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案
2019年整理《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案(模块二)汇总资料

《建筑构造与识图》模块设计及教案(××学年第一、二学期)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所属系部:制定人:刘小聪、徐菱珞合作人:精品课程团队全体老师校内教师:刘小聪、季敏、徐菱珞、钟少云、庞亚芳、刘运莲、肖燕娟、沈涛、肖欣荣、陈大昆、丁胜、刘秋生、黄丽、苏达、刘嵩、肖姝、肖凌校内教师:舒莉、李丽田、冯建新校外专家:李波、周曦、刘雅君、侯容制定时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构造与识图》模块二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表达教学设计(××学年第一学期)模块名称: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表达所属系部:制定人:刘小聪、徐菱珞合作人:精品课程团队全体老师校内教师:刘小聪、季敏、徐菱珞、钟少云、庞亚芳、刘运莲、肖燕娟、沈涛、肖欣荣、陈大昆、丁胜、刘秋生、黄丽、苏达、刘嵩、肖姝、肖凌校内教师:舒莉、李丽田、冯建新校外专家:李波、周曦、刘雅君、侯容制定时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模块:教学设计模块二: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表达模块教学学时(参考) 20在整体设计中的位置第二次授课班级上课时间周月日第节至周月日第节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1. 建筑形体三面投影图的表达能力2. 建筑形体轴测投影图的绘制能力3. 建筑构配件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画法能力1. 掌握投影的形成及其投影的分类,了解工程上常用投影图的种类,掌握正投影基本特性,掌握正投影图及正投影规律,掌握建筑形体的投影画法2. 了解轴测投影的类型,掌握轴测投影的画法要求以及其实际应用3. 了解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类型,掌握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画法要求以及其实际应用(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3)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4)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5)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能力训练任务任务1. 绘制形体的三面投影图任务2. 绘制建筑形体的轴测投影图任务3.绘制建筑构配件的剖面图和断面图案例和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课件、参考资料、仪器、设备等)案例1.某农业局的农业科技大楼施工图(《建筑构造与识图实训》教材)案例2.某办公楼施工图(摘自《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材)资料:《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材、《建筑构造与识图实训》教材、《建筑构造与识图习题集》、国家制图标准及规范等。
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案课件

讲解商业中心的商铺设计 要点,包括商铺的布局、 装修风格、展示方式等, 以及如何根据商铺的特点 进行个性化设计。
详细解析商业中心平面图 、立面图、剖面图的识读 方法和要点,包括标注、 符号、尺寸等,以及如何 根据图纸进行施工放线和 现场施工。
05
建筑构造与识图的实践应 用
建筑构造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建筑物的 结构、材料、设备和施工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在设计阶段, 建筑构造的应用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安全、经济和美观 等方面的因素,以满足业主和用户的需求。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总结词
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耐久 性和环保性等原则。
详细描述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 首先,建筑构造需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确保 空间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其次,建筑构造必须保障建 筑物的安全性能,包括抵抗自然灾害和承受各种荷载的 能力。此外,建筑构造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尽可能 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同时,建筑构造应保证耐久 性,确保建筑物长期稳定使用。最后,建筑构造应注重 环保性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环 境污染。
办公楼识图实例主要介绍 了办公楼的建筑构造和识 图要点,包括办公楼的结 构形式、空间布局、消防 设施等,以及办公楼平面 图、立面图、剖面图的识 读方法。
介绍办公楼常见的结构形 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 结构、筒体结构等,以及 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和适 用范围。
讲解办公楼的空间布局设 计,包括开放式办公区、 独立办公室、会议室等空 间的布置和功能划分。
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
商业中心识图实例主要介 绍了商业中心的建筑构造 和识图要点,包括商业中 心的功能分区、人流组织 、商铺设计等,以及商业 中心平面图、立面图、剖 面图的识读方法。
2024版《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资料[1]
![2024版《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资料[1]](https://img.taocdn.com/s3/m/5b1247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4.png)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建筑识图基础知识•建筑构造基础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理解•结构施工图识读与理解•设备施工图识读与理解•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课程背景及意义01适应行业需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识图与构造技能要求提高。
02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掌握建筑识图与构造的核心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03推动学科发展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学科的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掌握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能力目标0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初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力。
素质目标03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包括建筑制图标准、投影原理、建筑形体表达方法等。
建筑识图基础知识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实例分析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建筑构造方法等。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分析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实际应用。
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教材内容及结构建筑识图基础知识建筑总平面图表示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包括地形、道路、绿化等。
建筑平面图表示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情况,包括房间布局、门窗位置等。
建筑立面图表示建筑物外立面形状、材料、颜色等。
建筑剖面图表示建筑物内部垂直方向的构造和层次关系。
建筑详图表示建筑物细部构造和节点做法。
建筑图纸类型及作用根据图纸上的比例尺和尺寸标注,了解建筑物的实际大小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了解图纸比例和尺寸标注掌握建筑图纸中常用的图例、符号和标注的含义,以便正确理解图纸内容。
熟悉图纸图例和符号按照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顺序逐层阅读,理解建筑物的整体和局部构造。
逐层阅读结合建筑设计说明、结构施工图等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建筑物的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结合其他资料建筑图纸阅读方法其他符号如门窗符号、楼梯符号等,用于表示建筑物的各种构件和设施。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组织学生对完成的操作练习进 行成果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
成果和实践能力。
THANKS
弱电系统
熟悉弱电系统组成、弱电设备选用及弱电线路敷设,掌握 弱电设备安装、弱电线路敷设及弱电系统调试等识图要点 。
智能化系统
了解智能化系统组成、智能化设备选用及智能化线路敷设 ,掌握智能化设备安装、智能化线路敷设及智能化系统调 试等识图要点。
07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建筑识图实践操作流程演示
01
熟悉图纸
木梁施工图识读
掌握木梁的编号、截面尺寸、连接方式等。
楼盖与屋盖系统施工图识读
了解楼盖与屋盖系统的类型、布置方式等。
围护结构施工图识读
掌握围护结构的类型、材料要求等。
06
设备施工图识读指南
给排水系统施工图识读
1 2 3
给水系统
了解给水方式、给水管网布置及管材选用,掌握 给水管道安装、水表安装及给水附件安装等识图 要点。
图纸比例与尺寸标注
01
02
03
图纸比例
建筑图纸上某一线段与实 物相应线段的长度之比, 如1:50、1:100等。
尺寸标注
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 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 ,用于表示物体的真实大 小。
标高
表示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 ,如楼层标高、室内外高 差等。
图例符号识别方法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如砖、混凝土、木材等,通过不同的线 条和填充方式表示。
首先确认总平面图的比例尺,以便准 确计算实际距离。同时,熟悉图例中 各种符号的含义,如建筑、道路、绿 化等。
分析场地条件
识别建筑物布局
在总平面图中找出建筑物的位置、朝 向、间距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第一篇:建筑构造与识图说课《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说课孙云志一、课程设置1、课程地位和作用《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它在土建类专业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程是学生认识建筑的主要途径与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毕业后岗位能力与专业技能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2、开设本课程的依据是以土建类及其相关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任务来确定的。
建筑九大员是指:安全员、资料员、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监理员、材料员、机械员、标准员。
3、本课程的前后续课程平行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
后续课程: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
4、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职业素养目标: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理念①一个出发点: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②一个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2、设计思路以职业行动为导向,以“施工图纸识读、建筑构造认知”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3、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制图、建筑识图,建筑构造3部分,课时为120课时,两学期授课。
其中建筑制图为40课时,建筑识图为20课时,建筑构造为60课时。
共14个学习情境和3个实训环节。
4、教学过程从认识建筑制图标准开始,到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再到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一直到建筑构造的认知,以一套完整的房屋建筑施工图为主体贯彻整个教学内容。
三、教学实施1、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
2 教学手段:3、教学方法(1)讲授式:(2)案例贯穿式(3)任务驱动式4、课程考核的方式与评价标准:采用6:2:2综合考核模式四、教学资源1、使用教材:2、实训基地:3、教师资源:五、教学效果1、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为今后职业资格考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听评课活动,教师对本课评价较好,学生对教育教学比较满意。
text-《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教案

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教案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和流程。
本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讲解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课则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实际应用。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通过建筑图纸和构造图纸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构造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课程安排第一周理论课•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定义和概念;•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建筑识图的分类和要点。
实践课•学习建筑图纸和构造图纸的基本内容;•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实际案例。
第二周理论课•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和组成;•建筑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常见施工工艺和材料。
实践课•学习建筑施工流程和验收标准;•讲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周理论课•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何进行建筑质量检验和验收;•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实践课•实际操作建筑施工工艺和材料;•学习建筑质量检验和验收的操作方法。
第四周理论课•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建筑施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实践课•学习施工现场管理和人员管理;•讲解建筑施工成本和效益分析的操作方法。
4.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采用以下方式:•考试:30%•实际操作:20%5. 参考资料•《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施工实务》•《建筑构造》•《建筑测量》•《建筑设备安装与维修》。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授课章节及
内容概要
学习情境二
教学单元六识读绘制基础施工图(二)
授课学时及地点
6学时
多媒体绘图教室、施工现场
教学目的及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地下室的组成及防潮、防水做法。掌握识读绘制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的方法和要领,能够填写技术(识图)交底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实训,学生掌握常见基础构造,能够熟练识读绘制条形基础(砖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施工图。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践();主题活动();案例();
项目(√);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其他。 Nhomakorabea教学手段
播放课件,穿插基础图形成动画,展示基础施工图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拟定参观计划并展示参观成果、填写技术交底单、自评
教学单元
参考资料
绿岛住宅小区6#楼施工图一套;某办公楼施工图一套
内容安排及教学过程
学生分小组讨论,做好识图和绘图的计划,准备好图板,绘图仪器及工具,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
四、实施(共212分钟)
1、教师讲授
(1)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和用途:播放课件(5分钟)
(2)建筑剖面图的图示内容及方法(10分钟)
(3)建筑剖面图的识读方法和步骤(10分钟)
2、学生进行识图实训,填写识图技术交底单(14分钟)
内容安排及教学过程
一、咨询(5分钟)
1、教师交待工作任务背景,引出实训项目,学生集中在实训室听讲,观摩在实训室展出的图纸
2、发放实训任务书、技能检测表
二、决策(3分钟)
学生明确本单元的能力目标:识读建筑立面图,图板绘制建筑立面图
三、计划(5分钟)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教案标题: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建筑识图和构造。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和技术。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识图和构造的技术和工具。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教师准备投影仪、计算机和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师准备建筑模型和实际建筑案例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实际建筑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识图和构造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 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和技术,包括结构、材料、施工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建筑模型或实际建筑案例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根据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知识,分析建筑模型或实际建筑案例的结构和构造要素。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建筑识图和构造。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道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练习题。
五、问题解答和讨论(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解答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作业,如练习题或写作业。
2. 强调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平扩大模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两个,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600mm。
(2)砖(或石)结构建筑:指以砖或石材为承重墙柱和楼板的建筑。这种结构便于就地取材,能节约钢材、水泥和降低造价,但抗害性能差,自重大。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作承重结构的建筑。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具有坚固耐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故应用较为广泛。
(4)钢结构建筑:指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钢结构力学性能好,便于制作和安装,工期短,结构自重轻,适宜超高层和大跨度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高层、大跨度建筑的发展,采用钢结构的趋势正在增长。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
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故要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
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雨、雪霜、冰雹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检修等屋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2. 按规模与数量分
(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剧院、中小型工厂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航空港、站、博览馆、大型工厂等。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其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的影响也较大。
建筑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1.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l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等于l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均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二)根据防火性能划分为四级
1.燃烧性能——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
(1)非燃烧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的材料,如:石、砖、混凝土等。
(2)难燃烧体——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如沥青混凝土、水泥刨花板等。
(3)燃烧体—— 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燃烧或微燃。
2.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建筑构件达到下述三个状态下,即达到耐火极限:
四、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制
4.1 建筑标准化
1. 建筑设计的标准问题:包括由国家颁发的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标准、定额等。
2. 建筑标准设计的问题:根据统一的标准所编制的标准构件与配件图集等。
4.2 统一模数制
②架空隔热层
3.建筑节能
①合理选择建筑朝向
②合理选择房屋形态
③改进门窗设计
4.建筑抗震
①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②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力求简单
③建筑平面力求归正
④加强建筑整体刚度
思考题
1.3 建筑三要素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
(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满足人的生理要求。要求建筑应具有良好的朝向、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采光及通风的性能,这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3)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建筑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火车站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影剧院要求听得清、看得见和疏散快;工业厂房要求符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某些实验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1)耐久年限:从建筑建成到自然损坏不能使用的年限。
(2)分级
耐久等级耐久年限适用范围
一级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如纪念馆、博物馆、国家会堂等
二级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如城市火车站、宾馆、大型体育馆、大剧院
三级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如文教、交通、居住建筑及厂房等
四级15年以下适用于简易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4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
教学课型
□理论□实训□一体化 □(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认识建筑物的基本构造组成部分和概念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类型、建筑的分级、建筑模数的类型
情感目标
1.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6、门与窗:
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建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用。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的要求;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门、窗应具有保温、隔声、防火的能力。
三、建筑的结构类型
1.砌体结构:一般指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楼盖+砖墙)
2.技术先进
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大力改进传统的建筑方式,从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引入先进技术,并注意因地制宜。
3.合理降低造价
4.美观大方
五、我国的建筑方针政策
适用 安全 经济 美观
六、保证建筑功能的构造措施
1.建筑保温
①增加围护结构厚度
②合理选材
③防水防潮
④避免热桥
⑤防止冷风渗透
2.建筑防热
①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4)竖向扩大模数数列的幅度不受限制。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M/10为(1/10~2)M,M/5为(1/5~4)M;M/2为(1/2~10)M。主要适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思考题
与作业
1、一教学楼的类型(不同分类方式下)
2、房屋的功能有哪些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建筑含义、建筑分类、建筑分级、建筑模数
教学难点
(1)建筑模数 (2)建筑分级
教学关键点
(1)建筑模数 (2)建筑分级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对策
绪 论
第一节 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和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一、建筑含义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墙(或柱):
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和维护构件,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承重、围护、分隔、美观)
3、楼板层和地坪:
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因此要求楼板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刚度和隔声、防潮、防水的性能。(水平承重、垂直分隔、水平支撑、围护)
建筑学—— 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建筑设计—— 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1.1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即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建筑物。例如:住宅、办公楼等。是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1.2构筑物:间接供人们使用的建筑称为构筑物。如水塔、蓄水池、烟囱、贮油罐等。
3.按建筑层数分类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总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的建筑。
二、建筑的分类
2.1 建筑按照使用性质不同,通常分为
(1)民用建筑:指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居住用的建筑物。
(2)工业建筑: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车间及为生产服务的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贮等。
(3)农业建筑:指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种子库、温室、畜禽饲养场、农副产品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站)等。
2.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建筑的组成
教学难点
建筑结构类型
教学关键点
(1)建筑模数 (2)建筑分级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对策
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①基础②墙或柱③楼地层④楼梯⑤屋顶⑥门窗
二、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
1、基础:
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承上传下)要求:(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
3.分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等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4.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
(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主要适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教学反思
单元内容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单元序号
2
单元课时
4
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理论□实训□一体化 □( )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认识建筑物的基本构造组成部分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