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和舒必利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对照研究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E S T S 评分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 论 : 利培酮 口腔崩解片和利培酮 口服液治疗 B S P D均有较好疗效 , 两者在总体疗效 、 有效剂量 、 起效时间及不
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 而利培酮 口腔崩解片价格便宜 , 携带方便 , 更具临床优势。
【 关键词 】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 口服液; 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
[ 中图分类号 ] R 4 .3 7 9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6 (0 8 1 1 9 0 3 9 20 )5— 6 6— 3
l sadcnrldgop( 3 )wt r p r o e rloui .C I B H V A n E Sw r dpe v u t te fc・ e n ot l ru n= 2 i se dn a slt n MA , E A E— D adT S e ao t t ea a i a t oe h i i o o e do l eh e
fc ie d ug i he te t e to e tv r n t r am n fBPSD ,a smo e e o o ia nd c nv n e h n fs e do e o a ou i n nd i r c n m c la o e intt a p r n r ls lto . i i
【 论
著】
利 培 酮 口腔 崩 解 片 治 疗 痴 呆 行 为 和 精 神 症 状 的 对 照 研 究
刘 小琴 , 杨伟 , 晓 明 , 志 华 , 唐 袁 李晓玲 , 廖秋 莲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7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情况,分析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病程、BPRS总分,P<0.05。结论:年龄、病程时间长及精神症状不稳定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出现严重损伤的危险因素,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患者社会互动和日常生活技能的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导致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降低。医务人员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之中对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度高,但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临床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训练可以改善他们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并且指出了给予患者专注于面部情感识别的辅助认知矫正技术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社会认知功能[1-2]。在此基础之上,将我院收治的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7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24~54岁(35.37±9.52)岁,男27例、女20例;健康人员年龄24~55岁(35.53±9.75)岁,男26例、女21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医务人员使用患者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然后使用BPRS量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使用MCCB中其他分测验评估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水平。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比较

0.001
0.288
0.000
组别 对照组(n=40) 观察组(n=40)
χ2 值 P值
表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乏力
头晕
恶心
3(7.50)
1(2.50)
1(2.50)
2(5.00)
1(2.50)
1(2. 1.000
72
Vol. 33 Semimonthly No.1
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 疗 1 个疗程后,观察组 PANSS、BRIEF-A 评分低 于对照组,MCCB 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阿立哌唑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优于喹硫平,能改善患者的 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二者安全性相当。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认知
功能、执行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及执行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
71
2021 年 1 月 中国民康医学 Jan.,2021
第 33 卷 半月刊 第 1 期摇 摇 摇 摇 摇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7] 张铮,薄纯光,李红彩 . 应用药物利用研究理论对精神分裂 症临床用药的再评价研究 [J]. 精神医学杂志,2018,31(6): 428-430.
[8] 谢星星,杜彪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的 系统评价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32(11):108-112.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及安全性对比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及安全性对比姚玲【摘要】目的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改善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临床治疗效果上作用差异不明显,且安全性相当,但氨磺必利可促进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17【总页数】3页(P2702-2704)【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安全性【作者】姚玲【作者单位】襄阳市安定医院,湖北襄阳 441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在精神性疾病中最为严重,复发率与致残率很高,并具有慢性迁延性[1]。
临床资料指出[2],精神分裂症复发后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社会功能缺陷。
使用合适种类的药物能够控制病情,降低复发率,但是典型的精神类治疗药物安全性较低,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配合度。
探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广泛关注。
本次研究将120例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的作用及安全性。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敌对性及副作用的对照研究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敌对性及副作用的对照研究何益群;马四海;杜江【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22)002【摘要】目的研究氯氮平及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SP)患者敌对性的疗效及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42例服用氯氮平和43例服用利培酮的SP患者分别在入组时、治疗后2、4、8、12周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1)两组在治疗后2、4、8、12周P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敌对项目在治疗后第2周开始降低,且降低的程度利培酮高于氯氮平,两组敌对性改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有效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嗜睡、锥体外系副反应及内分泌改变三项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与利培酮对SP敌对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利培酮对SP患者敌对性疗效优于氯氮平.【总页数】3页(P118-120)【作者】何益群;马四海;杜江【作者单位】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河南,新乡,453002;新乡火电厂职工医院,河南,新乡,453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 [J], 胡祖林2.氯氮平、利培酮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及复发/恶化的对照研究 [J], 蔡敏;朱毅平3.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 [J], 王体宾;宋春联;康瑞;高新立;张丽霞;张小明;赵星梅;孔德荣;张岩滨;李峥;胡雄;霍军;胡海涛;赵青霞;付慧鹏4.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J], 王玲;汤静5.氯氮平合并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J], 孔庆任;杨瑞香;李守春;卢振胜;李俊业;陈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氮平、舒必利、利培酮

奥氮平【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可见心动过缓(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或晕厥)、直立性低血压、QT间期延长。
2.代谢/内分泌系统可见水肿、体质量增加、血糖水平升高、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血浆泌乳素水平升高(罕见相关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无须停药激素水平即可恢复至正常范围)。
其中体质量增加与用药前体重指数(BMI)较低和起始剂量较高(≥15mg)有关。
3.神经系统可见头晕、嗜睡、衰弱、静坐不能、帕金森症状及运动障碍。
4.肝脏偶见一过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但不伴临床症状。
5.胃肠道可见轻度而短暂的抗胆碱能反应(包括便秘和口干)和食欲亢进。
6.血液可见红细胞增多、是酸性粒细胞增多。
7.皮肤可见光敏反应。
【注意事项】1.特别警示本药不得用于治疗痴呆相关的精神病,因与痴呆相关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有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后出现死亡率增加的风险,主要致死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和猝死)和感染(如肺炎)。
2.禁忌症⑴对本药过敏者。
⑵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3.慎用⑴有低血压倾向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推荐高血糖及糖尿病患者使用、不推荐帕金森病及与多巴胺激动剂相关的精神病患者使用、不推荐用于痴呆有关的精神病和(或)行为紊乱。
⑵肝功能损害者。
⑶前列腺增生者。
⑷麻痹性肠梗阻患者。
⑸癫痫及其相关疾病患者。
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者。
⑺有药物所致骨髓抑制等毒性反应史者。
⑻嗜酸性粒细胞过多性疾病或骨髓及外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
⑼疾病、放疗或化疗所致的骨髓移植者。
⑽窄角性青光眼患者。
⑾有乳腺癌病史者(国外资料)。
⑿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国外资料)。
4.药物对儿童的影响18周岁以下患者使用本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
不宜使用本药。
5.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年人服用本药常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对有痴呆相关精神病的老年患者,本药增加其死亡的风险。
6.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对胎儿有潜在风险。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氨磺必利(Amisulpride)和利培酮(Risperidone)是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用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效果。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低的锥体外系副作用。
两者都作为神经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但它们的药理特性稍有不同。
氨磺必利主要在大脑中起到抑制多巴胺D2/D3受体的作用,而利培酮不仅可以抑制多巴胺D2受体,还可以抑制5-羟色胺5-HT2受体。
一项对比研究发现,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这项研究纳入了172名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氨磺必利治疗,另一组接受利培酮治疗。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总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另一项研究探讨了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方面的效果也没有明显差异。
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患者的嗜睡、口干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氨磺必利组。
除了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外,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用药方案也值得关注。
氨磺必利的推荐剂量为每天400毫克至800毫克,而利培酮的推荐剂量为每天2毫克至6毫克。
研究表明,两种药物的推荐剂量均有效,但利培酮的最低推荐剂量比氨磺必利的最低推荐剂量略低。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进行了比较,而对于具体患者的药物选择应根据其个体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
在选择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点、临床表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目的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方面的具体疗效以及其安全性进行研究比较。
方法将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以及诊断标准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具体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周期为8w,在对其疗效进行评定时,采用阴性与阳性量表以及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在对不良反应进行具体评定时,用症状量表进行具体评定。
结果经过8w的治疗,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6%,治愈率为15.8%,而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1%,治愈率为23.7%,对这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对这两组的阴性量表以及CDSS减分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的具体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磺必利对患者的体重增加方面要比利培酮小。
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氨磺必利的总体疗效跟利培酮的具体疗效相似,但是在改善阴性症状以及情感症状方面,氨磺必利的效果更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小。
标签: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氨磺必利是一种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其取代了之前的舒必利,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氨磺必利对多巴胺D2,D3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经过我国的大量医学研究发现,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以及阳性症状方面,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2年3月~2013年8月,先后有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来某院进行治疗,这些患者都符合我国的精神障碍与具体的诊断标准,其PANSS的总分不低于60分,患者的年龄在17~54岁,患者的病程都不超过5年。
医院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
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32.6岁,平均病程为35.1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33.8岁,平均病程为39.4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必利组 ( n = 29)
治疗前
疗后 6 周
16. 41 ± 4. 16 10. 45 ± 3. 10
20. 83 ± 5. 79 14. 21 ± 4. 74
30. 21 ± 4. 04 22. 14 ± 3. 42
71. 34 ± 8. 63
48. 27 ±12. 6
103. 83 ±48. 83 119. 96 ±49. 27
112 方法 所用利培酮及舒必利均在 7 d 内加至 治疗量 ,有锥体外系反应的患者合并使用苯海索 。 疗程 6 周 。利培酮组利培酮平均剂量 (4. 3 ±1. 5) mg/ d ,苯海索平均剂量 (3. 5 ±2. 7) mg/ d 。舒必利组 舒必利平均剂量 (820 ±250) mg/ d ,苯海索平均剂量 (1. 7 ±2. 3) mg/ d ;利培酮组的苯海索平均用量显著 高于舒必利组 ( P < 0. 05) 。
【关键词】 利培酮 ; 舒必利 ; 精神分裂症 ; 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1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3220 (2004) 0120044202
本研究旨在分析利培酮和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的疗效及精神症状的关系 。
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为河南省精神病院 2002 年 7 月至 2003 年 1 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 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诊断标准 ,阳性症状与阴性症 状量表 ( PANSS) 总分 ≥60 分 ; 年龄 16~40 岁 ; 病程 ≤5 年 ;无严重躯体 、脑器质性疾病 ,无精神发育迟 滞及酒 、药物滥用 ;入组前 2 周内未服任何抗精神病 药 ;入院时血 、尿常规 ,肝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 ; 能基本合作完成心理测验 。共 60 例 ,随机分为两 组 ,有 2 例因提前出院而脱落 ,实际完成 58 例 。
·45 ·
神症状方面 : PANSS 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较治疗前 显著下降 ( P < 0. 01) ;认知功能方面 :除 WCST 的持 续错误数外 ,CT、WMS2RC 及 WCST 各指标均有显著 改善 ,记忆商数显著提高 ( P < 0. 01~0. 05) 。两组 之间在治疗前及疗后 6 周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 性 ( P 均 > 0105) 。 212 治疗前认知损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表 2) 为了解认知损害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分别将治疗 前各项认知测验的成绩与 PANSS 总分及各因子分 进行相关分析 。有显著相关性者如表 2 。 213 两组治疗后认知改善与精神症状减分值的相 关性 见表 3 。
总之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认知改善主要与阴 性症状的改善相关 ,而且与舒必利相比 ,对执行功能 可能有更好的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时 ,也从治疗角度提示精神分 裂症认知障碍是一组既与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有联 系又相对独立的症状群 。
致谢 河南省精神病院早期干预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协助
参 考 文 献
1 赵靖平 ,杨德森.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J ] . 中华精神科杂 志 ,1998 ,31 :58260.
利培酮组 ( n = 29) CT 净分增加值 WMS 记忆商数增加值 WCST 持续错误减分值 舒必利组 ( n = 29) CT 失误率减分值 WMS2RC 记忆商数增加值 WCST 总测验次数减分值 持续错数减分值
01398 3 — —
— 01372 3
采用 PANSS 评定精神症状 ;采用数字划销测验 (CT) 、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 (WMS2RC) 、威斯康星 卡片分类测验 (WCST) 评定认知功能 。分别于疗前 、 疗后 6 周各测 1 次 。量表由 2 名主治医师评定 ,一 致性检验Κappa = 0. 86 。
2 结果
21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表 1) 由 表 1 可见 ,利培酮组疗后 6 周精神症状方面 : PANSS 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 P 均 < 0. 01) ;认知方面 :CT、WMS2RC 及 WCST 测验均有显 著改善 ( P < 0. 01~0. 05 ) 。疗后 6 周 ,舒必利组精
tipsychotic drug effects in schizophrenia. Biol Psychiatry [J ] ,1998 ,44 :
cognitive deficit in schizophrenia : an open study [ J ] . Acta Psychiatr
Scand ,1997 ,95 :40243.
4 Lieberman JA ,Mailman RB ,Duncan G,et al . Serotonergic basis of an2
舒必利组治疗后除失误率减分值与阴性症状减 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外 ,记忆商数增加值 、总测验次数 减分值 、持续错误数减分值均与阳性症状的减分值 呈显著相关 ,而随机错误次数减分值与一般病理性 症状减分值相关 ;说明舒必利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 善可能主要与其具有控制幻觉 、妄想及振奋 、活跃情 绪 、解除抑制等作用有关 ,而非继发于阴性症状的改 善 。利培酮治疗后净分增加值 、记忆商数增加值 、持 续错误减分值均与阴性症状减分值显著相关 , 与 Rossi 等[3]研究结果一致 ,说明利培酮治疗后精神分 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与其改善阴性症状相关 。 因此 ,这 2 种药物虽然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 功能 ,但他们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而利培酮在改善 执行功能方面更优越 。Lieberman 等[4] 认为新型的 多巴胺 D2/ 52羟色胺 52HT2A受体阻滞剂一方面阻断 中脑边缘通路 D2 受体而改善注意力 ,另一方面阻断 中脑皮质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 52HT2A受体 ,分 别增进前额皮质的 D1 受体功能和纹状的 D2 受体功 能 ,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 。
中显示执行功能损害的最主要指标 ,说明利培酮对 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害疗效优于舒必利 。
有关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与精神症状关系的研 究表明 ,认知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独立的一组症 状群 ,但多数资料支持与阴性症状相关[1] 。本研究 资料也显示 ,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多数认知测验的项 目成绩与阴性症状相关而与阳性症状无关 。Harrey 等 [ 2 ] 也认为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与阴性症状之间呈 显著相关 ,而与阳性症状没有联系 。
表 2 两组 58 例 PANSS 评分与各种测验 有相关性的项目 ( r)
项目
总分 阳性症状分 阴性症状分 一般病理分
CT 净分 失误率
WMS2RC 记忆商数
WCST 总测验次数
- 01436 3 3 01314 3
- 01422 3 3
—
—
- 01586 3 3 - 01300 3
—
01289 3
—
—
- 01487 3 3 - 01351 3 3
—
01268 3
—
注 : 3 P < 0105 , 3 3 P < 0101 ;未列出者均为无显著性相关
表 3 两组 PANSS 各项减分值与各种测验 增减分值有相关性的项目 ( r)
项目
总分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一般病理 减分值 减分值 减分值 减分值
舒必利组男 15 例 ,女 14 例 ;平均年龄 (24. 5 ± 5. 5) 岁 ;平均病程 (25. 8 ±18. 1) 个月 ;平均发病次数 (1. 4 ±0. 8) 次 。利培酮组男 14 例 ,女 15 例 ;平均年 龄 (24. 8 ±5. 2) 岁 ; 平均病程 (21. 3 ±19. 0) 个月 ; 平 均发病次数 (1. 2 ±0. 4) 次 ;两组上述资料差异均无 显著性 ( P 均 > 0105) 。
2 Mar FL ,Lee PWH. Cognitive deficit measures in schizophrenia : factor
structure and clinical correlates[J ] . Am J Psychiatry ,1997 ,154 :39.
3 Rossi A ,Mancini F ,Stratta P ,et al . Risperidone ,negative symotoms and
17. 96 ± 4. 87 12. 10 ± 3. 86
30. 59 ± 6. 54 21. 10 ± 3. 33
71. 52 ±12. 62 45. 14 ±11. 65
100. 83 ±33. 21 121. 34 ±33. 71
20. 07 ±14. 32 12. 03 ± 8. 96
89. 10 ±20. 42 106. 52 ±20. 77
16. 04 ±15. 83 13. 03 ± 3. 18
82. 14 ±21. 95 100. 48 ±23. 51
82. 27 ±24. 28 73. 45 ±21. 06
23. 93 ±13. 05 21. 31 ±10. 54
33. 69 ±16. 12 27. 14 ±12. 37
P值 < 0101 < 0101 < 0101 < 0101 < 0101 < 0105 < 0101 < 0105 > 0105 < 0105
量表 PANSS
CT WMS2RC WCST
项目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一般病理性症状 PANSS 总分 净分 失误率 记忆商数 总测验次数 持续错误数 随机错误数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 x ±s)
利培酮组 ( n = 29)
治疗前
疗后 6 周
18. 55 ± 4. 17 10. 62 ± 2. 78
作者单位 :276400 山东沂水县人民医院精神科 (安宝富 、李连 枫) ;河南省精神病院 (成俊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