,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四、模拟结果与分析1. 地下水流动特征: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土默川平原地下水的流动特征,包括流向、流速等。

这些特征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资源评价:通过对模拟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评价土默川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量,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依据。

3. 污染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因此,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治理方案,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五、应用及实践1. 地下水开采管理:根据模拟结果,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计划和管理措施,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2. 水资源保护:通过模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如加强水源地保护、控制污染源等。

地下水数值模拟

地下水数值模拟

一、模型概化-内部结构
1、含水介质 2、含水层空间分布
确定含水层类型,查明含水层在空间的分布形状。对承压 水,可用顶底板等值线图或含水层等厚度图来表示;对潜水, 则可用底板标高等值线图来表示;
一、模型概化-内部结构
1、含水介质 2、含水层空间分布 4、地下水运动状态
(1)层流、紊流 一般情况下,在松散含水层及发育较均匀的裂隙、岩溶含水层中的地下
三维有限差分模型与MODFLOW
**使用VMODFLOW建立模型 1. 准备数据资料(划分含水层,顶底板高度,
渗透参数,存贮参数,初始地下水位) 2. 划分平面网格,输入顶、底板高度 3. 输入模拟层参数 4. 输入边界属性和模块参数 5. 是稳定流还是非稳定流 6. 非稳定流的初始水头分布 7. 运行模型,查看结果
一模型概化内部结构11含水介质含水介质2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空间分布3地下水运动状态地下水运动状态4水文地质参数水文地质参数1时间概化时间概化水文地质参数是慢时变的在一定时期和外部条件下可以近水文地质参数是慢时变的在一定时期和外部条件下可以近似地看作恒定不变建立概念模型时将参数概化为随时间不变似地看作恒定不变建立概念模型时将参数概化为随时间不变一模型概化内部结构11含水介质含水介质22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空间分布33地下水运动状态地下水运动状态44水文地质参数水文地质参数11时间概化时间概化2空间概化空间概化查明含水层的导水性储水性及主渗透方向的变化规律
模拟步骤
建立概念模型 选择数学模型 将数学模型进行
数值化 模型校正(识别) 模型验证 预测
一、模型概化-边界条件
1、研究区边界
研究区应尽可能以自然边界为计算边界,最好是以 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作为计算区。

地下水数值模拟

地下水数值模拟

水文地质 剖面图 钻孔分布图 及柱状图
顶底板标高 结构模型 含水层厚度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含水层和边界
含水层水力特征和介质特征的概化 侧向边界:根据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系 统特征等确定 水头边界、流量边界和混合边界(通用水头、 河流、沟渠等) 顶部边界:潜水面、含水层顶板等 底部边界:基岩顶板或根据水循环深度、开采深 度等确定
侧向补给
小计 人工开采 人畜生活 湖淖排泄
2151.69
4316.11 -681.07 -17.04 -281.94 -754.17 -63.52
49.85%
100.00% 17.45% 0.44% 7.23% 19.33% 1.63%
均衡分析
排泄
侧向流出 深循环量
蒸发
小计 补排差
-2104.52
模型应用
评价和预测 预测方案=>预测结果=>保证程度分析等
GMS特点
整合了MODFLOW、MODPATH、MT3D、 FEMWATER、RT3D、SEEP2D、SEAM3D、 UTCHEM、PEST、UCODE等模型和程序包,等可进 行水流、溶质运移、反应运移模拟;建立三维地层实 体,进行钻孔数据管理、二维(三维)地质统计 适用于孔隙介质三维地下水模拟,是目前国内最常用 的软件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软件 概念化方式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与GIS接口好,前、后处理功能更强 软件升级快
的二维有限元稳定流模型。可以用于模拟承压和无压流问 题,也可以模拟饱和和非饱和带的水流;对无压流问题, 模型可以只局限于饱和带。根据SEEP2D的结果可以作出 完整的流网
GMS各模块介绍
3D Mesh,包括FEMWATER模块,用来模拟 饱和流和非饱和流环境下的水流和溶质运移的 三维有限元耦合模型,还可用于模拟咸水入侵 等密度变化的水流和运移问题。

地下水数值模拟基础

地下水数值模拟基础

地下水数值模拟基础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水流动和污染传输
的过程,以预测和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在地下水资源管理
和环境保护中,地下水数值模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基础是地下水流动方程和质量传输方程。

地下水流
动方程描述了地下水的流动过程,包括水流速度、水位变化等;质量
传输方程描述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传输过程,包括污染物浓度变化等。

通过建立这些方程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地下水的流动和污染传
输过程。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过程包括模型建立、参数确定、模拟计算和结果分
析等步骤。

模型建立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地下水流动和污染传输
的数学模型。

参数确定是指确定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地下水的渗
透系数、孔隙度、水头等参数,以及污染物的扩散系数、降解速率等
参数。

模拟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地下水流
动和污染传输的结果。

结果分析是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
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策略。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性,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同时,它也可以预测地下水污染的扩散和影响范围,评估污染物的风险和危害程度,指导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总之,地下水数值模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地下水数值模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地下水数值模拟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模拟和仿真地下水流动和污染迁移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地下水数值模拟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将介绍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模型建立、参数估计和数据处理、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对地下水流动和污染迁移过程的描述,其中包括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型类型,如稳定状态模型、非稳定状态模型、多相流模型、多尺度模型等。

模型的建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并进行数值离散和求解。

参数估计和数据处理是地下水数值模拟的重要环节。

模型的参数包括渗透系数、孔隙度、初始条件等,其中一部分参数可以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室试验得到,另一部分参数则需要通过数值拟合和优化方法来估计。

模型的输入数据也需要进行处理和预处理,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位、地下水位变化、水化学数据等。

然后,模拟计算是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核心内容。

模拟计算主要通过数值方法和计算机程序来求解数学模型,得到地下水流动和污染迁移的解。

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网格法等,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

模拟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步长和空间网格,以保证计算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结果分析是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最终目的和应用环节。

模拟结果可以通过可视化和图形分析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模拟结果可用于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预测和预警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优化地下水开发和污染治理策略等。

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也是结果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模型精度和稳定性的保证、参数估计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计算效率和模型可操作性等。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其方法步骤涵盖多个关键环节。首先,需明确模拟的具体问题和目标,例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溶质运移等。接着,根据实际问题构建概念模型,确定模拟区域的范围、边界条件以及内部的水文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偏微分方程或方程组来描述地获得地下水位的时空分布、流速流向等关键信息。最后,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分析模拟结果在实际地下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 引言1.1 地下水数值模拟简介地下水数值模拟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方法。

通过模拟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动力过程和水文化学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地下水运动规律,预测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指导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包括建立地下水数学模型、确定模型参数、选择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和模拟结果分析。

地下水数值模拟常用的模型包括地下水流模型、地下水热盐模型、地下水污染迁移模型等,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建模。

地下水数值模拟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资源补给和排泄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地下水数值模拟还可以用于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保护地下水资源环境。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理解地下水系统运行机制和分析地下水问题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应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2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重要性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和预测地下水变化的重要手段。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地下水资源管理:地下水数值模拟可通过对地下水流动模式的研究和模拟,优化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模拟可以更好地预测地下水位变化、水质变化等情况,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案。

2.保护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数值模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地下水受到威胁和污染的情况,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通过模拟可以及时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源头和扩散路径,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灾害预警和防范:地下水数值模拟可以用于预测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涌出、地下水泛滥等情况,为灾害预警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

地下水数值模拟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对地下水流动和水质分布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数值模拟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研究内容和应用案例。

一、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内容1. 模型建立: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第一步是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需要包括地下水流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和物质扩散方程等。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边界条件和初值条件等。

2. 参数估计:地下水数值模拟中,准确的参数是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参数包括地下水渗透系数、孔隙度、渗透率等。

参数估计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或反问题求解等。

3. 数值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是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

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数值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模拟时间步长、网格划分和计算精度等因素。

4. 模拟验证: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结果应与实际观测数据相比较,验证模拟的准确性。

模拟验证可以通过对比实际水位、水质变化等数据,评价模拟结果的合理性。

二、地下水数值模拟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案例1. 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数值模拟可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可以模拟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分布,并预测未来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基于模拟结果,可以制定科学的地下水资源利用规划。

2. 地下水补给评估:地下水补给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数值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过程,评估地下水补给量和质量。

这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地下水开采影响评价: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数值模拟可以模拟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影响。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预测不同采水量对地下水系统的潜在影响,为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方案提供依据。

4. 地下水污染治理:地下水污染是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海水入侵问题的认识
摘要:随着地下水的超采,我国许多沿海城市都出现了海水入侵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自然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活,本文介绍了关于海水入侵的一些概念,如何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现象进行预测分析,以及据此得到的防治对策。

关键字:海水入侵,数值模拟,防治对策
一、海水入侵的概念及现状
海水入侵是由于滨海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了变化,引起高盐度的海水或者咸水向淡水含水层运动,从而发生水体入侵,造成水质恶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象。

海水入侵现象与岩相及构造、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以及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

自然条件固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基本因素,但是在许多地区,人类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最直接的诱因。

沿海地区,海水与淡水之间存在一个咸淡水接触面,当淡水位高于海水位时,淡水向海中流动,淡水不会被咸化。

但是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直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压降低,海水向淡水含水层进行入侵。

海水入侵在中国沿海城市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严重的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需求,许多沿海城市都存在地下水超采的问题,地下水的补给速度远小于开采速度,水位不断下降,海水入侵问题也愈演愈烈。

海水入侵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危害,海水入侵使得地下水盐分增加,在入侵区域的工业设备容易受到腐蚀,使用寿命减少,产品质量降低,因水质处理或远距离调水增加了生产成本,甚至导致工厂不堪重负,搬迁或者倒闭,减缓了经济的发展;长期用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甚至板结,肥力下降,粮食减产;海水入侵还会导致居民的饮用水咸度增加,水质变差,包含更多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许多淡水源地更因此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被废弃,大大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饮水,造成用水紧缺,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的大部分沿海城市还处于天然的水动力条件下,很少发生海水入侵的现象,水质良好。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渐渐增大,咸淡水平衡遭到破坏,海水入侵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广西9个省份的沿海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现象发生,其中最严重的是山东、辽宁两省,入
侵总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

由于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与人类日益增长的水量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得到缓解,海水入侵的现象还在频繁发生着,好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造成的危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海水入侵现象的相关问题,各种各样的对策浮出水面,有待实践和考证。

二、海水入侵的数值模拟
面对海水入侵现象越发严重的境况,人们逐渐开始研究数值模拟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海水入侵区的水文地质数据模拟出入侵的速度以及地下水含水层中含盐量或者其他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等,并在不同开采条件以及不同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模拟,从而能对假设的情况进行一个预测,对海水入侵的原因以及防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以及预测作用。

现在用于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的比较常见的有FEFLOW以及MODFLOW等软件,可进行三维水流模拟、溶质运移模拟和反应运移模拟等。

海水入侵区域的水文状况往往非常复杂,面积也相当大,因此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基本思路是把入侵区域复杂的问题分解,将该区域通过不同的标准剖分成尽量小的区域,如:如参数分区,行政分区,地表水体,断层等,这么小一个区域就不会有太复杂的问题,但是这个小区域的问题的解又会影响与它相邻的区域,这样就会出现误差的传递叠加,为了控制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些已知的大范围都适用的基本的水力公式对其进行限制,校正,比如水量平衡方程,同时也需要测量定解出一些关键性的参数来控制误差的传递,再结合计算机的能力,对小区域问题定解,再综合,最终求解出我们需要的大区域复杂问题的解。

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的一般步骤如下:
1、建立地质概念模型
对研究区域的资料收集是数值模拟是否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

收集海水入侵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岩石矿物、气象以及工农业利用情况等资料,从而确定该研究入侵区的大小,含水层层数,维数(一维、二维、三维),水流状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饱和流和非饱和流),介质状况(均质和非均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孔隙、裂隙和双重介质、流体的密度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等。

根据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所概化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应简单明了,反映地下水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且要能够被用于进一步的定量描述,
以便于建立描述符合海水入侵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必要时需进行一系列的室内试验与野外试验,以获取有关参数,如渗透系数、弥散系数、分配系数、反应速率常数等,进行模型的概化。

2、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分为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集中参数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决定性模型与随即性模型。

而数学模型的选择取决与地质概念模型,比如地下水流的类型,饱和流还是非饱和流,层流还是紊流,稳定流还是非稳定流,地下水的贮存形式,以及是一维流还是二维流,三维流等等。

对上述海水入侵区域的概念模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绝大部分数学模型是无法用解析法求解的。

利用数值化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可解的数值模型。

常用数值化方法有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数值模型的建立,实质是借助于计算机利用先进的数值方法和处理工具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3、参数调整与模型验证
将通过软件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调整参数,使模拟结果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与实测结果相吻合,所调整的参数必须符合海水入侵区域的自然条件,这样构建的模型才能具备水文意义。

灵敏度分析就是为了确定参数值的时空分布、边界条件、水流状态等不确定度的对校正模型的影响程度。

模型验证则是在模型校正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参数,使模拟结果与第二次实测结果吻合,以提高模型的置信度。

4、模型预测
经过参数校正和模型验证,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可以用其对研究区未来海水入侵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报。

5、模型后续检查及再设计
后续检查在模拟研究结束数年后进行,收集新的野外数据以确定预测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模拟结果精确,则该模型对该海水入侵区域来说是有效的,这一检查应在预测结束足够长的时间后进行,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后续的检查会发现系统性能的变化,从而导致概念模型和模型参数的修改。

三、海水入侵的防治对策
1、合理适量开采地下水
引发海水入侵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水位降低。

针对这一直接原因,最好的解决方法莫过于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比如可以调整开采时间和间隔,丰水年份多开采地下水,而枯水年份可以相对少开采地下水,给地下水恢复的机会;调整开采井布局和水井密度,避免集中开采地下水造成局部降落漏斗的现象,实行分散开采,尽量避开海水入侵通道。

由此保证淡水含水层的水位,缓解海水入侵的趋势。

2、提高行业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之一,由于中国的很多地区种植灌溉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用水浪费率很高,可以推广先进的灌溉方式,比如微灌、喷灌、管灌、田间地面灌水以及关键时期灌水等节水灌溉方式。

许多工业用水的水资源循环率较低,用水量巨大,可以通过改良工艺,改进设备的方式对用水量进行削减,尽量减少地下水的抽取量,提高水位,缓解海水入侵问题。

3、建筑水利工程设施
人工补给地下水是提高地下水水位,缓解海水入侵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拦蓄降水和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如修建橡胶坝、渗井、渗渠回灌工程。

沿海地区河流通常独流入海,源短流急,雨后河水暴涨暴落,所以拦蓄工程起到补源与兴利的双重效果。

适当拦蓄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淡水入海通量,在滨海构筑地下阻咸帷幕,建筑地下水库,既起到拦截地下水径流的作用,又起到阻止海水入侵的作用。

在近海地带采用适当处理后的污水、废水回灌地下水,构筑水力帷幕,既利用了污水、废水,又阻止了海水入侵。

4、建立适应性生态改良措施
适应性生态改良是指为适应海水入侵,在入侵区种植耐盐作物,利用地下微咸水或与淡水混合利用浇灌这些作物,从而能够保证作物的产量,发展农业以及经济。

原则上根据海水入侵区具体的海水入侵现状、发展趋势、地表景观,采取统筹规划分区治理的方法,由海岸向内陆腹地分区开发利用。

5、动态监测
对海水入侵要积级开展动态监测工作,实时观察淡水和咸水的地下水位以及
沿海地带地下水的含盐量,特别对已入侵地段实施重点监测,对超采地区的地下水开采要进行限制,确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以缓解海水入侵程度,逐渐恢复淡水资源。

在水资源管理上,除了适度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筑水利工程设施,建立适应性生态改良措施,实行对海水入侵带的动态监测等措施,还应该积极推行水法,在行政上和舆论道德上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植树造林,搞好绿化,增加降雨入渗补给量,把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海水入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占荣,黄奕普. 海水入侵问题研究综述[J]. 水文2003,23(3);10-15.
[2].薛禹群,吴吉春,谢春红等. 莱州海沿岸海水入侵与咸水入侵研究[J]. 科学通报,1997,42(22):2360-2367.
[3]张永,何宏谋,侯红雨.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应用实例分析[J]. 人民珠江,2006,1;50-52.
[4]卢薇,朱照宇,刘卫平. 基于FEFLOW的海水入侵数值模拟[J]. 地下水,2010,32(3);19-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