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7大手法学习手册
质量控制七大手法及其实践技巧

质量控制七大手法及其实践技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七大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文将介绍这七大手法以及它们的实践技巧,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
1. 检查法检查法是最基本和常见的手法之一。
它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检查来发现问题和缺陷。
在实践中,关键是制定明确的检查标准和流程,并且确保检查过程准确无误。
此外,及时记录和分析检查结果也是关键,以便有效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 规范法规范法通过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操作程序来确保质量控制。
规范可以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技术要求和标准,以及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服务质量要求。
在实践中,需要定期评估并更新规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3. 样本法样本法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抽样检查来代表整体质量水平。
选取合适的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对于样本法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此外,抽样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抽样计划执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统计法统计法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均值、标准差、频率分布等。
在实践中,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并运用适当的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结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反馈法反馈法强调及时获取用户、客户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
通过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企业可以了解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质量控制。
在实践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提供便捷的反馈途径,并及时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与回应,是关键的实践技巧。
6. 教育法教育法重点在培训和教育员工,以提高其对质量控制要求的理解和掌握。
企业应该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此外,定期的培训评估和持续的学习机制也是实践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7. 过程管理法过程管理法侧重于对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哇塞,这可是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啊!听说这个资料可是质量控制界的“葵花宝典”,掌握了它,你就能成为质量控制的“武林高手”!那我们赶紧来一起学习吧!我们来了解一下QC七大手法的概念。
QC七大手法,又称为质量管理七步法,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七个步骤来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一种方法。
这七个步骤分别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采取措施、总结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七个步骤。
1. 明确问题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问题出在哪里。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2. 分析原因明确问题之后,我们就要分析问题的原因。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病根”,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分析问题,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3. 制定计划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就像是为解决问题制定了一张“路线图”,只有有了明确的计划,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制定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4. 实施计划制定计划之后,我们就要付诸实践,按照计划去解决问题。
这就像是按照“路线图”一步一步地前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5. 检查结果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检查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就像是在“路上”不断地回头看看自己的“脚步”,只有不断检查结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检查结果,时刻关注质量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6. 采取措施在检查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解决问题。
QC7大手法的讲解

QC7大手法的讲解质量控制的7大手法,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用的时候是不是也如鱼得水,能灵活的运用呢?咱们来一起聊聊这7个手法。
快速学习或快速回忆一下哦~首先介绍7大手法:1.) 根据事实、数据发言、检查表、散布图。
2.)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特性因果图。
3.)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控制图。
4.) 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法。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事先从影响较大的2~3向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排列图。
品管七大手法使用情形:· 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定义: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作用:了解现状收集数据以作分析之用.注意几点:§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目名称;§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资料汇总统计;检查表的分类1.) 记录用检查表---目的在收集数据型的资料,做进一步统计整理用。
2.) 点检用检查表---目的主要在检查事物、机械等的运作状况,或检查问题用。
检查表的应用步骤1.)明了制作检查表的目的。
2.)明确为达到目的所需收集的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收集方法(如运用那种统计法)和负责人。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5.)对采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核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品质管控的七大手法

品质管控的七大手法
1.检查表:检查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
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简单,但实用有效,主要作为记录或者点检所用。
2.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又称为层别法就是将性质相同的,在同
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3.排列图:排列图又称为柏拉图,是用来显示质量改进项目的一种
图表,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次要因素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依次列出,将它们分为几个等级,再按其重要程度大小依次排列,绘制成曲线图,以找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便于对质量加以控制。
4.直方图:直方图又称为条形图、质量分布图,是用直条矩形面积
代表各组频数,各矩形面积总和代表频数的总和,它主要用于把收集到的大量数据离散而可视觉化的方式表示出来。
5.控制图:控制图又称管理图。
它是在直角坐标系上用纵轴表示质
量特性值,横轴表示加工过程的时间或产品序号,按测定时间等间隔抽取的产品质量特性值用点绘在图上,然后对图形进行分析,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区分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6.散布图:散布图又称相关图,是用点的密度和变化趋势表示两变
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图形。
7.因果图:因果图又称石川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等。
它是表示
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的一种图表。
质量控制七大手法

数据数 80~100 100~250 250以上
组数 6~10 7~12 10~20
Page 13
直方图—常见形态
正常型
8 6 4 2 0
锯齿型
这种情形大多数情况是指左图的方法或 者数据收集方法不对所产生的。
Page 14
直方图—常见形态
绝壁型
要检查在技术上是否可以接受,比如是否 为工具的松动或者磨损造成了这种情况。
Page 6
➢ 根据不同类别收集数据,如部门、人员、设备、地点等,按照他们共同的特征 加以分类,并进行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
➢ 即以个别原因为主,分别统计分析。
Page 7
层别法—案例
品质不良图
支 30 出 金 20 額
10
100% 80%
5
1
2
3
4
5
6
0
Page 8
➢ 1897年,意大利学者Vilfredo Pareto (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绝大多数财富掌 握在少数人手里,成为“柏拉法则”(80/20法则)。
Page 26
管制图--方法
步骤 1: 挑选适当的控制变量 步骤 2: 挑选数据收集点(注:如果变量不能直接测量,可确定一个替代物) 步骤 3: 选择控制图类型 步骤 4: 确立合理分组的基础 步骤 5: 确定适当的样本大小和抽样频次 步骤 6: 确定量测方法/标准
Page 27
管制图--方法
步骤 7:确定量具能力 步骤 8: 进行初始能力研究以建立试验的控制边界 步骤 9: 建立收集和勾画数据的格式 步骤 10: 开发收集,勾画,分析数据并依之行动的程序 步骤 11: 培训人员 步骤 12: 规范制图过程
qc七大手法实用培训教程

qc七大手法实用培训教程简介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简称QC)是指企业或组织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QC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强化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教程将介绍QC的七大实用手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些手法的应用。
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QC中最经典的管理工具,全称是Plan-Do-Check-Act 循环。
它通过循环反馈的方式,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过程。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包括:制定计划(Plan)、实施计划(Do)、检查结果(Check)、采取行动(Act)。
通过PDCA循环,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
核对单是一种记录和确认质量控制活动的工具。
它可以用于确定QC活动的范围、任务分配、时间安排等。
核对单的使用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确保各项质量控制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核对单也可以用于记录和评估QC活动的执行情况,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3.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示工作流程的工具。
在QC中,流程图可以用于清晰地描述和展示质量控制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环节。
通过流程图,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循质量控制流程,避免因为流程不清晰而导致质量问题。
此外,流程图还可以用于识别和改进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样本抽检是一种通过抽取样本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手法。
通过样本抽检,可以从整体中获取代表性的样本,并以较少的成本和时间对样本进行检验,以此来判断整体的质量水平。
样本抽检通常采用统计学方法,如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5.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验证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的统计方法。
在QC 中,假设检验可以用于判断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通过收集样本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可以得出结论:接受原假设或拒绝原假设。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程

鱼骨图
机器 物料 人员
质 量 特 性
方法
环 境 其它
散布图
X R
层别法
QC七大手法基本作用
第一招: 查检集数据
第二招: 柏拉抓重点
第三招: 鱼骨追原因
以数据图表为基础的分析工具
第四招: 直方显分布 第五招: 管制找异常 第六招: 散布看相关 第七招: 层别作解析
《PDCA改善》
一种改变目前作业方法, 使效果更好
又称鱼骨图(Fish-Bone)。 又称因果图(Cause-Effect,C&E)。
原因型
鱼头向右
分类
为怎 什样 么使 饭饭 不菜 好好 吃吃
对策型
? ?
鱼头向左
步骤一
一.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
问题写在右端 , 画一条较粗的横线(母线)与箭头
问题
为 什 么 延 迟 交 货
步骤二
二.决定大要因:
直方图应用注意事项
[
一. 异常值应除去后再分组 二. 从样品测定值推断群体, 最简单及有效的方法 三. 数据必须考虑完整性 四. 进行制程管理及分析时可采用层别法
METHOD 5 管制图
失误与缺陷:
因为失误是造成缺陷的原因, 故可通过消除或控制失误来消除缺陷
SPC发展史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 模生产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突出 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 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改进质量管理的方式。 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 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SPC相关术语
1. Xi :实测数据, X1…X5 是指一个样组中的5个实测数据 2. Xbar:表示5个数据的平均值,即:X =( X1…+X5)/5 3. T:表示公差值,即:公差值 = 规格最大值 – 规格最小
质量控制七大手法详解与应用

质量控制七大手法详解与应用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质量控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有效的手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详解质量控制的七大手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统计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是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实现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大量的生产数据,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统计质量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标准化质量控制标准化质量控制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的手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产品具有一致的品质和性能。
标准化质量控制还可以提高生产的可追溯性,有助于问题的排查和解决。
三、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监测和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产品最终符合质量要求的手法。
企业可以使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流程图、PDCA循环、质量检测等,来实施过程质量控制。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把控,企业可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四、反馈质量控制反馈质量控制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顾客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和服务的手法。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顾客评价、投诉管理等方式,主动获取顾客的需求和反馈。
通过及时采纳和落实顾客的建议,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五、教育质量控制教育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手法。
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教育,使其了解质量的重要性,熟悉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企业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六、预防质量控制预防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和预防性控制,以预防质量问题和缺陷的手法。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工艺改进等方式,提前规避潜在的质量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图
� 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 � 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 组; � 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 �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 � 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 � 修正图形—讨论不足,修改箭头; � 找出重要项目、原因并以标记区别; �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 � 提出改善对策;
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 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 (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 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 LCL)三条线(见下图)。
17
第一章
控制图示例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上控制界限(UCL)
中心线 (CL) 下控制界限(LCL)
23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两种品管七大手法的区别:
品管七大手法 理性面 大量的数据资料 问题发生后的改善
品管新七大手法 感性面 大量的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两种品管手法之间相辅相成;
24
第三章 一、定义:
关联图
�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
因素,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 具,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品管七大手法:
•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3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一、检查表(数据采集表) �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 并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 计图表。 �注意几点:
6
第一章
排列图示例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废 品 数4000
废品统计表
项目 废品数(件) 频率(%) 累计频率(%) 欠铸 1746 36.23 36.23 冷隔 1537 31.89 68.12 小砂眼 913 18.95 87.07 粘砂 493 10.23 97.3 其他 130 2.7 100 合计 4819 100
39
第四章
四、系统图类型:
�结构因素展开型
目的 手段 目的
系统图
(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
手段 目的 手段 目的
主题
�方法展开型
主要类别
手段
主要类别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要素
40
第四章
五、系统图做法:
� � � � � �
问题; �形式自由,有助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 换; �可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
27
第三章 四、关联图类型:
�多目的型
问题
关联图
(两个以上目的)
1 3
问题
4 2 5 6
问题
�单目的型
1
(单一目的)
2 4 3 5
28
6
问题
第三章
关联图
8
�中央集中型(向外扩散)
1 4 3 2 7 5 6
11
问题
9
10
�单向汇集型(单向顺延)
2 1 3 4 5
29
6
问题
第三章
关联图
�应用型(与系统图、矩阵图等联用)
手段4 手段1 手段5
2
要因1 7
A部门 工程1 工程2
活动要项1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2
目 的
手段6 手段2 手段7
4 3
3 5 6
8
4
7
手段8 手段3 手段9 手段10
5 6
8
工程3 工程4
9
9
30
第三章 五、关联图做法:
4月 353 272 168 94 23 910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二、排列图 �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成矩形,表示各原 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其原理是80% 的问题仅来源于20%的主要原因。 �注意几点
�明确问题和现象; �寻找不良的情况统计数据; �频率计算和累计; �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14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六、直方图 �用于分析和掌握数据的分布状况,以便推 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几点: �确定过程特性和计量标准值; �收集数据,必须是计量值数据; �数据针对一个范围时期收集至少50-100 个; �确定积差R,分组数K,组间距h,分组组界; �作次数分配表;
8
第一章
Y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Y
分散图示例
强正相关
0
Y
强负相关
0
Y
X
X
弱正相关
0
X
弱负相关
0
X 9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四、因果图 �用于寻找造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原 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
�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法、 环、测方面寻找; �针对初步原因,展开深层的挖掘; �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
37
第四章
二、适用范围:
系统图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
开; �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 的创意进行展开。
38
第四章
三、系统图的特点
系统图
�很容易地对事项进行展开; �易于统一成员的意见; �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
18
第一章
注意几点: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确定产品型号、工序名称、品质特性。 �确定子组大小(4-5)、收集100个以上数据和频率。 �计算各组的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数) �计算各组之极差R(最大值-最小值=R)。 �计算总平均X �计算极差的平均R �计算控制界限 �X控制图:中心线(CL)= X �控制上限(UCL)= X + A2 R �控制下限(LCL)= X − A2 R �R控制图:中心线(CL)= R �控制上限(UCL)= D4 R �控制下限(LCL)= D3 R
31
第三章 六、判别方法:
�箭头只进不出是问题; �箭头只出不进是主因;
关联图
问题
主要因素
�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
中间因素
�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
32
第三章
七、实例
关联图
某车间照明耗电量大,QCC小组针对此情况运用关联图 进行原因分析。
开关集中控制
管理不严 乱 接 灯 乱 盖 房
用一亮八 照明耗电大 灯 头 多 光 线 暗 厂 房 低
设备不当
11
第一章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五、分层法 �按照一定的类别,把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 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注意几点: �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 �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 �收集和记录数据; �整理资料并绘制相应图表; �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
12
第一章
分层法示例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 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管子装接时,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 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 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 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一、表二),试 说明表一、表二的分层类别,并分析应如何防止渗 漏?
13
第一章
�表一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泄漏 (次) 6 3 10 19 不泄漏 (次) 13 16 9 31 发生率 0.32 0.25 0.53 0.38
泄漏调查表(人员分类)
操作人员 甲 乙 丙 合计
�表二
泄漏调查表(配件厂商分类)
配件厂家 A B 合计 泄漏 (次) 9 10 19 不泄漏 (次) 14 17 31 发生率 0.39 0.37 0.38
10
第一章
因果图示例
作业员问题 2 不熟悉工作图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加工困难 马达座 4 3 导板加工取放困难 1 屑料清理费时 1 导柱,顶柱阻 碍作业路线 马达座脱料困难 5 固定梢设置不当 冲压作业效率低
导板 隔板 2 寻找资料困难 模具搬运费力 2 4 隔板抽孔脱料困难 其他 3
外壳冲剪模 托料架不当 光线不足
�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 �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目名称; �确定资料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 �数据汇总统计; �必要时对人员进行培训;
4
第一章
检查表示例
品管七大手法简介
铸造不良情况检查表
项目 地点
日期 废品数 不良分类
铸造质量不良 质检科 1月 224 240 151 75 14 704 2月 258 256 165 80 18 777
19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品管新七大手法的来源: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 法; �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 开研讨会命名为“品管新七大手法”;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 大手法。
20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系统图
确定目标或目的; 提出手段和措施; 评价手段和措施; 绘制措施卡片,作成系统图; 确认目标是否能够充分的实现; 制定实施计划;(最好确定进度、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