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物流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危化品事故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

危化品事故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危化品事故是指由于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出现的意外事件,其后果严重且难以修复。
这些事故对人身安全、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从过往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案例分析。
1. 案例一:Bhopal化工厂泄漏事故(1984年)1984年,印度Bhopal城市的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该化工厂生产磷酸甲酯,当时由于厂区内部操作不当导致甲酯泄漏,形成了毒性气体云,并迅速蔓延至城市。
这场事故造成了超过3800人死亡,近5万人受伤,许多人遭受了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
经验教训:a. 事故责任:该事故暴露了化工企业过度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的问题。
企业应当承担起事故发生后的相应责任,并进行全面的赔偿。
b. 泄漏应急措施:该化工厂在泄漏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控制,导致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演练。
c. 泄漏预防措施:化工企业应加强装置设备和操作工艺的改进,确保化学品的泄漏几率降到最低,同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 案例二: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2015年)2015年,中国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了至少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引发了巨大的材料损失和环境污染,并引起了社会对于危险品仓储和运输管理的关注。
经验教训:a. 违规储存:该事故揭示出危险品仓库的违规储存问题,货物的储存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品仓库的检查和监管,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b. 培训与安全意识:事故中涉及的企业人员缺乏安全培训和危险品知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足。
企业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c. 相关法规修订:该事故促使政府加强危险品运输和仓储管理的法规修订,加强对企业的审核和核准程序,确保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 案例三: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化工厂泄露事故(2014年)2014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乙烯基氰胺泄露事故,导致数万人民众的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总结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化学品的广泛应用,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总结出其中的教训和启示,以期引起人们对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案例一: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上千户房屋被毁。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和安全监管不到位。
在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违规存储、违规运输等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教训一: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防范事故的关键。
企业应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检查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案例二:美国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辐射泄漏,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事故的原因是核电站设计存在缺陷,操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疏忽大意,导致反应堆爆炸。
教训二:加强核安全意识和技术培训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可估量。
因此,加强核安全意识和技术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核电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强核安全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确保核能的安全利用。
案例三: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核事故,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失效,反应堆过热并发生熔毁,释放出大量的辐射物质。
事故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大量人口被迫撤离。
教训三:加强核电站的抗灾能力核电站作为一种高风险的设施,必须具备强大的抗灾能力。
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典型事故分析

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典型事故分析一、典型事故基本情况(一)日东高速公路菏泽西收费站浓硝酸泄漏事故2006年7月18日14时39分,一辆载有30吨浓硝酸的河南开封运输总公司十分公司的罐车,行至日东高速公路菏泽西收费站24号出口处,由于倒车不当,致使罐车与道路栏杆发生碰撞,导致罐内浓硝酸发生泄漏。
菏泽市政府接报后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疏散群众、处臵罐车、监测环境等各项防护抢险工作迅速展开。
经过60名消防官兵、100名公安干警、80多名各类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至19日早7时,现场清理完毕,交通恢复正常。
整个过程没有发生爆炸,无人员伤亡,无重大环境污染。
(二)诸城市境内安五路与泰薛路交叉口“2.13”液化气泄漏事故2007年2月13日凌晨4时30分左右,在诸城市境内安五路与泰薛路交叉口,江苏淮安涟水县恒安运输有限公司一运输石油液化气的槽罐车自北向南行使,与自东向西行使的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一个体运输业户运送铁矿石的货车相撞,导致液化气槽罐车倾倒,槽车放气阀门破裂,液化气泄漏。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潍坊市消防支队及安丘市消防大队的官兵迅速赶赴现场参与救援。
鲁中救援中心接到省安监局的通知后,立即派出由冯政委带队、8名技术人员参加的应急救援小组,参与事故救援。
整个处臵工作到13日晚10时30分基本结束,事故隐患彻底排除。
(三)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3.29”交通事故2005年3月29,康兆永驾驶鲁H00099罐式半挂车(押运员王刚),从山东省临沂沂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山东省沂州水泥集团)装载液氯运往南京金陵化工二厂。
当日18时40分许,行至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下行线(北京往上海方向)103KM+525M处,左前轮爆胎,造成车辆方向失控后撞坏高速公路中央防撞隔离护栏后,冲入对向车道,槽罐车与牵引车脱离,侧翻在上行线(上海往北京方向)行车道内。
此时,由马建军驾驶的鲁Q08477半挂货车由南向北驶来,因两车距离过近,避让不及,货车车体左侧与瞬间侧翻的槽罐车顶部发生碰刮,致使位于槽罐顶部的液相阀、气相阀八根螺栓全部切断,液氯随即发生大量泄漏。
五起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解析

五起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解析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8年第03期危险化学品对运输车辆要求较高,承运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相比普通车辆更易发生事故,而且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更大危害性。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2005年“3.29”事故时间:2005年3月29日19时许地点:京沪高速公路南行线沂淮江段103公里500米处经过:一辆装运40.44吨液氯(核载15吨)罐式半挂货车因左前轮突然爆胎,方向失控撞毁中央护栏,冲入对向车道并发生侧翻,与对向驶来的半挂车碰撞,液氯罐车所载液氯泄漏。
后果:事故造成29人中毒死亡,456人中毒住院治疗,1867人门诊留治。
暴露问题:一、肇事液氯重型罐式半挂货车严重超载,核定载质量为15吨,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40.44吨,超载169.6%。
二、车辆违规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辆侧翻,致使液氯泄漏。
三、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
四、车辆没有办理危险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属于违法运输。
京珠高速河南信阳段2011年“7.22”事故时间:2011年7月22日3时43分地点:京珠高速河南省信阳段938公里115米处经过:一辆大型卧铺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燃,客车继续前行145米至京珠高速938公里260米处,与道路中央隔离护栏刮蹭碰撞后停车。
后果:事故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客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2342.06万元。
暴露问题:一、事故大型卧铺客车不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不具备运输危险货物资格。
二、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违法运输了15箱共300公斤的易燃危险化学品偶氮二异庚腈。
三、XX集团以包代管,默许事故车辆长期违规站外经营。
四、X公司多次违规运输危化品,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未按照规定加贴危化品安全标签和包装标识。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及其分析(甲苯)

危险化学品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号上午,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甲苯。
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约有4米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罐体,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过塑料管流入汽车罐体,第一车装完后运走。
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两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
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汽车槽车靠近尾部
的装卸管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罐外,喷洒出来的
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燃起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
事故原因:
1、装卸设备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集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事发时气温超过35°C,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台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爆嗮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当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防范措施:
1、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应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及时导出装卸产生的静电。
2、当气温达到一定高度时,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静电事故放生。
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在危险品运输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事故。
这些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事故案例,并从中汲取教训。
1. 案例一:油罐车爆炸事故在一个夏日的早晨,一辆装载着易燃液体的油罐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突然,该油罐车因为未经检查的漏油管道而发生爆炸,造成司机当场死亡,附近的车辆和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油罐车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不到位。
在事故前的几次检查中,并未发现漏油管道存在问题,这使得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如果定期检查和维护程序严格执行,问题可能会被及时发现和修复。
其次,司机在事故发生时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从事故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出,司机并未立即停车并迅速撤离,而是试图控制车辆,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
这说明危险品运输中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更全面和系统的培训,以应对突发情况。
教训:加强危险品运输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同时,注重培训危险品运输人员,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2. 案例二:化学品泄露污染水源一家化工公司运输的一批有毒化学品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泄露,导致周边河流水源遭受污染。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化工公司的包装不符合标准。
在原始包装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确保容器的完整性。
这使得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
其次,事故现场的应急反应不够迅速有效。
当泄露发生时,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应急处理经验和设备支持,导致泄露无法迅速控制,进一步加剧了水源的污染。
教训:加强对危险品包装的监管,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同时,加强危险物品泄漏应急处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能力。
3. 案例三:气体泄漏引发火灾某天,一家工厂的气体储罐发生泄漏,导致一场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并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储罐的泄漏监测系统存在故障。
危险品运输中的常见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品运输中的常见事故案例分析危险品运输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分析一些危险品运输中常见的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提醒相关从业人员注意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
事故案例一:化学品泄露引发火灾某公司运输一批化学品时,由于包装不当导致泄露,进而引发火灾事故。
起初,驾驶员没有意识到泄露情况,直到气味逐渐浓烈时才发现问题。
由于事发地点距离人员密集区域较近,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多人伤亡和公司巨额财产损失。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包装不当和驾驶员缺乏对化学品泄露的敏感度。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加强对危险品包装的质量控制,确保包装的密封性和耐火性。
同时,驾驶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危险品泄露的察觉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遏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事故案例二:运输车辆碰撞引发爆炸一辆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与其他车辆相撞,随后发生爆炸事故。
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交通事故,然而爆炸的后果却是由于车辆上的危险品引发的。
这一案例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危险品不符合运输标准,如运输车辆没有按照规定贴上警示标志,未采取足够的防火措施等。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企业和驾驶员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运输车辆符合安全要求,并及时检查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
事故案例三:事故后急救措施不当在某次危险品运输事故中,车辆发生侧翻导致化学品泄露。
尽管此案例中幸好没有发生火灾或爆炸,但有多名工作人员因吸入有害气体而受伤。
该事故的原因在于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未能及时、正确进行急救措施。
在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后,尽快远离事故现场,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同时,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人员寻求帮助,并告知事故性质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此外,企业还应该指定专门的急救人员并提供培训,以便能够及时应对事故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结论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时有发生,但通过及时的学习和总结事故案例,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类似的事故。
危险化学品物流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危险化学品物流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姓名:陈晨,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1,学号:3130514012摘要:化学品物流是化工物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处理过程中如果违背科学规律,其危险性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近年来,我国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中毒和火灾等事故时, 对厂外人员、设施等的破坏性效应更加明显, 易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周边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这对吸取危险化学品事故教训, 预防发生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距离; 事故案例; 分析1 危险化学品物流概述内容:①危化品基础知识定义:危险化学品泛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严格地说,危险化学品特指符合有关化学品分类标准的化学品。
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或等于50℃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1.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汽压力大于274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气体泄漏、爆炸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包括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者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物流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姓名:陈晨,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1,学号:3130514012摘要:化学品物流是化工物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处理过程中如果违背科学规律,其危险性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近年来,我国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爆炸、中毒和火灾等事故时, 对厂外人员、设施等的破坏性效应更加明显, 易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周边的公共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这对吸取危险化学品事故教训, 预防发生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距离; 事故案例; 分析1 危险化学品物流概述内容:①危化品基础知识定义:危险化学品泛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严格地说,危险化学品特指符合有关化学品分类标准的化学品。
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1.临界温度低于或等于50℃时,其蒸汽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1.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汽压力大于274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气体泄漏、爆炸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包括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者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其闪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照燃烧特性分为(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于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自燃固体,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可分为(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于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第六类:毒害品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它属于危险化学品。
第八类:腐蚀品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他腐蚀品。
)②危化品物流基础知识危险品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它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主要特点为:(1)品类繁多,性质各异按照危险货物的危险性,《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 6944-2005)将危险品分为9类共22项。
其中第九类杂类为磁性物品,对道路、铁路运输影响不大。
每一项中又包含具体的危险货物,《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中在册的已达2763个品名。
2763种危险货物和每年不断新增加的危险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即使同类物品中有的物品也不能混装,如爆炸品中引等就不能与炸弹等混装;一级氧化剂就不能与二级氧化剂混装,有的必须隔离二米以上。
而有些物品则应消防方法各异不能混装,如有的物品消防必须用水,有的遇湿却要燃烧,这两种货物放在一起,万一发生火灾就无法用水灭火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危险性大危险货物作为一种特殊品类,在运输中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品运输事故造成的危害极大。
(3)运输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规定多危险品运输是整个道路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要遵守道路货物运输共同的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等外,还要遵守许多特殊规定如联合国相关规定等。
(4)仓储场地专储危险品的储存和保管也必须加以特别的管理。
因此,仓库和场地必须符合所储存货物的要求,如干燥通风、防火。
仓库内照明等必须使用防爆灯具并须与货物保持一定距离,开关等应该设置在安全地方。
仓库周围按规定要求装置避雷针。
铺设场地的水泥必须按规定配料以防止引起火星。
仓库必须按货物专储,(5)专业性强危险品运输不仅要满足一般货物的运输条件,严防超载、超速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发生,还要根据货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满足特殊的运输条件。
其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车辆专用、人员专业等方面。
③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意义和要点第一,危险品的物流管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需要。
危险品的物流涉及环节多,危化品物流具有危险性大、危害后果严重,其中,危化品物流对环境影响最大,因此,加强危险品的物流管理是实现科学发展是持续发展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第二,危险品的物流管理是涉足化工行业相关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
涉足化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然把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走迎合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
无论是危化品生产领域,还是危化品流通领域都要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否则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第三,危险品的物流管理是科技进步的保障。
危险品由于其品种繁多、用途广泛、配套性和技术性强的特点而成为科学实验和检验的必需品。
因此,作为为其服务的相关单位其危险品物流管理工作状况对科研的成败及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四,危险品的物流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条件。
危险品的物流管理与社会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危险品物流业的发展,肯定会给社会增加许多就业岗位;危险品物流业的发展同样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如果放松对危险品的物流管理,势必会发生不少危险品安全事故。
第五,危险品物流管理是挖掘企业利润源需要。
随着石化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众多化工企业以及从事化工危险品物流的企业都在迅速拓展自身规模和服务网络,并努力建立标准化、自动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以达到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实现市场价值利润的最大化。
比如:通过实施化工危险品物流解决方案,以实时监控中心、业务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中心三大模块为核心,重点通过对化工危险品实时监控管理体系的建设,全面实现对其物流管理的一体化整合,可实现化工危险品运输、仓储、交付全过程的管理监控,并提供化工危货品基础资料管理以及对化工危险品业务信息的综合查询分析和对事故预案执行决策的分析查询,增强企业对物流全过程的管理控制能力,实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供应链透视度,改善企业总体绩效和运营质量,获得利润。
2危化品物流典型事故案例剖析①案情描述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仓库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
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
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现场附近火焰四溅。
事故造成173人遇难,其中含17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1人,大批房屋损毁和巨额经济损失。
12日23时34分6秒,第一次爆炸发生,相当于3吨TNT当量,30秒种后,发生第二次爆炸,相当于21吨TNT当量,现场腾起蘑菇云,两公里内建筑玻璃全部被震碎,救援人员被困。
其后天津、北京等公安消防总队1000多名消防官兵投入救援,并组织人员全力搜救失联的消防官兵和群众。
第一次爆炸发生在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发生在30秒钟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
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消息称,“综合网友反馈,天津塘沽、滨海等,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藁城等地均有震感。
”②原因分析(1)危险化学品仓库地点选取和周边布局存在问题事故发生爆炸地点位于渤海海运物流枢纽港口滨海新区第五大街集装箱码头,周边有多家物流公司,并有居民小区,距离事故现场不足一公里。
2001年,国家安监局就颁布《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明确规定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m。
瑞海国际堆场占地面积46226.8平方米,规定要求9000平方米以上即属于大型仓库范围,建筑安全距离应执行1000米红线规定。
而实际爆炸点仓库500多米距离处,就是海滨高速、津滨轻轨,600多米处,则是万科海港城三期居民楼,事故发生时,居民窗户玻璃全被震碎,一片狼藉。
国务院2002年公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化学品的相关存储标准,厂区化学品仓库应距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5米,同时,相关企业在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移动、预防等多方面均应遵循较为严格的要求。
根据地图和仓库布局显示,危险品仓库数量仅为两个,消防设施布局不全,而该公司经营的危险品种类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危险品。
明显存在储运安全问题。
(2)危险化学品仓储混乱,仓储资格有待审查公开资料显示,这家民营企业是天津口岸危险品货物集装箱业务的大型中转、集散中心,是天津海事局指定危险货物监装场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许可单位。
但在工商注册信息中,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只是在港区内从事装卸、仓储业务经营;装卸搬运;分拨、包装、简单加工;国际货运代理(海、陆、空运);集装箱储存、中转、拆箱;劳务服务;五金交电、日用百货、船舶配件、环保设备、橡胶制品、电子产品、机电设备、钢材、铁矿石、焦炭、照明设备的批发兼零售;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商务信息咨询。
其中所涉的仓储业务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普通货物的仓储。
但在这家公司的官网上,罗列的仓储业务的商品类型却是: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第三类: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第六类: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第八、九类:腐蚀品、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