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九年级化学上册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案(新版)粤教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快乐学案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快乐学案  粤教版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知识梳理(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液氧是__________液体,固态氧是__________的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现象:氧气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疑难突破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很多物质(如H2、C),为什么在通常情况下都能与氧气“和平共处”而不发生反应?剖析: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之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都能与氧气“和平共处”,只是因为缺乏发生反应所必需的条件,如:“点燃”“加热”等。

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受到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是变化的根本,外因(点燃或加热)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人们控制化学反应进行的途径之一就是控制反应条件。

问题探究问题 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一定需要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了探究。

猜想: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需要纯氧。

探究: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内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数据分析和结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3号瓶与4号瓶之间。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知识: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

2.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3.思想教育: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石灰水、氧气。

其他:火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哪个,其次是哪个,还有哪个和哪个等,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成分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回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思考得出结论:氧气是看不见的。

回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二、确认目标: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指明重点1.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想一想,氧气有味吗?氧气溶于水吗?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回答:①无色、气体,②无味,③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回答:靠腮呼吸。

氧气来自水中。

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四、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3.不易溶于水。

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五、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1.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回答: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有关概念六、化学性质1.演示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将木炭放在燃烧匙中伸入氧气瓶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粤教版
点燃
二氧化碳
现在,请你尝试书写其他两个变化的 文字表达式:
【实验3-2】: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碳+水
【实验3-3】: 蜡烛 + 氧气 点燃
【实验3-1】: 碳 + 氧气
【实验3-2】: 铁 + 氧气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实验3-3】: 蜡烛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P70讨论与交流
剧烈燃烧,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2)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 黑色固体 【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 铺一层细沙?
防止燃烧过程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破裂
(3)蜡烛与氧气反应
【实验3-3】把一段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点燃, 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氧气

液氧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2.化学性质
(1)碳与氧气反应
【实验3-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木碳,先在酒精灯火焰
上点燃,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实验现象。
编号
燃烧现象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白光、放热
反应前 的物质
反应后 的物质
实验3-1 发红、放热 实验3-2 实验3-3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的反应。
A+B
AB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硫 + 氧气 锌 + 盐酸
点燃
二氧化硫 氯化锌+氢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既不是化合也不是氧化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并能判断化合反应;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自主学习】1.知识回顾: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约占,其次是,约占,稀有气体约占,二氧化碳约占,其它气体和杂技约占。

2.氧气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色:味:态:;(2).标准状态下密度为,比空气的密度。

(3). 溶于水;( 4).氧气在温度为-183℃时,凝结成的液体,在-218℃时凝固成的固体(熔、沸点都)3.氧气的用途:⑴,⑵,⑶,⑷,⑸。

4.阅读“知识视窗”:臭氧的化学符号为:,它能吸收太阳中的,臭氧有的作用。

【合作探究】3.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填写表格:(2)、叫氧化反应,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激烈的氧化反应,而有的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称为,例如:、等。

编号燃烧时出现的现象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实验3-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实验3-2铁丝与氧气的反应实验3-3蜡烛与氧气的反应【小结】氧气是一种的气体。

它能与碳、铁和石蜡等物质发生反应。

(1)、请写出以上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木炭在氧气(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空气)中燃烧: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只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教师复备(或者学生笔记) 点燃(3)、观察木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总结什么叫化合反应:。

【反馈提升】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和氧气反应);3.氧气的用途;4.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5.本节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达标测评】1.下列说法中,能准确表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氧呈淡蓝色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D.氧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下面都是你在实验室做过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铜片表面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3、物质燃烧后可以做烟幕弹的是,军事上可以用来作照明弹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
观察氧气
活动二:
闻氧气的气味
活动三:
氧气的溶解度实验
1、我们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往往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物理性质,另一个便是?
2、那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看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板书: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3、(展示已制取好的氧气)
这里有一瓶我事先 制取好的氧气,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氧气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的(白纸作陪衬并做摇晃状)?
6、小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试着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板书: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产生大 量热,生成了一种黑色的固体
7、最后我们来做蜡烛燃烧的实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待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震荡。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在导学案上。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 质”的辩证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对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言
1、复习旧知
2、提问、过渡、引入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包含了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两部分内容。教材将其安排在空气的成分之后,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气味,结合上节课中氧气的制取所采取的收集方法,介绍并总结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木炭、铁丝和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的对比,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通过化学实验和小组讨论,学习了氧化反应及氧化物的概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新版)粤教版
教学过程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1
目标:导课
养金鱼时要不断的换水,有时候还要给鱼缸里放一条管子,不断地冒出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2
2
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趣,积极回答问题。
2
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活动1:观察一瓶氧气。
活动2;说出氧气有哪些
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后
2、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
3、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装水或细砂。
4、归纳文字表达式。
记忆化学课研究的对象
4
三、练习巩固:课本72页1.2.3.4.5
练习完成后请举手回答。
学生练习
5
四、小结
今天有那些收获。
学生回答
6
作业布置
必做题:练习册19、20页1至15
选做题:16题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学生要解决的问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进一步学习集气瓶、酒精灯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3、 结合氧气的化学 性质,会写碳、铁 、石蜡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能描述反应现象。
4、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能区别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2举例补充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观察回答氧气的物理性质。
2、听老师补充讲解。
3、归纳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做好笔记。
3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观察实验3-1 3-2 3-3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水溶性等);2)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4)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述。

2、化合反应的定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教学工具】:仪器:集气瓶(5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细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方法】:讲授法【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2、氧气的化学性质3、化合反应【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氧气的有关知识◆教学情景导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你了解氧气吗?你知道氧气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吗?你知道医院中放氧气瓶的原因吗?◆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几乎保持恒定? 2.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学生交流: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66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不易溶于水3、比空气的密度大4、有三态变化,液氧、固态氧是淡蓝色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实验演示: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教师设疑: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表格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_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氧气的制法。

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元素符号及其意义;元素的简单分类;认识元素与人类的关系;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

化学与社会发展: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灭火、防火、防爆炸的方法和措施。

科学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简单方法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探究。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分解反应物质燃烧条件及探究活动灭火原理和方法,防爆措施元素概念的建立;元素符号及意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教学难点不同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原理的比较;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催化作用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原理着火点,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联系与区别灭火方法的确定元素概念的建立【复习的目的要求】1.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

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理解)。

知道氧气的主要用途,并能说出用途与性质的关系(了解)。

2.能正确书写碳、铁、石蜡等物质跟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能说出这些反应的实验现象,能说出这些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

3.能用氧气的性质解释和说明某些现象(应用)。

4.知道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能根据氧化反应初步概念说出常见反应是否氧化反应(了解)。

认识什么是化合反应,能识别具体反应是否化合反应(理解)。

5.能说出催化剂的定义(了解),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理解)。

6.初步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

7.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初步学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理解)。

8.认识什么是分解反应,能识别具体反应是否分解反应(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碳、铁、蜡烛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2.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特点。

【难点】理解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自主探究】
1.旧知回顾:空气的成分及成分的体积分数。

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检验氧气?2.自学导航:仔细阅读教材68页—71页的内容,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化合反应。

3.应知应会: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的体。

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降温加压时变为色的液体,继续降温,变为状色的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试着写出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氧气是一种的气体。

3)氧气的用途:有两大方面:即和。

4)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反应,可用通式表
示。

5)氧化反应的概念。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从色、味、态、密度、溶解性五个方面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探究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实验3-1】,填写教材69页表格,并思考以下问题: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再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实验3-2】,填写教材69页表格,并思考以下问题:
(1)反应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其末端系上火柴,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什么?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2)集气瓶底预先要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为什么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实验3-3】,填写教材69页表格,并思考以下问题:燃烧后观察瓶壁有什么现象?向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有什么现象?
探究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试判断①木炭在氧气燃烧②铁丝在氧气在燃烧③蜡烛在氧气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尝试总结化合反应的特点。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探究四:氧气的用途
阅读教材了解并勾画出氧气的用途。

【跟踪练习】教材72页3.1习题第1、2、3题
【达标检测】
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是淡蓝色的气体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却可以在氧气燃烧D.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2.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潜水B.急救C.灭火D.气焊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硫B.水C.空气D.氧化铜
4.写出碳、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1);(2)

(3)。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5.如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