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原子结构1 精品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温故知新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温故知新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温故知新新知预习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2小时,诞生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少量的_______________以及极少量的_______________。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_______________的熔合反应,分批分批地合成其它元素。

_______________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约占宇宙原子总数的88.6%。

氦约为氢原子数的_______________,它们合起来约占宇宙原子总数的99.7%。

地球上的元素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_____,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仅_______________种。

二、能层与能级1.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_______________是不同的,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______________,并用符号_________________……表示相应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2.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在同一能层(即n相同)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电子亚层),不同能层所分的能级数目不同,它们两者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能层具有__________个能级,分别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能层的d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都是________________个。

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二倍。

三、构造原理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一节原子结构优质

高中化学选修一节原子结构优质

高中化学选修一节原子结构优质高中化学选修三阅读《引言》思考并讨论:、“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两方面是什么关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如何决定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引言化学研究的是构成宏观物体的物质。

一、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思考二者的关系如何?古希腊的“原性论”哲学和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士认为“吞金可长生”自然哲学对这两者的关系是如何认定的?思考与交流、铁易生锈真金不怕火炼等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O和O是同素异形体空气中的O是须臾不能离开的而空气中的O多于mgL则有害CO易燃CO却能灭火。

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分子式为CHO的物质可能有图示两种结构前者与水互溶而后者不能。

这也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与交流、下图所示两种物质:前者是第一种用医学的磺胺药为什么服用此药后可杀死细菌?、下图所示是鲍鱼及其剖面图图中标出了它的两层不同结构的壳。

你能说出这两层壳的功用是什么?为什么?(什么是原性论?)、原子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铁易生锈、钠易与一些物质反应。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和对氨基苯甲酸世纪化学的重要课题:模拟生物体中酶的结构创造具有酶的性质的物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引言世上万物神奇莫测性质、晶体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方解石和霰石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看课本第一章彩图你能了解人们认识原子模型的发展史吗?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薛定谔电子云模型原子结构的衍变过程小结: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古希腊原子论古希腊哲学家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

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Democritus约公元前年前年)原子道尔顿原子模型(年)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高中化学选修一节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一节原子结构

玻尔原子模型
6.电子云模型(1926年)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现代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电子 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 域出现的次数少,就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 周围。因而提出了“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 外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反之,出现的机 会少。
2、分子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 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和对氨基苯甲酸 21世纪化学的重要课题:模拟生物体中
酶的结构创造具有酶的性质的物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3、 晶体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 霰石
方解石和
原子-结--构--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结 决定 构
性 质
晶体结构
THANK YOU
2024/12/25
2.电子排布式
按照构造原理将电子依次填充到能 量逐渐升高的能级中:将能级上所容纳的电 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右上角,并按照能层从 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称电子排布式。
能层序数 能级符号
该能级上排布 的电子数
例:Na:1s22s22p63s1
K
L
M
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单位负电荷 单位正电荷
质量/kg 9.109×10-31
相对质量
1/1836
1.673×10-27 1.675×10-27
1.007 1.008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体积很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亿分之一
【说明】:
●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在原子核外有一个“很大” 的空间供电子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与电子之间既存在吸引力,又存在排斥力 。当达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

第1章原子结构1.写出决定原子结构的n,l,m 和m s四个量子数取值规定及其物理意义。

【答案】n 主量子数:表示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电子层),n 越大,电子离核平均距离越远。

主量子数n的取值:1、2、3….(正整数)l 角量子数( 又称副量子数):是用来描述不同亚层的量子数和原子轨道形状。

主量子数n的取值。

角量子数l的取值n =1 l = 0n =2 l = 0 、1n =3 l = 0 、1、2n =4 l = 0 、1、2… n-1磁量子数m:是用来描述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磁量子数(m) 的取值:l = 0 m = 0(1个空间伸展方向)l = l m = +l、0、-l(3个空间伸展方向)l =2 m = +2、+l、0、-l 、-2(5个空间伸展方向)l = l m =0 ,± 1 ,±2 ,…,± l (2 l +1个)自旋量子数m s = +1/2 m s = -1/22.当n=4 时,角量子数可以取哪些值?用原子轨道符号表示之。

【答案】角量子数可以取值0、1、2、3 原子轨道符号s、p、d、 f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哪些规则?【答案】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核外排列应尽先分布在低能级轨道上, 使整个原子系统能量最低。

Pauli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容纳两个自旋方式相反的电子。

Hund 规则:在n 和l 相同的轨道上分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m 值不同的轨道, 且自旋平行。

4.写出原子序数为6,8,11,24,29 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写出名称和符号。

【答案】原子序数为6,[He]2s22p2 第2周期,第4主族,碳C原子序数为8,[He]2s22p4 第2周期,第6主族氧O原子序数为11,[Ne]3s1 第3周期,第1主族,钠Na原子序数为24,[Ar] 3d54s1 第4周期,第6副族,铬Cr原子序数为29,[Ar] 3d10s1 第4周期,第1副族,铜Cu5.什么是元素的电负性?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如何?【答案】电负性: 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元素的电负性。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稳定性
卤素单质 与H₂反应条件 氢化物稳定性
F₂ 暗处 很稳定
Cl加热
较稳定 不如HCl稳定 不稳定、易分解
②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卤 素 单质与H₂化合越来越_难,生成的氢化物 的 稳定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 弱。
二、卤族元素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①中:试管内液体静置后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橙红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Cl₂+2NaBr===2NaCl+Br₂ _;
实验②中:试管内液体静置分层,上
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2 KI+Br₂===2KBr+I₂ ;
氯水 CCl₄
0 振荡
二、卤族元素(2)卤族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递变性:
结构及性质
规律
原子半径 单质的氧化性
F Cl Br I 原子半径逐渐增天
F₂Cl₂Br₂I₂ 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的还原性
F CI Br I 还原性逐渐增强
与H₂化合的难易程度 氢化物的稳定性
F₂Cl₂Br₂I₂ 与H₂ 化合越来越难
HF HCl HBr HI 稳定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 元素 (自上 而下)
电子层数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
失电子能力 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 渐增强
得电子能力 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 逐渐减弱
【课堂回眸】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类似性 递变性
与氧气反应 与水反应
碱金属元 素的原子 结构
碱金属单 质的物理 性质
碱金属单 质的化学 性质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美课件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美课件

副族
VIII族 副族
主族
0 族
名称
IA
III IIA
B
IV V BB
VI VII BB
VIII族
I II III IV V VI VII 0 B B A A A A A族
说明:
(1)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2)主族元素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主族元素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
1/2,则该元素的原子是( B )
A.Li
B.Si
C.Al D.K
2.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A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绕核旋转
3、结构:
(1)周期
第一周期: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8种元素
周期 (横行)
长周期
第三周期:8种元素 第四周期:18种元素 第五周期:18种元素 第六周期:32种元素(镧系:57-71,共15种 )
第七周期:32种元素(锕系:89-103,共15种)
小结: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
(2)族
主族: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能量大小


距核远近


思考与谈论P.87探究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
最各外电层元子不素层超最过多8容个纳K电的子电(各L子K电数层目子不M为超层2过的n22N电)子数O
P
• 次2外He层(电氦子)数目不2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1.1.1 原子结构模型 (共21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1.1.1 原子结构模型 (共21张PPT)

[质疑]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的 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 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其光谱应 是连续光谱而不应是线状光谱。那么,氢 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性光谱而不是连续
光谱呢?
2、在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 出玻尔(Bohr)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理 论的三个假设)。 (1) 原子中的电 子在具有确定半径 的圆周轨道上绕原
卢瑟福原子模型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云模型)
一、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联想· 质疑]
对于“光”这种物质,如阳光、火光、 灯光等,你们是熟悉的。但是,你知道有 些光是由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吗? 原子发光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用原子
结构知识来解释原子的发光现象?
1、氢原子光谱
狭义的光:波长400~700nm之间的电磁波; 广义的光:即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红外光、 紫外光、X射线等。
[知识支持] 连续光谱(continuous spectrum):
若由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是由各种波长的光 所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 则所得光谱为连续光谱。如阳光等。
子核运动,并且不
辐射能量;
(2)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能 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轨道能量依n 值(1、2、3、· · · · · )的增大而升高,n称 为量子数。对氢原子而言,电子处在n=1 的轨道是能量最低,称为基态,能量高于 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i) 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j)时,才会 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 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 光谱。
玻尔理论的局限:

01-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1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

01-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时1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
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3倍、4倍的原子分别是C、O、Ne;次外层电子数是
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有Li、P。
(3)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电子层数是最
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Ca;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
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有些元素不一定满足此规律,错误。
.
5.有 X + 和 Y − 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 − = +
B. − = −
C.核电荷数:Y < X
D.质子数:Y > X
【解析】 因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且
用含In的导电玻璃。已知In是第49号元素,质量数为115,下列有关In原
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该原子可表示为115
49 In
C.质子数为49
D.中子数为115
【解析】 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D项,In原子的中子数为115 − 49 = 66,错误。
N2 H4 + 2H2 O2
N2 ↑ +4H2 O。
7.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
数多4;W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Z的简单阴离子核外电
子总数相同。请完成下列问题。
(1)W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由X、Z元素形成的10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4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2、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3、初步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教学过程: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可见光如灯光、霓虹灯光、激光、焰火与
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录像播放或计算机演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如霓
虹灯光、激光、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等。
提出问题:这些光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引导学生从原子中电子能量变化的角度去
认识光产生的原因。
问题解决:联系原子的电子排布所遵循的构造原理,理解原子基态、激发态
与电子跃迁等概念,并利用这些概念解释光谱产生的原因。
应用反馈:举例说明光谱分析的应用,如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
了稀有气体氦,化学研究中利用光谱分析检测一些物质的存在与含量,还可以让
学生在课后查阅光谱分析方法及应用的有关资料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总结〗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
原理。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
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光(辐
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
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许多元素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
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阅读分析〗分析教材p8发射光谱图和吸收光谱图,认识两种光谱的特点。
阅读p8科学史话,认识光谱的发展。
〖课堂练习〗
1、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3、比较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
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核外电子的多少
C.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 D.原子核外电子的大小
4、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2p能级,向其他低能量能级跃迁时
A. 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
B. 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C. 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可能是2 条
D. 电子的势能将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