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原卷版)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阻燃剂Al(OH)3受热分解时放出能量B. 蚕丝、涤纶、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C. 油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与微生物、酶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会发生酸败D. 硅太阳能电池与铜锌原电池工.作时均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3gCH3CH2OH与30gCH3COOH反应,生成CH3COOCH2CH3的分子数为0.5N AB. 15.6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 AC. 32.5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5N AD. 过量MnO2与浓盐酸反应产生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B. 由3种单体加聚得到C. 双糖、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均水解为葡萄糖D. 分子式为C4H6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4.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其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单质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种不是气体,b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四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c>d>aB. 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均比b的强C. 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单质的熔点:c>b>a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6. 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 2VP)和I 2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 2VP·nI 2+2e -+2Li +=P 2VP·(n-1)I 2+2LiI 。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三模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校对人:高三化学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 K-39 P-3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小题)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说明铁粉能吸收水分B.浓硫酸可以盛放在铝桶中,说明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C.硫酸铝与碳酸氢钠能制作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D.用氢氟酸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是强酸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B. 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PM 2.5(微粒直径约为 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6L氮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B. 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 A个SO2分子C. 常温下,22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D. 6.4 g Cu与40 mL 10 mol·L-1浓硝酸作用能生成NO2的分子数为0.2N A4.夹紧下列装置中的弹簧夹并进行相关操作。
下列情形中,表明相应装置漏气的是()A.装置①中,用手捂住试管,烧杯中出现气泡,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B.装置②中,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形成水柱,随后水柱下降至与瓶中液面相平的位置C.装置③中,双手捂住烧瓶,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双手放开后,水柱慢慢回落D.装置④中,将a管向上提至一段高度,a、b两管之间水面形成稳定的高度差5.下列说法用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BaSO4↓+2Al(OH)3↓B.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Fe2++NO3-+4H+=Fe3++NO↑+2H2OC.少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SO2+3ClO-+H2O=SO42-+Cl-+2HClOD.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甲乙丙丁A.由甲图甲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乙表示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该反应的ΔH>0C.丙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D.根据图丁,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NaOH调节pH至3~47.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C.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8.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9.标准状况下,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Zn-651.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用因果关系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铁是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A错误;B、硅胶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与水不反应,B错误;C、SO2有毒不能做食品防腐剂,C错误;D、肥皂水显碱性,可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D正确,答案选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l一氯丁烷B. 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 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 和CH3COOCH2CH3...D. 油脂在胶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间【答案】A【解析】A.含-OH越多,溶解性越大,卤代烃不溶于水,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A正确;B.棉和麻以及淀粉均是高分子化合物,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 错误;C.CH3COOH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气泡,而Na2CO3溶液与CH3COOCH2CH3会分层,因此可以用Na2CO3溶液区分CH3COOH 和CH3COOCH2CH3,C错误;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水解产物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鉴别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溶解性与-OH的关系、油脂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等。
选项B是易错点,注意高分子化合物均是混合物。
3.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物转化关系,A可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D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E可以发生银镜反应,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2CH2=CH2+O22CH3CHOB. 写出A 的分子式C6H12O6C. ①的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D. 与B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答案】D【解析】B在酸性条件下得到C和F,可推知B中含有酯基,由C得转化可得F,知F含有羧基,C含有羟基,因为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分子中碳原子数为60×40%÷12=2,则只能含有一个羧基,所以F为CH3COOH,C为CH3CH2OH,B 为CH3COOCH2CH3,C反应得D,所以D为CH2=CH2,乙烯氧化生成E,则E为CH3CHO,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A可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在催化条件下可以得到乙醇,可知A为葡萄糖。
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科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

高三模拟考试化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 1 C 12 O 16 C Cu 64 Zn 65 Na 23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1.生活中常用到一些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水B.用双氧水的稀溶液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D.将碘盐加入淀粉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蓝色2.现有等体积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L、V2L、V3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混合前三溶液o/L的溶液中:Na+、HCO3-、C-、SO42-B.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18.00克oNaHSO4所含阳离子数为2N AD.1mo FeC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 A个胶粒6.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单质。
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化合物C是最简单的一种烃),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两种是电解质C.上述转换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有三种属于氧化物D.上图所示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7.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中华民族千年“九天揽月”的梦想。
“嫦娥一号”完成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K、Th钍、U铀、O、Si、Mg、A、Ca、Fe、Ti钛、Na、Mn、Cr 铬、Gd钆。
下列有关14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主族元素B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单质只有铝C Na、Mg、A均采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的方法冶炼D有5种元素位于短周期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四个小题,共58分)8.(10分)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液体,用作火箭燃料。
沈阳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沈阳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三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水煤气-CH4B.明矾-KAl(SO4)2·12H2OC.水玻璃-H2SiO3D.纯碱-NaHCO3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它们对应的单质和它们之间形成的常见二元化合物中,有三种有色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没有电子的得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W)>r(Z)>r(Y)>r(X)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C.W形成的含氧酸是强酸D.Z、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3.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3mL0.1 mol• L -1AgNO3溶液中先加入4~5滴0.1 mol•L -1NaCl溶液,再滴加4~5滴0.1 mol• L -1Na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B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5mL0.1 mol• L -1硫酸溶液,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其他条件相同,测定等浓度的HCOOK和K2S溶液的pH 比较K a(HCOOH)和K a2(H2S)的大小D向可能含有Cu2O、Fe2O3红色固体①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有红色固体②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已知:Cu2O+2H+═Cu+Cu2++H2O)不能说明红色固体①中不含Fe2O3A.A B.B C.C D.D4.25℃时,将1.0Lc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
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CH3COOH 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高一化学-辽宁东北育才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 最新

辽宁东北育才2018—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模拟试卷化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 O2+ 4e-=4OH-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C.向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7:SO42-+ H++Ba2++OH-= BaSO4↓+H2O D.1L0.5mol/L稀硫酸与1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1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下列物理量中尚不能全部计算出其近似值的是()A.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B.液态物质分子的大小及质量C.气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D.气体物质分子的质量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②当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他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③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④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⑤28gCO的体积为22.4L;⑥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⑦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B.②③⑥⑦⑧ C.⑤⑥⑦⑧D.④⑦⑧4.将0.1mol/L的K2SO4溶液、0.2mol/L的Al2(SO4)3溶液和纯水混合,要是混合液中K+、Al3+、SO42-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1mol/L、0.2mol/L,则所取K2SO4溶液、Al2(SO4)3溶液、纯水三者的体积比是(假定混合后体积不变)()A.1:1:1B.2:1:2C.1:1:2D.2:1:15.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C.配制200ml 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mol/L6.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①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7.用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为mol/kg,若5mol/kg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3g/ml,,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3.56 mol/L B.4.36 mol/L C.5.00 mol/L D.5.25 mol/L8.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化学联合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联合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客观卷I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南朝·《竹林七贤与启荣期》砖画的砖块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C.清·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2.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B.“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物理和化学变化C.节日燃放的烟花,是碱金属、锶、钡、铂、铁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呈现的D.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性的性质而设计的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C.SiO2熔点高,可以用石英坩埚加热熔融碳酸钾D.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4.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使一定量的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完整版)2018-2019东北育才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docx

东北育才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一、单选题1. 2016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合成分子机器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分子机器是一种特殊的超分子体系,当体系受到外在刺激(如 pH 变化、吸收光子、电子得失等)时,分子组分间原有作用被破坏,各组分间发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驱动分子机器时,需要对体系输入一定的能量B . 分子状态的改变会伴随能量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 . 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是刺激分子机器体系的因素之一D . 光照有可能使分子产生类似于机械运动的某种热运动 2.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 氨水与氯化铵的 pH = 7 的混合溶液中 :c(Cl -+))> c(NH 4B . pH = 2 的一元酸和 pH =12 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c(OH - )= c(H +)C .-1的硫酸铵溶液中 :c(NH+2-+)0.1 mol L · 4 )> c(SO 4 )> c(HD .-- )= c(H + )+c(HS -)+ c(H 2S)0.1 mol L ·1 的硫化钠溶液中 :c(OH 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24 3 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Al (SO )B 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 3 腐蚀 Cu 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DHF 与 SiO 2 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4.莫尔盐 [(NH4 ) F e(SO ) ·8H 2O] 溶液经常用于定量滴定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 4 2A . 配制 0.1mol?L -1 莫尔盐溶液 500mL ,需莫尔盐 21.4 克B . 可与含 HClO 、H +、Cl ˉ微粒的溶液大量共存C . 加入过量 Ba(OH) 2 溶液发生反应 :2Ba 2++2SO 42- +Fe 2++2OH ˉ =2BaSO 4↓ +Fe(OH)2↓D . 取样,加入浓 NaOH 溶液并加热,生成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证明含 NH 4+5.20℃时,饱和 NaCl 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 ·L -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温度低于- 120℃时,饱和 NaCl 溶液的浓度小于 c mol L · B . 20℃时,饱和 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8.5c/( ρ 1000)100%C . 20℃时,密度小于 ρg cm ·-3 的 Na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 20℃时,饱和 NaCl 溶液的溶解度 S = 5850c/( ρ-58.5) g 水6. 向 BaCl 2 溶液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的某混合气体,无沉淀产生,则该混合气体是()A . Cl 2 和 SO2 B . CO和 NH 3C . NO 和CO2D . NO2和 SO227.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A将 AlC1 3 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成分为纯净的 AlC13B将少量 Na 2SO 3 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有白色沉淀产生,则Na 2SO 3 己变质盐酸酸化的 Ba(NO 3)2 溶液C向 Na 2SiO 3 溶液中通入 CO 2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8.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31g 白磷中含有 1.5N A 个 P-P② 1L0.1 mol/L 的 Na 2CO 3 溶液中含阴离子总数为 0.1N A 个③ 标准状况下, 22.4L HF 含 N A 个分子④ 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 N A 个电子,阳极溶解32g 铜⑤ 标准状况下, 2.24 L Cl 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 A⑥ 常温下,含 0.2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 SO 2 的分子数小于 0.1 N A⑦ 142g Na 2SO 4 和 Na 2HPO 4 固体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3N A⑧ N A 个 Fe(OH) 3 胶体粒子的质量为 107gA . ①③④⑧B . ①⑥⑦C . ③⑤⑦D . ①⑥⑧9.Y 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 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实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中学段高三三模考试高三年级化学科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校对人:高三化学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 K-39 P-3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小题)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 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说明铁粉能吸收水分B. 浓硫酸可以盛放在铝桶中,说明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C. 硫酸铝与碳酸氢钠能制作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D.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是强酸【答案】C考点: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
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B. 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PM 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 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答案】A【解析】A、漂白粉成分是CaCl2和Ca(ClO)2,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乙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成分是SiO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1nm=10-9m,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大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因此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不属于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纯碱为Na2CO3,属于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6L氮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B. 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 A个SO2分子C. 常温下,22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D. 6.4 g Cu与40 mL 10 mol·L-1浓硝酸作用能生成NO2的分子数为0.2N A【答案】C【解析】A. 没有注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5.6L氮气的物质的量,所以A不正确;B. 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铁发生钝化,只是在铁表面发生了反应,无法计算生成SO2分子数,B不正确;C. CO2和N2O的摩尔质量都是44g/mol,分子内都有3个原子,所以22gCO2和N2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正确;D. 6.4 g 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这些铜可以消耗含0.4mol硝酸的浓硝酸并生成0.2mol NO2,但是40 mL 10 mol·L-1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只有0.4mol,随着反应的发生,硝酸的浓度不断变小,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所以生成NO2的分子数小于0.2N A,D不正确。
本题选C。
点睛: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注意是不是在标准状况下。
另外,质量是不受温度和压强影响的。
还要注意,硝酸的浓度不同,其被还原的产物是不同的,通常浓硝酸被还原为二氧化氮,而稀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
4. 夹紧下列装置中的弹簧夹并进行相关操作。
下列情形中,表明相应装置漏气的是()A. 装置①中,用手捂住试管,烧杯中出现气泡,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B. 装置②中,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形成水柱,随后水柱下降至与瓶中液面相平的位置C. 装置③中,双手捂住烧瓶,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双手放开后,水柱慢慢回落D. 装置④中,将a管向上提至一段高度,a、b两管之间水面形成稳定的高度差【答案】B【解析】A项,装置①中,夹紧弹簧夹,用手捂住试管,烧杯中出现气泡,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项,装置②中,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形成水柱,若水柱高度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水柱下降至与瓶中液面相平的位置,表明装置漏气;C项,装置③中,夹紧弹簧夹,双手捂住烧瓶,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双手放开后,水柱慢慢回落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D项,装置④中,夹紧弹簧夹,将a 管向上提至一段高度,a、b两管之间水面形成稳定的高度差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表明装置漏气的是B,答案选B。
5.A.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BaSO4↓+2Al(OH)3↓B. 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Fe2++NO3-+4H+=Fe3++NO↑+2H2OC. 少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SO2+3ClO-+H2O=SO42-+Cl-+2HClOD. 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答案】C【解析】A、明矾是KAl(SO4)2·12H2O,1mol明矾中有2molSO42-,SO42-全部转化成沉淀时,消耗2molBa(OH)2,Al3+全部转化成AlO2-,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故A错误;B、NO3-在酸中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故B错误;C、SO2是少量,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发生离子方程式为:SO2+3ClO-+H2O=SO42-+Cl-+2HClO,故C正确;D、NaOH是过量,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D错误。
点睛:本题容易选错的是D,因为通入氢氧化钠是过量的,因此碳酸氢钙为少量,少量系数为1,然后进行在进行分析;学生认为C选项不正确,没有注意到SO2少量,先发生SO2+H2O+NaClO=NaCl+H2SO4,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硫酸再与过量的ClO-发生生成HClO,即正确的离子反应式为SO2+3ClO-+H2O=SO42-+Cl-+2HClO。
6.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甲乙丙丁A. 由甲图甲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乙表示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该反应的ΔH>0C. 丙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D. 根据图丁,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NaOH调节pH至3~4【答案】A【解析】A、根据甲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根据乙图像,T2先达到平衡,说明T2>T1,温度越高,C的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H<0,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1,故C错误;D、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引入新的杂质Na+,应加入CuO等,故D错误。
7.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42-C. 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答案】D【解析】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则固体可能为碳酸盐、碳酸氢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等,故A错误;B.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则原溶液可能含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但二者不同时存在,故B错误;C.汽油和煤油互溶,但沸点不同,应利用蒸馏分离,故C错误;D.先加硝酸排除干扰离子,再加硝酸银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Cl,则证明含Cl-,故D正确;故答案为D。
8.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和氯化钠,说明氯的非金属比硫的强,A项正确;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了硅酸胶状沉淀,说明H2SO3>H2SiO3,B项正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有碘单质生成,则KI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由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Fe3+>I2,C项正确;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显碱性,D项错误。
点晴: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9. 标准状况下,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B. 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C. 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BaSO4白色沉淀D. H2S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答案】C【解析】H2S和H2SO3均为二元酸且d点溶液酸性比a点强,故d点溶液导电性强,A项错误;d点时,亚硫酸浓度约是0.1mol/L,酸性比同浓度硫化氢强,H2S的酸性比H2SO3弱,B项错误;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因d点的亚硫酸会电离出氢离子结合硝酸钡电离出的硝酸根形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故产生BaSO4白色沉淀,C项正确;b点时H2S恰好反应,消耗SO2为0.112mL÷22.4L/mol=0.005mol,依据反应2H2S+SO2=3S↓+2H2O可知,n(H2S)=0.005mol×2=0.01mol,则c(H2S)=0.01mol÷0.1L=0.1mol/L,可算出c(H2S)为0.1 mol·L-1,D项错误;10. 某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钙(化学式为Ca3N2,极易与H2O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打开活塞K通入N2,试管A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 将产物Ca3N2放入盐酸中,能得到CaCl2和NH4Cl两种盐C. U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也可以能用浓硫酸D. 反应结束后,先关闭活塞K,再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答案】B【解析】A、应关闭活塞K,试管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微热直玻璃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端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错误;B、Ca3N2易与水反应,发生Ca3N2+6H2O=3Ca(OH)2+2NH3↑,然后发生Ca(OH)2+2HCl=CaCl2+2H2O、NH3+HCl=NH4Cl,故B 正确;C、U型管中盛放的干燥剂为固体,不能盛放浓硫酸,故C错误;D、先熄灭酒精灯,然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N2,让反应管冷却,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