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北部新区社发局:为确保我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了《重庆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一月十一日重庆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按照《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2010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90号)要求和全国2010年中央补助地方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启动会议精神,在我市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目标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至2015年)1.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比例达到90%以上,人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4.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报告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5.先天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
二、经费预算及使用总资金 1324万元,其中筛查经费586万元,用于11个区县(渝中区、南岸区、綦江县、铜梁县、大足县、璧山县、丰都县、垫江县、开县、秀山县、酉阳县)开展免费筛查工作;母婴传播干预经费738万元,用于全市40个区县及北部新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干预补助。
三篇关于麻疹防控工作方案

三篇关于麻疹防控工作方案篇一:麻疹防控工作方案*****中医医院加强麻疹防控工作方案为了确保完成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院特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各科室及门诊务必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麻疹病例网络报告和监测。
请各科室及门诊要严格执行对麻疹病例的报告制度,对初诊的未经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麻疹病例〞应先以“疑似病例〞,立即通知预防保健科,应立即报告疾控中心,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详细记录每个病人现居地址和联系,对学生或托幼儿童还要记录学校〔托幼机构〕名称。
二、强化麻疹病人分级管理。
医院在预检分诊发现发热伴出疹等疑心麻疹病人的,要转诊到县人民医院就诊。
三、标准开展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
我院按要求开设发热呼吸道门诊,对发热伴出疹病人实行预检分诊,统一集中到发热呼吸道门诊诊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并在门诊诊疗区尤其是挂号区设立醒目的标识,指导病人按规定流程就医。
个体医疗机构不得接诊发热伴出疹的病人。
四、严格落实麻疹防控责任制。
我院要充分认识当前麻疹疫情的严峻形势和消除麻疹工作目标的差距,要严格按照消除麻疹工作有关文件、会议要求,逐级落实责任制。
加大我院麻疹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对麻疹病例的诊治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对因工作不力,工作措施不落实导致疫情高发、疫情爆发流行、传染病院内传播扩散的,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积极防控,加强疫点处臵。
〔一〕一旦出现麻疹病例,应根据病人的活动情况〔如根据麻疹病例出疹前后两周内活动范围和接触的人群〕确定疫点,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切实管理好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活动场所进行消毒;保护易感人群,对疫点范围内15岁以下儿童进行环形应急接种,接种范围规定原那么是社区100户以下时,查找未接种儿童进行应急接种;社区100户以上时,在疫点周围500米环形范围查找未接种儿童进行应急接种。
必要时,可扩大至40岁年龄段,严格控制二代病例出现,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5.05.12•【字号】渝卫疾控发〔2015〕26号•【施行日期】2015.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卫疾控发〔2015〕26号各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委,财政局,北部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市疾控中心,市卫生信息中心:为规范我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工作,根据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原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精神,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重庆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2015年5月12日重庆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工作,保障预防接种工作正常运转和受种者合法权益,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重庆市范围内所有具备预防接种资质的单位接种了第一类疫苗(含群体性预防接种或应急接种)后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异常反应)所涉及的补偿。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组织器官损害、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条下列情形不适用本办法:(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4.25•【字号】渝卫办发﹝2018﹞69号•【施行日期】2018.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委、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万盛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为确保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保障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准确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根据原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卫医发〔2008〕35号)相关要求,各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等规定准确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并坚持以下原则:(一)确保医疗机构执业范围和服务项目与医疗机构的类别、规模及所承担的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医疗机构首次执业登记,原则上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只核定到一级诊疗科目,对于以下情形的,医疗机构应主动向辖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二级诊疗科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按要求核准登记:1. 一级诊疗科目下设置二级科室(学科或专业组),且具备相应设备设施、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条件的;2. 开展的医疗技术在国家相关诊疗规范或指南中明确应增加二级诊疗科目的;(三)专科医院原则上只能核准与其所属专业相关的诊疗科目。
(四)医疗机构禁止只登记一级诊疗科目开展技术复杂、风险大、难度大、配套设备设施条件要求高的医疗服务项目,涉及第二类和限制类医疗技术的,应当按要求办理相关技术备案后再行登记诊疗科目。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医院麻疹防控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麻疹的防控工作,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减少麻疹的传播和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2.依据:-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相关麻疹预防控制标准和程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麻疹疫苗接种的指导意见;-医院内部相关制度和流程。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部和工作人员1.组织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领导组成,负责部署和协调麻疹防控工作。
-信息管理部:负责麻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性。
-感染预防控制科:负责协调麻疹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疫苗接种、个案追踪等。
-院感科:负责隔离病房和感染控制等工作。
-门急诊科:负责麻疹相关的患者初步诊断和处理。
-护理部:负责做好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
-人事部:负责调动力量,确保医务人员的足够数量。
2.工作人员:以上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具体的防控工作,需定期组织演练,熟悉流程。
三、应急预案的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1.预防措施:-强化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鼓励医院员工及患者及时接种疫苗,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对居住在流行地区的医务人员,建议接种疫苗,提供免费疫苗接种。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做好手卫生、环境清洁等工作。
2.流程:(1)疑似麻疹患者的初步筛查:-由医院门急诊科工作人员负责,对发热、咳嗽、皮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
-若患者符合麻疹的临床定义,则及时将患者隔离住院。
(2)确诊患者的处理和隔离:-确诊麻疹的患者由感染预防控制科进行病例追踪,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患者隔离住院,专门设置麻疹隔离病房,严格控制患者和病区的出入。
-加强病房的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3)人员调动和培训:-人事部负责及时调动医务人员,确保隔离病区的医护力量充足。
-定期进行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专业知识。
(4)信息管理和宣传:-信息管理部负责收集麻疹相关信息,及时向各相关部门发布重要信息。
麻疹防控实施方案

麻疹防控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麻疹,这个曾经让无数家庭忧虑的疾病,如今依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制定一个既科学又有效的防控实施方案呢?让我来试试。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局部地区疫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麻疹防控水平,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人群1.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学生;2.麻疹易感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等;3.医务人员、幼儿园和学校工作人员等。
三、防控措施1.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确保麻疹疫苗的供应和接种质量,提高疫苗接种率。
(1)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对目标人群进行分类,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
(2)加强疫苗接种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群众接种意愿。
(3)优化疫苗接种服务。
简化接种流程,提高接种效率,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2.强化疫情监测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疫情监测。
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
(2)完善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地上报至卫生健康部门。
3.落实防控措施(1)隔离治疗患者。
对麻疹患者实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2)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对疫情发生地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减少病毒滋生环境。
4.提高公众防护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护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1)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麻疹防护知识。
四、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2.明确责任分工。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等要明确职责,协同作战。
3.落实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麻疹防控工作的投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02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2篇)

2024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背景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死于麻疹。
尽管麻疹疫苗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许多地区存在麻疹爆发的风险。
为了加强麻疹疫苗的免疫力,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1.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确保全民免疫力。
2.减少麻疹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控制疫情。
3.加强麻疹疫苗的监测和追踪,完善疫苗接种管理。
二、实施策略: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互联网、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麻疹疫苗的认识和重视,推动疫苗接种率的提升。
2.优化接种服务:(1)建立健全疫苗接种服务体系,提供方便快捷的接种服务;(2)加强接种点建设,增加疫苗接种的场所和数量,提高接种的便捷性;(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疫苗接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3.推动弱势群体接种:(1)对未满足免疫条件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麻疹疫苗接种;(2)在社区、学校、医疗机构等场所组织特定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活动,提供便捷的接种服务。
4.加强监测和追踪:(1)建立完善的麻疹疫苗接种服务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疫苗接种情况和覆盖率;(2)加强对接种人群的追踪工作,及时收集和统计接种后的疫苗不良反应情况,以实施追踪措施。
三、实施措施:1.加强政府领导:(1)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领导小组;(2)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加强合作与协调:(1)加强与卫生部门、学校、社区、媒体等相关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水平。
3.加强监督和评估:(1)建立监测机制,定期对麻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评估;(2)对接种不全或接种效果不满意的地区,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实施时间表:2024年1月-12月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计在2024年内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麻疹疫苗接种率总体提高,达到全民免疫力的要求;2.麻疹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得到有效控制;3.疫苗接种监测和追踪工作得到加强,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疫苗接种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地方2024年麻疹免疫预防方案

地方2024年麻疹免疫预防方案____年地方麻疹免疫预防方案引言: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尽管近年来麻疹的全球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
为了确保人群的健康和大众的福祉,我们制定了____年地方麻疹免疫预防方案。
一、麻疹疫苗接种计划1. 麻疹疫苗接种目标本次免疫预防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地方居民的麻疹免疫率,保护群体免受麻疹的侵害。
计划覆盖范围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2. 接种计划(1)儿童接种计划:儿童应按照以下接种计划接种麻疹疫苗。
- 第一剂麻疹疫苗:12-15个月时接种。
- 第二剂麻疹疫苗:4-6岁时接种。
(2)青少年和成年人接种计划: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未感染麻疹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应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 年龄在15-30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应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 年龄在30岁以上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应先进行麻疹抗体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抗体水平不足,则应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二、推广宣传与教育1. 预防宣传(1)开展麻疹疫苗知识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麻疹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2)组织专家开展麻疹病例分析和防控经验分享,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 接种宣传(1)推出麻疹疫苗接种宣传广告,以各种媒体形式向公众传递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
(2)设立接种点,提供方便快捷的接种服务。
三、监测和应急响应1. 监测措施(1)建立麻疹病例报告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和公众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麻疹病毒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病毒检测以确认诊断。
2. 应急响应(1)一旦发现麻疹疫情暴发,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加强病例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控制措施。
四、合作与资源保障1. 政府支持(1)加大麻疹疫苗的采购和储备力度,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和充足性。
(2)加大对麻疹免疫工作的经费投入,提高免疫活动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2. 社会合作(1)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专业的接种咨询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
控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防疫检疫
【发文字号】渝卫办疾控发[2014]231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重庆市卫生局)
【发布日期】2014.11.11
【实施日期】2014.11.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
(渝卫办疾控发〔2014〕231号)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卫生计生委),市疾控中心:
2014年,我市麻疹疫情较去年出现大幅上升,相关监测工作指标明显下滑,麻疹消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截至9月30日,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409例,居全国第10位,较去年同期上升260.3%,增长速度居全国第8位,发病率4.78/10万,居全国第11位。
为有效遏制我市麻疹疫情,切实做好麻疹防控工作,努力实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按委领导要求,现就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麻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消除麻疹工作作为当前
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确保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二、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一)切实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工作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和考核督导,确保各预防接种门诊(点)要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加大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考核力度,同时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常规免疫工作。
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常规免疫工作尤其是8月龄、18月龄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8月龄、18月龄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确保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尤其是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麻疹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5%以上。
(二)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做好暴发疫情控制工作
各地要按照《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14年版)》的要求,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特异性。
同时做好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工作,确保主要考核指标(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血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等主要考核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一旦出现暴发疫情,各地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
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有关规定,做好暴发疫情的控制工作,并根据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当地免疫状况,对患者居住地周围的易感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三)认真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确保查漏补种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各地应在11-12月集中开展查漏补种和补充免疫,按照国家麻疹疫情重点地区判定标准,我委组织专家根据近年麻疹疫情以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我市将各区县分为成三类麻疹疫情区县。
一类麻疹疫情区县:(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彭水县、石柱县、潼南县、巫溪县、武隆县、永川区、酉阳县、渝北区、渝中区、丰都县、大足区、城口县),要在全
辖区查漏补种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对11月对辖区内重点乡镇(名单见附件)开展8月龄-4周岁儿童集中开展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活动。
二类麻疹疫情区县(:云阳县、巫山县、万州区、铜梁县、沙坪坝区、黔江区、綦江区、南川区、江津区、涪陵区、垫江县、长寿区、璧山县、北碚区、巴南区),要在11月对辖区内8月龄-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其余区县为其余区县为三类麻疹疫情区县,要结合本地疫情,认真加强麻疹防控工作。
三、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我委将对各区县的麻疹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抽查,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意见,并跟踪督办,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一类地区重点乡镇遴选名单
重庆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11月11日
附件
一类地区重点乡镇遴选名单
酉阳县桃花源镇、龙潭镇、麻旺镇、酉酬镇、黑水镇、两罾乡、酉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